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田文镜简介 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8)440

田文镜是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但这三位皇帝对于他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康熙和乾隆对于田文镜的态度都差不多,都没有重用他,他只在雍正时期得到了很大的重用,不仅如此,雍正非常信任和宠信他,田文镜多次犯了规定,但都被雍正帝包容下来,可见雍正对他的看重。但为什么田文镜在这三朝得到的重用程度会这么不一样,三位皇帝为何对他的态度差别这么大?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田文镜为何被雍正重用

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有作为的帝王,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力达到了巅峰,史称康乾盛世。田文镜生逢其时,在康、雍两朝为官。

康熙二十二年(1683),田文镜以监生身份被授予福建长乐县丞。以后历任山西宁乡知县、直隶易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御史。康熙五十六年,任内阁侍读学士,级别不低,但是个闲差,他的仕途似乎到此为止了。

雍正继位前,就注视着田文镜等人的一举一动。雍正上台后,年过花甲的田文镜,迎来了仕途上的春天。

雍正元年(1723),田文镜受命前往华山祭告。这一年山西遭遇灾荒,年羹尧上书请求朝廷赈灾。当年正值吏部考评,为了不影响仕途,山西巡抚德音在回复雍正询问时说,山西没有灾害。雍正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田文镜回京后,毫无保留地汇报了山西的情况。说 山西大灾,百姓疾苦。查明实情后,雍正表扬他直言不讳,命他 *** 山西布政使(财政厅长),前往灾区赈灾。而后担任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在基层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到任之后很快厘清了积累的公务,清除了长期存在的弊病,使山西吏治为之一新。自此雍正对他更加器重。

雍正二年(1724)正月,田文镜调任河南布政使。八月, *** 河南巡抚(省长)。田文镜受雍正皇帝知遇之恩,报效心切。尽管他到任时已六十二岁,且身体多病,但他全然不顾。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对长期以来的陈规陋习进行整顿。十二月由代转正,任河南巡抚。田文镜雷厉风行地清查财政亏空,鼓励开辟荒田。在河南两年,他办事认真,铁面无私,弹劾罢免所属官员二十三名。雍正派遣侍郎海寿、史贻直等人到河南调查,发现田文镜弹劾的都很对。

雍正推行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等新政,其他官员都持观望态度,田文镜却迅速落实,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在推行火耗归公时,田文镜一方面要负责清查地方亏空,一方面又要缉拿地方上的匪盗,同时还要治理黄河水患,他多次过家门而不入,吃住在衙门里,没日没夜的工作。要知道,田文镜当时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十分不容易。田文镜主政河南时,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各州县清理亏空,开辟荒田,限期极严。田文镜实际上成了雍正改革的先锋。雍正还回复给他一条批示,以示褒奖: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2、田文镜在雍正朝做得怎么样

治河患,兴水利,历来是 *** 的大事,对河南来说,尤为突出。从雍正三年起,田文镜又对原来负责河工的堡夫、协助护堤的河兵进行训练和约束,并对管河官员严其职守,以保河堤安全。同年夏,遇大雨,黄河净涨四五尺至七八尺不等,势亦汹涌,且多有出槽漫滩之处。田文镜晓夜查催,不遗余力,并严格要求官员必须率领兵夫昼夜住宿堤上,多备料物、人夫协力,加紧修防,终于使这次洪水未能成患。雍正闻讯,高度赞扬:如此在地方忧勤不懈,何事弗克办集耶?在田文镜的努力下,河南的治河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雍正五年(1727),田文镜上书说黄河水患严重,河堤非常不牢固。更好是征集民力进行抢修。不久田文镜就升任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由原属汉军正蓝旗,抬入正黄旗。

雍正六年,雍正褒奖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特将其授为河南山东总督,这个官职是为田文镜量身定制的,不为定例。

雍正八年,田文镜兼任北河总督。这期间田文镜出现了一个严重失误:河南水灾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而他却说河南无灾情,能够如数上交钱粮。后来雍正知道实情后,即命侍郎王国栋入河南赈灾。此时正值田文镜申请休病假,雍正也给他个台阶让他回京修养。休养了一段时间后,雍正命他再次回到任上。

雍正十年,田文镜又因病休假,不久去世。

3、为何田文镜的缺点

田文镜靠着清廉和勤奋两大特点,换来了地方治理的百废俱兴,让雍正非常欣慰。雍正曾赐给田文镜忠诚体国,公正廉明8个字,并让全国的督抚都向田文镜学习。

田文镜也不是完人,他对待下属和同僚十分刻薄,又仗着雍正的宠信,为官骄奢。不仅不尊重下属,而一味的用官职压人。虽然业绩突出,但是做事主观意愿为主,并不能实事求是,其治下必然有冤假错案。其他官员也想抓住田文镜把柄,可他家中一贫如洗,他除了一身官服,家中都是布衣。他的妻子儿女平时连肉都吃不起。正是田文镜的这份清廉,让雍正对他十分有好感,以至于田文镜虽然也有失误,例如被直隶总督李绂弹劾,雍正也总是向着田文镜说话。雍正对他说:朕设身处地代尔思维,即原系不肯勉励之人,当此际遇,亦不得不加勉矣。这句话道出了雍正皇帝树立田文镜这个典型的主要原因。

为了表彰田文镜的功绩,雍正皇帝赐谥号端肃,赐葬泰陵附近,在河南为他立祠,并入祀河南贤良祠。

至此,田文镜的一生也就盖棺定论了。但乾隆皇帝一上台,就批评田文镜: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后来又借口田文镜墓地侵占了御道,授意将其墓地夷平,只保留了两座石碑。

不管怎么说,田文镜是苦了自己,造福了一方百姓,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071.html

“田文镜简介 是怎么死的” 的相关文章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外人看来,皇帝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可以说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但不可否认,皇帝确实又是个“高危职业”。细数封建...

赵飞燕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成帝是如何相识的?

赵飞燕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成帝是如何相识的?

从古至今,最不乏才子美女。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飞燕,绝世美女,舞姿缥缈,身轻如燕,能做掌上舞。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可谓荣宠一时,羡煞六宫。然而根据《汉书》记载,其实赵飞燕在被封为皇后之后,就已经不再那么受宠了,更受宠的是自己的亲生妹妹赵合德,最终正值壮年无病无灾的汉成帝刘骜,就...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还不知道:康熙当61年皇帝,乾隆60年,为何雍正只当13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许多人眼里,中国人是公认的“工作狂”。但是有一个人要说自己工作勤奋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当年火遍大江南北且现在热度依旧不减的《甄嬛传》。其中,...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驾着銮驾四处游历,秦始皇驾临沙丘,秦始皇突然病倒,秦始皇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宦官赵高去请他去请大夫,让他去请扶苏,让他继任国君,执掌朝政,可是这...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以,我们...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