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明朝末年,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可以活到最后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2)720

01

左良玉之一次在《明史》中出现,是在其二十九岁,这一年他担任的是“辽宁车右营都司”,史书上并没有介绍他的家世,想来也就是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他多智谋,也深得下属士卒的拥戴,所以经常有战功。也就是说,他的官职,是靠战功而来。

而就在左良玉前途一片大好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的之一次挫折。崇祯元年,辽东军营因为缺饷,发生兵变,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左良玉因此受到了牵连,被免职。

两年后的1630年,己巳之变发生后,后金军大队退出关内,留下少许部队占领了遵化、昌平等四座城市,朝廷也缺将才,就重新启用左良玉,让他在曹文诏的手下一起去收复这些城市。曹文诏是晚明时期少有的良将,左良玉在他帐下做事,也不算亏待他。

第二年,左良玉继续在征战于辽东,在与清军的作战中,他战功排名之一。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左良玉还是一个热血青年。

02

左良玉的人生转折点是在其32岁时,也就是崇祯五年,农民军此起彼伏,大有燎原之势,左良玉被调往河南平定内乱。左良玉被任命为副将,带领2千人从昌平出发。

在崇祯六年初,在涉县一战中,左良玉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取得首捷。左良玉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是在辽东战场玩过命的,对于农民军来讲,这颇有些降维打击的意思。以至于,农民军都称其为:左爷爷,看到左良玉军的旗帜,哪怕只有三五骑,也不敢作战,望风而逃。所以,就有了“左家军”的称号。

此时的河南战场,明军主要就邓玘和秦良玉的儿媳妇马凤仪的部队。但吴桥兵变爆发,邓玘被调走,马凤仪一到河南,之一仗就被全军覆没。左良玉很无语啊,这仗怎么打,农民军是数十万,自己是两千,虽然胜仗打了不少,自己两千人也是越打越少。

好在朝廷也派了援军过来,倪宠、王朴两位总兵带着京营士兵赶到。可不要认为京营的士兵战斗力就强,恰恰相反,这些士兵长期在京城腐化,早就失去了战斗力。同时,崇祯皇帝也对军队的将领不放心,给每支军队都派了一名太监监军,左良玉的营中也不例外,左良玉对此自然是心里不痛快,谁也不愿意被一个太监天天监视着。

03

农民军在河南开了一次大会,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领导人都有参加,会议结束之后,中都凤阳,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攻破了。因为风水原因,凤阳没有城墙,所以根本经不起农民军的攻打。

农民军把老朱家的祖坟给刨了,这下可不得了,崇祯皇帝哭哭啼啼到祖庙搞了一阵,又杀了几个失职的高官,集结大军,要对农民军发起歼灭战。

一时间,明军大军云集,最能打的曹文诏、左良玉自然在其中,尤世威、邓玘、陈永福、祖宽、张应昌、汤九州等等都到齐了,对着农民军就是一顿猛烈的火力输出。农民军虽然人多,但也只得游走避敌,说白了,就是被明军赶得一路鸡飞狗跳。

但明军的损失也很大,最能战的曹文诏中了诱敌深入之计,自刎而死;邓玘军中因为缺饷,产生哗变,邓玘在翻墙的时候,摔死了;汤九州孤军深入,被农民军所围,战死了;尤世威大败,被解去职务。

其中汤九州的死,是左良玉一手造成。两人本约定好一起去攻打农民军,汤九州深入作战,左良玉见势不妙,先行撤退,造成汤九州的全军覆没,最终被杀。

在战场摸爬滚打的左良玉,已经深谙战场之道:活下来最重要。

左良玉和农民军打来打去,也不是没有遇到危险的时候。其中最危险的就是和老 *** 的一战。

这里需要讲一下农民军的内部构成,十万人并非全是军队,里面两三万人,是家属和妇孺,没有战斗了,被称为老营。为了保护老营,旁边有两三万的步兵,农民军真正的作战能力在最外围的四五万骑兵身上。

