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冠李戴:一个无辜的替罪羊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1-18)831

01

洪武二十年,北元太尉纳哈出投降。要知道,纳哈出坐镇辽东,整整拥兵二十万,对于他而言,进可攻,退可守。

因为他的背后就是蒙古草原,要是打不过朱元璋,随时可以跑到北元朝廷那一边,但他为什么选择投降呢?还不是因为现实的原因。

当时负责征讨纳哈出的是冯胜,要是换成其他人,或许一上来就与纳哈出拼命,但是冯胜却在大宁附近修建堡垒。

上面已经提到,纳哈出的背后是没有明军的,冯胜修建堡垒有什么用呢?主要是一个态度。

那就是:就算我今天收拾不了你纳哈出,将来的明朝也会源源不断的命令大军前来收拾你纳哈出。

你纳哈出必须要做好长期抵抗明朝的打算,要不然被灭掉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你可是没有后援的。

纳哈出不是北元的太尉吗?怎么能说他没有后援呢?

要知道,当时的北元是黄金家族的北元,而他纳哈出的血管里不流一丁点黄金家族的血,你说他在北元能受待见吗?

北元之所以不跟他翻脸,只不过是因为他有地盘,有军队,倘若他一旦没地盘,没军队的话,之一个跑来兼并他的,一定会是北元。

因此,这一仗从一开始他的态度就已经摇摆不定,因为你如果打的话,一定会损失惨重,但你要是不打,你又能跑去哪呢?

可以说,摆在纳哈出面前的就是一条绝路,要破除这一条绝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将主力从金州撤退到新泰。

因为当时是二月份,处于看季,只要将战争时间拖到冬季,那么他就可以不战而胜,为什么呢?因为中原王朝征讨蒙古向来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春去秋还。

为什么呢?因为中原王朝的士兵都经受不住塞外的苦寒,一旦到冬天,将会连弓箭都拉不开。

而蒙古那一边则正好相反,正所谓秋高马肥,这正是他们战斗力最强悍的一个时期。

但纳哈出这一次的对手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的冯胜,冯胜是绝对不可能给他拖延到冬季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他前脚刚从金州离开,后脚冯胜就将金州占领,而这时的他已经退无可退,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

对此,朱元璋也早有预料,命令乃刺吾跟随出征。

要知道,乃刺吾原来是纳哈出的部将,由他出面劝降,将会事半功倍。

毕竟连你的部将在明朝都受到高规格待遇,你想一下,你在明朝将会受到什么待遇?

进攻一定是个死,就算不死也会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活着,但要是投降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因此,纳哈出选择投降。

按道理来说,冯胜这一仗打的可谓是相当漂亮,兵不血刃就收复辽东,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损失,但班师回朝的他非但没有受到奖赏,还受到惩罚。

大将军印被朱元璋强行收回不说,甚至朱元璋还将他收押在凤阳。

“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明史冯胜列传》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招降纳哈出的过程中产生小插曲,而这个小插曲就是造成他被处罚的主要原因。

这个小插曲是他制造的吗?不是,明面上的说法是蓝玉制造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蓝玉制造的。

02

纳哈出这种规模的投降肯定不是一封书信就能解决的,肯定要举行一场宴会,这一场宴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商量待遇问题。

而插曲就是来源于这一场宴会,这一场宴会差一点就将招降大计给毁掉。

按照《明史》的说法,主持这一场宴会的是蓝玉,而蓝玉在宴会的过程中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要给纳哈出披上。

而纳哈出对此是百般拒绝。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不是好心吗?毕竟人家是担心你冷,才将衣服给你披上去。

但这对于纳哈出而言,绝对不是好心,相反,这是一种羞辱。

要知道,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民族,服饰也不同,你强行将你那个民族的衣服披到我的身上,这不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怜悯吗?

