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留一人,错杀一人,错放一人,错信一人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浮云]
提到曹操,相信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这位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家族林立的时代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属于他的魏国势力。
尽管曹操才华横溢、谋略出众,但终究未能实现一统三国的愿望,在他的一生中,他曾犯下五个重大的决策失误,这些错误成为了他事业上的致命伤。
那么,这些让曹操功亏一篑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它们又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01
错睡一人
建安二年,曹操率军征伐张绣,张绣料定不敌,投降之时的边境小城宛县已被攻破大半,曹军只需数日便可饮马黄河,张绣为避免更多百姓流离失所,主动请缨前往曹营谈判投降条件。
据说当时曹操得胜之后举办庆功宴,群臣皆至,欢声笑语四起,曹操问手下是否有美人可以相陪,左右透露宛城有张绣叔张济之妻邹氏风韵犹存。
曹操大喜,命人将邹氏引荐至帐中,邹氏素来端庄,又刚失去丈夫,哀痛未消,被曹 *** 迫之时,哭着向曹操哀告自己的难处,曹操这般风流成性之人岂会听从劝告,邹氏终是难逃一劫。
这一举动激起了张绣的怒火,他认为这是对自己家族的侮辱,决定起义反抗曹操,在谋士贾诩的策划下,张绣连夜发动突袭,曹操猝不及防,仓皇应战。
建安二年五月的一天,张绣借口向曹操谢罪请罪,设下酒宴,典韦初时并不信任张绣,但也只得应邀赴宴。
张绣暗中安排,典韦前脚未及落座,已被心腹灌下 *** ,此时典韦部下飞报,边境发现不明人马,似有伏兵。
长子曹昂立刻率人马出城查看,一去不返,眼见大势不妙,曹操意图调动禁军应战,却惊觉禁军早已心腹叛变。
张绣趁乱发动攻势,禁军内应放火烧营,曹军人心惶惶,典韦不幸殉国,曹昂也战死城外,若非曹操亲信数人誓死护驾,挡下乱刀,他也难以全身而退。
此战后,张绣得意忘形,继续扩兵遥控关中,司马懿日后得以窃魏位于此役,真可谓曹操一失足成千古恨,坠入邹氏渊深壑。
在这场战斗中,曹操的大将典韦英勇牺牲,他的长子曹昂也在保护父亲的过程中不幸遇难,曹操痛失爱将和亲子,心中悲痛欲绝,这一切的背后,却是因为他对美色的贪婪所致。
这段历史,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认为,如果曹操没有贪图邹氏的美色,就不会引发张绣的反叛,那么典韦和曹昂就不会牺牲,曹魏政权或许也不会被司马家族所篡夺。
历史无法重来,这段往事已经成为了永恒的遗憾。
02
错留一人
在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司马懿的谋士,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谋略著称,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超乎寻常的长寿,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司马懿年轻时,就已经显露出了过人的智慧,他才华横溢,深得曹操的赏识。
但是司马懿并不愿意成为曹操的部下,于是他借口生病,拒绝了曹操的邀请,曹操对司马懿的拒绝感到非常不满,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暗中派人去调查司马懿的情况。
曹操当上丞相后,又一次向司马懿发出了邀请,这一次,曹操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要求司马懿必须接受这个职位,司马懿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曹操的要求,抛下老母,只身前往曹营报到。
曹操逐步意识到,司马懿性格狡黠,志向远大,决不会甘当人下。
然其出众的谋略与涵养,仍是曹操横扫四方的重要助力,故虽多次想除去这颗未爆的定时炸弹,终究是忍痛放弃。
在遗命中,曹操再三叮嘱儿子曹丕日后防范司马懿,但生性单纯仁厚的曹丕,对帮自己坐稳太子之位的司马懿信任有加,对父亲的忠告不以为然。
曹操去世后,曹丕登基为帝,照曹丕的性格,理应重用心腹,奈何曹丕执意信任司马懿,加封司马懿为左丞相,辅佐朝政。
在曹丕及其子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逐步掌控朝政大权,曹氏宗室的反对也难动摇皇帝对他的信任。
曹叡驾崩后,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司马懿成为摄政,手握军政大权,后来,司马懿与曹叡生前结下宿怨的权臣曹爽等人产生矛盾,遭到排挤贬职,遂发动政变,控制京师,稳固权力,开创司马氏的统治基业。
曹操有识人之明,却在司马懿身上失了准头,一时看重其才,便放任其钻营发展,终致家业毁于一旦。
曹丕及曹叡又过分信任司马懿,任由其在朝中扶摇直上,酿成政权终落人手的悲剧。
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成功地夺取了京都的控制权,从此,司马懿成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
03
错杀一人
公元208年,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成为东汉末年最有实力的诸侯。
就在这一年,曹操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错杀了神医华佗,这个错误,不仅改变了曹操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
曹操的头痛病由来已久,每次发作都让曹操痛苦不堪,为此,曹操广招名医,希望找到一个能够治愈自己疾病的人,就在这时,有人向曹操推荐了神医华佗。
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医生,他精通内科、外科、儿科等多种医学知识,被誉为“神医”,曹操听闻华佗的大名,立刻派人将华佗请来为自己看病。
华佗来到曹操的营帐,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华佗告诉曹操,他的头痛病可以通过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曹操听后,大吃一惊,他认为华佗是要刺杀自己,于是下令将华佗关进大牢,等待处死。
华佗被捕入狱后,曹操的头痛病再次发作,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曹操后悔莫及,想要挽回这一切,一切都太晚了,华佗已经被曹操杀害了。
华佗的死,让曹操失去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在此后的日子里,曹操的病情逐渐恶化,终于在公元220年因病去世,享年66岁。
如果华佗没有死,曹操的生命可能会得到延续,他甚至有可能活到八十岁。
曹 *** 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魏国逐渐衰落。
如果曹操能够长寿,他可能会采取措施改革政治,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变魏国的命运。
