台灣你不知道的事3:台北故事
1901年台北市街界圖
一、台北北門(承恩門)
四大城門在日本戰敗後無力維護變得殘破老舊,在1966年台北市 *** 以整頓市容為由將東門、南門、小南門進行整容把原本的紅磚瓦改建成綠屋瓦的風格,而北門,當時 *** 的計畫是先拆除北門再蓋橋,所以北門沒有納入整容的項目內,之後在地方人士專家的奔走請願下,改變了高架橋的設置保存了現在這個紅通通的北門城牆嚕。
紅通通的北門
忠孝西路陸橋拆除前北門狀況
原來是陰錯陽差之下被保存到現在的北門,在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讓北門重見天日後,北門就成為北車西門之間,一個旅客可以駐足拍照的景點,附近還有不少清朝或日殖民時代保留的建築。
小南門(重熙門)前世今生
二、南機場夜市
南機場夜市為什麼叫做南機場呢?
典故要原溯到日殖民時期了
日本殖民時期,南機場以及附近的馬場町河濱公園是當時的軍事用地,原本作為陸軍馬術訓練的地方因此才有馬場町之稱
後因台北沒有機場可用,便利用這塊寬廣平坦的區域作為暫時的飛機起降地,隨著航空發展,這塊空地無法讓客機使用,而後又拓建了軍客兩用松山機場,在二戰爆發期間,為了將兩處區別,則有了台北南飛行場之稱。
1945年美軍空拍南機場
而後國民黨來台之後原本想要繼續作為空軍使用訓練之地,但因陸軍已經蓋滿軍舍農田等,在多次公文之下,逐步形成現在的青年公園與南機場公寓及馬場町河濱公園等狀況
1966美軍空拍
1963年南機場區域
原來是從日治時期軍事用地保留名稱到現今的一個典故呢
衛星圖套入跑道
三、台北城的風水軸線
台北城套入今地圖
我們就來實際運用google地圖來了解是否屬實。
台北市的中華路以東、忠孝西路以南、中山北路西、愛國西路以北,中間構成的四方形區域,便是古台北城的範圍。這座城池,由當時的台北知府陳星聚與台北兵備道劉所修建。
台北城的興建,所少為現代人所知的,其中是隱含了風水的系統概念。
由於經歷了兩任不同風水觀的修建者,因此其中的風水格局隱含了兩套系統。
城中最主要的一條南北幹道,也就是現今的重慶南路,它的街道系統指向正北方北極星的位置。
城的西牆(今中華路)與東牆(今中山路),向北延伸與七星山相交;而城之中心軸線,不偏不倚指向七星山頂。
為什麼會選擇指向七星?因為七星山為台北盆地龍之祖。
台灣的龍脈,來自於崑山脈的其中一條分支,這分支往南方延伸,遇海則潛,在台灣島上浮了出來,而七星龍脈則是衍生自其中。
由此知,台北古城不但對應天上的北斗七星,亦與七星山有所關聯。
大約可推測在建造前,認為七星山是具有控制台北城的神秘力量吧!
清代建立的台北城是一座依據風水建立的石造城池。
最初由台北知府陳星聚在大稻埕與艋舺之間建設正南北向的街道,並種植竹子以培養適合建城的土地(時年1879)。
然後福建巡撫岑毓英勘查畫定台北城的基址(1881)。
不久岑毓英調任雲貴總督,建城的事務便交由台灣道劉璈辦理。劉璈認為之前的規劃軸線對準大屯山「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五兇」,所以把城基轉向東北,軸線對準大屯火山群之一高峰七星山(1120m),因此造成城內街道與城牆不平行的情況。
最後台北城約在1884年完工。
從地圖來看台北城軸線與台北城輪廓
台北城軸線對準七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