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邵阳走出去的唯一一个皇帝:他的头颅为什么被人割下来制成酒器
邵阳历史悠久,如果从传说中的楚将军白善在今天的邵阳西区筑城防守算起,至今已经拥有2500年的历史。
据光绪33年出版的《邵阳县乡土志》记载:“邵阳县古称古南国,地处偏远,俗尚敦朴,桓不及他乡。然沐召康公周元公之雅化,秉衡岳潇水之精灵,曷尝不琼瑶叠产,蒸蒸日进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邵阳古时候叫古南国,地处偏远,民风敦厚朴实,在人才、物产等方面远远比不上其他地方。但是,在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和宋朝儒家理学思想家周敦颐的教化下,再秉承南岳和潇水之精华,终于蒸蒸日上。
邵阳古城
由此可见,邵阳的真正开化是从宋朝开始,而在之前,仅有一位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暴政权臣的唐代诗人胡曾,稍有名气。
邵阳又称昭陵、邵陵、邵州、宝庆,其中宝庆这个名字,便是来源于宋朝第14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的之一个年号。
那么,宋理宗赵昀和一个偏远小城——湖南邵阳,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昀出生于1205年1月26日,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世孙。
但是,赵昀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宋朝皇室血脉,可是到了他的父亲赵希瓐这一辈,早已家道中落,不仅没有任何封爵,而且只是在绍兴府山阴县当了一个小官,身份与生活,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区别。
赵昀7岁那年,父亲赵希瓐逝世,他的母亲慈宪夫人带着他和他的弟弟赵与芮返回娘家,在绍兴当保长的舅舅——全保长家寄居,一住就住了9年,直到赵昀16岁。
少年丧父,寄人篱下,赵昀以及全家的日子越发窘迫。
但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就在这当儿,有一天,绍兴突然下起了大雨,一位40余岁的男人突然推门而入,走进了全保长的家里躲雨。
他就是南宋权相史弥远的幕僚余天锡。
余天锡
原来,当时的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虽然先后生了9个儿子,但是全部夭折,于是不得不从宗室子弟中寻找储嗣。
原本,宋宁宗已经找了6岁的赵与愿养在宫里,辛辛苦苦养了23年,却又在1220年病死。
随后,宋宁宗又找了赵竑,却不想赵竑毫无心机,因为反感权相史弥远的专权跋扈,他竟然在宫中指着地图上的琼崖,咬牙切齿发誓:“我今后如果得志,一定要把史弥远发配到这里!”
元代戏曲家郑廷玉的《 *** 花》唱道:“岂不闻隔墙还有耳,窗外岂无人?”事实上,史弥远早就买了一个擅长弹琴的艺伎送给喜欢弹琴的赵竑,让她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史弥远深受宋宁宗的宠信,独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他听到艺伎的汇报后,气得火冒三丈,决定马上拿下赵竑的皇位继承人——皇子身份。
与此同时,他又马不停蹄地派出幕僚余天锡,满天下寻找乖巧听话的大宋宗室子弟,然后扶植上位,成为他手中的傀儡皇帝。
余天锡一路寻找,坐着官船刚刚抵达绍兴城西门码头,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一位与他同船的绍兴和尚告诉他,在西门的左边就是西门保长的家,可以去那里避避雨。
不想,这个西门保长,正是赵昀的舅舅全保长。
一番交流之后,全保长知道了余天锡的身份和来意,便告诉余天锡,他的两个外甥赵昀和赵与芮便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世孙。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余天锡听说后大喜,马上让全保长将赵昀和赵与芮带过来面见,一看,两兄弟果然气度不凡。
验明正身之后,余天锡马上将赵昀和赵与芮同时举荐给了史弥远。
史弥远
不久,赵昀和赵与芮被秘密接到浙江临安,一起接受史弥远的亲自考量。
赵昀显然比赵竑稳重,又是赵与芮的哥哥,在经过史弥远的再三试探之后,他被史弥远看中。
1221年,16岁的赵昀获准入宫,从一文不名的落难皇室子嗣,摇身一变,过继给了宋宁宗的弟弟沂靖惠王当儿子,是为皇侄,并继承了沂靖惠王的王位。
嘉定十五年五月丁巳(公元1222年农历五月十二日),赵昀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封地邵州,也就是现在的邵阳。
1224年9月17日,因为病危时服用了史弥远进献的100余颗金丹,57岁的宋宁宗赵扩医治无效,死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
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宋宁宗驾崩,最紧要的不是丧事,而是立君。
可是当时的皇子还是赵竑,赵昀只是皇侄,这可如何是好?
