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阻止征讨,他给出的理由至今都还值得深思
洪武二年(1369年)春,朱元璋派遣使臣团出使日本。不曾想,日本人居然大胆对使臣动刀,只留下两人返回明朝报信。
此番野蛮无礼之举,惹怒到了朱元璋。后来经过酝酿,朱元璋决定征讨日本,但不少人站出来反对,其中就包括刘伯温。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的一番话,至今仍值得深思。
朱元璋派使臣到日本
朱元璋派使臣到日本去,除了“扬国威”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目的,一个是让日本人知道明朝已经取代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另一个是想与日本当局联手,共同清除明朝沿海地区的流寇。
然而,中国刚经历动荡的元末时期,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这也是“倭寇”出现的重要原因。
1336年,足利尊氏对醍醐天皇推行的新政非常不满意,联合一众反对者共同推翻醍醐天皇,扶立新的天皇。醍醐天皇不甘心失败,携三神器逃到大和(现奈良),日本的“南北朝”时期拉开序幕。
这一南北对峙的局面,直到1392年才结束。这一期间,日本中央 *** 根本就没办法管束地主武装力量。
日本的地主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派遣浪人、土匪和破产武士等到朝鲜和元朝沿海掠夺财物。这帮人越做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坏,人们给他们取了一个称号——“倭寇”。
1351年,中国南部爆发农民起义,元朝在南部的统治一夕之间就 *** ,对沿海的统治力度就更不用说了,已不惧任何影响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寇更加疯狂,对中国的荼毒愈加严重,就算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倭寇问题依然没有被清除。
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治。朱元璋明白,只要让日本 *** 约束一下那些浪人、土匪和武士,中国的倭寇问题或许就可以解决,又或许可以缓解一下。
于是,他就派遣使臣到日本去,一来宣扬国威,二来与日本 *** 合作,但结果让他意外。
决定征伐日本
让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方面并不给明朝面子,对使臣团的人动了刀子,只留下两个人回到明朝报信。
其实,就算明朝与日本 *** 建立联系,倭寇问题也不可能解决。因为,日本正处于“一天二帝”的时代,没有统一的“话事人”,一些事自然无法执行下去。
使臣被杀,让朱元璋恼怒不已,对日本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但这个时候,他只是动火而已,还没有征伐日本的打算。
与日本 *** 建立联系失败后,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明朝的首都南京,又正靠沿海地区,处在受威胁的范围之内。
朱元璋不可能任这些威胁继续存在下去,最终动了征伐日本以根治中国沿海隐患的想法。
当他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受到了重大朝臣的反对,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
刘伯温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来,中国到日本很遥远,一旦战争爆发,必定劳财伤民;二来,日本土地贫瘠,民风彪悍,征服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刘伯温的这些观点仍然值得反思。
朱元璋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放下了对日本动武的想法。但在后来,他所启动的海禁,却变成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开始。
结语
事实上,日本人确实欠揍。而今为一己私利,如今他们居然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公然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沿海也会受到严重的污染。
他们这样做,与当年倭寇侵害中国人民的利益有什么区别?但是,如今的国际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良好的国际秩序需要所有国家的一起努力。
相信日本最终定会自食其果,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