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拉车人”的悲惨命运:很少能活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黄包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陈硕
编辑|t
引言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前言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早就已经是那个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的上海滩了。
而在那个年代,全上海滩总共也不到三千辆小汽车,有钱有势的坐车出行,那工薪阶级普通人出行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民国时期的上海)
一、收入微薄
大部分小老百姓的之一选择,当然是选择步行,要去稍微远点的地方,就是坐电车坐公交车。
而更多使用到的交通工具,还得数黄包车。
说起这黄包车,打一开始,清同治十二年(公历1873年)小老外米拉把人力车从日本引进上海租界,这黄包车可就算是在中国扎下根了。
(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和车夫)
现在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见黄包车,都是上车就走,下车给钱,其实不然。
当时的黄包车,虽说有颁布的路程费用标准,但是基本上是乘客上车先和车夫划价,价钱谈拢了再走。
黄包车价格普遍低廉,哪怕是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黄包车夫拉很长的一段路程,也不过二十来个铜子。
(老上海的黄包车)
赚的这些钱,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为大部分的黄包车夫,都是租车跑活,还需要缴纳租金。
在当时黄包车分为甲乙两等,甲等黄包车造价就在一百大洋上下,乙等也需要六十到七十块大洋,这些黄包车夫很难买得起。
据资料显示,当时的南京城,一千三百余名人力车夫,能有自己的车的仅有二百零五人。
(现如今日本人力车)
以南京为例,一辆黄包车的月租金需要十二到十七、八块大洋不等。而零租金一日则为三角到五角钱左右。
扣除这些租车费用,黄包车夫一天也就能赚三四角钱起步,最多也就赚一元两角钱。
就算有自己的车,也只是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因为还有各种苛捐杂税。以南京为例,营运的黄包车每季度,需上缴十元四角。
并且毕竟是自己的车,养车费用也是一笔支出,老化损坏后,更是需要送去维修。
(现博物馆的中黄包车)
二、生活困苦
所以愿意跑黄包车的,可以说是都是社会更底层的人群。
他们没有文化知识,甚至可以说连字都不识,更别提什么显赫家世。他们大多数是附近农村的农民,只有一膀子力气,所以到城里拉黄包车。
因为在那样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拉黄包车再累也比守家在地,地里刨食强。
(民国时期的黄包车夫拉车)
来城里拉车的车夫,多半在城里没有居所,大多数都是租房子住,或者是住在社会慈善人士救济搭建的“人力车夫休息所”。
休息所甚至都不能称为房子,只是几间棚屋,薄薄的水泥打了一层地面,茅草屋顶用石灰一抹,就算是间休息所了。
这样的休息所,在当时的北平城有十八所,皆由一些年迈拉不动车的老车夫照料,冬天负责生个火、烧烧水,干些杂活。
(民国时期路边黄包车夫常吃的饭铺)
哪怕是自己租了房子,条件也不会好到哪去,毕竟收入微薄,大多数黄包车夫还是租住的也就只是草棚、棚屋。
这样的棚屋,聚集在城市的角落,和城市紧挨着。屋里阴暗潮湿,发霉破旧的被褥,少有的几件残破器具杂,乱摆放着。
就是这样的棚屋,里面会挤着六七个车夫,他们会拿每天赚到的辛苦钱,买上几升米,拾些烂菜叶子,煮些米粥,将就糊弄饱肚子。
(在休息的黄包车夫)
三、积劳成疾
就是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黄包车夫们还得玩命拉车,才能勉强度日。
拉车是重体力劳动,需要拉着人和车快速奔跑,其劳动强度及其之大,基本没有人可以连续工作太长时间。
但是为了赚钱糊口的黄包车夫们,基本上每天都会工作七到十个小时,分为早班十小时左右,晚班十二小时左右。
(影视作品中的骆驼祥子)
在夏天,黄包车夫们光脚打赤膊的为多,奔走在烈日炎炎之下。数九寒冬,他们也就单件棉衣,还是缝缝补补露着洞,顶风冒雪往前飞奔。
恶劣的生活条件,过重的体力劳动,让这些黄包车夫们的心肺,遭受到难以想象的损害,许多黄包车夫,在拉了几年洋车之后,就过劳而死,很多人活不过40岁。
正如老舍笔下写道的“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
1946年,国民 *** 有意取缔黄包车行业,以人力三轮车代替,发布条令。从此黄包车渐渐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人力三轮车)
参考资料
黄包车的漫漫人生“路”.人民交通网,2020-08-10
旧京记忆中的“洋车”:也有“份儿钱”.北京晚报,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