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为何立刻下令,将侍奉康熙60年的老太监处死?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0-20)63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作者:追史探今

编辑:追史探今

引言:

在清朝的历代皇帝中,雍正应当是评价最两极分化的。

有人说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在位时推行的政策拯救了大清。

有人说他逼父篡权、残暴不仁,屠刀上沾满手足和大臣的鲜血。

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雍正如何继位一直是野史的热点。

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注意到,就在康熙驾崩的当晚,雍正便立刻下令处死了侍奉康熙60年的老太监——赵昌。

那么,雍正继位后为何屠刀首先挥向他?

一、赵昌其人

在很多清宫影视剧中,皇帝身边都有一个贴身太监:康熙身边的李德全、雍正身边的苏培盛、乾隆身边的李玉……

他们往往是自小跟着皇帝,亲近程度甚至超过皇亲国戚。

其中苏培盛和李玉都是确有其人,而康熙朝的李德全则是虚构出来的,其原型正是赵昌。

早在康熙幼年,还只是贴身侍童的赵昌便一直跟随康熙左右。

随着康熙登基掌权,赵昌也一步步成为了首席大太监。

到了晚年,已经和儿子们闹翻的康熙最信任之人便是赵昌,赵昌也由此掌握了不小的权力。

按理说,新帝登基之后,对前朝老臣大多都要留用,最不济也是革职回乡养老。

更何况是一个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前途希望的残废之人。

留下先帝的贴身太监并不会动摇新帝的权力,反而能够做好面子工程,以宽仁之名粉饰新朝。

着急杀前朝之人不但于新帝形象不利,还会使得人人自危,甚至影响统治。

一辈子刀尖上行走的雍正,为何要犯这个政治忌讳呢?

二、将赵昌送上死路的三宗罪

不妨先来看看雍正为处死赵昌给出的三项罪名:

借职务之便大肆敛财、监视诸位皇子的行动、与废太子及其子交往过密。

*** 姑且不论,监视皇子干涉朝政和勾结前太子试图夺权,无论哪一条单拎出来都是死罪,赵昌死有余辜。

不过这三宗罪其实都经不起细细推敲。

先看雍正口中所谓死罪的监视皇子。

尽管赵昌最后做到了首席大太监、大内总管的位置,但监视皇子是灭族的死罪,赵昌一个阉人绝对担当不起。

即使赵昌真去干了这种勾当,那也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之下,替康熙背了黑锅,这一点雍正绝对心知肚明。

此外,清朝专门负责宫廷情报工作的机构名为“粘杆处”,其组织架构和工作性质类似明朝的锦衣卫。

而康熙朝粘杆处的更高负责人正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

也就是说,哪怕真的有监视皇子的事情,也大概率是雍正统领的粘杆处来做,赵昌不可能涉足其中。

与大概率子虚乌有的监视皇子一事不同,赵昌的确和废太子胤礽父子交往过密,但要说意图夺权则有些添油加醋之嫌了。

历史上,康熙对他的太子胤礽一直宠爱万分。

胤礽刚满周岁便被立为皇太子,被废黜后又再次被册立,就连其子弘晳都得到了康熙的格外偏爱。

年幼的弘晳甚至被康熙接入宫中亲自抚养,有如此待遇的皇孙只有两个(另一个是乾隆帝弘历)。

胤礽皇太子的身份,加上有康熙对胤礽和弘晳的宠爱背书,在宫中多年的赵昌自然懂得站队。

不过,与胤礽直接交往毕竟有风险,赵昌就将目标对准弘晳:送给他一个火镰。

所谓火镰是一种取火用具,类似于现代的打火机。

异曲同工的是,火镰之上同样可以装饰宝石等饰品,也由此成为王公贵族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以推测,赵昌送给弘晳的很可能就是这种装饰精美的火镰。

然而,仅凭此就断定赵昌意图巴结胤礽有些上纲上线了。

在胤礽身为太子时,赵昌也统领着造办处。

与其说有意巴结胤礽,赵昌的行为更接近借职务之便,给老皇帝宠爱的皇孙送些小玩意儿,这样的事在宫中数不胜数。

如果件件都定性为结党,那宫中就没有干干净净的人了。

最后就是 *** 。

贪腐一直是历朝历代的老大难问题,康熙晚年的官场腐败更是十分严重。

赵昌身为首席太监,经雍正查证,贪污白银“仅”有五千两。

在动辄贪污上万两的各级官员面前如同九牛一毛。

按照大清律法,贪污五千两最多就是退赃革职罢了,凭借赵昌康熙亲信的特殊位置也绝不至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由此可见,雍正最终处死赵昌的三宗罪细细琢磨来都难以站得住脚。

那么,雍正为何非要杀赵昌不可?

