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临终前告诫: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么说?这才是帝王之心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27)700

前言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用在三国时期的英主刘备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刘备是三国鼎立中的蜀汉一方的领袖,他仁厚寬容,深得人心,被视为理想中的明君。但他的仁慈外表下,又隐藏着一个心思缜密、行事果决的政治家。这从他临终前嘱咐丞相诸葛亮,不得重用大将赵云一事中可见一斑。

本是英雄好汉,却遭到明君疏远,赵云心中不免万分费解。这就是刘备的遗言,亦是帝王家国的无奈之举。

一、刘备袒护之功臣

赵云,字子龙,是刘备麾下的一名猛将。他于刘备还在四处奔波的时候便追随刘备,对主公忠心耿耿。

刘备起初还是个无名小卒,赵云的追随,使他由衷感激。两人关系亲密,刘备对赵云的武功也极为赏识。在征战中,刘备经常让赵云作为贴身护卫,可见他对赵云的信任有加。

赵云并未辜负刘备的期望,每每刘备遇险,赵云总会冲锋陷阵,将主公救出重围。有一次,在和曹操大战长坂坡时,刘备的妻小无助地躲在军阵中,赵云纵身杀入重围,才救出刘备的幼子刘禅,让刘备激动不已。

赵云不仅救了刘备的小儿子,也救了刘备的大儿子——蜀汉国。在夷陵之战大败后,刘备气馁地回到白帝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强弩之末,便传唤赵云和诸葛亮过来,想把国家大事交代清楚。

刘备眼见大势已去,百般无奈之中,只能托孤于赵云和诸葛亮。赵云武勇过人,能力出众,当之无愧是刘备麾下的之一猛将。若非有他,刘备早就被曹操消灭。正是赵云屡建奇功,刘备才能建立起蜀汉江山。

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将刘备视为重于生命的恩公。每逢刘备有难,赵云必将舍生忘死扑上前去。无论敌人如何强横,赵云都誓要保住刘备的性命。正是有了赵云这样的心腹大将,刘备才能安心打天下。

刘备也清楚赵云的重要性。每次出征,他都让赵云直接统领一支军队担任自己的贴身护卫。刘备深知,能保护好自己,才能国家社稷长久安宁。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性命托付给了赵云。

二、忠心之人遭疑忌

临终之际,刘备对诸葛亮说:“我死后,你辅助好孤儿,国家大权都交给你。只有一点,千万不可重用赵子龙。”

诸葛亮听后大吃一惊。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刘备如何能在最后关头说出这样的话?

原来,这是刘备的帝王家国之智慧。他担心赵云不适合独当一面,也怕诸葛亮有异心,故有此举以互相牵制。

刘备此举虽出自国家大计,但赵云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和伤感。他对刘备忠心不二,视若生命,没想到最后还是没有完全得到刘备的信任。

刘备的遗言一出,诸葛亮和赵云顿时陷入两难。诸葛亮若重用赵云,就违背了刘备的嘱咐,对不起刘备的托付;若不重用赵云,又忽视了赵云的才能,可能会让蜀汉国力削弱。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他们都明白刘备的苦衷,却也理解赵云的失落。作为贤相和大将,他们不得不刘备最后的嘱托,哪怕这给他们日后带来再多难处。

三、臣子之心难测

刘备死后,赵云没有违背他的遗愿,依旧忠心辅佐诸葛亮和刘禅。可他心中还是时间时常怀疑,刘备临终时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

或许,刘备是看出赵云内心的一些小心思了。赵云性格坚定,有时也较固执。他忠于刘备,但未必能忠于蜀汉。刘备担心他日赵云会生出异心来。

且赵云武艺高强,若有朝一日心生叛逆,诸葛亮也无法制得住他。所以刘备避免让赵云掌大权,也是防微杜渐之举。

赵云自知刘备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也难免感伤。他此生唯有报效刘备一人,从未有过两心。只是人君难测臣心,这也是他不能逾越的界线。

赵云对刘备百般忠心,刘备却还是临终前说出了那样的话。这让赵云内心深感困惑与受伤。他真诚报效刘备,却还是没能完全赢得刘备的信任,这种失落让赵云坐立难安。

虽然诸葛亮一直重用赵云,但赵云知道这并非刘备本意。他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会失去诸葛亮的信任,陷入刘备生前所设下的牢笼之中。这种强烈的失落感折磨着忠心的赵云,也让他对人心难测的刘备产生了些许怨言。

四、君王之言系疑虑

刘备的遗言,多是出于国家大局的考量,而非对赵云个人的猜忌。

他担心赵云不够资政,担心诸葛亮专权,于是设下这个圈套。刘备作为明君,行事未免过于谨慎。但多疑乃帝王之常情,这也是刘备作为帝王的无奈之举。

赵云对刘备之言虽有不解,却也没有违背过他的嘱咐。因为他心中明白,刘备所为皆是出于江山社稷的大义。臣服君命,乃是他身为将领的天职。即便刘备已经驾鹤西去,赵云也未曾背弃过他的遗志,始终矢志报效国家。

赵云明白,刘备的遗言并非针对他个人,而是基于担忧蜀汉江山无人可以托付的忧虑。刘备临终前,心中对蜀汉未来存有太多隐忧,只能设下这个圈套,防止权力集中带来的祸端。

虽然语气责难,但其中深意,却是对赵云忠心的褒扬。只有看重赵云的才能和人品,刘备才会在遗言中如此嘱咐诸葛亮。这也体现了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相信赵云无论环境如何,都能维护刘备的遗志。

结语

刘备的仁厚与赵云的忠诚,构成三国时期最动人的君臣关系。纵有误会,也抵不过彼此之间的知遇之恩。刘备的遗言,虽是防微杜渐,却也蕴含他对手下的宽厚和信任。

长话短说,明君贤臣,扶持江山。刘备遗言中的疑虑固然值得玩味,但他笃信赵云之忠诚已成定局。虽然行事需防,刘备终究没有忘却赵云的功绩与为人。这就是帝王家国的难题,也是人君之常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0/539415.html

“刘备临终前告诫: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么说?这才是帝王之心” 的相关文章

霍峻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的实力如何?

霍峻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的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备手下大将,最有名的当属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和魏延了,这几位大将能征善战,勇猛过人,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除了这几位名将之外,还有一位大将,也非常厉害,他曾率几百人,打败敌军一万多人,以一当百,还斩杀了敌军主帅,可以说...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朱元璋对朱棣没有怀疑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采取行动

对朱元璋知晓朱棣的野心吗,为何不除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此后这个出身贫贱的帝王,在其执政的三十一年里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维系王朝统治、加强皇权的措施。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一系列明初大案的发生,无不是朱元璋为后来者...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亲自去请了三次,态度非常谦恭、诚恳,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但是,刘备第一次去请诸葛...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他...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还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忧死的,还是被老虎咬死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乐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出征漠北的归途中,突然在榆木川这个地方驾崩。由于驾崩得很突然,所以关于其实际的死因,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说法。对此朱棣是怎么死的,目前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