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李卫私会小媚仙,才明白不许他纳妾的四福晋有多毒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剧情,就发生在老十四胤禵任大将军王,并取得西北大捷之后。
当时康熙帝要过寿,并召开千叟宴,于是,一些官员也开始陆续回京述职,这其中就包括了已经做了四品粮道的李卫。
李卫这次回京,可是有备而来,不仅带着老婆孩子,还备了一份大礼送给老四胤禛。当然,老四胤禛也没闲着,同样反送了他一份“大礼”。那就是让邬思道等在已经死去的坎儿房间,对李卫的忠心进行再次考核。
与此同时,在雍亲王府,四福晋跟李卫的老婆,也就是翠儿也有过一段对话,看似是闲聊,实则暗藏玄机。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四福晋同意丈夫迎娶年秋月,为什么却不允许李卫纳妾?
一、
李卫跟翠儿,从小就认识,当初是在扬州码头附近要饭的小叫花子,被南下赈灾的老四胤禛发现,并带回了京城,成了府邸奴才。
一起进京的还有一个小伙伴,小名坎儿,被老四胤禛赐了个名字叫高福。这三个小伙伴在雍王府也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直到老四胤禛开始向皇位冲击。
因为高福和李卫接连去万永当铺打探百官行述的事暴露,老四胤禛担心被老八胤禩的人抓到,走漏风声。遂决定将这两个人送走,至于是送去西天,还是别的地方,这不好说。好在四福晋知道了李卫跟翠儿交好,又赶上年羹尧在江夏镇滥杀无辜,需要派人去监督。于是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出发点,玩了一场“捉奸”游戏。
就这样,李卫和翠儿被绑在了年羹尧来府邸的必经之路,一番敲打之后,他俩跟着年羹尧去了四川。
他俩是走了,但留下的发小高福可就惨了,每天都是去酒楼买醉啊。是啊,他是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又帅又有文化,为啥得不到重用,为啥翠儿不选自己?
一来二去,被有心人盯上了,又送宅子又送美女( *** )的,再加上高福本就意志力不够坚定,结果就着了人家的道儿。事已至此,纵使邬思道也难救其命,反利用他去给老八胤禩送信,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但是李卫所获取到的信息是,高福因病而死,在这个前提下,他回京了。
二、
李卫其实是有点想不通的,高福这么健康的一个汉子,怎么自己前脚刚走,后脚就死了呢?
李卫是大字不认得几个,但他人又不傻,只需要稍加思考一番,也就能得出其死因,毕竟当初自己跟翠儿鬼混时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翠儿,我要走了……就为了万永当铺卖假当的事,四爷怕人家认出我,因此要撵我走!”
要知道去万永当铺的人,不光李卫一个,高福也去过。四爷怕人家认出李卫,难道就不怕人家认出高福?
事实上,高福中招烂醉的那天,就是老八胤禩府上的师爷喊万永当铺的人过来认的。
因为李卫写给老四胤禛的书信,虽然画圈和错字的地方比较多,但还是能读懂的。有一次他刚当上知县,就写过一封信,说自己不会看状子,说翠儿肚子里有小狗,说年羹尧进京了……
而且从邬思道的之一反应来看,李卫写信这事,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经常写。不然邬思道不会一下子就猜到这是李卫又来信了,毕竟大家都将他的信当笑话来看的。
既然经常写信,那就不可避免的会问及高福的事,一旦问及高福的事,老四胤禛心中自然就有疙瘩,有疙瘩,就得解。所以,李卫这次回京述职,除了自己要表现的绝对忠心以外,老四胤禛也免不了对其一顿敲打:
“你们先去看看福晋,过后李卫到枫晚亭,邬先生那等我。”
三、
而去枫晚亭的路上,正好就经过当初高福住的地方,考验也就在这里!
