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汉书·地理志》(三十四):东莱郡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最早以“地理”冠名的著作,为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汉志》中列出的各郡县、山水,既与今天的政区和自然地理一脉相承,又带有鲜明的上古华夏文明烙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深度阅读《汉书·地理志》,对我们理解古代历史、体悟社会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对该书的“东莱郡”一节做出详细解析:
一、《汉书·地理志》原文
东莱郡,高帝置。属青州。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县十七:
掖,莽曰掖通。腄,有之罘山祠。居上山,声洋水所出。东北入海。平度,莽曰利卢。黄,有莱山松林莱君祠。莽曰意母。临朐,有海水祠。莽曰监朐。曲成,有参山万里沙祠。阳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有盐官。牟平,莽曰望利。东牟,有铁官、盐官。莽曰弘德。惤,有百支莱王祠。有盐官。育犁。昌阳,有盐官。莽曰夙敬亭。不夜,有成山日祠。莽曰夙夜。当利,有盐官。莽曰东莱亭。卢乡。阳乐,侯国。莽曰延乐。阳石,莽曰识命。徐乡。
汪遠孫撰《漢書地理志校本》(影印版):“东莱郡”
二、东莱郡概述
“东莱”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齐语》:“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韦昭注:“齐东莱夷也”。以其在齐国之东,故名东莱。
不过,东莱郡之地,上古时原本属于“嵎夷”。《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莱夷作牧。厥篚檿丝。......”可见嵎夷原本活动在山东半岛东部,受夏王朝打击后退至胶东地区。而莱夷则随之迁入“青州”即潍水、淄水流域。(“莱”本为“来”,是小麦的象形字。莱人是最早种植小麦的部族,其故地“麦丘”在今山东省商河县。)
西周初,封太公望于营丘,建齐国。此时莱夷仍活动于潍、淄流域。《史记·齐世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齐都营丘的地望一直有临淄和昌乐两种说法,前者在潍淄流域的边缘,后者则处于腹心。齐国初封之地可能本在昌乐,后来在莱国的激烈斗争下被迫西撤至今临淄一带建都。后来,随着齐国的发展壮大,莱国势力渐衰。
春秋时,齐灵公灭莱,将莱国君民迁往“郳”地(在山东省滕州市,今该市官桥镇仍有前莱村、后莱村、东莱村之名)。但是,不愿臣服的莱人向东迁入胶东半岛,之后可能重建故国,即“东莱国”或“斄国”,其都城可能在今龙口市的古归城。莱人的迁徙将土著嵎夷挤压到半岛东南端的乳山、文登、荣成一带(或渡海至朝鲜等地),而半岛中西部则出现了莱河、莱山、之莱山、福莱山等地名。
据《晏子春秋》,在齐景公时,齐国疆域东以“姑尤”(今大沽河、小沽河)为界。齐景公“伐斄(莱),胜之。”这个残余的东莱国也逐渐被齐国吞并。
秦始皇灭齐后,在齐国东部置胶东郡。汉初属刘肥之齐国,后收归汉廷。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胶东国,封刘肥子刘雄渠为胶东王。七国之乱后,胶东王因谋反被诛,国除为郡。景帝四年(前153年)封皇子刘彻为胶东王。景帝七年(前150年)刘彻被立为太子,国除为郡。中元二年(前148年)又封皇子刘寄为胶东王。
就在上述“国-郡-国-郡-国”的反复变换中,胶东国/郡的北至东大部分辖区被分出,置为独立的一郡,即“东莱郡”。(《西汉政区地理》推测可能置于景帝四年。)
此后,东莱郡的沿革比较简单:武帝时,从甾川国接收一个王子侯国:平度;成帝时,先后从胶东国接收四个王子侯国:昌阳、阳乐、阳石、徐乡。
至西汉末年,东莱郡辖有17个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烟台除海阳市、莱阳市之外的地区,威海市全境,以及青岛平度市北部。郡治设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根据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东莱郡辖区共有编户103292,有人口502693人。
王莽时,曾分东莱郡不夜县等地置夙夜郡。东汉后期,郡治改为黄县(在今山东省龙口市)。汉献帝建安中,曾析东莱郡置长广郡,不久复并入东莱郡。曹魏时移治掖县。西晋时改为东莱国,并从中分置出长广郡(今青岛、莱西等地)和东牟郡(今龙口、栖霞、海阳以东)。南朝宋移治曲城县(今招远市西)。北齐时东牟郡并入长广郡。北魏还治掖县,皇兴四年(470年)将胶莱河以东即东莱郡、长广郡之地置为光州。
隋开皇三年废天下诸郡,五年改光州为莱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莱州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莱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莱州。此外,唐代又将原东牟郡之地分出,改为登州。金又将登州东部置为宁海州(明代后属登州府)。在明、清时期,则设为莱州府和登州府。
三、东莱郡属县的情况
西汉末的东莱郡下辖17个县:
1.掖[yè]县。战国时为齐国之夜邑。《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古掖、夜字相通)。西汉置县,为东莱郡治。治所即今山东省莱州市。《元和郡县志》:“县取(掖水)为名。”掖水即今莱州市之南阳河。东汉初,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封欧阳歙为掖侯,后国除仍为掖县。西晋为东莱郡治。北魏兼为光州治。隋至元为莱州治。明、清为莱州府治。1940年划出掖县南部成立掖南县,1956年并入掖县。1988年撤销掖县,改设莱州市。
