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 并非指计谋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04)660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之一篇讲的是《始计篇》。很多人理解这里“计”字的含义出现了偏差,认为书中“计”是计策、计谋的意思,其实不然。《计篇》的核心是告诉世人,在开战之前需要制定好战略策划,估算己方胜与负的概率。“慎战”才是孙子在战争实践中的基本思想,因为一旦开战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那今天就来跟各位讲讲《孙子兵法》中,“计”的真正含义,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诸葛亮不是个出色的军师,这其实是不对的。且不说刘备为表彰诸葛亮,特意设计的“军师将军”称号。

诸葛亮靠的是实力,他作为军师更好的证明莫过于《隆中对》,也就是隆中对策。

当刘备像土老板一样问出:“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君谓计将安出)”时,你猜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

很显然,刘备是希望甚至是渴望诸葛亮马上掏出锦囊妙计,只需依计行事即可。

这种急病乱投医的行为跟土老板们找“成功学大师”、“营销专家”们求取对策的心理是一样的。

讽刺的是,信以为真的土老板们抱着“锦囊妙计”欢呼雀跃以后,生意越做越失败,但是成功学“大师”却越做越成功。

诸葛亮是怎么做呢?

他有没有掏出锦囊妙计呢?这是个重要问题,如果他邪魅一笑,从怀里掏出来了,那他就是个活脱脱的骗子。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反而开始算账了,他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很显然,诸葛亮并没有掏出什么锦囊妙计,而是计算起了天下形势。注意,他形容曹操说的“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形容孙权说的“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历史告诉我们,诸葛亮的算账水平是很高的,他深刻的认识到曹操和孙权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所以他们的机会相比于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要强太多。

通过这么一层分析,一通计算,答案轻而易举就推导出来了:避实就虚,把荆州、益州作为大本营。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初看《孙子兵法》时,阿信想当然的认为,《计篇》就是讲计策的。结果,当我读完430个字以后,大感失望,甚至内心咆哮:

孙武这个大骗纸,说好计策呢?咋一个字也没有呢?

当然了,我是个有耐心的人,既然读不到兵法,就当阅读理解读吧。结果,又被“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给难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说好的计策没有,还校什么情呢?

矫情还差不多。于是,扔在了一边,读起了《鬼谷子》。

一晃多年,必须承认我在《鬼谷子》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我发现鬼谷子的谋略的前提是量权揣情,也就是充分的了解彼此双方,然后才能谋划。这一点鬼谷子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鬼谷子认为,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计算是谋划的根本。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再重读《孙子兵法》的“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时,深刻感受到了兵家和纵横家的“共鸣”:要对敌我的情况进行算计,比较双方条件、考察实际情况。

禁不住的感慨:真香。

事实上,不仅阿信觉得香,王阳明也觉得香,比如他看完这句话后点评道:“兵贵‘拙速’,要非临战而能速胜也,须知有个先着在,‘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是也。”

对于《孙子兵法》里面所讲的兵贵速的思想,王阳明理解为不是临到战场时的速胜,而是要在开战之前多调查多研究,把准备工作做充分,才能取得最快的胜利。

很显然,王阳明坚信“谋定而后动”,别一遇到事情,还没想清楚就急吼吼的向前冲,前面可能是财富,但更可能是陷阱。

尤其是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恐怕慢一些才是生存的王道啊。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牛人缔造了无数富豪,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幕后操盘手,是孙正义的军师,智慧超群,整个东亚无人能及,你信吗?

你以为是个笑话,我告诉你,前几天我还真就遇到了这个局。有人敢吹,就有人敢信,我还真就见识到了一些企业家们趋之若鹜。更有趣的是,他们也会反复的自我洗脑:

要相信大师,一定赢!

让我不禁感慨,这个时代,吹牛不在技术,而在胆色,要吹得夸张,吹得闪亮。

反正,总有人急切的渴望成功。

原来,《孙子兵法》的《计篇》不是计策,而是计算。

也就是说,孙武从一开头就没打算讲什么计策,说的是计算,也就是庙算。关于这一点,有着谋士情节的唐代大诗人杜牧早就说清楚了:

计,算也。曰:计算何事?

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

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

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

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

通过计算定胜负,了解轻重、强弱、短长,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孙武称之为:先胜后战。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谋略,而是缺乏对他人的了解。游说也是如此,最难的从来不是话术,而是不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

如此,孙武才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真正的谋士,不仅仅执着于对术的探索研究,更重视对人的计算调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55306.html

“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 并非指计谋” 的相关文章

汉宣帝刘询为何名气不大?原因是什么?

汉宣帝刘询为何名气不大?原因是什么?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宣帝刘询治下的西汉,可以称得上是西汉最辉煌的时期。刘询的文治武功,显然也是比汉武帝更高的。为什么说刘询的文治武功比汉武帝更高呢?一是刘询时期的西汉,对匈奴依然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刘询也多次出兵...

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

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死上官婉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前言唐隆政变中,李隆基铲除弄权的韦后一党,同时也终结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一千三百多年后,陕西咸阳洪渎塬挖出上官婉儿墓,历史与现实直接产生关联。而细细品读墓志之后,我们会发现有诸多令人震惊...

王昶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昶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的五个女儿嫁给了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昭紧张得一夜没睡着,而司马师就像没事人一样,照样正常入睡。第二天,司马师一声号令,司马师阴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迅速聚集到司马师周围,帮助司马氏控制...

有哪些与张佳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张佳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张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肖父,初号泸山,号崌崃山人(一作居来山人),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铜梁县人。明朝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万历...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氏是什么人?她逼迫元顺帝禅位的原因是什么?

奇皇后,一个注定成为皇帝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们知道,古代每个嫔妃都让皇帝在位上。因为只有皇帝在位上,她们才有好日子过,生活才有保障。但是古代有个嫔妃,非常奇怪,她竟然数次试图逼迫皇帝退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嫔妃叫奇氏,出身于高丽贵族。她的父亲奇...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