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天才还是疯狂?两个 *** 骑着一条鱼雷去炸战列舰的故事
作者:群主飞龙。
在二战轴心国中,意大利是最弱的一个环节。正因为实力有限,意大利人反而成了更先发展袖珍潜艇的国家。在之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背信弃义地倒向英法协约国一方,将站在德国人一边作战的奥地利作为自己的主要对手。
由于两个中等列强之间相隔的只是一条狭窄的亚得里亚海,双方都不敢轻易出动主力舰,以免“
因为一场几小时的战斗而毁掉一个庞大帝国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打破僵局,意大利海军率先想出了使用人操鱼雷这种“高招”,其灵感可能就来自于潜艇发展初期的几个战例(详见:171. 勇敢者的游戏——早期潜艇先驱者的冒险之旅),尤其是美国人的“海龟”号和“亨利”号。
图1. 一战意大利人操鱼雷“水蛭”,需要其中一人扶着雷体控制方向
意大利人的“天才”想法是:以成熟的14英寸鱼雷为基础进行改造,增大螺旋桨和鱼雷航程,将原来的鱼雷战术头改造成可在水下拆卸的磁性炸弹头,两名着潜水服的乘员搭乘着鱼雷,采用半潜姿态隐蔽接近敌舰,将炸弹雷头拆下并固定在舰底,设置定时爆炸,最后开着剩下的雷体撤至安全距离才弃艇逃生。
图2. “水蛭”人操鱼雷的两名乘员,巧合的是他们都叫“拉斐尔”
不言而喻,这种战术充满着危险,不过意大利人爆棚的冒险精神最终支持了这种武器的开发,使用一条14英寸的鱼雷进行了改造并称之为“水蛭”(Mignatta)。1918年5月31日,意大利人尝试了一次8公里的试航,勉强算是成功的。11月1日凌晨,两名设计师兼驾驶员亲自上阵,用了四个小时摸进位于亚得里亚海对面奥匈帝国的波拉港内,将装有 *** 的雷头安放在港内更大的一艘战列舰——奥匈帝国海军旗舰“联合力量”号的下方。随着一声巨响,“联合力量”被炸出一个大洞,侧翻沉没在港内。
图3. 侧翻沉没在波拉港内的“联合力量”号无畏舰
这次成功的偷袭,虽然对3天后就要投降奥匈帝国来说已无任何意义,但是却吸引了世界各国海军专业人士的注意,尤为重要的是,这次胜利让意大利人对自己天才的发明沾沾自喜,并埋下了在二战期间再次将其发扬光大的种子!
图4. 意大利人操鱼雷“猪”,注意两个乘员座位后的电池组
1935年,两名意大利工程师提出大型化人操鱼雷的设计,到1940年初才进行了之一次成功的测试,大名叫做“慢速鱼雷”,后来更出名的名字就是“猪”(Maiale),因为它的样子像一头正在游泳的猪,而且容易听人摆布。“猪”的雷体全长为7.3米,前部带有一个1.8米长装药300公斤的战术炸弹头,直径约0.53米,两名乘员可以跨骑在“猪”的雷体上,这姿态可比驾驶“水蛭”要舒服多了。“猪”的主要动力是一台1.1马力的电动机,30个60伏的电池组被安装在两名乘员之间和后部。航程也有了增加,4.5节时可航行4英里,2.3节可航行15英里。
1940年6月10日,唯恐赶不上胜利后分赃的意大利加入欧洲战争。8月,意大利海军派出“依里德”号(R.Smg.Iride)潜艇携带3只“猪”前去袭击英国地中海舰队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结果在半路上“依里德”号就被英军飞机发现并击沉,3只“猪”也随着潜艇一起葬身大海。
图5. 位于地中海西大门的直布罗陀,“猪”的首秀地
9月,意大利海军再次派出“斯基尔”号(R.Smg.Scire)潜艇携带3只“猪”出击,这次攻击的目标是英国在西地中海的另一个重要基地——直布罗陀。但不巧的是港内的英舰全部出海,意大利人只得无功而返。
10月和次年的5月,“猪”的第三、第四次出击也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五次袭击终于得手。1941年9月20日晚,“斯基尔”号潜艇第四次潜入直布罗陀,在北岸夸达朗圭河口释放出所携带的3只“猪”,3只“猪”依次避开英军的巡逻警戒,成功地进入港内锚地,分别在2艘运输船和1艘油船下放置了炸弹,将3艘船只全部炸沉,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人操鱼雷袭击的胜利。
图6. 意大利人的“猪”袭击港内舰艇
当“猪”下水后,更高速度只能维持在3节。如果速度过高,不但会影响航程,也可能会把操纵者从座位上甩下来。坐在前面的军官负责控制鱼雷的速度、方向和升降,他面前有一个发光的浓度测量器和一个能在水下使用的发光指北针。在正常情况下行驶时,操纵人员正好可以把他们的下巴露出水面。如果遇到周围有巡逻的舰船时,他们就得潜入水下航行。zu
