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衮雪”石刻缘何是伪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09)590

“衮雪”石刻缘何是伪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

陕西汉中石门曾有一“衮雪”刻石,据传为曹操手迹。但无论是从落款“魏王”和疲软的书写风格来看,实无可能,应纯属后人凭空伪托之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从汉末三国时期的八分书面貌即可知。

汉中石刻——曹操伪作“衮雪”石刻拓片

陕西汉中石门有一景观,即所谓曹操书“衮雪”刻石,据说此为魏王曹操绝无仅有的手迹。但1967年因修路建水坝,“滚雪”景象不复见,惟有“衮雪”刻石仍藏于汉中博物馆。原刻石位于陕西汉中褒斜道石门隧道以南约半里,褒河激流中的一块巨石上。褒斜道是古代连接蜀地的交通要道,石门隧道即是褒斜道上的一段南北向的隧道,这是历史上之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开凿年代是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关于此作,一般的说法是,“衮雪”二字取材于《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此说法似有相关故事“史料”作为依据: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

此故事版本演绎得绘声绘色,且貌似还有出处。但,遗憾的是,故事是假的,作品也是假的。也就是说,此为后人伪托之作,而非曹操真迹。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不是曹操真迹,那么会不会是后人仿作呢?事实是,也非仿作,此纯属后人凭空伪托之作。

就其书法本身而言,此“衮雪”二字用笔疲软,笔力孱弱,有肉无骨,且捺笔有意上翘,生硬做作,无汉魏高古庄重之气象,绝非汉魏之作,甚至几近于俗书。

“衮雪”刻石落款“魏王”亦不符史实。汉魏时期,书家书字一般不落姓名款,此“衮雪”作品,横幅书写,左下角落“魏王”款,此种章法,明显是明清以后人所习用,尤其其字体,几无笔法可言,似是今日不入流之江湖书家所书。况“魏王”之称,亦属不妥。如系曹操之作,曹操本人绝不会自称“魏王”,而应用“孟德”或其他代表自身名号的落款,用“魏王”之称,有自封之嫌,岂能合理?

三国曹魏时期八分书——安阳曹魏大墓出土铭牌

就书法风格而言,汉末三国流行八分书。所谓八分书,以蔡邕为代表,即由隶向楷之过渡性书体,头尾皆有翘角,起笔皆有折刀头痕迹,注重波发之势,多为方笔。且此一时期,字形皆由扁方向正方转化。就书体而言,处于由隶向楷过渡的隶楷书。就书风而言,汉末三国之分书,皆追求华美、雄肆,且笔画极具装饰性。而观此“衮雪”刻石,笔画孱弱,绝不类八分书,且无有华美、雄肆之汉魏风骨。

就史事而言,建安二十四年三月,因夏侯渊被黄忠所斩,曹操亲率大军由长安出斜谷,与蜀军相持月余发出“鸡肋”之叹后退兵。在此期间,他是有机会在此地留下手迹的,但这毕竟只是后人的附会。而恰恰相反,曹操早于建安十年之际即下令禁碑,因而,也排除了曹操建安二十年的那一次因征张鲁而取汉中之刻碑。当然,此“衮雪”书作属于摩崖石刻,非严格意义上之碑。但汉中之摩崖,有“石门十三品”真迹足可支撑,而此“衮雪”二字,实乃后人附会之作,与“石门十三品”之审美价值相去绝远。

三国曹魏梁鹄书《孔羡碑》(局部1)

三国曹魏梁鹄书《孔羡碑》(局部)2

事实上,关于“衮雪”刻石,最早的著录是南宋时代,但并未提到曹操与此有任何关系。“魏王”二字也为后补,直到清初嘉庆前尚无此署名。从存世的极少几个曹魏碑刻而言,有《上尊号碑》《受禅碑》《孔羡碑》《正始石经》等,但这几个碑均为曹 *** 后才破例刊刻,故“衮雪”绝无可能是曹操作为。

既然非曹操所为,那么此作又出自于何时何人之手?其中一个说法是,此刻石出自于南宋文官书家晏袤之手。系集晏袤《山河堰落成记》(简称《山河堰》之字而成。

《山河堰》为陕西汉中褒谷摩崖《石门十三品》之一,刻于绍熙五年(1194年),刻石所述内容为绍熙四年夏水患,官府百姓集资修堰,特铭功为纪。晏袤,南宋光宗绍熙间(1190—1194)任南郑县令(治今汉台区)。北宋宰相、政治家、文学家、词人晏殊的四世孙,宋代隶书的代表人物。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卷十称: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之一。

