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曾国藩传世四句真言,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掌握秘诀,必出头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1-19)620

前言

有人问过你这样的问题吗:为何同样处在费拉不堪的朝代,可以诞生出杰出的政治家?譬如晚清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满清灭亡前夕,老天竟育出四大名臣,而这其中更具传奇色彩的要属曾国藩。

一个连高考都落榜六次的人,最终却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命运的宰辅大臣,在人生这样暗无天日的低谷里,他究竟续上第七罡的力量?

他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

天生平庸却被无数人瞩目,这就是曾国藩的写照。曾国藩出身一个普通的耕读世家,老曾家族世代务农为生,数百年来都未曾出现过一个举人。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农民,勤勤恳恳地耕耘着几亩薄田。

小时候的曾国藩天资也平平,功课也就那样。14岁那年,老曾高高兴兴地送儿子去参加之一场科举考试,希望藩儿能中秀才出人头地。谁知成绩单上赫然一个墨迹斑斑的“不第”。

一年一度的考试持续了六年时间,曾国藩还是基本没怎么进步。那一年的秋天,18岁的他站在村口的榜单下,望着第六次落榜的结果发呆。

“真是个废物,比小偷还笨!”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冷笑。曾国藩转头一看,只见村子里新搬来一个流里流气的小偷摸擦着汗津津的脸,从他家房顶翻下来。

原来小偷进了曾家偷东西,曾国藩当时正背诵着《岳阳楼记》,从傍晚背到深夜也没背牢。气得小偷当着他的面把《岳阳楼记》全文背了一遍,表示自己比曾国藩这个书呆子还聪明,然后翻墙而逃。

曾国藩站在原地,怔怔地望着小偷消失的背影。连续六次落榜,羞辱再加羞辱,这让还在求学阶段的曾国藩备受打击。

一夜之间,昔日那个爱打闹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开始整日埋头苦读,像一个行尸走肉似的机械渲染着没完没了的四书五经。

七年之痒,他终于成功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六年后,19岁的曾国藩终于在第七年的科举中名列前茅。当他拿到那张印有“中秀才”字样的证明,泪水夺眶而出。一路奔波六年,六年的汗水没有白流。

那一年,曾国藩21岁,终于高中举人。第二年,他又在殿试中高中进士,正式获得了出仕做官的机会。从此,曾国藩的仕途一片坦荡。

然而,即便到了这一步,成就感和喜悦并未在老曾心中停留太久。或许是少年时那连续六次的失败给他的打击太大,这使得老曾性格中自卑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他时常觉得自己的学识太过粗浅,无法应对仕途中的种种险阻。

因此,新科进士的曾国藩并未因为如愿以偿而沾沾自喜。反而是在得知捐纳大笔钱财才能入京任官后,老曾索性推脱了这个机会,选择回到故乡临桂,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苦读生涯。

十年寒窗,他是如何被开眼的 十年闭门苦读,曾国藩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回到家乡的老曾白天在自己耕种的田间忙活,晚上则看完所有人文历史典籍和兵书。他希望能从中汲取到人生行事的极致智慧,以此弥补自己先天不足的才能。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农家青年默默地度过了十年光景。直到某一天,一位叫袁甲三的老者敲开了曾国藩的门扉。这位老者原本是秀才,后来放弃仕途,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盯着眼前这个满脸风尘的青年,轻声问道:“听说你才能不凡,能否解答我一个问题?”

曾国藩有些讶异,随后微微颔首。袁甲三笑了笑,清了清嗓子:“人生处世,最重要的就是识人知面善断。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没想到老者之一个问题就如此高端,曾国藩愣了一愣,随后斟酌开口:“不尽然。我认为人生处世,最重要的是不要轻言放弃......”

两人就这样相谈甚欢,袁甲三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他虽然平生未占过仕途,却对人生道理洞若观火。

大概是出于好奇,袁甲三开始时不时登门拜访,向曾国藩请教人生和读书的种种疑问。两人关系日渐亲厚。

在这位老者的启发下,曾国藩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在这大乾坤间掀起波澜,光靠熬夜苦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果断坚决的胆识与气节,需要对人心与世道有极为精准的洞察力,更需要随时调整自己,与这个多变的世界保持高度契合......

也正是在袁甲三的启发下,老曾察觉到当前天下的际遇已发生了巨变。他不禁在心中暗自发问:我在期盼什么?在等待什么?