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蓝玉将衣服往他的身上披。

但他又是武将,没有将这个原因讲出来,而蓝玉也是武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层原因,还以为他是在客气,不断的将衣服往他的身上披过去。

甚至还放话,他如果不披,这个酒就不喝。

而他呢?顺着蓝玉的话就说,你如果不喝这个酒,那我就不披这个衣服。

原本一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宴会,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裂缝。

由于双方都是武将,性子直来直去,来回拉扯不到三回,纳哈出就率先撕破脸,将蓝玉的酒直接撒在地上,摆出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样子。

而蓝玉还没有发作,坐在他身边的常茂就已经发作,拔起剑就往纳哈出的那个方向劈过去。

纳哈出虽然久经沙场,但也经不住这突如其来的一剑,他虽然躲了过去,但这把剑还是劈中他的肩膀。

常茂为什么要为蓝玉出头呢?因为他是蓝玉的外甥,而当时他的父亲常遇春已经去世,他能依靠的也就仅仅只有一个蓝玉,他担任的官职也一直都是蓝玉的下属。

而这一刀下去,局势算是彻底崩坏。

“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伤之。”——《明史蓝玉列传》

要知道,纳哈出可不是一个人来投降,而是带着不下于三百名士兵来投降,这三百名士兵一得知纳哈出被砍一剑的消息,当即有一部分返回辽东。

因为这无疑意味着原本的投降已经谈崩,明军随时会打过来,必须要提前做好布局,提防明军的进攻。

如果情况就此发展下去,将会有无数人要为此牺牲,而关键时刻,都督耿忠聪站了出来,他将纳哈出带领到统帅冯胜的营阵,将之前发生的一切跟冯胜讲了一遍。

而冯胜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对纳哈出进行安抚,同时命令纳哈出的将领观童前往辽东,说明情况。

但可惜的是,仅仅只有一部分士兵愿意投降,另一部分士兵选择北逃蒙古。

而冯胜命令都督濮英率领三千骑兵将那一部分士兵带回来。结果是什么呢?濮英遭遇到这一部分士兵的埋伏,全军覆没。

原本这一次招降事件平平无奇,但却差一点演变成一桩大事件,你说朱元璋能放过冯胜吗?

但话说到了这里,问题也就随之冒了出来。

03

如果要给这一场招降大会定一个罪魁祸首,那么这个罪魁祸首一定是蓝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朱元璋的处理方式却明显有问题。

将此事平息下去,及时止损的冯胜受到处罚,常茂也受到处罚,他的处罚是收押龙州,但蓝玉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这不是明显不对吗?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是朱元璋故意在打压冯胜,抬高蓝玉。

因为朱元璋决定在下一年,也就是在洪武二十一年,对北元发起决定性的一战,要一战将北元的主力彻底根除。

而对于这一个任务,冯胜肯定是不适合的,毕竟他原本就是公爵,现如今再加上招降纳哈出的成功,要是再来一次成功的话,朱元璋将会封无可封。

而蓝玉则不同,当时的他只是一个侯爵,就算他胜利,也是有可封的。

实际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明显不是。

自古以来,军队当中都讲究一个赏罚公平,为什么要赏罚公平呢?因为你赏罚倘若不公平的话,下一次战争降临,士兵肯定不会卖命。

毕竟卖命未必能得到奖励,不卖命也未必不能得到奖励,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卖命。

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致命性的,要是人人都在磨洋工的话,那一支军队有跟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因此,罪魁祸首肯定不是蓝玉。

而从当时军队的排行来说,这个罪魁祸首也轮不到蓝玉。

要知道,招降纳哈出可是这一次战争的主要目标,而蓝玉的身份仅仅只是一名右副将军,他的前面有一个冯胜,还有一个左副将军傅有德。

类似于这种天字一号的招降事件,主持的应当是冯胜。

因为当时在军中只有冯胜的地位与纳哈出是平等的,倘若冯胜命令蓝玉去招降的话,恐怕纳哈出当时就得掀桌子。

毕竟明朝原本就是受降的那一方,而受降的地点也是在明朝的地盘,结果你明朝竟然命令一个排名第三的将领来谈判,你说这不是人格上的羞辱是什么。

因此,这一场宴会的主持者既不可能是傅有德,也不可能是蓝玉,只能是冯胜。

难不成冯胜是这一起事件的导火索?不,这一场事件的导火索是常茂。

因为常茂的身边有一名懂蒙古语的指挥使,而纳哈出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倘若情况不对的话,赶紧撤退。

