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学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荷兰海军基地——巴达维亚
虽然标题如此,文中提到的港口实际上拥有单独的名称:丹戎不禄(Tandjoeng Priok),作为巴达维亚的外港区别于之前的旧港口。
众所周知,巴达维亚(Batavia)是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和经济中心,也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但是这个城市的港口的作用在20世纪时多半体现在民用上;这个港口的开发是在19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船运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海军基地 。
进入20世纪之后,丹戎不禄港继续发展:连接港口的铁路在1914年贯通;1923年在原有的4000吨干船坞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座8000吨的干船坞(从鹿特丹订购),这座船坞实际上可以维修任何KM在东印度群岛部署的战舰——从鱼雷艇到岸防战列舰;尽管ME泗水海军基地已经拥有了1400吨的浮船坞,同时巴达维亚有着巨大的民间船只维护需求,这座港口依旧是荷属东印度的第二大海军基地。
丹戎不禄港和火车站
当然,巴达维亚的重要性还在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来:巴达维亚是巴达维亚石油公司的总部所在,这家公司在丹戎不禄港拥有大量的油料储存足以供应军用和民用燃料所需。
丹戎不禄港的4000吨浮船坞
丹戎不禄港里的4000吨和8000吨船坞。1930年代
除了作为东印度分队所用的港口之一,丹戎不禄港也有一个由荷兰海军航空兵(MLD)运营的航空站,作为水上飞机的驻地使用(从停止使用水上飞机的陆东印度群岛军航空兵(ML-KNIL)接手),常驻一到两打的水上侦察机(联合PBY或者道尼尔Do24)。
丹戎不禄港地图,1942年,注意8000吨浮船坞已经转移
1942年停泊在巴达维亚的爪哇号
除了船只维修之外,拥有多个干船坞的丹戎不禄干船坞公司(Droogdok-Maatschappij Tandjong Priok)也是殖民地时期东印度群岛的造船龙头之一,除了民间船只以外,还承接不少荷兰海军和“ *** 海军”的订单。荷兰本土被纳粹德国攻陷后,丹戎不禄干船坞公司更是承接了海军的大量订单,其中包括改造辅助扫雷舰,巡逻船,新建的B级反潜巡逻艇,以及两艘大型布雷舰——轩辕十四(Regulus)和白羊座(Ram)。但是由于本土沦陷造成的供应短缺和经验问题,很少舰船得以在东印度群岛沦陷之前服役。
B级反潜巡逻艇
1927年在丹戎不禄干船坞公司建造的船只
尽管并不是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但是长期经营形成的完善港口设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立即成为了荷属东印度群岛获取援助的重要途径,同时前往支援新加坡和马来亚的船队护航力量也会将这里作为基地。这个作用在新加坡陷落后更加显著:在1942年2月中旬甚至可以看到港口里同时聚集了140余艘船只进行卸货或者等待装卸;下旬时盟军(ABDA)甚至在这里部署了一支【西突击舰队】防御巴达维亚和临近的海峡(虽然大多数都是过时的老旧舰船)。
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泗水已经多次遭到大规模轰炸,作为东印度群岛更大港口的巴达维亚一直都没有遭遇空袭,之一次空袭发生在2月25日——日军轰炸机在那天摧毁了大量储油罐。
在日军于3月1日登陆爪哇后,指挥KNIL之一师、负责巴达维亚防御的维布兰杜斯席林认为巴达维亚只能最多被防御48小时,于是丹戎不禄港的指挥官范德林特下令所有舰船在当地时间3月1日17时前撤退,却引发了军官和士兵的恐慌和大范围逃亡;因为没有人开船,绝大多数舰船都被凿沉。试图突围的船只中只有一艘荷兰货船万丹号(SS Bantam)抵达了澳大利亚;至于MLD的水上飞机部队在2月末就已经撤退到爪哇的河流和南岸。
1942年2月遭到空袭的丹戎不禄
在丹戎不禄港的浮船坞中,在1942年1月由于对空袭和封锁的担忧,8000吨浮船坞被KM拖到了芝拉扎(Tjilatjap);3月初日军空袭城市时浮船坞也被重创。在盟军投降后日本人将其遗弃。船坞要等到1946年才能恢复运作,因为损伤太重,为了从芝拉扎把船坞运回巴达维亚,四分之一的船体被切除,将其变成了一个6000吨的船坞。至于4000吨浮船坞已经无法从1942年3月的破坏中修复,1948年时被荷兰人拖出港口凿沉。
1946年巴达维亚的浮船坞,里面应该是一艘P1级巡逻艇
K XV进入丹戎不禄港,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