“石门十三品”之一——晏袤《山河堰落成记》拓片(局部)

晏袤性嗜古,尤工隶书。清叶昌炽《语石》等书对其人有记,言晏袤曾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三月,发现《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并刻长篇题记于其旁。从艺术风格看,《山河堰》与唐代隶书如史惟则《大智禅师碑》等以楷法为隶的作品不同。此作暗含篆意,略参行草笔势,整体风格取向为秦汉古法。雍容华贵,宽博端谨,造型醇古,点画飞动之势近汉代《孔宙碑》,风神逸宕,但与汉分终有差距。

观“衮雪”刻石,确有晏袤《山河堰》的风格特征,但这只是表面。仔细观察会发现,“衮雪”刻石几无笔法可言,而《山河堰》笔法完备,颇具汉魏雄强、雍容、华贵之风,与“衮雪”完全不在一个审美层面。故我怀疑,此“衮雪”亦非出自晏袤之手,而是晚近人伪托或仿晏袤之作。

既然“衮雪”非曹操真迹,那么,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

既然至今未留下一件曹操真迹,故其本原面貌似不得而知。但我们从汉末三国时期的八分书面貌即可知,曹操为善书者,其书法面貌与当时通行之八分书比较接近,且曹操善草,其草书之风格应为当时通行之隶草书形态,但至今无一件曹操书迹存世。张华曾《博物志》载:“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崔瑗、崔寔、张芝、张昶等皆为汉末三国时的书法大家,而在张华看来,“太祖”曹操的草书水平仅次于“草圣”张芝,可见其评价之高。《书断》也曾评价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且曹操常与钟繇、梁鹄等人谈论书法,学他们的雄壮劲健之感,用笔浑博有力,尽显镇定山河的磅礴之气,因此《唐人书评》曾赞曰:“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足见其品类之高。曹操身边文士书家甚多,钟繇、梁鹄、崔瑗等都是当时的大师级人物。钟擅三体:铭石书、章程书、行狎书。铭石书也即“刻石之书”,指碑碣、墓志等上镌刻的文字。章程书,也即当时通行之八分书。行狎书,也即相闻书(双方互通讯息的书信尺牍),行草书。钟繇既然都擅长这三种书体,那么,曹操作为魏国帝王,又兼善书者,理应熟悉这三种书体,即使不一定都擅长,但至少应该是会写这几种体的。史载曹操既然善(章)草,则自然长于作为书信尺牍的行狎书。但彼时的行狎书(行草书)与东晋王羲之时代的行草书面目还有很大差距,彼时的行草书,应该是还含有较多隶分笔意的具有隶草书形态的一种书体,这种书体杂糅了分书与草书笔意,尚处于草书的古体形态。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精于谋略,能诗能文能书,绝非不通书理的一介草寇,其字当具有雄壮、恢弘之气象,而非如“衮雪”之孱弱浅俗。另,此前数年,安阳所发掘之曹魏大墓及洛阳所发掘之曹魏大墓,均出土有数量不菲的曹魏时期书法石牌,虽至今仍不能将安阳曹魏大墓遽断为曹操本人墓葬,但为曹魏时期墓葬应无可疑。从出土的曹魏石牌书风来看,是当时流行的比较典型的汉魏时代具有折刀头痕迹的八分书,若曹操善八分书,其书风面貌当与此大致相当。

安阳曹魏大墓出土的文物及书法

安阳曹魏大墓出土的文物及书法

(作者系书法史学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69070.html

““衮雪”石刻缘何是伪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 的相关文章

王世充:隋末割据群雄之一,专擅朝政,后篡位自立

王世充:隋末割据群雄之一,专擅朝政,后篡位自立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世充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受到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操帐下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其中以荀攸最为曹操倚重,为其“谋主”。既然荀攸是曹操的首席军师,为何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出名呢一,出身名门荀攸出身颍川荀氏,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名士荀彧堂侄。荀攸早年丧父,因此跟随祖父荀昙一起...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陈表(204年—237年),字文奥,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偏将军陈武庶子,校尉、解烦督陈脩异母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职,担任翼正都尉。后升任无难军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兼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孙权以陈表兼任新安都尉...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对巅峰期的夏侯惇,需要多少回合才能斩了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被严重低估了!若让巅峰期的夏侯惇和关羽作战,将会非常精彩,结局也将出人意料!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众人总会想到独眼将军,因为夏侯惇在和高顺作战时,被曹性用弓箭偷袭,射...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