二、雍正心狠手辣的背后

首先便是中国传统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观念,新君上任清洗旧臣几乎是每朝每代都会发生的事。

由于与皇帝的亲密性,领头太监的更换尤甚。

作为陪伴康熙60年的近侍,赵昌纵然没有做过监视皇子的事情;

但康熙晚年波诡云谲的政治局面,注定赵昌会掌握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与其让这些秘密有流传的可能性,不如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赵昌之死虽然看上去冤枉,但结局早已注定。

康熙临死前除了指定胤禛继位以外,还特别提到进弘皙为亲王,由此也可见弘皙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本就被风言风语裹挟,如果弘皙借题发挥,甚至搬出废太子胤礽来说事,对雍正来说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相比难以下手的亲王侄子弘皙,雍正选择“杀鸡儆猴”;

先杀掉与弘皙和胤礽有过交往的赵昌,借此敲打他们父子两人,不要有任何想法。

只要认准自己,可保你衣食无忧,否则赵昌就是下场。

而赵昌本不至死的贪腐之罪,恰恰撞在了雍正这样一个力主整顿吏治的君主的枪口上。

雍正继位时,面对的是康熙晚年吏治腐化、贪污成风的官场,而雍正短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也一直在与其做斗争。

尽管赵昌贪污的五千两白银并不算多,但他前朝总管的身份恰恰能让他的死“升值”。

杀掉一个先帝身边的红人远远比杀掉一个中层甚至六部官员更震撼朝野,才能彰显新帝与贪腐斗争到底的决心。

因此在三宗罪中雍正才会添加上贪腐一项。

同样的,在雍正驾崩后,乾隆对雍正朝的旧臣也进行了清洗。

乾隆朝后期,官场贪腐之风比起康熙朝后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能诞生和珅这样一个大贪官的代名词。

可惜的是,乾隆朝之后却没有再一个“雍正”来力挽狂澜。

嘉庆帝继位后,大清便开始土崩瓦解,直到最后大厦倾覆。

参考资料:《清史稿》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0/536364.html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为何立刻下令,将侍奉康熙60年的老太监处死?” 的相关文章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同安公主:见证了三个政权的更替,也得到多位皇帝的善待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活到八十六岁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唐朝的同安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她历经北周、隋、唐三朝,见证了七次皇帝退位、八位新皇登基,可谓是当时的活字典、老祖宗。大唐开国后,皇室宗亲的身份也都水涨船高,同安公主既不是李渊的女儿,也不是李世民的女儿,而是唐世祖李昞和元贞皇后独孤氏之女,是李渊...

历史上刘伯温在死前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和一本书?

历史上刘伯温在死前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和一本书?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名气非常之大,甚至能与三国时代的季汉丞相诸葛亮相媲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时的老百姓常说“古有诸葛亮,今有刘伯温”。众所周知,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顶级的谋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而人们把刘伯温跟孔明先生齐名比喻,说明刘伯温的才华和谋略在...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还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昼为何人称荒唐王爷?历史上他是真荒唐还是明哲保身?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岁的愉妃被安排侍寝,太监一脸惊讶,以为皇帝年老眼花看错了,立即贴近乾隆耳根大声说:“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换个年轻的吧!”万万没想到,乾隆一把打翻桌上的...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王氏,生卒年不详。荆州南阳人。吴大帝孙权妃嫔。吴景帝孙休生母。又称南阳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后(大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儿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继位后,尊王氏为敬怀皇后,将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怀皇后,她的母亲起初嫁给王家,生下王...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