赵昀
当天黄昏,史弥远命令殿帅夏震严加看守皇宫及赵竑,然后和皇后杨桂枝密谋,废除不听话的赵竑,扶植佯装听话的赵昀。
杨皇后沉思良久,权衡利害关系之后,被迫同意。
但赵昀并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人扶植上位,当史弥远派出的心腹——太学博士郑清之来到他的住地时,他还如梦如幻,只能沉默以对。
郑清之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动之以情,说道:“丞相因为跟我交游较久,把我当作心腹,现在要我办一件事情,你却一句也不回答,你叫我怎么向丞相复命呢?”
赵昀这才拱手回答:“绍兴老母亲还在。”
郑清之一听,长舒一口气:“这个好办。”
而与此同时,赵竑则在王府翘首以待,但是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有人过来宣召。
天色很快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深感不安的赵竑透过王府的门缝窥探外面的动静,突然发现一群人马簇拥着一个年轻人急匆匆地从不远处经过,但因为天色太黑,他又看不清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
年轻人很快进入了皇宫,他就是赵昀。
站在灵堂正中央的史弥远见到赵昀,脸上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赶忙将赵昀领到宋宁宗的灵柩前跪拜,进行一应哀礼。
这时,赵竑在王府也接到了宣他立马进宫的懿旨。
然而,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当他行完哀礼进入朝堂,他仍然被夏震安排在他原来的站位,和文武百官一样听宣。
不久,史弥远将赵昀领上御座,然后站立一旁,缓缓打开一卷他早就伪造好了的宋宁宗的遗诏,大声宣读:“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
是日,赵竑被废,年仅19岁的赵昀成为南宋第五位皇帝,也就是宋理宗,同时也成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从邵阳走出去的唯一一个皇帝。
或许,正是因为赵昀在成为皇帝之前的封地在邵阳,所以至今,邵阳仍然流传着很多有关赵昀的故事。
有人说,既然赵昀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那么他必然来过邵阳,并且还是从邵阳启程去杭州,继而登基当了皇帝。
也有人说,1225年,赵昀直接由邵州防御使登上皇帝宝座,因为有感于他在邵阳青龙桥下的邵水河内发现了祥瑞之物“宝秤”,遂在登基之后,取其谐音,将他的之一个年号定为“宝庆”,并将邵州升格为宝庆府。
这当然都是谬传,赵昀不仅没来过邵阳,而且不可能从从邵阳启程前往杭州登基。
事实上,宋朝的诸州防御使,无职掌,无定员,不驻本州,仅仅为武臣之寄禄官。也就是说,防御使在宋朝仅只是一个虚衔,代表的仅是一种待遇。
而且,宋朝对于皇子、藩王的活动有着严格的限制。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走了后周恭帝柴宗的天下,于是,因为有着自己一手制造的“前车之鉴”,他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他曾经说过:“藩邸之设,止奉朝请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宋朝皇子和藩王的活动仅止于在皇帝身边侍奉请安,休想出京到地方任职或活动。
由此,宋朝历任皇帝一直限制皇子或藩王出京,以防他们勾结地方势力坐大,继而篡权夺位。
另外,在《宋史·理宗本纪》一书中,对于宋理宗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后的表现,也有着明确的文字记载:“帝(宋理宗)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每朝参待漏,或多笑语,帝(宋理宗)独俨然。出入殿庭,矩度有常,见者敛容。”
邵阳古城
由此可见,赵昀在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后,一直就在南宋京都,不是学习,就是上朝,而且沉默寡言,中规中矩。
1224年9月17日,成功登基的赵昀将自己的年号改为宝庆,将自己的封地邵州升格为宝庆府,这也是邵阳之所以又称宝庆的由来。
但“宝庆”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概是“大宝吉庆”或者索性就是“庆祝当上皇帝”的意思。
从一介布衣到九鼎之君,而且不费吹灰之力,确实应该庆祝庆祝。