还好,李卫仅仅回忆了一下曾经的过往,便释怀了,面对邬思道让他珍惜自己的官帽,好自为之的嘱咐,他回复:
“邬先生,您说的意思我明白!做人跟做官一个理儿,就是不能忘本!”
这边的李卫不能忘本,那边的翠儿也对四福晋感激涕零,面对赏赐的四爷小时候戴过的长命锁,也是带着儿子李忠(四爷)不住的磕头,身态放的非常低。
寒暄一顿后,四福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
“翠儿,听说你不许狗儿讨妾,有这么回事吗?”
翠儿回的话也是滴水不漏,说李卫一个小叫花子出身的人,全托主子的福才当上官。是啊,都已经有一个老婆了,就该知足,若是敢找小妾,就把她打出去!
结果四福晋听完就笑了,笑过之余告诉翠儿,支持她的决定:
“好,就这么着,要是他敢欺负你呀,告诉我,我给你做主!”
这就很奇怪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之前,老四胤禛刚刚迎娶了年秋月。而且,在他写给李卫的信中,还特意强调了一下,年秋月是以侧福晋的身份娶进来的。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四福晋的态度,她不仅没有阻拦,还相当认同这件事。甚至,在大婚之日忙前忙后,末了还特意走到书房,劝还在工作的老四胤禛,千万不要冷落了新娘子!
四、
这就回到我们的题目了,难道四福晋是双重人格,人前人后判若两人,还是说她是通过跟翠儿闲聊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四胤禛迎娶年秋月的不满?
四福晋是一个非常注重身份的人,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在老四胤禛夺嫡之前,她是相当讲究尊卑观念的。当初邬思道被老四胤禛请到府上,她就有一肚子怨言,觉得这个教书先生脾气大,规矩多。
甚至在年羹尧解释,这个邬思道很有才学,是主子一再强调带回来给世子当老师的,她都嗤之以鼻:
“请先生,出身很重要!就说这个邬先生吧,一开口就老气横秋的,说什么山野草莽,一句话,拿上堂了!”
她在说这话时,年秋月就一直蹲那里给她修指甲,看得出四福晋对身份这块非常注重,话里话外都在嫌弃邬思道的出身。甚至于,面对已经当了扬州偏将的年羹尧,她也是同样的态度,觉得他们不把四爷放眼里:
“就你们 *** 规矩大,难道非得我们爷给他下跪不成?”
所以说,对于年羹尧和年秋月来讲,四福晋从本质上是把他们当府邸奴才用的,那时候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自家人。
也就是说,从内心来讲,四福晋是排斥年轻貌美的年秋月成为侧福晋,跟自己争宠的。这一点,在很多影视剧中,比如《甄嬛传》就很考验这种分享丈夫的人性。
五、
这也导致,一直在四福晋身边伺候的年秋月,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只能去配同样身份低微的邬思道。
只可惜,他们都低估了老四胤禛夺嫡的决心,权衡利弊之下,不仅给年秋月全家抬了旗,还将其娶回了家。
而四福晋在得知老四胤禛有心夺嫡的那一刻起,就完全以他为主,有舍才有得嘛,毕竟正宫皇后的身份也是蛮具诱惑力的!
但是,李卫和翠儿不同,在四福晋的心目中,他俩就是府邸出去的奴才,是四爷可怜他们才将其收留。也是借助这层关系,才当上的官,娶到了老婆。虽然,她话没有说破,但言外之意却是在拿高福的事敲打李卫和翠儿。
是啊,高福为啥会死?
不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吗,一个 *** 就把他迷得神魂颠倒,最终坏了大事!
就像邬思道对李卫说的那样,做人啊,不能忘本,你就是个小叫花子出身,能做到这个程度,该知足啦,怎么可以贪得无厌呢?
其次,李卫是被派去监视年羹尧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谁来监督李卫呢?
没错,就是翠儿啊!
