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85年被解除一切职务,晚年研究文史
红25军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武装力量,该部曾在土地革命中数次立下不世之功,堪称“奇兵”,另外,该部还培养了许多知名的将领,比如我们本期要介绍的张池明,他在建国后曾一度主政总后勤部,是 ***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但在70年代末,他却突然被撤职,这是怎么回事?
张池明年仅10岁便开始参加革命,因为写得一手好字,上级领导便分派他到宣传部门工作,1年后,他又被选入红色小学进修,半年后,他顺利结业,出任地方儿童团政委。土地革命开始后,他即将跟着大部队一起进山打游击,临走前,父亲叮嘱他万事小心,万一在山里待不下去了就回家来。
张池明则冲着父亲敬了一个礼,而后用稚嫩的语气严肃的说道:革命胜利再见!1932年,他加入红军,担任某团团委书记,1933年底,他跟随部队转战湖北东部山区,期间大雪封山,可他却还穿着单衣,凛冽的寒风吹得他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只好和其他战友蜷缩在背风的山坳中,靠着一点点火苗勉强御寒。
1934年初,红军内部爆发了“肃反”运动,张池明被污蔑有“反党”倾向,遂遭到政治部门逮捕。原本政治部门是打算将他枪毙的,好在吴焕先将军出面保下了他,并将他调至25军司令部工作,以免他再度受到伤害。1934年,他跟随徐海东将军离开鄂皖交界地带,一路向陕西挺进,途中突破重重阻碍,最终成功与刘志丹将军的部队会合。
1936年初,张池明以参谋的身份参加了劳山伏击战,红军以两个师的兵力吃掉了敌人两个主力团,毙敌逾千人,可谓大获全胜。抗战时,他在八路军115师服役,1940年升任某团政委,并奉命率部开进到江苏一带,同新四军并肩作战。1943年,他受 *** 华东局委派,以苏北根据地代表的身份前往延安参加即将召开的“七大”,谁料途中意外遭遇日军拦截,有十几位干部被杀害,张池明比较幸运,在警卫员的掩护下成功摆脱日军的追击,安全与附近的新四军回合。
半个月之后,张池明再度出发,这一次他万分小心,只挑小路走,最终安全穿越敌占区,顺利到达陕北。1946年初,他奉命到东北工作,在林帅的指挥下所向披靡,数次以少胜多击溃 *** 军。1948年下旬,已经是师长的他率部参加了对长春的围攻,并顺利解放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城市。
建国后,张池明被调到总后勤部工作,与洪学智将军共事。动荡时期,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冲击,而且还升了官,一人独掌总后勤部的大权。1970年,张池明意外得知阴谋集团正在密谋对毛主席不利,于是立即向周总理发出预警,请求周总理提前做好防备。1971年林帅出事之后,他被暂时选入军委工作组担任组员。
1975年,张池明又被调到炮兵部队任工作。1年后,动荡结束,按理来说,彼时部队正缺少干部,党中央应该重用张池明才是,可谁都没想到他竟突然被免职。原来,在动荡时期,张池明之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冲击,是因为他早已投靠了江青,一直受到江青的庇护。
1978年,党中央授权相关部门对张池明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存在违纪问题,他曾暗中参与了对多名老同志的迫害,他是动荡背后的推手之一。鉴于此,党中央在1985年再度宣布对他进行免职,并剥夺他的党籍和军籍。不过党组织还是感念他曾经的功绩,允许他享受军官待遇,让他住干休所,每个月还给他发放足额的退休金,让他晚年的生活能有一个保障。
张池明晚年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文史上,他曾多次受邀参加红军、八路军的战史编纂工作,向文史研究员们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让大家能更全面、更细致入微的了解到一系列革命往事。80年代末,他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以一个很特殊的视角带领大家走进动荡,并为大家剖析十年动荡的起因与几个转折点。1991年,回忆录最后一次审稿完毕,正式面向社会出版,出版社曾经打 *** 给张池明,提醒他有些地方写得过于露骨,更好改正一下,但张池明却坚决不改,要求一字不差的出版。1997年,这位毁誉参半的老同志因病离世,时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