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而他非常低调地活到2015年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2015年,北京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一场葬礼上,热闹非凡,葬礼的主人大有来头……
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溪……
本是皇亲国戚,如今竟然十分低调地活到了2015年,从没有人议论过这个人地存在。
那么这位王爷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和爱新觉罗家族生活脱轨,不走寻常路?
出生的家庭“有王位可以继承”
1918年,北京,什刹海北岸。从醇亲王府中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哭声,一位小王爷溥任出生了。
这位小王爷不知道的是,他一出生便在“罗马”。
他的哥哥乃是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父亲则是醇亲王载沣,另一位哥哥溥杰也因为娶了日本妻子被人熟知。
再往前倒,祖上也大有来头……
溥任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儿子,祖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大伯载湉又是光绪皇帝。
溥任的父亲在慈禧垂帘听政时期,成为了拥有着绝对话语权的醇亲王。
多么令人艳羡的家世,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各个野心勃勃,权贵傍身。
而溥任的心思却另在他处。
溥任
虎父无犬子,溥任打年幼时期,便对读书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喜爱,显赫家产并没有让他迷了心智,贪图享乐。
书房满墙的古籍令他沉迷,他刻苦钻研古文,痴迷绘画书法,院子到处堆满他的画作。
常年被四书五经熏陶的他,早早树立了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出口成章,常与父亲切磋对仗,畅谈人生理想。
溥任父亲载沣由此也深知自己的儿子,对皇族权贵、官场仕途嗤之以鼻……
他一生也看惯了官场氛围中的勾心斗角,厌倦两副面孔的贪官污吏,并对儿子表示支持。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溥任也许会依照家族传统,当上亲王也说不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人们的思想逐渐觉醒,随着一场辛亥革命的掀起,彻底令爱新觉罗家族落没。
“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一场革命,两个选择,两种人生
辛亥革命爆发之时,醇亲王载沣早就深知:表面上风光奢华的大清内里已是千疮百孔,腐烂不堪。
不久后,便拒绝所有皇族官吏“建清大业”的求助,卸任回家。
他的爱国举动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欣赏。
1925年,孙中山先生登门拜访,二人畅谈心中所想。
孙中山评价:载沣先生是一位有勇有谋、有真知灼见的爱国之人。
如今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是眼前最主要之事,民众思想打开,中国才能向前迈一步。
载沣面对孙中山的极力表扬,坦言表示,他最担心的则是家族元老们的指责,认为他背信弃义,葬送家族一手打下的前程。
孙中山肯定了载沣的所做所想,无疑是让载沣心里吞下了定心丸,打消他心中忧虑。
二人一来一往地聊着未来的建国伟业。
交谈中包含了太多爱国大义的内容,这让一旁幼年的溥任深受启发,并决心要报效祖国,为国家出力。
也为后来他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大清被推翻之时,和父亲、弟弟的思想完全不同的溥仪,想做皇帝的心躁动着。
受到日本人的蛊惑,他当上了“伪满清皇帝”,想完成复辟清朝的大业。殊不知自己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成为了叛国贼。
挂念儿子的载沣带着溥任,看望溥仪、溥杰,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任日本人摆布,处处受压制,痛心疾首。
“当日本人的皇帝还不如当只狗!这分明是当了假皇帝,成了真卖国贼。”
然后这一次来访,带来的麻烦还在后头。
日本人之所以同意让他们父子相见,目的并不单纯。
他们一心想将皇室都留在自己身边利用,便想方设法劝说载沣父子留在长春。
载沣父子商量了计谋,打算蒙混过关。
有天日本人敲开了载沣房门邀请前去赴溥仪皇帝的宴,没成想是溥任开的门。
溥任推脱说:家父身体不佳,可能是水土不服,八成是赴不了宴了。
看着日本人试探、威胁的眼神,溥任极其坚定,临危不乱,总算把日本人支走。
就这样,载沣佯装卧病在床推了日本人数个上门邀请,不吃不喝,看起来像真病了一般。而事实上,每日溥任都会偷塞给他父亲饼干点心。
终于,他们顺利地返回了天津。
年幼的溥任沉稳、冷静的表现,也让父亲深感骄傲。
同时也为自己另外两个儿子感到痛心,所以对溥任甚是爱护支持。
和父亲返回天津的溥任,在之后的挫折面前,也做出了从未设想过的大胆尝试。
这个尝试,改变了爱新觉罗·溥任一家的命运,也让溥任的后半生,低调而不平凡。
为老宅,偶成终生事业
“生在聂政王府,成立竞业小学。”
溥任葬礼挽联上这样写道。
溥任曾说成立“竞业小学”是他人生中做的最对的事。选择教育行业,也是他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返回天津的载沣父子,在天津一直生活在老宅,相依为命多年,而 *** 和日本又将贪婪的眸子锁定了醇亲王府。
年事已高的父亲不能再禁受折腾,而承载几代族人回忆和历史的房子,怎么就能说让收走就收走?