华佗的死,不仅是曹操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华佗的医术,不仅可以治疗曹操的头痛病,还可以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他的死,使得许多患者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也给医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曹操错杀华佗,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个错误,改变了曹操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04
错放一人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曾一度掌控全局,然而在他的统治生涯中,却犯下了一些令人惋惜的错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便是错放了刘备及其得力助手关羽。
众所周知,曹操与刘备的恩怨始于公元196年,当时,刘备因战乱而投奔曹操,曹操接纳了他,并让他驻扎在小沛。
刘备并非池中之物,他始终怀揣着恢复汉室的梦想,不甘屈居人下,曹操意识到刘备的野心后,决定除掉这个潜在的威胁。
就在此时,曹操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错放了刘备。
事实上,曹操在当时完全可以轻易地消灭刘备,因为当时的刘备势力弱小,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
曹操却因为收拢人心的考虑,选择放过了刘备。
这一决策无疑为日后的三国鼎立埋下了伏笔,如果没有曹操的宽容,刘备很可能无法在日后建立蜀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错放刘备的决定,直接导致了他在另一个重要人物关羽的问题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也是刘备的重要助手。
在刘备投奔曹操期间,关羽被曹操的大军俘获,尽管曹操对关羽青睐有加,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挽留他,但最终关羽还是选择了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对关羽的优待,使得他错过了除掉刘备重要助手的机会,关羽的离去,使得刘备如虎添翼,他在关羽的帮助下,逐渐壮大实力,最终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如果没有曹操的宽容,刘备可能无法得到关羽的支持,从而无法在日后与曹操、孙权抗衡。
曹操错放刘备和关羽的决定,无疑是他统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失误。
这一失误不仅使得刘备得以在日后建立蜀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还使得曹操在与刘备的斗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05
错信一人
公元21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的主角是曹操、周瑜和黄盖,赤壁之战的结果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也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在战争中犯下的致命错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平定北方后,决心南征,统一全国。
于是,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但是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水上作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曹操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实施了铁索连环之计。
庞统,字士元,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谋士,被称为“凤雏”,他的铁索连环之计,使得曹操的船只紧密相连,士兵们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曹操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一战定乾坤的时刻。
就在这个时候,黄盖来到了曹操的军营,黄盖是东吴名将,他与周瑜联手,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周瑜狠狠地打了黄盖一顿,黄盖则假装负气投奔曹操,曹操看到黄盖身上的伤口,深信不疑,接纳了黄盖。
黄盖进入曹操的军营后,开始积极地出谋划策,他向曹操提议,可以利用风向,用火攻的方式击败东吴的舰队,曹操听从了黄盖的建议,决定在夜晚发动火攻。
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黄盖的火攻计划,其实是他和周瑜设下的一个圈套。
在火攻发动的那天晚上,黄盖派人将火油淋在了曹操的船队上,然后点燃了火把,火势迅速蔓延,曹操的船队瞬间陷入了火海。
赤壁之战的结局,是曹操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曹操本人也险些丧命,这场战役,使得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也使得东吴和蜀汉得以保存,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的教训,是曹操在战争中犯下的致命错误,他没有充分了解敌情,也没有充分信任自己的谋士,而是盲目地采纳了他人的建议,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中的决策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行事,才能避免重蹈曹操的覆辙。
曹操一生的成就与过错并存,这提醒我们无人是圣贤,谁也难免犯错。
然历史已成定局,过去的错误无法改变,我们只能从中汲取教训,苛求完美反而容易走进绝路。
成大事者更要审时度势,稳扎稳打,知进退,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该怎样避免历史上的重复错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曹操的失败并非绝对的悲剧,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思考如何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不断成长。
正如古人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或许正是曹操所犯的错误,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关于曹操的一生,还有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如果他未曾犯下这些错误,是否真的能创造更为辉煌的成就?这个问题成为了历史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我们在回顾曹操一生时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究竟曹操的成功源于他的决策,还是历史的必然?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在探索过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