就像后来四福晋特意找了个像年秋月的如月姑娘,送给邬思道一样,就算你半隐了,也逃不过我四福晋的眼睛。
同样,翠儿也不敢不答应啊,搞不好还有人盯着自己呢,不然的话,四福晋怎么知道翠儿不让李卫纳妾,还特意将此事拿出来讲?
六、
不让李卫纳妾,那么翠儿的正位就能保证,她也就继续掌握话语权,也符合她和四福晋的利益。
这样,一旦有风吹草动,四福晋就可以提前干预,就能确保自己的信息 *** 畅通,从而实现对李卫的监督和控制。
既然翠儿和四福晋对李卫如此管控,当上江苏巡抚的他,为什么还去勾搭小媚仙呢,难道他不怕翠儿告状?
李卫是个很聪明的人,虽说做事总是出格,出乎意料,但却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加上这人不是正常科举途径上来的,导致他在官场上并不合群,属于处处受排挤的那位。这倒也合了雍正帝的意,派他去推行新政,也就再好不过了。
按理说,他在江苏推行新政,已经搞得那些官员恨不得扒了他皮了,本该更加谨小慎微才对。可是,为什么他却大摇大摆的去私会小媚仙,故意留把柄,翠儿这里倒好说,那些官员他咋也不避讳呢?
要知道后来雍正帝知道他去私会小媚仙时,当着翠儿的面说了一句:
“朝廷有明文,现任官出入妓院,杖责八十!”
而且,李卫之前在南京巡抚衙门口摆台子唱大戏,违反了雍正帝上台后设立的规定,不是没被其他官员弹劾过:
“阳奉阴违擅自观剧!”
虽然他巧舌如簧,以学习文化知识为由逃过了一劫,但这种事若发生的多了,也难免被雍正帝嫌弃,就算关系再好,也难以服众啊。
所以,李卫去私会小媚仙,就有故意的成分在里面!
七、
很简单,一般人干这种事,都得偷偷摸摸,至少得瞒着原配小翠吧,毕竟四福晋和翠儿都反对他乱来的!
可是,李卫平时却是啥德性?
为了推行新政,他决定冲黄伦下手,于是调查了一起刘王氏冤案。等到结案之后,他在大堂之上,面对刘王氏要出家的决定,来了一句:
“可惜了,可惜了!”
你猜怎么着?
他旁边的小跟班竟然是心领神会,不怀好意的冲李卫一笑,回道:
“大人,如果您不想让她出家的话,小的那就去把她叫回来?”
小跟班敢这样跟巡抚大人说话,就证明李卫的秉性已经被他摸透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听李卫说更衣,马上来一句:
“还是去老地方?”
如果仅仅是小跟班知道也就罢了,实际上,后来雍正帝跟着张五哥到了他的地界,随便找了个人就打听到了他的去向。当时张五哥还不是亲自出马,而是随便派了个侍卫,就从另一个侍卫那打听到了李卫去了小媚仙那。
为此雍正帝还嘀咕了一句:
“什么时候染上这个毛病了?”
张五哥随便一打听就能打听到李卫去去向,难道当地的官员就打听不到?
况且,李卫去私会小媚仙的事,最该瞒着的是小翠,可是,等雍正帝进了他的府宅后,就见小翠在满院子大喊:
“三天两头,往那个叫小媚仙的狐狸J的院子里跑……”
由此看来,李卫私会小媚仙的事,小翠也早已知道,为此还没少跟李卫生气!
八、
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一方面翠儿跟四福晋都严防李卫找小妾,另一方面,雍正帝来江苏的事,李卫也早已得知,为啥还往枪口上撞?
更有意思的地方还在后面,按理说,李卫干这种事被雍正帝逮了个正着,他该马上认错才对,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竟然是希望皇上帮他隐瞒:
“奴才有个请求望主子恩准,奴才到那个地方去的事,还望主子替奴才瞒着。”
俗话说,事出异常必有妖,李卫这样做,根本就不是怕纸包不住火,也不怕露馅,甚至,他竟然有点故意让雍正帝知道的成分在里面。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众所周知,李卫这人小毛病不少,但大毛病却不犯。也就是说,虽然告他状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真正重量级的罪状,一个都找不到!