2.腄[chuí]县。又作锤县。秦置县,属胶东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并渤海以东,过黄、腄”,即此地。汉初,吕后六年(前182年)封外戚吕嘉为腄侯,八年(前180年)国除为县。治所即今山东省烟台市西南福山镇。东汉废。
【之罘(fú)山祠、居上山、声洋水】之罘山,亦称芝罘山,即今山东省烟台市北芝罘岛。三面临海,一径南通,实为湾出海中之半岛。《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三十七年“至之罘,见巨鱼”。《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武帝行幸东海,“登之罘,浮大海”。《封禅书》:齐州八神,“五曰阳主,祠之罘”。居上山,为“居止山”之讹。居止山即今山东省栖霞县东南之牙山。声洋水,亦名清阳河,即今山东烟台市西之白洋河,又名内甲河。
烟台芝罘岛
3.平度县。据《说苑·善说》:闾邱先生对齐宣王曰:愿选良吏,“平其法度”。县名盖取此义。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甾川懿王子刘行为平度侯,后国除为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度市西北六十七里。《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注:“师古曰:平度,东莱之县。”即此地。东汉废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胶水县(汉郁秩县地)置平度州。1913年平度废州改县。1989年撤县设市,由青岛市代管。
4.黄县。秦置县,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五里石良镇北黄城集村。《史记·秦始皇本纪》:东巡,“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黄”即黄县。西汉属东莱郡。东汉及三国魏为东莱郡治。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今龙口市东黄城。唐神龙三年(707年)并入蓬莱县,先天元年(712年)复置。1986年迁治龙口,改设为龙口市。
【莱山】莱山,一名莱阴山。在今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里。《史记·封禅书》: 齐八祀,“六曰月主,祀之莱山”。又《汉书·郊祀志》: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从方士言,祀 “莱山于黄”,皆此地。
5.临朐[qú]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北二十三里朱旺村。东汉废。
注:西汉时同属青州的齐郡也有一个临朐县。
【海水祠】今莱州市永安街道海庙姜家村西北有东海神庙,俗称海庙。是古代帝王的祭海圣地,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海水祠。
6.曲成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功臣虫达为曲成侯(吕后时更封为夜侯),景帝中元年(前149年)国除为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东曲成村南。东汉时曾改置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皇兴中改名西曲成县。北齐废入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六年又废。
【参山、万里沙、阳丘山、治水】参山,即三山。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北五十里三山岛。《史记·封禅书》:古帝王所祀八神,“四曰阴主,祠三山”。万里沙,在今山东省莱州市东北。《太平寰宇记》卷20掖县:“按:沙长三百里。据《史记》注,在县东北三十里,夹万岁水两岸是也。”古有万里沙祠。《汉书·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是岁旱,天子既出,亡名,乃祷万里沙”。阳丘山,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之罗山(骡山)。治水,即今山东东部之大沽河。
7.牟平县。西汉置县。《元和郡县志》卷11牟平县:“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平。”治所在今山东省烟台市西北福山区古现镇。西晋废,后复置。北齐移治今蓬莱县东南五十里马岭山之南。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麟德二年(665年)复置,移治今烟台市东南宁海镇。明洪武初废入宁海州。1913年改宁海州为宁海县。1914年因与浙江省宁海县重名,更名牟平县。1994年改置为烟台市牟平区。
8.东牟县。汉初,高后六年(前182年)封齐悼惠王子刘兴居为东牟侯,文帝二年(前178年)刘兴居改封济北王,侯国改为县。治所在今山东省烟台市东南牟平区宁海镇。西晋废入牟平县。(唐麟德二年又将牟平县迁至故东牟县址。)