老 *** 十多万人,也没把几千人的左良玉看在眼里,左良玉半夜偷袭,老 *** 大败,左良玉杀了几千人,但左良玉打的都是老营,死的主要都是妇孺,农民军的主力未损。

左良玉在追击的过程中,被老 *** 的主力一个回马枪包围,战况激烈,左良玉一度想要自杀,好在部下以死相拼,杀了一条血路,逃出生天。

惨败的左良玉反而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弹劾,崇祯让他戴罪立功。左良玉心里一万匹马在飞奔,差点死在战场上,却得到如此一个结果。

这也进一步促成了日后左良玉的拥兵自保和飞扬跋扈。

04

在战场上,明军统率们已经逐渐指挥不动左良玉了。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布檄文要左良玉进入山中搜剿,左良玉没有响应;淅川陷落,左良玉拥兵坐视,不去援救。那崇祯皇帝为何不杀了他?道理很简单,整个河南战场就他一个能打的,杀了他,还用谁去农民军。

崇祯也很无奈啊,还指着他去杀敌呢!

杨嗣昌发布了十面张网的破敌策略之后,让熊文灿任五省总理,洪承畴继续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合计杀贼。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左良玉在南阳碰到了张献忠,大战之中,农民军不敌,张献忠逃跑而去。左良玉追上去,射了两箭,射中张献忠的肩膀,又挥刀猛砍,张献忠血流满面,被部下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

势穷的张献忠向熊文灿投降,左良玉当然知道他是假装投降,竭力请求向他进攻,熊文灿不允许。这时,许州发生兵变,左良玉的家眷安置在许州,在兵变中被叛军灭了门。

这对左良玉来讲,自然是一个悲剧,家人死于农民军手中也就罢了,毕竟是死敌,却最终死在自己人的叛军手里。而这件事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左良玉更加我行我素,以前害怕因为自己的行为牵连到家人,而现在也就没了这个顾虑。

05

张献忠果然像左良玉预计的那样,在投降不久,就又再次叛乱,左良玉追击而去,被吃了张献忠的埋伏,大败。

左良玉不服气啊,又再次尾随张献忠,在土地岭将其围住,左良玉用已经投降了农民军去张献忠营,骗开了营门,冲了进去,张献忠大败而逃,左良玉紧追不舍。张献忠派人给左良玉送信说:你以前飞扬跋扈,部下作恶多端,你杀了我,你的命也到头了,杨嗣昌也会收拾你的。

张献忠还把所有的财宝都让部下带给左良玉。看来张献忠对明军内部的问题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左良玉的确和督师杨嗣昌有着矛盾,这其实杨嗣昌也有责任,他在崇祯皇帝面前讨了一个“平贼将军”的印,准备给左良玉,但见左良玉不听号令,就又想把这个印给总兵贺人龙,后又觉得贺人龙战功不够,还是决定给左良玉。一个将军印,最终把贺人龙贺左良玉搞得都不高兴。

杨嗣昌布置在川东合击张献忠,左良玉说我生病了,来不了,贺人龙直接回了陕西。气得杨嗣昌一病不起,张献忠也乘机摆脱了追兵,在四川境内横冲直撞千余里,大掠四方,又突然一个回马枪杀回了襄阳,把杨嗣昌的督师府给占了,加上此时李自成占了洛阳,杀了福王,杨嗣昌在绝望中去世。

06

此时的农民军已经势力非常大了,明军的力量明显处于下风。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下令十七万明军全数来救。在前敌会议上,左良玉的策略没有得到尊重,其一个不开心,带着队伍就开溜,明军未战即全线崩溃。而李自成早就做了准备,在明军撤退路线上挖了深深的壕沟,左良玉全军覆没,只有他逃了出来。

左良玉为何能在每次危险的时候,就能逃出来呢?是他运气好吗?当然不是!在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了,左良玉更大的特点就是爱护士卒,深得士卒的拥戴,所以,在危难的时候,总有士卒牺牲自己,而救左良玉。