图7. “猪”的水面航渡状态,求乘员的心理阴影面积
当晚的三只“猪”小队显然运气不错,当他们来到了直布罗陀港口防潜网外时,刚好有一艘英国驱逐舰正在通过,于是他们也趁机溜了进去。
随后,三个小组各自寻找目标,并将鱼雷弹头固定在目标船底,然后才驾驶剩下的雷体离开。当耗尽电力后,艇员们将凿沉雷体,泅渡到附近西班牙的海岸。在那里,以驻西班牙巴塞罗那领事身份作掩护的意大利海军军官埃利奥尼正等着他们。
在他们撤离之后,港内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滚滚浓烟直插云天,英国“邓经达尔”号油船的龙骨被炸断,货船“杜兰姆”号和油船“费俄那西尔”号的船底下也发生了爆炸。
图8. 意大利蛙人部队在训练中
一位突击队员曾详细叙述了驾驶人操鱼雷袭击的过程:
“瞭望天水相接的远方,你已经见到你的攻击目标的轮廓。到了相距50码的时候,你就紧紧握住方向盘,使潜水箱被水淹没,你的头部也被水淹没了。你感到寒冷、黑暗和寂静。”
“现在,你在水下已经够深了。关闭淹水阀,开动马达,缓缓地驶向前方。黑暗变得更加深沉。你知道,你已来到目标船的底下。于是关闭马达,打开阀门,使潜水箱的水排出来。当你升起来时,你把手按在自己的头上,生怕你的头会碰到光滑的船底或船底附着的刀刃般的东西,因为它们会把你的手指切断,或把你的橡皮衣撒裂,让海水渗漏进去。”
图9. 在水下训练的意大利蛙人
“啊,那就是船底了。现在,把鱼雷倒回来,直到你的副手能够摸到1英尺宽的船舭龙骨(船底和船侧连接处)。这种龙骨在大船船身两侧都有。你感到肩上被人拍了一下:你的副手已找到了船舭龙骨,并且正在夹上夹子。你的肩上被拍了两下:夹子都已夹妥,然后,转向船底另一侧的船舭龙骨。”
“我的副手正在拉出一条绳索。他固定了他的第二个夹子,然后再回到船底的中央。副手绕过你爬到前面的弹头处,用绳索的另一头把它系上。当弹头分离时,鱼雷轻微地颤动着。引信钟已拔到两个半小时之后,那时将引爆这500磅重的弹头。引信钟的滴答声一秒一秒地响着。副手爬回他的座位,肩头被敲了三下:一切布置就绪。你发动马达,从这艘大船底下游出来,缓缓地上升。至此,你可以设法逃跑了。”
在这次成功的作战后,意大利的“猪”一鸣惊人!引起了包括英国海军、日本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的注意和仿效,当然,日本人研究袖珍潜艇也有些日子了。
图10. 正在施放到水面的英国人操鱼雷“双轮战车”,英国人是除日本海军、意大利海军以外另外一个喜欢建造使用袖珍潜艇并取得战果的大国海军
图11. 英国人操鱼雷“双轮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 存放状态的“双轮马车”,也可能是在运输中
图13. 英国海军的袖珍潜艇,上方为X艇,没有装备自航鱼雷,代之以携带 *** 包,航行至目标下方引爆,也可以携带磁性水雷,艇员可以在一个装置的帮助下离艇前往目标舰只执行上述的任务。中间的是英国版本的人操鱼雷,命名为“双轮战车”,1944年6月,一艘“双轮战车”袖珍潜艇在意大利北部港口拉斯佩齐亚(La Spezia)成功击沉了意大利巡洋舰“波扎诺”号(Boizano)。“双轮战车”的作战方式与意大利同行的“猪”类似,都是双人骑乘着鱼雷状潜航器至目标船下方安置 *** 。下方的是德国袖珍潜艇“比伯”,可以在艇身两侧各携带一条鱼雷,作战方式类似普通潜艇和日本同行的“甲标的”,1944年前建造了390艘以拦截盟军可能的对法国的登陆,然而德国袖珍潜艇的战果寥寥
图14. 英国海军袖珍潜艇,从外观上判断应该是一艘X艇
图15. 1944年12月17日-18日,在洛西赛湾(rosythesay Bay)训练中的X艇
图16. 意大利海军的CA级袖珍潜艇,可在艇身两侧各携带一条鱼雷
图17. 画作:二战意大利海军的CB级袖珍潜艇在出击,这种可携带两条鱼雷的袖珍潜艇作战方式类似日本“甲标的”和德国的“比伯”,战争中后期可能曾经用于黑海,有意思的是右上角的那句英文
图18. 轴心国海军袖珍潜艇,包括了意大利海军的人操鱼雷“猪”、德国海军的单人人操鱼雷“黑人”(由载人舱和下方吊挂的一条鱼雷组合而成)、以及日本海军的“甲标的”(珍珠港作战状态)
图19. 画作:意大利海军的潜艇部队,在二战爆发前,意大利的海陆空军都拥有一定特色的自研武器,在西方列强中也算是一个中等强国,这也是墨索里尼敢于耀武扬威的底气
图20. 博物馆中的德国袖珍潜艇“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