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要整,就往死里整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0-13)480

《明史》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正月。

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爵,军机大臣张廷玉突然向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提出辞职,表示自己年老体弱又多病,工作实在是干不下去了,所以想要归隐故里。

作者一写张廷玉,有些不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能对他不了解,但是如果我说他是《明史》的作者,那你大概就知道他是谁了。

作为纵横康雍两代君王的大清文臣,张廷玉这半辈子,那是真真实实的没白活。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张廷玉中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是片沉浸的死海,榜眼来了得抄书,探花来了得修史,就算是蟾宫折桂的状元郎,也有可能一辈子在这里干整理圣谕,抄抄写写的工作。

但是,张廷玉却神奇般的被康熙皇帝所选中,康熙认为这小伙子有绝妙的文才,让他别在翰林院里混日子了,而是给他安排到了南书房值班,张廷玉由此成为了康熙的随身秘书。

张廷玉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他一天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陪王伴驾中度过的。

(清圣祖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张廷玉成了康熙的笔杆子,康熙观景,张廷玉帮忙赋诗,康熙巡游,张廷玉负责记录,康熙打仗,张廷玉负责歌颂。

随着和老领导的感情加深,张廷玉的职位也开始不断提升,一路干到了吏部左侍郎。

康熙死,雍正立,素来性格古怪,和臣下关系不好的雍正皇帝,竟然也对张廷玉多有青睐。

在官场混得这么如鱼得水,张廷玉其实应该感谢他的老父亲张英。

康熙能选中张廷玉,有他父亲张英本来就是康熙一朝重臣的原因,而雍正能继续任用老皇帝留下的臣僚,则也跟他父亲张英有关。

因为,雍正曾是皇子的时候,张英曾经做过一段时间雍正的老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英和张廷玉都属于是雍正的藩邸旧臣。

就如隆庆时期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皇帝对于藩邸时期的臣僚们似乎总是保有无限的亲和力。

我们要知道,雍正这个人,刻薄寡恩,对待臣下那是从来都不手软。

帮助他登上帝位的年羹尧被他处死,另外一位拥立功臣隆科多则被他永久监禁,这充分体现了雍正对臣下的不信任,但是对这个几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交集的张廷玉,雍正却是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清世宗 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不断的提高张廷玉的福利待遇,不停的给他升职,甚至把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事情都交给张廷玉去办,雍正时期所设立的军机处,其幕后策划者,就正是张廷玉。

可以说,张廷玉和雍正的接触,比他和康熙还要密切频繁。

有时候张廷玉到地方出差,或者雍正不在宫里,君臣挺老长时间不见面,雍正甚至还会给张廷玉写信,表示老张咱们这好几天不见,我还挺想你的。

君恩如此深厚,这倒不是说张廷玉全靠他父亲张英或者说他命好,而是因为,张廷玉本身也是一个深谙为臣之道的人。

张廷玉为人谦虚谨慎,从来不冒进争功,他不贪图钱财,不爱慕虚名浮利,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让,他心里都门儿清。

在十数年的君臣岁月中,雍正和张廷玉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雍正甚至在生前颁下谕旨,表示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享受和历代先帝一起吃冷猪肉的待遇。

别的待遇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配享太庙这个殊荣,实在是太过情深义重了。

要知道,雍正给了他这个许诺之后,张廷玉将会成为有清一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加汉臣。

雍正死,乾隆立,乾隆小同志对张廷玉的礼遇,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本身张廷玉就是顾命军机大臣,乾隆认为还不够,又把他封为了伯爵,平时对待张廷玉更是相当不错,每次张廷玉来拜见自己,乾隆甚至都不直呼张廷玉名讳,而是尊称他为张先生,张老师,可以说是相当给张廷玉面子。

(清高宗 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对张廷玉如此优待,更甚两位先帝,但张廷玉却不想接着干下去了。

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一来雍正留下的顾命大臣不止他张廷玉一位,另外一位顾命大臣鄂尔泰跟他一直以来就不对付,俩人斗了这么多年,张廷玉很是疲惫,二来,张廷玉也老了,也有点力不从心了,和那个二十五岁登基,精力无限的乾隆皇帝是没法比的。

乾隆心思缜密,喜怒不形于色,张廷玉生怕在乾隆的治下搞出来什么岔子来,所以他决定,功成身退,给自己这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封辞职信。

张廷玉的辞职信交上去之后,乾隆是很不开心的。

作为封建帝制时代操纵权力的集大成者,乾隆皇帝本人其实对张廷玉没有太多感情,只不过是因为看他是两朝老臣,踏实靠谱,办事得力,自己又是年少登基,根基不稳,这才对张廷玉如此隆恩。

乾隆把张廷玉当成一个合格的打工人,但现在,打工人张廷玉正该奉献自己的剩余价值的时候,他却突然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乾隆没有立即同意张廷玉的请求,而是批复道:

爱卿受两位先帝的厚恩,以后还要配享太庙,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

乾隆没有放张廷玉回乡,但是准许他十天来一趟宫里,四五天来一趟自己的办公室,基本上就是给他减少不小的工作压力了。

然而,面对乾隆的让步,张廷玉却还是铁了心的要离职,他再次上奏表示皇帝我实在是干不动了,你就让我回家吧。

(祈求归乡 张廷玉)

乾隆一看,这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也不再挽留,而是准予张廷玉风光致仕。

老实说,这个时候的乾隆,对张廷玉非要辞职的行为就已经有点意见了,然而聪明了一辈子的张廷玉到老了却犯了糊涂,皇帝让他赶紧回家,他在走之前却跑去拜见乾隆,还和乾隆吐露了自己的心扉:

