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让人闻之色变、又令人趋之若鹜,这个组织如何加入?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12-07)430

在明朝,锦衣卫是个让人闻之色变、避之不及的组织,但其权势、待遇又让人心思向往、趋之若鹜。那么如何才能加入锦衣卫,成为鲜衣怒马让旁人不敢直视的“缇骑”呢?

注:“缇”意为橘红色,这种颜色从秦朝开始就是帝王护卫亲军的服饰主色,所以明朝也将锦衣卫称之为“缇骑”。

锦衣卫的初始班底来源于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不过在锦衣卫正式成立的前后几年里,太祖通过“佥发”多次大规模扩编了锦衣卫。如洪武十二年在杭州等地招募1300余人,洪武十七年又招募“力士者万四千二百余人”……

“佥发”不同于明军常规的强制征兵,而是以比普通军士更优厚的条件招募民户、军户自愿加入锦衣卫。对应的招募要求也不高,“

丁壮无疾病过犯者

”,身体强健、无犯罪或不良记录即可。

注:明军常规征兵有四种方式,“从征” -- 朱元璋起事时的班底,“归附” -- 招降的敌方士兵,“谪发” -- 因罪罚充军入伍,“垛集” -- 从地方民户中直接按比例抽调入伍。

因为锦衣卫沿用明军的世袭军籍制度,人员“只进不出”。所以明成祖增设北镇抚司后,组织结构已完善的锦衣卫,也不再“佥发”规模化招募新人了。但是进入锦衣卫的大门并没有关闭,还有好几种方式。

之一种,非常残忍,“朝天女户”。

明太祖本着“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恢复了殉葬制度,要求后宫妃嫔、宫女在其死后继续侍奉在他左右。建文帝为了安抚殉葬宫人(也是为了鼓励宫女主动殉葬),将这些宫人家属纳入锦衣卫或赐世袭锦衣百户。

明英宗驾崩时以遗诏的方式终结了殉葬制度,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锦衣卫的人并不多。

与“朝天女户”相近的还有一种“锦衣卫女户”。入宫后因表现上佳获重用的宫女(如随侍皇帝、皇后、贵妃左右),她们的家人也可以临时归入锦衣卫(不变更原户籍)并领取相关俸禄,直至该宫女离世或出宫。

第二种,宫中恩荫。

古代宫廷皇子出生后均与自己生母别宫而居,皇家无情但人有情,所以皇帝们大多与陪伴自己长大的奶娘或保母之间有较深的亲情。因此皇帝登基后例行会对她们进行封赏,以答谢养育之恩。

从明仁宗封保母金氏为翊圣恭惠夫人、杨氏为卫圣夫人开始,每一朝都会多出几个翊圣、卫圣或佑圣等夫人名号,直到大名鼎鼎的明熹宗乳母奉圣夫人客氏。在册封这些夫人的同时,皇帝们也会恩赏她们的家人,世袭锦衣百户、千户都是保底的赏赐。如明宪宗保母翊圣夫人刘氏的丈夫季福,被封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

陪伴皇帝长大的除了奶娘、保母还有近侍,天子们自然也要一碗水端平了。但宦官都是“刑余之人”,不能组建自己的家庭,更无法诞下后嗣。所以皇帝允许他们“推封”,以奏请的方式为自己的血亲、族人求取锦衣官职。

随着宦官权势的上升,这种“中官推封”不仅突破血缘限制,其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仅权阉,得势的太监背后都对应着一 *** “新生”的锦衣卫。

第三种,因功封赏。

能用来赏赐宫人、宦官,锦衣卫官职自然也可以作为“奖品”,被皇帝们赏赐给朝中文武官员。

明朝初期,会因军功封赏武将锦衣官职,或将士兵招纳入锦衣卫。这一时期因为军功审核严格,能凭军功进入锦衣卫的不多。但从成化朝开始军功充水逐渐泛滥,到弘治朝达到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弘治十四年,朱晖带队在延绥驱赶入寇的蒙古人。斩首十二级,但战后上报的有功将士竟然有一万两千多人。弘治十八年,蒙古袭扰大同地区,明军共斩首九级。战后报功“

以冲锋破敌论者四百一十八人,以三次当先论者八百三十一人,以被伤论者二百七十六人......