四句箴言,成就一代名臣

当曾国藩再次推开皇宫大门,已经是10年后的事了。10年来,天下变幻,满清朝堂早已不是他离开时的模样。西方传教士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洋人的先进武器给朝廷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太平天国的武装起义也让这块土地上的生灵涂炭。

在这样的历史关口,曾国藩终于选择挺身而出。他上疏朝廷,五次致事,毅然提出用人建议。在他的奏折中,有一段话让人尤为记忆深刻:“臣谨按圣意,竭忠鞠躬,恳乞从速选用贤能,以振国威。”

当这句议论上传到圣上耳中时,已是1860年春天的事了。也就在这一年,年近40岁的曾国藩正式出任两广总督,开始了他辉煌的仕途生涯。

在担任总督的八年间,老曾先后训练了新式的湘军和淮军,又兴办了多所工厂,是当时主张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而在他推行变法的背后,有四句箴言一直激励着老曾,也成就了这位晚清之一名臣。

“挺”字当头,坚忍不拔是非凡业之本

在老曾看来,男子汉要成大器,必先具备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的特质。年少落魄的他就是这样一次次将自卑和失败甩在身后,以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直面坎坷,最终撑到了人生的巅峰。

作为一个政治家,曾国藩也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的头脑。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推进变法,就得有足够强大的决心支撑,有足够坚韧的性格作保障;正所谓“命连运构,运有关天命”,唯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才能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命运。

“辣”字主事,果断才是行动的灵魂

「殊为眼明手辣」,这是老曾对自己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评价。而这句话,也完全适用于老曾本人。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唯我独尊的思想充斥朝野。然而老曾却经年累月主张开荒拓野、师夷长技,他看清了「逆境生机」的内在运行法则——种子如果不埋在泥土里,怎会发芽结果?

作为变法的斗士,老曾必定要具备左右开弓的决断力。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判断局势,并迅速决定自己的作为或不作为。正如1860年春天,当兵败消息四起之时,老曾仅用了几日便正式上疏请缨出战,最终一举担任两广总督。

而8年后,在历史的长河中,老曾也成为最早发出号召,积极介入洋务运动的臣子。正是由于他的果决与巧妙应变,老曾获得了开眼看世界之一人的美誉。

“变”字立足,与世界和历史同频

10年的封闭式学习并没有束缚住老曾的胸襟,相反使他积淀了宽广的知识面。当他再次踏入仕途时,老曾已成长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开明之士。

或许正是因为视野开阔,老曾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图存国运,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他不能固步自封,而要不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以求与这个发展迅速的世界保持同一频率。

正如1862年,老曾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所教西方知识的学堂——马尾船政学堂。三年后,又积极仿照西 *** ,大力发展军工企业。在老曾的倡议下,中国迎来了首次留学生出国潮......种种举措无不彰显着老曾顺应时代变迁的开明态度。正因他能准确抓住机遇与契机,老曾也成为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先锋者。

“恕”字待人,宽厚胸怀是担当大任的前提

如果说老曾在行事立足上追求变化,那么在为人处世这里,他则一直恪守着「恕」的原则。在那个满清腐朽的年代,很多臣子总想在朝堂上占尽便宜,处处与老曾作对。但老曾没有因此心生芥蒂,反以宽厚的胸怀包容万物。正如他曾说过的那般:「情愿他人占我的便益,绝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或许正因内心广袤无垠,老曾性格中那自卑的一面也逐渐消弭。他不再是当年连续六次落榜才得中第的倒数秀才,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坦荡、知天命的大丈夫之姿。也正因心胸深广,老曾从未萌生报复之心,反以礼来疏通人际关系,化解误会。

正是由于宽和待人的性格,老曾成为当时最受重用的名臣。或许咸丰也从老曾身上,寻得了珍贵的心灵寄托。毕竟,这个国家早已物是人非,能让人回味往昔的温暖,已然寥若晨星。

结语

这样一个家世寒门的农家子弟,如何成长为四大名臣?答案或许很简单,不过三字:吃得苦。然而欲成大器,坚韧更是不二法门。因为万事万物都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世上从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或许每一个普通人都无法左右时代的洪流。但只要内心坚定,深谙变通之道,又能宽厚待人处事,与世界和历史同频共振,又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1/573417.html

“曾国藩传世四句真言,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掌握秘诀,必出头” 的相关文章

王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王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汉初王室之中,能够算得上真正幸运的,刘启的第二任王后王娡理应被提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王姪是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受到汉景帝刘启的宠爱。在宫中,由于处处谦让,不与人计较,不但得到皇帝的万千宠爱,就连婆婆窦漪房都对她落落大方的表现赞不绝口。但这...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为什么要放清兵入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吴三桂这个人,很多人都会想起他起兵反清的事,特别是他的口号,兴明讨虏,这句话放在电视剧里面或许有些人能信,但是你看看吴三桂的一生,这个人,从他生下来开始,就是个反复横跳的二五仔。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的辽东,他的父亲...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为何突然发动襄樊之战?是受谁的指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做了两件轰动天下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当着孙吴使者诸葛瑾的面怒骂孙权:“吾虎女焉嫁犬子?”,随后关羽还冒了一句话,“如不看在丞相之面,立斩汝首!”,关羽这句话与他在白马...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