可是,赵昀的皇帝并不好当,因为他就是一个牵线木偶,他的后面还有不可一世的史弥远。
史弥远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比起秦桧还不如。秦桧虽然害死了岳飞,但至少没有伪造圣旨拥立傀儡皇帝,而史弥远不仅扶植傀儡皇帝,而且在扶植傀儡皇帝之前,就害死了南宋抗战派首领——平章军国事韩侂胄。
宝庆元年,也就是1225年,史弥远再次假传圣旨,将被他废掉的曾经的太子赵竑,逼死在浙江湖州。
史弥远是一个典型的降金乞和权臣,而且对外屈服妥协,对内疯狂掠夺,以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朝堂之下民不聊生。
1233年10月,专权朝政26年的史弥远终于病故。
还好,被史弥远在临死之前火速提拔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亲信郑清之并没有走史弥远的老路,十分拥戴赵昀,而且以治理天下为己任,召回了被史弥远一直打压的魏了翁、崔与之、李埴等十几位忠臣、贤臣、能臣。
1234年,联蒙抗金胜利,金朝灭亡。刚刚亲政一年的赵昀喜极而泣,将金哀宗的的遗骨供奉于太庙,以慰北宋靖康之耻。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金朝的灭亡,其实也宣告了南宋的引狼入室,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南宋背信弃义为由,全面侵宋,持续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正式爆发。
赵昀在中年时期也曾励精图治,但是到了晚年后,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朝政大权再次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
南宋岌岌可危。
1264年11月16日,60岁的赵昀在临安去世,葬于绍兴市富盛镇攒宫山的永穆陵。
大宋一朝不知道中了什么魔咒,从960年立国到1279年亡国,南北两宋一共统治中国319年,历经18位皇帝,但是皇帝的子嗣,不是数量不多,就是早早夭折。
先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只有4个儿子;宋太宗儿子较多,有9个;宋真宗有6个儿子,但只有一个活到成年,就是宋仁宗赵祯;赵祯的3个儿子全部早夭,只好将皇位传给旁系宋英宗赵曙;赵曙有4个儿子,皇位传给宋神宗赵顼;赵顼有14个儿子,皇位传给赵煦和赵佶;赵佶的子嗣最多,有30多个儿子,但北宋到此奄奄一息······
再说南宋:北宋灭亡后,赵佶的第九子赵构称帝,建立南宋;但赵构唯一的儿子3岁夭折,赵构只好扶持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赵昚登基;赵昚有4个儿子,皇位传给光宗赵惇;赵惇只有2个儿子,皇位传给赵扩;赵扩9个儿子全部夭折,由权臣史弥远扶植赵昀登基;赵昀2个儿子全部夭折,只好将弟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立为皇储······
1264年11月16日,赵昀驾崩,侄子赵禥即位。
赵禥
赵禥的母亲黄定喜原本是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为出身微贱,虽然被赵与芮一时宠幸播了种,但正房夫人绝不可能放过她,发现她怀孕后,立刻逼她服下了打胎药。然而,赵禥没有被打下来,却被打成了智商不高的病秧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手足发软,而且5岁才会走路,7岁才会说话。
让这样的体残、脑残当皇帝,可想而知结果会是怎么样——他终日声色犬马,竟然将批答公文这样的国家大事,交给最得宠的春夏秋冬四个夫人执掌。
于是,原本在赵昀时期就已经大权在握的贾似道更是专横跋扈。
与此同时,忽必烈夺得蒙古汗位,派兵侵犯四川地区,并沿汉江一路南下······
1274年,35岁的赵禥因为纵欲过度一命呜呼,年仅4岁的太子赵显继位。
1276年2月4日,蒙古元军攻占南宋临安,赵显被捕——
这里插一句,赵显被捕后,在18岁那年被忽必烈下诏削发为僧,第二年到达 *** ,在喇嘛庙里出家,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宝”,在他长达47年的俘虏生活中,不仅成为 *** 的一代佛学大师,而且成为 *** 的一代翻译大师。
但是,南宋灭亡后的赵昀就遭殃了。
1285年,就在赵显的弟弟赵昺被陆秀夫背着,连同10万军民在广东江门的崖山跳海,壮烈殉国之后的第六年,元朝江南诸路释教总摄杨琏真珈,倒行逆施,挖开了赵昀的永穆陵。
崖山海战
