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发配千里,为何官差抢着押送女囚犯?因为有三个好处
流放的残酷
流放,是中国古代最常出现的刑法,我们时常会从古代剧里看到在皇帝盛怒后,总会有一批“倒霉蛋”被流放。
那什么是流放呢?流放就是将犯人放逐到的偏远贫瘠的地方,给当地的士兵当奴隶,干苦活。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流放就成为了一种刑罚制度,秦朝的吕不韦、西汉的梁王彭越等都曾被流放到蜀郡,如今现在的四川地区。
在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发生后,涉及案件的官员大多都被流放到了敦煌。
等到了唐朝,流放制度也渐渐完备了起来,成为了五刑之一。
朝廷会根据犯人的身份和罪行的大小来规定流放的地点和期限,最常见得就是触怒统治者的官员,他们一般会被流放到偏远地区进行劳作,等期限满了才能重回故里。
在那个时候,流放还不是很严酷的刑法,隋朝的官员裴矩被流放后,就凭借聪明的头脑东山再起了,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然而宋朝的时候,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的威慑力,流放制度也变成了谈及色变的刑法,其残酷程度甚至仅次于死刑。
一些被判处流刑的官员大臣将要面临的是黥面的屈辱,不仅家产都要充公,就连一家老小都要被连累着一同流放。
这些被流放的人带着沉重的镣铐,上千里的路程都需要他们徒步过去,每日走个五六十里,铁打的身体都坚持不住,对成年男子来说,都很难坚持,更不要说老人孩子了,每次流放剩下的人十不存一。
如果被流放到了南方地区还好,一旦被驱逐去了北方,可不止是劳累挨饿那么简单了,流放地中最有名的就是宁古塔,也就是甄嬛她爹流放的地方。
宁古塔位于现在的黑龙江省,天气寒冷,再加上当时的官差并不会给犯人准备冬装,这就导致了被流放去宁古塔被冻死的犯人数不胜数。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更是将流放的期限改成了“永久流放,非召不得回京”。
流放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在惩罚犯人的同时,也可以达达支援开发边疆地区的目的,但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来说,远离故土,客死他乡无疑是最残忍的事情。
女子流放背后的黑暗
同样是流放,女人才是官差抢着押送的“香饽饽”,而她们的下场要比男人残酷千倍。
女囚犯之所以受到官差的欢迎,是有三个原因:
一、可以赚到“外快”
一般女子犯罪不会设计连坐、家产充公,这就代表了女子的家人有钱帮她打点。
而相比起男性来说,女性身体更为娇弱,她们坚持不住长时间的奔波,为了让女犯可以在路途中过得更轻松点,她们的家人会花更多的钱来打点。
二、女子好管理
如果是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一旦反抗起来,官差很有可能控制不住局势,酿成放跑犯人的大祸。
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要比男子弱得多,便于官差管理,再加上她们脚程慢,就算是逃走了,也会很快被官差追上。
三、满足官差的“ *** ”
在长达几个月的流放途中,官差们的生活是极其无聊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女犯就成了他们取乐的“玩物”。
女子在古代社会地位原本就低,再加上犯事被流放,这就使女犯的地位更加低下,也成为官差眼中可以“为所欲为”的存在。
在一些官员因政治原因被连坐流放后,他们家中的女眷就会因此遭殃,受到非人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