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蒸鹅说起,徐达之死与朱元璋有关系吗?
从一只蒸鹅说起,徐达之死与朱元璋有关系吗?
徐达之死,跟朱元璋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但徐达含泪吃了朱元璋赐徐达蒸鹅后死亡的说法,就有点胡扯了。
朱元璋对徐达之死的反应
为亲者讳,为尊者讳,这是古代历史记叙的基本原则,故而皇帝用上不了台面的方式害死功臣这样的记录是不可能出现在正史里面的。所以我们无法在官方的正史里面找到朱元璋害死徐达的任何记录。《明史》是在清朝的统治者的授意下修撰的, *** 上很多人说《明史》没有参考价值,因为里面有很多抹黑明代的记录,饶是如此,《明史》也没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明史》记录:“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明确记载了徐达死于背疽。
在朱元璋为徐达亲手写的神道碑也是如此记录:“十七 年甲子,太阴数犯上将 ,朕恶之,召罢北镇,劳劳于家。 是年腊月二十有六曰染疾, 朕 恐 之,星驰四召名医咸至,终疾。 ”从这些记录来看,朱元璋对徐达的身体状况的关心程度并非嘴上说说,令徐达的儿子前往照顾和慰问,火速派遣名医进行救治。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对这位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并肩作战打天下、保卫江山的大将,是十分关切的。徐达死后,朱元璋“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之一。”这是非常高规格的待遇。
食蒸鹅之说的由来和演变
食蒸鹅之说来源于民间的笔记小说。最早出自徐祯卿的《翦胜野闻》,这本书记载了明初的掌故。但这本书也是经官方认证过的“不靠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书中记载徐达之死:“徐魏国公达病疽,疾甚,帝数往视之,大集医徒治疗。且久,病少差,帝忽赐膳,魏公对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医工逃逸。”寥寥几笔,将朱元璋假仁假义的形象刻画出来了。但这只是说“忽赐膳”而已。
清代的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对徐达之死提出了质疑,他说:“《龙兴慈记》, 徐达病疽, 帝赐以蒸鹅, 疽最忌鹅, 达流涕食之, 遂卒。 是达几不得其死, 此固传闻无稽之谈。 ”有趣的是,赵翼本是对食用蒸鹅之说提出批判,可后人只记住了“徐达病疽, 帝赐以蒸鹅, 疽最忌鹅”这半句,忘了“此固传闻无稽之谈”这半句。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并没有权威的医术明确提出“疽证最忌吃鹅肉”,只是有些医术记载患疽痈的病人不宜食用鹅肉。“不宜”不代表不能,吃了一点也不代表会当即毙命。
徐达之死与明初政局
当然,徐达之死与朱元璋还是有莫大的关系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此后许多开国文臣武将皆被牵连其中。为了控制群臣,锦衣卫蹲在各个看不见的角落,监视着群臣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慎,眨眼间便是家破人亡。在这日益恐怖的政治氛围中,不论是谁,内心不可能不受震动。徐达常年征战在外,本就不擅长政治斗争,故而他在朱元璋面前一直表现得十分谨慎和谦卑,不敢有半分逾矩。常年的劳苦、疾病缠身,每日如履薄冰、朝不保夕的心理状态无疑会加重病情。徐达死后,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彻底翻盘,此后的蓝玉案基本铲除了皇权的所有威胁势力。但洪武一朝,徐达的子孙都享受这良好的政治待遇,深受朱元璋的重用和信任。这一切,都说明,徐达之死,与朱元璋并无直接关系。朱元璋对徐达的感情,也是真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