这一点在雍正帝到江苏地界,跟一个卖字先生的对话中就能体现出来,雍正帝问先生,李卫官品如何,是否贪污,等等,都是回答:
“说不上来,说不上来!”
虽然是说不上来,但是他也是对李卫有意见的:
“只听说他是当今皇上在潜邸时的奴才,实在是太年轻了,斗大的字也不认识一担啊!”
他之所以有意见,就是在于,自己学富五车,却难以当官。一个府邸的奴才,就因为仗着跟皇上有关系,就能当上大官,不服啊。
九、
当然,不服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没怎么读过书的李卫,竟然要冲读书的士绅下手:
“每亩田要增加两钱银子的税,江苏的士绅们哪一个是没有背景的,正商量着跟他顶着干呢!”
这种指控多了以后,李卫还特意给皇上写过信,说自己要玩邪的了,若是有人弹劾自己,还望主子能帮忙拦一拦。为此,雍正帝还特意让刘墨林给回信,明确表态全力支持他。
恰恰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李卫做事就有点有恃无恐了,自己虽然去私会小媚仙,但是没有违规啊:
“她早就不在妓院了!”
这样,就算闹得满城风雨,其他官员也不能把李卫怎么样!
至于雍正帝,就更不会处罚李卫了,就这点裤裆子事,算事吗?
况且,李卫有一次带兵包围考场的时候,就对张廷璐说过:
“小爷我十一岁就跟着皇上……”
他跟雍正帝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更是有一种父子关系在里面。都是男人,见到美色动点心思,乃人之常情,也恰恰证明李卫是真性情。
更重要的是,李卫这人很能干,江苏地界推行新政这么难搞,他都搞定了。一个人越能干,出错的几率也就越小,对于皇上来讲,想再驾驭他也就越难。
当皇上的教育下属,不就两个手段嘛,一个是萝卜,一个是大棒。年羹尧的悲剧不就在于,实在没有萝卜可以提供了,那就只能大棒伺候了。
十、
李卫这么能干,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那雍正帝怎么控制他?
一直给他升官?
官总有一天能做到头嘛,事实上,后来的李卫不就一直干到了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吗?
这样赏来赏去,总有一天赏到头啊,那最后赏无可赏了,咋办?
所以,李卫很聪明,他懂得给主子一个拿捏自己的把柄,提供驾驭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像年羹尧那样,原本得胜归朝是好事,结果当着不肯卸甲的兵士来一句:
“只知军令,不知皇上!”
要是你是皇上,听到这话,心里能好受?
李卫就不这样,自己把小把柄交到雍正帝手里,还可怜巴巴的求助帮自己保密。换你是皇上,忍心举着大棒捶他?
这么说吧,雍正帝不仅不会处罚他,还会更加信任他,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甚至在面对自己儿子弘时的去留时,都要听取李卫的建议。
而翠儿呢,在年羹尧被皇上处死时,还求李卫帮他求情,这不是作死的表现吗?
难怪李卫回她一句:
“妇人之见!”
是啊,妇人就是妇人,想到的不过是自己能不能依附男人受宠,能不能保持地位,能不能管控男人。
这个问题,人家雍正帝也懂,为此还给小翠留了个口谕:
“朕给你一道口谕,看好了,不许他在外面沾花惹草,发现了,你就替朕打他的板子。”
这下好了,都不用走正常司法途径了,你们的家务事,以后家里解决。
李卫估计也得捏一把冷汗,若当初听小翠和四福晋的,自己一身正气,就跟田文镜似的,那怎么彻底成为雍正帝的心腹,又怎么让雍正帝放心自己呢?
不许他纳妾,有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