朱仙镇的这次大败,造成了左良玉之后再也不敢和李自成作战,被打怕了。

左良玉收集了些散兵,跑到武昌去,向楚王要些粮饷,楚王哪里肯给,左良玉直接让手下人看着办,也就是随便抢。这些明军作战不行,抢掠百姓还是没问题的,连明朝的漕粮盐舶也一并洗劫一空。有了钱粮,左良玉开始招兵买马,在很短的时间就拥有了20万人马。这个套路是不是哪里见过?对啊,农民军就是这样干的啊,农民军打下一个城市,就用城中的钱粮招兵买马,每每都是应者如云。

左良玉不仅如此,还想着往南京方向前进,20万人顺江而下,在九江,被李邦华拦住了,李邦华拿了20万两白银给左良玉,才算稳住了他。

到了1643年年底,孙传庭带着明军最后的力量向李自成进攻,让左良玉从武昌出发,左良玉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他已经接管武昌的军政,吃香喝辣,部队在进一步扩大。

孙传庭失败之后,李自成北伐北京,崇祯下令左良玉带军勤王,并许诺他,事后,他的子子孙孙可以世镇武昌,并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封他仅剩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左良玉听到这个命令,也是想笑,武昌现在不就在我手中吗?当初为了一个平贼将军搞得大家都不愉快,现在皇帝主动封自己儿子平贼将军,真是手里有兵,啥都有了。

07

左良玉在武昌的兵力一度发展到80万之众,但这些兵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都是因为左良玉能够利用武昌和周边的资源,能够让这么多人有饭吃,不饿死而已。这80万人并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其唯一的战斗就是在南明建立以后,左良玉带着这群乌合之众去讨伐南京。

但左良玉却病死在军营之中,本就没有凝聚力的部队,更加离心,被黄得功击败,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带着13总兵,数十万人投降了清军。

清军凭空多几十万人,那应该在接下来很快平定南明啊,为什么却没有呢?这群乌合之众能干什么,数字而已,清军也用不上,拿在手里还是一个负担,大多解散了。

08

左良玉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倒翁,能够在刀枪剑雨和明朝内部明争暗斗中活下来,其当然是有能力的。

但也只有左良玉这样的人能够活到最后,真心报国的人,大多难以善终,比如: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傅宗龙等等。

这难道不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9/525302.html

“在明朝末年,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可以活到最后” 的相关文章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备五虎上将中,赵云一向以沉稳著称,和关羽的傲、张飞的猛,有明显不同。汉水之战,赵云勇救黄忠,以少胜多,曹操都败在赵云手下。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和张郃甚至都不敢和赵云交手。赵云救回黄忠之后,曹操率兵追来,赵云说了一句很霸气...

赵云长坂坡被围都能突围成功 吕布和关羽为什么会失败

赵云长坂坡被围都能突围成功 吕布和关羽为什么会失败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同样被围,为何赵云在长坂坡成功了,有赤兔马的吕布关羽失败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代,武力值能够达到超一流水准的人不多,其中最强的猛将则是公认的三国第1勇将吕布,其次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了。这6人武艺超群,都曾有过高光时刻:吕布在虎牢关一个...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被称为门神,是因为什么?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被称为门神,是因为什么?

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是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神,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歌谣: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马上就到春节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粘窗花,还有很多人家会在自家两扇大门上贴上“门神”。而大家早已对“门神”熟悉不已,不过,你可曾想过,“门...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还不知道:清政府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真正要人命的是下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带来的康乾盛世,将国力一度推向顶峰,也能看到清朝在晚年,大厦将倾时的落魄与无助。清朝的统治者是我们常...

历史上朱厚照为何会早逝?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上朱厚照为何会早逝?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正德16年3月13日深夜,北京紫禁城西北的豹房外,在一条幽深昏暗的长廊尽头,两个太监正倚靠在柱子上打盹,他们是奉旨前来照看久病的明武宗朱厚照的。在服侍完朱厚照宽衣就寝后,两人赶紧趁着这个空档小憩一...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