老臣这一辞职回家,以后大清政坛就没有我了,我也再没有影响力了,所以我十分担心,我死后还能不能配享太庙。

言外之意,张廷玉就是怕乾隆说话不算数,不遵从他父亲的诺言。

这些话一说出来,乾隆皇帝内心更恼,因为他没想到张廷玉竟然如此不信任自己,甚至到了还要专门来质问自己的地步。

但是,乾隆还是耐着性子,表示你放心吧,你故去之后一定把你弄到太庙陪伴先帝,妥妥的,不差事儿。

乾隆不仅郑重许诺张廷玉,甚至还给张廷玉出具了一份保证书。

得到了皇帝这样的承诺,张廷玉欢天喜地的告退了。

按照礼制,皇帝颁下手书,如此恩遇,张廷玉离京之前应该再去找一趟乾隆,磕几个头,答谢一下君恩,表示一下皇恩浩荡,臣下永不忘的思想感情。

这感情到底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是这个流程是必须要有的。

然而,一大早晨醒来的张廷玉不知道是不是睡糊涂了,自己竟没亲自去谢恩,而是派了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去面见乾隆。

这一回,乾隆彻底怒了。

我给你许诺,给你保证书,说明我拿你当回事儿,现在让你来谢恩你都懒得来,派儿子来应付我,你这不纯纯没拿我当回事儿吗?

(军机处大臣 汪由敦)

乾隆大怒,他责令军机处大臣傅恒和汪由敦撰写谕旨,明日一早送到张廷玉府上,让他好好解释解释为什么不肯亲自前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其实还不算糟糕,张廷玉第二天领了谕旨,亲自谢罪,料想乾隆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

但是,军机处大臣汪由敦当初就是张廷玉提拔上来的,俩人有交情,汪由敦没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张廷玉,唯盼张廷玉早做准备。

皇帝要责怪自己,早做准备是应该的,但问题是,张廷玉同志准备的太充分了,他诚惶诚恐,乱了分寸头脑,没等到第二天一早的军机处来通知他,而是当晚就跑去找乾隆领罪了。

张廷玉以为自己认罪态度积极,皇帝一定会原谅自己,但乾隆头脑风暴之后,立刻发现,军机处的旨意还没下达,张廷玉怎么就提前来领罪了?

很显然,是军机处大臣把这个消息提前泄露给了张廷玉。

这个行为,十分危险,在乾隆看来,这代表张廷玉和军机处大臣有勾结,他们已经结党营私,成为了相互拉拢,相互兜底的“朋党”。

为了杜绝明朝某些时期文官集团的势力足可和皇权对抗的情况出现,康雍乾三朝都极力打击朋党行为,不许官员们私下拉帮结伙处朋友论哥们。

而现在你一个要退休的官员,你的手伸的可是够宽的,军机处都有人替你通风报信,你这不纯纯是典型朋党么?

乾隆怒不可遏,大发雷霆,终于不再对张廷玉留一丝情面,不仅罢黜了他所有官职和爵位,甚至后来还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就这样,原本可以得个善终,风光回乡的张廷玉在乾隆的整治之下一撸到底,什么也没留下,最终黯然的回到了家乡。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

一年之后,四川地方官朱筌获罪,而这个朱筌,是张廷玉的亲家。

乾隆皇帝认为,虽然获罪的是朱筌,但是张廷玉竟然跟朱筌有亲戚,这就说明张廷玉识人不明,和罪臣曾有密切关系,于是乾隆再次降下一道谕旨,让官兵们惩处朱筌的同时,顺带着把张廷玉的家给抄了。

晚年本就凄苦的张廷玉被乾隆给抄了个底朝天,终于心力交瘁,四年后病逝。

这一番人生遭遇,真叫是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 *** ,时来配作夫人。

(太庙)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把张廷玉整的可以说是体无完肤,晚节不保,一无所有的乾隆,在张廷玉死后却来了个大变脸,还是依照先帝的旨意,准许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给予了他一辈子都心心念念的殊荣。

大清太庙里那一方小小的牌位上镌刻着张廷玉更加小小的名字,他魔幻的后半生就这样被定格,被封存,被如我这样的后人评说。

想来人的牌位如此之小,小到在宏大的建筑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它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让人们记住他,还是忘记他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0/533619.html

“要整,就往死里整” 的相关文章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韩林儿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韩林儿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韩林儿,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韩山童之子,曾被推为大明王。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小明王韩林儿的身份可是非同一般。准确地说起来,他算得上是红巾军的开国君王。为什么说他是开国君王呢?红巾军起义能够发展起来,韩山童是功不可没的。韩山童在元末的时候发动农民起义,他的做法,和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领袖的做法,都是...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曹操不是喜欢人妻吗 曹操抓到马超老婆后为何送给了别人

曹操不是喜欢人妻吗 曹操抓到马超老婆后为何送给了别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俘获马超妻子后,为何没占为己有却送给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曹操和“孙十万”公元215年的三月,曹操灭掉马超、韩遂之后,仅休整了三年,便迫不及待地剑指张鲁,亲统十万大军,开启了扫荡汉中之战。因为就在一年前,刘备趁曹操跟马超大战而无暇他顾...

刘表坐拥荆州为何毫无作为 刘表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刘表坐拥荆州为何毫无作为 刘表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对刘表困守荆州毫无成就,真的只是因为他守成性格的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作为荆州牧,其掌握着强大富庶的荆州,有着极佳的战略位置与国力。可刘表在他掌握荆州的几十年时间中,却没有任何建树。看着他四周的群雄们各自忙着扩张自己的领土,刘表却毫无动...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朝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