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他默默无闻,家人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在我国革命史上,陈昌浩可以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曾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按理来说,如此人物如果在革命年代不牺牲,活到建国后的话,那最起码也应该是位元帅。
然而,陈昌浩在西路军西征之后之后就“销声匿迹”,相较于曾经的部下而言默默无闻,这是为何呢?
陈昌浩属于典型的“一步错,步步错”。
长征期间,张国焘生了野心,要带着部队南下。当时在“左路军”中的陈昌浩,也收到了张国焘要他南下的指示。
据说当时张国焘还曾给陈昌浩发过一份密电,说:
“如他们不听劝告, 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 则应开展党内斗争, 彻底解决之。”
因为这份密电的原件至今没有找到,而且当事人都已去世,所以到底存不存在有所争议。
不过,不管密电存不存在,当毛主席亲自跟陈昌浩告知中央即将北上,问他有何打算时,陈昌浩直接表示:“
国焘同志是总政委,他有权决定左、右路军的行动方向。 中央既然无法说服他北上,我们总不能眼看左、右路军分裂吧。
”
后来在西路军西征期间,因为种种原因,部队全军覆没。陈昌浩扮成乞丐前往了湖北看望家人,而不是像徐向前一样直接回了延安,等他回延安时,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
1939年8月,陈昌浩前往苏联治病,一去就是13年,等他回来新中国都成立3年了。
回国之后,陈昌浩被任命为了马列学院副教育长,后又调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虽然仍然是高级官员,但终究风光不再,地位甚至不如王明高,后于1967年7月30日逝世,终年61岁。
不过,陈昌浩虽然在建国后默默无闻,他的家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陈昌浩之妻是“红军唯一的女将领”张琴秋。她曾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后来当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妇女独立师师长。
在西征期间,张琴秋的肚子里正怀着孩子,并在倪家营子血战后分娩。
当时的局势很紧张,刚刚生过孩子的张琴秋不顾身体虚弱毅然骑着马突围。可惜,敌众我寡之下还是不幸被俘,身份被叛徒揭破,押送到了南京反省院。
直到1937年8月,在周恩来的不断交涉下,张琴秋等干部才得以被释放,并回到了延安。
后来陈昌浩前往苏联,多年不回。两人婚姻关系名存实亡。组织上就同意张琴秋解除了和陈昌浩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琴秋被调到了纺织工业部担任副部长,她也是中央人民 *** 第1名女党员副部长。
陈昌浩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是他和前妻刘秀贞所生的陈祖泽、陈祖涛。小儿子则是他和苏联妻子所生的陈祖莫。
陈祖泽1940年就参加了革命,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担任侦查员、机要员。新中国成立后前往苏联留学,回国后参与了中国第1代核潜艇的建设工作,后担任中国核工业之一研究院副院长兼105所(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所长,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祖涛同样了不得,他11岁时跟着父亲去了苏联,长大后考入了莫斯科鲍曼更高技术学院机械系,本来学校安排他学焊接,但陈祖涛却主动申请改学机床与工具专业。
陈祖涛的主要专业和汽车有关,在中国筹建一汽时,他成为了“一汽之一名职工”,甚至比“一汽”的厂长还早了半年。此后,身为一汽代表的他不停的在中国过和苏联之间穿梭,为一汽建厂、投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5年,中央决定筹办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当时只有37岁的陈祖涛成为了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后成为了二汽的总工程师。
为了能够尽早投产,陈祖涛没日没夜的工作,当二汽能够生产二吨半越野车时,他自己却病倒了。
1980年,国家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因为陈祖涛全程参与了一汽和二汽的建设,自然也参与了筹建工作,并于1982年正式担任中汽公司总工程师,3年后就任总经理。
后来中汽撤销改组成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陈祖涛又成为了该组织的理事长。
可以说,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至于陈昌浩的小儿子,并没有在国内待太长时间,而是跟着母亲前往了澳大利亚,相较于乃父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而言,名声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