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纵横家: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为何消失不见?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27)600

战国时期,纵横家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存在,他们凭借着智慧和谋略,左右着国家的命运。然而,随着战国时期的结束,纵横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纵横家为何会消失不见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纵横家的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各国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不断发动战争,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背景下,纵横家应运而生,他们以智慧和谋略为武器,为国家谋求利益,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存在。

二、纵横家的崛起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他们通过游说各国,使各国相互制衡,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纵横家的崛起,得益于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以及战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

三、纵横家的衰落原因

1. 统一六国: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六国。在这个过程中,纵横家的游说策略已经不再适用。因为秦国的统一目标明确,不再需要纵横家来左右国家间的关系。

2. 法家思想的兴起:随着战国时期的推移,法家思想逐渐兴起。法家主张法治国家,强调国家利益至上,这与纵横家追求个人荣誉和地位的理念相悖。因此,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纵横家的地位逐渐被削弱。

3. 纵横家的局限性:纵横家虽然擅长游说和谋略,但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往往局限于国家间的斗争。当国家统一后,纵横家的这种能力就显得不再重要。此外,纵横家的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过于追求个人荣誉和地位,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四、总结

总之,纵横家之所以消失不见,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的特殊政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以及纵横家自身的局限性和价值观问题。然而,纵横家的智慧和谋略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在战国时期的叱咤风云,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0/539557.html

“纵横家: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为何消失不见?”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吕思勉: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后人对明太祖朱元璋评价极高。这是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朱元璋的生平,只能用“传奇”二字。隋末天下大乱,灾荒连连,...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两同...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