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朝重文轻武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17)440

现在我国对于男性的审美是白面书生,但是在古代春秋时期对于美男子的审美又是什么标准呢?是高个哎,卷头发,浓胡须。《诗经卢令》当中曾经赞美一个猎人,就是他卷发,而且满脸络腮胡子,这个是当时的美男子。

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尚武之风一直持续到汉朝,持续到唐朝。汉朝的时候,宫中经常举行一种体育比赛,就是扛鼎,就相当于今天的举重比赛。所以汉武帝在宫中曾经专门设了一个职位,叫做第鼎官,就是举鼎比赛的裁判。

所以汉朝的军队也非常厉害。匈奴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结果汉朝的霍去病把他们一直打到匈牙利,有一种说法说匈牙利之所以叫匈牙利,就是因为他们是匈奴人的后代。那么唐代人也很尚武唐代的文人大多都会一点武功。

你比如大诗人李白说他十五学剑术,说自己呢一射两虎,穿我一支箭能射死两只老虎。那这当然是吹牛,不过他会箭术,那是肯定的。所以唐代的书生总想着到边关去建功立业。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我宁愿当一个小排长,我也不愿意做读书人。

那么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尚武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了呢?这个是从宋朝开始。提到宋朝,我们就会想到一个词儿叫做杯酒释兵权。什么叫杯酒释兵权的?就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不久,有一天把自己的几个老朋友,那就是手下的几个大将军请来喝酒。

喝着喝着,赵匡胤突然放下了酒杯。大伙儿说,皇上,您叹什么气呢?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赵匡胤说,我现在得了失眠症,天天睡不着觉。大伙儿说您为什么睡不着觉呢?赵匡胤说,你们想一想,宋朝以前是什么朝代?

大伙儿说是五代呀,赵匡胤说,那五代的皇帝都是怎么死的?大伙儿一听都不说话。那么五代的皇帝都是怎么死的呢?原来从唐朝到宋朝之间的这个历史叫五代十国。哎,在中国北方50多年里换了5个朝代,为什么总换朝代呢?

因为前一代皇帝没干几天,就被他手底下这个大将军给杀死。大将军当了皇帝。结果没过几天,这个新皇帝又被手底下另一个大将军给杀死了。就这样杀来杀去,53年间换了5个朝代,换了十三位皇帝。那么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他就想我得改变这个规律,要不然哪天我也得让手底下这个将军给杀死。

所以他请大伙吃饭,说了这件事。大伙就说,你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赵匡胤说,多给你们点钱,你们回到老家盖个大别墅是吧,每天随便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这是挺好。

于是第二天呢,这几个大将军都。从此之后,宋朝的这个治国方针就变成了重文轻武。什么叫重文轻武,限制武将的权力,降低武官的地位,然后提高文官的地位。朝廷大事武官没什么发言权。在朝廷上五官见到文官,你要先给文官行李。

大将军在路上骑马,遇到文官。你先要拐到小胡同儿里头,让文官先过,这个叫能兼顾。这样的社会上就越来越尊重文官,越来越看不起武官。那么除此之外呢,赵匡胤还想了很多办法来巩固自己的这个皇位。他怕老百姓提议,于是规定老百姓家里不能有兵器,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律不能用,不允许老百姓练武。

所以在宋代之前,中国人认为最光荣的事实上战场是杀敌立功。哎,当大将军。但是从宋代开始就不一样了,人们瞧不起将军,瞧不起当兵的。于是有了一句话叫做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那么最光荣的事是什么呢?好好读书,考状元当文官。

这样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尚武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就从以前那种认为是长着络腮胡子要高大威猛的男人才是美男子,就变成了白面书生,是美男子,开始欣赏京剧舞台上那个说话很文气的细声细气的小生,或者喜欢像贾宝玉那样的小鲜肉,认为这是美男子。所以宋代的问题就是重文轻武。

那么宋代有没有什么长处呢?也有最突出的一条就是皇帝不杀大。我们说中国历代皇帝啊都提倡大臣们要给皇帝提意见,但是几乎每个朝代都因为大臣太敢说话。惹的皇帝生气,把这个大臣给杀掉。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发了一个誓,我们这个朝代绝对不杀给皇帝提意见的大臣。所以宋朝的大臣,你不管把皇帝气到什么程度,最多不过是贬官,从来没有杀头。所以宋朝的大臣特别有安全感,也有责任感。

宋朝的政治叫做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跟读书人一起分享政治权力,一起对天下负责。我们说唐代的大臣,他敢于驳回皇帝的命令。宋代的大臣们,他敢直接把皇帝的命令给烧了。宋真宗,有一次派一个太监拿着他亲笔写的诏书。

来见这个宰相。原来他特别喜欢一个妃子想把她晋升贵妃,当时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个妃子他不符合晋升贵妃的条件。那么李浩看到皇帝的诏书,什么话也没说,当着太监的面把这个诏书放到蜡烛上。烧掉,然后对太监说,说你就跟皇帝说,说我不同意。

你看他胆子多大,所以唐代有个封驳制度,宋代有一个朝省集议论制度。就是集体讨论,遇到重大问题,要文武百官一起开会,大家一起商量。皇帝不搞一言堂。有的时候如果这项政策会影响到某个行业,就邀请某个行业的老百姓来参加。这很像今天的政策听证会。

那么宋朝的言论也比较自由。宋代演员经常敢于讽刺朝政。到了南宋宋高宗的时候呢,著名的奸臣秦桧哎,走后门,让自己的儿子成了状元。

结果不久之后,就有人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出戏公开演出。那秦桧儿也无可奈何,没法处置,因为法律不允许他处罚演戏的人。北宋著名的昏君宋徽宗看戏的时候,演员敢在戏台上公开批评他的政策不好说,只是百姓一般受无量苦。

你让老百姓受了太多的苦,太多的罪。宋徽宗听了呢,低下头自己在那儿反省,不敢怪罪于老百姓。所以你看宋朝连昏君和奸臣都不敢反对,老百姓给他们提意见。总体上宋朝还是比较开明的一个朝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72416.html

“宋朝重文轻武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的相关文章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那么多儿子,为何老四胤禛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后人在讨论古代皇帝传位的继承人问题时,常常喜欢琢磨其合不合法度、合不合规矩,其实,作为当事人的传位者,才不管什么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自己就是法,自己就是规。...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己做到这一点的呢,原因就四个字:认清现实。我们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武则天眼里的权欲,她称...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还不知道:汉献帝为何不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曹丕有年在受阻放过曹植吗 曹植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曹丕有年在受阻放过曹植吗 曹植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还不知道:曹植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然曹丕是曹操之后魏国的正统接班人,可是在后世很多人的眼中,曹丕的名声似乎还没有曹植那么好,同时曹丕背负的还大多都是骂名,尤其是当人们看了曹植写的《七步诗》之后,对曹丕的看法就...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对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出36.2万两现银,为何却给他配享太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军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