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他们“一锤一钎”在悬崖峭壁上干了件大事!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林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地带。抬头仰望,是壁立万仞的悬崖;俯首探望,则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是这里的常态。
1959年突发的旱灾,让人们看到,单靠林县境内水源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缺水的状况。林县县委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经过讨论,林县县委决定组织三个调查组,分头到林县毗邻的山西省平顺、陵川和壶关县寻找水源。大家沿河溯源而上,每到一地,杨贵他们就拜访当地的干部群众,和他们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雨量情况。很快,经过比较,他们把水源锁定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
水源找到了,但是建渠引水看上去却像天方夜谭。
在当时缺乏机械化装备的情况下,在悬崖峭壁之上修建一条水渠的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大山,各种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杨贵和县委同事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引水的构想,实施的计划,而且之前村民们也有修建天桥渠、英雄渠和水库的经验,就这样一步步打消大家的疑虑。
申伏生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特聘研究员:是苦干还是苦熬,这是个问题。苦熬两年还是这个样子,不会变的,只有苦干肯定会变的,这是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经过精心的规划,林县县委决定以位于林县西北的山西省平顺县为起点,穿越太行山,向南引入林县境内的分水岭,这一段被称为总干渠;从分水岭再向林县境内的三个方向修建三条干渠;随后再修建支渠、水电站等配套工程,以满足林县全域的用水需求。
一项改天换地的伟大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1960年3月6日,在盘阳村的这间屋子里,一场决定修渠引水工程成败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
根据施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 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及时调整战略,把“全面展开、速战速决”改为“收缩战线,分段突击,干一段通水一段,让群众看到成绩,以此来增强必胜的信心”。 同时,在这次会议上杨贵正式提议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
修渠大军一路劈山凿石,奋勇前行,不承想一座险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座险峰名叫鸻鹉崖,因地势凶险,被当地百姓形容为“鬼门关”,是红旗渠总干渠施工中的必经之路。
工程启动不久,险情就接踵而至。
因为修渠需要炸开山石,有些被炸开的山石从悬崖工地上滚落,造成了多名渠工死伤。接连多次的重大伤亡事故,使得修渠进度被迫在鸻鹉崖段搁置。如果不及时把危石除掉,修渠就无法推进。危难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
任羊成(生前采访) 时任红旗渠排险队 队长: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怕死不怕死?我不怕死。
在时刻充满挑战的环境里,危险如影随形。
一天,任羊成像往常一样成功地除去了一块又一块险石。没想到,当他抬头向上望时,一块石头突然落下,正好砸在他的嘴上。一阵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昏迷过去。
为了不影响施工,任羊成情急之下,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从腰间拿出一把钳子,随手把卡在嘴里的四颗牙硬生生拔了下来。他忍着剧痛,在悬崖上又连续作业了六个多小时。
为了修渠,他长年累月地飞荡在山崖之间,腰部被绳子勒出一道道血痕,常常血肉模糊地粘在身上,有时连衣服都脱不下来,勒痕在他的身体刻下一道又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每一次穿脱衣服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妻子看着总忍不住流下泪来。
在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撰写的《十个 *** 员》一书中,这样描写任羊成腰间的伤痕:“他脱下上衣,果然露出了一圈厚厚的老茧,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条伤痕,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里早已充满了泪水。”
梦想铸就铁骨,壮志撼动山岳。
任羊成等林县人民这种冒一人之险、保众人之安的献身精神,创造出了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在 *** 林县县委的带领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成为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