常茂还以为他是来诈降的,因此拔起剑就往他的身上劈过去,而正是这一剑,导致事件直接恶化。

既然如此,为什么冯胜还会受到惩罚呢?因为他故意针对常茂。

常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对于常茂的出发点是只字不提,只提常茂的恶行,以至于常茂受到朱元璋的处罚,而常茂的小宇宙到这时彻底爆发。

要知道,冯胜是常茂的岳父,按道理来说,你作为岳父,将女婿拉上岸是你的职责所在,但是他非但没有将常茂拉上岸,还一个劲的将常茂往水里踢。

因为他自始至终都瞧不上常茂,倘若他的父亲不是常遇春,他的女儿也是不可能嫁给常茂的。

因为常茂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 *** ,甚至连他父亲常遇春的妾他都下得去手。

“又奸宿军妇,及奸父妾,多般不才。”——《大诰武臣》

而他要是 *** 的话,可以理解,重要的是他一丁点军事天赋都没有,要不然也不会一辈子只给蓝玉当跟班。

正是因此,他巴不得这个女婿早点死,自己的女儿也好早点改嫁。

但常茂却吞不下这口气,当着朱元璋的面爆料冯胜的大瓜,就比如冯胜曾经将缴获的战马自己收藏起来,又或者强行占据北元军官的女儿。

对此朱元璋当然不会放过,因为冯胜这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鄙视朱元璋的权威,结果就是翁婿双双下台。

这期间有蓝玉什么事吗?没有。

04

既然招降事件跟蓝玉没有一丁点关系,那为什么他还会成为主人公呢?因为蓝玉案。

由于蓝玉案的爆发,蓝玉本人成为众矢之的,你无论如何给他泼脏水,朱元璋都不会去计较。

毕竟蓝玉越是罪行累累,他杀蓝玉就越是理所应当。

而蓝玉当年嚣张跋扈,得罪的人肯定不会在于少数,再加上手里掌握着笔杆子的文官向来都是武将的对立面,你说文官会放过抹黑他的机会吗?肯定不会。

这也是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毕竟对于年代太过于久远的事件,后人根本无法去考证,但所幸的是,他们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又或者史书他们已经修改,但是却有物证存活于世,这个物证就是文物。

正是因此,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1/572969.html

“张冠李戴:一个无辜的替罪羊” 的相关文章

孙亮作为孙权的幼子 孙亮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孙亮作为孙权的幼子 孙亮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对东吴两宫之争:作为孙权的幼子,孙亮是如何莫名其妙当上太子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孙权长子孙登逝世。孙登死后,太子之位空悬。当时最年长者为孙权三子孙和(次子孙虑在232年就过世了),孙和幼年时因天资聪慧和母亲王夫人的缘故非常受孙权喜爱。当...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贝子作为皇室宗亲爵位 乾隆为何会封福康安为贝子

贝子作为皇室宗亲爵位 乾隆为何会封福康安为贝子

对福康安并非皇室宗亲,乾隆为什么赐封他为贝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个儿子,乾隆时期的名将和民族英雄。福康安还被乾隆赐封为贝子,他也是第一个在宗室之外被封此爵位的人。那么乾隆为什么这么看重福康安呢?其原因有两点。1、孝贤纯皇后的侄子福康安是孝贤纯皇后...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主父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到了长安之后,他直接上疏汉武帝刘彻,...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有7个漂亮女儿,为何都嫁给了同1个人?他是谁如此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回首三国历史,称得上英雄者寥寥数几,魏武帝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确实并非虚言。但是比起屡战屡败的刘备,曹操...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还不知道:岳飞被宋高宗杀害,真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是宋朝抗金的英雄,他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不畏权势,以身殉国,被世人敬仰。然而,岳飞虽然与金国征战多年,但他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荣耀,反而被宋高宗处死。后世史家在对...

历史上的王朗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真的将人给骂死了吗

历史上的王朗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真的将人给骂死了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中,记载了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原文摘录如下: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佬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

评论列表

MoonShadow
MoonShadow
4周前 (10-29)

对于冯胜在招降纳哈出事件中的行为,我认为他过于自私和冷酷,尽管常茂的行为确实不妥之处值得批评指正但他在处理过程中故意针对女婿、抹黑他人形象的做法实在令人失望透顶!历史真相应该被尊重和保护而不是任由个人私欲肆意扭曲事实让人痛心疾首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