溥任于是四处询问 *** ,最后决定利用老宅创办学堂,挽留住老宅,于是就有了挽联上所写的“竞业小学”。
“竞业小学”由载沣担任董事长,溥任作校长。
课程内容由自己的妹妹传授,小学内装潢因为临时的决定,用具都由府内旧家具改造完成。
因为建小学的初心是保老宅,再加上贫穷人家不在少数,载沣想起孙中山曾经说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将民众思想唤醒。
读书不就是能帮助人开拓眼界更好的 *** 吗?
活了大半辈子,从奢华生活到如今面临流离失所,溥任也已然是把金钱置之度外。
于是心怀善良的载沣父子,决定让附近上不起学的孩子都来这读书,免费教学不收学费,算得上是最初的“义务教育”。
由于是免费招收加上教学质量高,学校也从起初的20人达到后来的上百人,到最后甚至到了老师数量不够的情况。
溥任的学校在附近算是小有名气了。
低调的溥任,常在老师不够的情况下,埋名代课给学生教书,给自己取名“金友之”。
他待人和善,口才出众,自小熟读四书五经,讲学风趣,深受学生爱戴,都尊称他为“金老师”。
然而祥和的生活下,是好景不长的动荡。
“如意志不坚强,轻举妄动,何去何从稍有差池,命运将不堪设想啊!”
溥任每每想到这个动荡时期发生的事,都止不住后怕。解放战争爆发,那是溥任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特务频出,自己的亲王府也被人利用和骚扰。体弱多病的父亲和学校几百口即将无人授课的孩子他都不想放弃,溥仪和溥杰也不知去向。
重担都搭在了他一人身上。
但他一心坚持,他知道只要挺过去就好,就这样一直挺到了到新中国的到来。
直到1957年,溥任依据国家政策,将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竞业小学”和自己全部的家产都上交给了国家。
教书几十年,他让自己爱上了教育事业,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眼,让他看到了新中国的无限可能。
自小热爱读书的他,在有生之年依然将自己奉献给了书本,后来国家把他分配到西什库小学、西板桥小学和厂桥小学任教。
他的一生从未为“财”字卖过命!
淡泊一生,又坚持热爱的“任四爷”
“诞生帝王之家,历尽坎坷磨难,勤俭持家,本分克己,奉公楷模”。
这是溥任好友对他的评价。
“任四爷”——是邻里街坊和老北京人对他表达喜爱的称呼。
街坊四邻和溥任打交道,都说他为人忠厚老实善良,丝毫看不出曾经是皇亲国戚的影子。
溥任后来居住的,是一座很久未进行修补和装饰的老房子。
但他从未感到一丝嫌弃。晚年记忆衰退的他,在保姆的提醒下,还每每都表达出对居所的赞美。
为了让后代人民更加了解历史,他也出了一份力。
整理的书籍有《醇亲王府回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等,想让同他一般热爱读书的人了解他那个时代的经历,他的书中内容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他所做出的贡献人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994年,北京 *** 聘任他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长。
北京人民 *** 授予他“第四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表示对他一生奉献的肯定。
为教育下一代子女,溥任制定祖训“不吃祖宗饭,勤劳养家”。
优良的家风让下一代们也格外优秀,在各自道路上都有所成就,为国争光。
2015年,他在一栋简陋老房子永远地合上了双眼,享年96岁。
小结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参加悼念的族人就达二百余人。
除此之外还有前来感谢他做出奉献的人为他送行,灵堂之上“宁静致远”显得格外引人肃然。
溥任的一生,从养尊处优到成为普通百姓,他没有在乎过分毫。
在面临学生即将无人授课时,他咬牙坚持未曾放弃,他的无私爱国深深烙印在每个爱国人士心中。
“乱花渐欲迷人眼,心怀初心驶天下。
无私大爱终不悔,一片丹心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