”。

正德登基后因钱不够花,热爱打仗的皇帝更是将军功封赏秉承的“多封不如重赏”变更成了“多赏不如重封”(赏指财物,封指世袭官职)。

锦衣卫的规模也正在这一时期开始第二轮急速膨胀(到嘉靖朝开始停歇) ……

注:因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军功的滥报,从嘉靖朝开始军功奖励制度由依据将士们战场表现核定的“战功”,变革为依据敌方首级数量核定的“首功”。

另外正统朝后,随着文官势力的抬头,特别是文官开始掌握军权,这种赏赐也逐渐被文官获取。起初是统兵出征的文官统帅还朝后,皇帝因嘉奖军功,会荫封其子锦衣世官。后面朝堂中枢的权臣、宠臣们也开始有机会为自己后人谋求锦衣官职。

因锦衣卫沿用明军的世袭军籍制度,所以总体上锦衣卫人员规模是越来越大。但锦衣卫内部的实权官职是有数的,因此锦衣世袭封赏原则上都是无职权只拿俸禄。但是文官们却可以凭借权力和关系网,让获锦衣世袭职务的子弟更容易得到锦衣卫实缺。

明朝中期以后,文官派系虽然相对于锦衣卫整体比例不高,但是在官职里的比重很大。所以锦衣卫虽然是皇帝为了对付官员而设立,但它和官员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刀切,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既斗争又合作的状态。有些时候锦衣卫甚至会成为朝堂高官们互相攻击的工具。

第四种,封赏外戚。

皇帝、藩王、公主的姻亲家族,常例都可以获取锦衣世袭封赏。区别只是亲疏关系导致的封赏数量不同,少的就一个,多的一家子能封的一个也少不了(如明孝宗的姻亲张家)。除此之外皇族的姻亲能不能有,就看皇帝心情了,大致是血缘越亲近机会越大。

第五种,达官。

达官又被称为“鞑官”,指供职于明朝诸卫所的归附蒙古、女真、色目、吐蕃等少数民族将领。(明史界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以永乐朝为界,之前的归附者称“鞑官”,之后的叫“达官”)

洪武朝初期几次北伐未达目的,尤其是“岭北战役”失利后,朱元璋意识到明朝尚不足以彻底歼灭北元,于是改变了策略。一边暂停大的攻伐养精蓄锐,一边对蒙古人展开“文攻”。以优厚条件,向蒙古各部发出归附邀请。

对于应邀南下归附的蒙古人,原本为民的编入民户,即“达民”;原本为军的打散归入卫所,即“达军”;原本的贵族、官员,除少数吸纳入朝廷外,都授以无实权的官职,即“达官”。

为防这些蒙古贵族脱离掌控,明太祖将他们划归两个带俸卫所来管理,一个是保定诸卫所,一个是锦衣卫镇抚司。

归属锦衣卫镇抚司管辖的这部分达官,也同时获取了锦衣世袭官职,他们的头衔都有固定前缀“锦衣卫镇抚司带俸”或“锦衣卫镇抚司带俸安插”。归附之外,朝廷也会给一些关系友好的蒙古、少数部族贵族封赏锦衣官制。

这些归附的锦衣卫达官并不全是白吃俸禄,他们中不少人在情报获取、翻译交流、外交沟通等领域为朝廷贡献着力量,例如亦刺思家族、哈铭家族等。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王府改调(藩王称帝后将王府武职调入锦衣卫)、军匠(或专业技能)调入等进入锦衣卫的 *** 。因不是常例,相关人员也不多,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56831.html

“让人闻之色变、又令人趋之若鹜,这个组织如何加入?” 的相关文章

高滔滔是什么人?宋哲宗是如何评价她的?

高滔滔是什么人?宋哲宗是如何评价她的?

高滔滔,宋英宗皇后,后人誉为女中尧舜。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北宋时期,曾有两位著名的“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一位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一位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刘娥辅佐儿子(非亲生)宋仁宗,高滔滔辅佐孙子宋哲宗。她们两位都曾在皇帝到了亲政年纪后,不愿意还政,继...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对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还能攻破山海关,继而统一中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清朝的建立来说,多尔衮绝对功不可没。而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满清照样有机会入关,只不过过程会坎坷很多。多尔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四岁就被封为贝勒,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南征...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和宋朝一样,都是重文轻武的王朝,然后以文驭武。但两朝重文轻武的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宋朝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以武将身份反噬旧主称帝,又担心五代军阀祸乱的事迹不断重演。故宋朝从开国之初就定下了遏制武将的国策,以...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公认的万人敌,熊虎之将,不管是统兵打仗,还是武艺,都是实至名归。巅峰时期的关羽,武艺非常厉害,解白马之围时,风头无两,盖过曹操所有的名将。当时,勇冠三军的颜良接连斩杀吕布部...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对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会被叫作孙十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十万这个外号,得自于孙权不止一次领着数万大军,诈称十万进攻魏国,最终屡次失败,于是孙权被戏称每次狂送十万人头,为三国第一经验包。其实孙权识人观人,任用将才的能力很不错,面对一些重要的战争,他可以放手让主帅...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