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往事:军阀“汤大虎”汤玉麟
汤玉麟(1871-1949),生于直隶省承德府朝阳县(今辽宁省阜新)。其外祖母是蒙古族,故汤玉麟有1/4蒙古血统。
汤玉麟出身贫寒,自幼性格鲁莽,生死不怕,人称汤二虎。
1896年夏天,汤玉麟因砍伤了吃他家庄稼的马而得罪了蒙古一大户人家。蒙古大户人家要求汤玉麟赔马,汤玉麟拒不赔偿,遂与对方发生冲突,结果汤玉麟将对方打伤。
被打伤的蒙古人告官,汤玉麟避走他乡。后来他在外地运输货物时遇土匪抢劫,一怒之下投奔土匪,落草为寇。汤玉麟好勇斗狠,力大过人,很快就在绿林中崛起。甲午战争后,一些溃散清军携武器加入了汤玉麟的武装。在日俄战争时,汤玉麟乘辽西混乱,成立保安队。
汤玉麟先随海沙子做马贼。马贼海沙子跟张作霖决斗身亡之后,汤归顺张作霖。汤玉麟与张作霖性情相投,是张作霖的义兄。1901年腊月三十夜土匪金寿山偷袭张作霖,汤玉麟赶到解救,背着张作霖年幼的女儿张首芳突出重围。次年初,金寿山再次纠集匪徒袭击八角台张作霖土匪驻地,汤玉麟再次出兵相助,遂和张结为生死之交。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 *** 改盛京为奉天行省,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推行新政,密令汤玉麟除掉反复无常的杜立山,汤玉麟完成使命,因功升任马队管带。
清光绪34年(1908年)2月汤玉麟奉命率部至大兴安岭索伦河郑家屯追剿蒙古郭尔罗斯前旗蒙古抗垦武装陶克陶胡部。陶克陶胡是破落的蒙古台吉,因其不满旗札萨克齐穆特色木丕勤等放垦旗地,于是代表蒙古牧民 *** 不想却遭暴打,为此他组织武装抗垦捣毁垦荒局,打死日本测绘人员,因而得到蒙古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蒙古郭尔罗斯前旗蒙古抗垦武装陶克陶胡台吉
陶克陶胡起义军被汤玉麟击溃后避入深林坚持游击战,汤玉麟因轻敌深入林中作战而失利,为此被罚免去官职留军中戴罪立功。宣统元年(1909年)汤玉麟因两次率队冒死救出被陶克陶胡抗垦队包围的张作霖有立功表现,因而恢复官职任骑兵管带。
后陶克陶胡在张作霖、汤玉麟部的打击下被迫退出哲里木盟中部各旗经乌达盟北部、锡林郭勒盟东部,北上蒙古,任蒙古兵部副大臣,并屡次率兵杀回内蒙古。
清末汤玉麟在东三省讲武堂学习后,历任奉天前路巡防营马队管带、骑兵管带。民国后,他任张作霖所率第27师骑兵第27团团长,后升任第53旅旅长。
1916年4月22日,袁世凯命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张作霖不久就提拔汤玉麟为第二十七师五十三旅旅长兼省城密探队司令,率部驻扎省城。
汤玉麟的嫡系部队自恃劳苦功高,设赌开局,抢劫财物,打砸商店,受奉天省会警察处罚,冲突升级,汤玉麟枪杀执法宪兵,被张作霖免职。汤玉麟先投奔反对张作霖的第28师师长冯德麟,后来又去做土匪。
后来在遭到张作霖骑兵清缴时,汤玉麟逃往徐州投靠张勋。张勋复辟(实际上是反张作霖的)事败后,汤玉麟一度逃亡蒙古。汤玉麟后来经人说情获得张作霖赦免,返回奉天。
1919年(民国8年),汤玉麟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1923年任旅长,1925年任师长,1926年升任安国军的军长。同年汤玉麟升任热河都统。此后直到1933年的7年间,他一直是热河的统治者。
汤玉麟任热河封疆大吏后在热河营造自己的独立王国,他让自己的兄弟汤玉书、汤玉铭、汤玉山、汤宝福协助其统辖军队;让儿子汤佐荣、汤佐辅协助其掌管财政;他的女婿周铁铮则当上阜新县长帮他管好大后方根据地。
同时汤玉麟在热河省极力扩充军队,到处建造离宫别馆。为了维持他庞大军队的开支和自己的享受,他巧立各种税捐名目,刚至民国18年(1929年),他已开始征收民国30年(1941年)的地亩税。
汤玉麟以解决军饷为由在中央 *** 的首肯下成立禁烟局,在禁烟局的指导下热河农民开始种植 *** ,而他则从中获取暴利。汤玉麟在热河省一手遮天,但其手下的军队却蜕变成手拿烟枪的双枪兵。
民国19年(1930年)春汤玉麟不顾社会舆论命儿子汤佐荣率兵偷挖了内蒙古巴林左旗白塔子王坟沟辽圣宗、辽光宗、辽道宗三个皇帝的陵墓,并将全部出土文物占为已有运往沈阳私宅收藏。同年汤玉麟投入巨额资金在天津河北区民主道38号(现为天津市工商管理局)兴建一座砖混结构私宅,其宅占地面积4323平方米,建筑面积3341平方米,三层带地下室,其建筑豪华,陈设华丽,是天津最为显著的豪宅之一。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关东军刺杀,其子张学良继位,东北易帜。汤玉麟遂改任热河省 *** 主席。
1931年在张学良的指挥下,他镇压了东蒙的嘎达梅林起义。
1932年,汤玉麟支持满洲国独立宣言。1933年汤玉麟在热河战役中被日本第8师团击溃,逃到天津。后日军进攻热河省会承德,汤玉麟撤出热河,仅10天日军就全面占领了热河,热河被满洲国吞并。。
热河失守后,汤玉麟投入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被迫下野后,汤玉麟因热河失陷被国民 *** 通缉追责。汤的军队被国民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接收编。。
1949年2月,汤玉麟寓居天津期间病逝。
转自《伦敦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