9.惤[jiān]县。即㡉县。县以产㡉布得名。据许慎《说文》:“㡉,布也,出东莱。”《续汉书·郡国志》、《魏书·地形志》皆作惤县。治所在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南。东汉曾改为㡉侯国,三国魏时国除,复为㡉县。《晋书·惠帝纪》:光熙元年,“东莱㡉令刘柏根反,自称㡉公”。即此地。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入黄县。
10.育犁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西北海滨(奇章村北)。东汉并入牟平县。
注:汉代育犁县之方位,《太平寰宇记》曰:在今郡东南(登州/东牟郡,在今蓬莱市)一百二十里;《齐乘》云:育犁城在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西北八十里。因此,就在今烟台市福山区的位置。民国《山东通志》记:“育犁治所在今福山城东北营子头”。清《增修登州府志》称:“然福山自来称古育犁,或云营子即齐康公城,备考。”因此,清代后出现的认为古育犁县在乳山市西北育黎镇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今之育黎镇、育黎古村很可能和汉魏时期的民众迁徙有关。
11.昌阳县。西汉置县,因在昌水之阳得名。治所在今山东省文登市西南三十里宋村镇东南。西晋初废,元康八年(298年)复置,治所迁至今山东省莱阳市东南二十三里。唐永徽元年(650年)移治今莱阳市。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改名莱阳县。
12.不夜县。春秋时为莱国之“不夜城”。《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不夜县,颜师古注引《齐地记》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西汉置不夜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东汉废。
【成山日祠】成山,在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为一陆连岛,东西走向,长11千米,主峰锥山海拔271米。春秋时称朝儛。其终结处曰成山头,亦曰成山角、山东高角。为航海险要之地。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巡,“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即指此山,秦之立石犹存,俗称李斯碑,书曰“天尽头”。《史记·封禅书》:齐州八神,“七曰日主, 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年)礼日成山,筑有日主祠。今成山头始皇庙内仍有日主祠。
成山李斯碑(今仿)
13.当利县。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县。《史记·武帝纪》:“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名其邑(汤沐邑)曰当利。”即此地。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三十六里。东汉时曾置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长广郡。北齐省入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德六年(623年)又废。
14.卢乡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度市西北五十里。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封陈凤为卢乡侯,东汉时国除为县。永平二年(59年)改属琅邪国,后还属东莱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唐贞观元年(627年)并入昌阳县。
15.阳乐侯国。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封胶东顷王子刘获为阳乐侯(《汉书·王子侯表》为乐阳侯),初始元年(8年)国除为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二十里杲村。东汉废。
16.阳石县。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南。东汉初废。
17.徐乡县。相传秦时徐福求仙于此地,故名徐乡。汉元帝元延元年(前12年)封胶东共王子刘炔为徐乡侯,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国除为县。治所在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北三十里乡城。东汉废。
四、东莱郡地理形势图解
汉代东莱郡的地理方位如下两图所示:
汉代青州刺史部的地域范围
东莱郡在青州刺史部九郡国中的相对位置
西汉末东莱郡各属县的地理位置可参见下图:
西汉末东莱郡属县地理方位图
结合周边地形来看,汉代东莱郡的地缘结构如下图所示:
汉代东莱郡属县地缘结构图
由图可见,汉代的东莱郡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是青州区域的末端边缘。从其属县的分布,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尚处于“拓荒”阶段,各县邑都沿着海岸线分布,呈现出“西多东少”的显著特征。由此可知,该地区最初的主人“嵎夷”原本处于原始部落形态,是春秋末期自西面迁入的莱人首先在沿海地带进行了农业开发,直至汉代人口和城邑仍然集中在西部的三个濒海平原上(今莱州、龙口、烟台三地)。此后,到隋唐时期,其东部沿海和内陆区域才得到较充分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