当时,元朝统一中原,由于采用野蛮的民族政策对中原百姓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民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 *** ,四等南人,导致民怨四起,不断有人打着复兴宋室的旗号起义反元。
于是,为了稳固元朝统治,断绝中原百姓对宋朝的留恋与怀念,1285年,在丞相桑哥的支持下和,杨琏真珈招来河西僧人及其凶党,开始大规模盗掘、破坏宋陵。
他们不仅洗劫了皇家墓葬的珍奇异宝,而且还把宋朝历代帝王的骸骨压在了一座十三丈高的石塔之下,寓意“镇本”,希望用这种“厌胜之术”镇压南宋的王气。
更先被盗的宋陵是魏王赵恺的坟墓,然后就是宁宗、理宗、度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等等皇帝的陵墓,以及杨氏、孟氏、韦氏、吴氏、谢氏等等皇后的陵墓。
据《元史》记载:杨琏真迦带领一伙歹徒在盗取陵墓时,残杀平民四人,疯狂盗掘陵墓一百一十座,得到的财宝,计金一千七百两、银六千八百两、玉带九件、玉器大小一百一十有一、其他宝贝一百五十有二、珠宝五十两、宝钞一十一万六千二百锭。
头颅酒器
尤其令人愤慨的是,赵昀的陵墓被挖七天之后,杨琏真迦竟然又回到了陵墓。因为去世时间较短,又有药水保护,赵昀的尸体还没有完全腐化,竟然被杨琏真迦一眼看中,挂在城门上暴晒了三天,然后割下脑袋, *** 成酒器······
讽刺的是,如此亵渎皇陵并没有让他们“厌胜”、“致巨富”。几年以后,1291年,元朝宰相桑哥因为结党营私,被忽必烈诛杀;杨琏真伽受到牵连,被革职查办,“械之于市”;而曾经踩踏赵昀头颅的另一位元朝官员,则“足疾数年,以致溃烂双股,堕落十指而亡”。
杨琏真珈死后,他的所有财产被没收充公,其中就包括赵昀的头颅。
随后,赵昀的头颅被送入大都宣政院,也就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主管为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
如此几十年,赵昀的头颅一直在高层僧人手中流传,同时也成了元朝皇家的把玩品。
头颅酒器
1368年,也就是元朝开国98年后,朱元璋挥师北伐,攻陷元朝首都元大都,时任元顺帝翰林学士承旨的危素听到消息后,匆忙赶到报恩寺,打算投井自尽,却被一位寺僧阻拦,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
危素想想也是,这才不再寻死,投降大明,后被押送至金陵。
朱元璋在金陵召见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危素曾在元朝的一次宴会上看见过赵昀的头颅,便向朱元璋透露了宋陵遭到浩劫的整个经过,最后,他说道:“胡人又截理宗顶骨为西僧饮器,天下闻之,莫不心酸。”
陵墓被盗并没有什么奇怪,但是将帝王的头颅割下来 *** 成酒器,朱元璋却是头一回听说。他叹息良久,一脸悲怆,说道:“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并取之,何乃复纵奸人肆酷如是耶?”
翻译成白话就是:宋朝自南渡之后的那些皇帝,都没有太大的失德,而且他们和元朝也没有世仇,元人趁着他们虚弱的时候攻取了他们,何必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呢?
朱元璋对匡扶汉室相当有气魄,于是决定发动一切力量寻找赵昀的头颅。
朱元璋
随后,李善长发文到北平,要求北平守将吴勉具体负责此事。
吴勉不敢怠慢,当即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打探到赵昀的头颅还在僧人汝纳的手中。吴勉亲自找到汝纳,向其索要赵昀的头颅,汝纳不敢违抗,交出了赵昀的头颅。吴勉得到赵昀的头颅之后,马上派人送到金陵,朱元璋当即下令,将赵昀的头颅以帝王之礼葬入金陵聚宝山。
1369年,绍兴进献《永穆陵图》,朱元璋再次下诏,将赵昀的头颅归葬于永穆故陵。
一代帝王,头颅被割下来 *** 成酒器84年后,终于得到安宁。
而赵昀对于邵阳的功绩,则是由州升府。
由州升府看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古时候,只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州,才有可能改置为府,而且数量不多。这一点就像现在的由县升市,得到的中央支持会比以前多得多。
然后就是城市建设。
赵昀被封邵州防御使后,将原来又低又矮的邵州城墙改用砖石加高加厚,现在的邵阳古城区,其规模形制,基本上还保持着南宋原貌。
宝庆,宋理宗赵昀的之一个年号,1928年改名为邵阳,位于湘中偏西南,辖7个县、2个县级市、3个市辖区,蔡锷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