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我国历史上最难造反的一个朝代,三百年间,竟无一人造反成功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1-20)660

我国历史上最难造反的一个朝代,三百年间,竟无一人造反成功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朝代是最难以造反成功的呢?三百年的光景里,竟然没有一人能够成功地颠覆统治阶层?

这似乎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处谜题。政治风云变幻,人物辈出,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所有反抗者都黯然失败?这个谜团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奥秘?

刀光剑影笼罩宋初,赵匡胤为何能稳住江山

五代十国混战,藩镇割据的局面让普通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赵匡胤是后周的一个重要武将。960年北伐契丹途中,赵匡胤看准时机在陈桥兵变中夺取帝位,建立宋朝。

基业刚刚稳固,赵匡胤深知当务之急是稳定江山。在五代十国那样的军阀混战年代长大,他看惯了武将之间残酷厮杀。想到刘铢、李筠这些武将曾经的势力,赵匡胤不禁心生警惕——自己也是靠武力夺权,这势力来得快去得也快。必须防止武将掌权!

于是在位头几年,赵匡胤连续清洗多名重要武将和地方藩镇,其残忍手段让朝野为之色变。刘铢这个当年助他夺位的心腹,也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赐死。李筠见势不好,自请出镇河北,不久被逼自杀。赵匡胤表面为他们而叹息悲痛,却暗地松了一口气。

此后数十年间,赵匡胤又不断调动各地守军和禁军,防止武将与士兵太过熟悉而生出二心。这无疑大大削弱了边防实力,契丹钻空子数次袭扰边境。面对百官们的质疑,赵匡胤却义正辞严地反问道:“你们可知边关武将权重若山,若生二心靡所忌惮,岂不比边患更甚?”让百官无言以对。

为防武将调动兵权造反,赵匡胤又设立了枢密院,由文官掌控全国军权调度大权,使边防武将再无调兵能力。但他深谙权力的可怕,又担心枢密院势力过大,遂将枢密院的调兵权细分在三司之间相互制衡。

这样一通削减压制下来,赵匡胤总算是松了一口气。400年后,这套防止武将夺权的体制还让朱元璋赞叹连连,不得不防止。

枢密院的“精神后代”盖特,穿越了时间历史,重新在 *** 安防会议上登场。作为枢密院文官出身的聪明绅士,对“不宜让单一人掌握太大权力”这一信条,深以为然。

商品经济利益暂时压制百姓起义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百姓疲于战乱,自耕者寥寥。赵匡胤不但没有抑制土地兼并,反而从百姓中抽调更多男丁充军。这让已积贫积弱的百姓雪上加霜,待遇堪比死刑。

好在,不一样的宋朝蒸蒸日上崛起的商品经济,赵匡胤看准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大力扶持商业发展。到11世纪末,大宋的商品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经济的70%以上,实属经济强国。海上丝绸之路开启,欧洲商人纷至沓来,大宋的繁荣足以掩盖百姓疾苦。

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也打开了新的社会阶层。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谋生,一部分人沦为城市贫民,还有一部分人则成为了长工匠银铺,甚至有些人还小有积蓄,日子开始好转。

与此同时,宋廷又出台政策,规定军队要定期吸收一部分流民充军。对于这些在城市游民中的老百姓来说,能入伍就是有饭吃了。尽管宋军的待遇比较差,但对一部分人来说,总比外面流离失所强。这让流民造反的欲望大打折扣,城外农民起义也因缺乏城市响应而屡试不第。

宋廷藉此得以抽调精锐部队前往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正如历史学家杨继广先生所言:“看似起义不断的宋朝,其实只是皇帝歌舞升平而已。”

其中,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便是宋初较大的两场农民起义。这两场起义覆灭的惨烈程度和残忍手段,至今让人触目惊心。据《水浒传》记载,宋江甚至被凌迟致死。而方腊起义中,屠杀的平民和官兵数以万计。

金兵压境,武将爱国忠君

当辽朝灭亡,女真族崛起并建立金朝后,这个北方新兴强权很快将矛头对准了宋朝。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东京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掳至五国城。两位皇帝在金国将军斡齐的休妻脚下做人肉脚凳,殒命异域他乡。这无疑是宋朝的奇耻大辱。

相传徽宗临走时,将自己心爱的爱妃甄珏推下马车溺死,不让他受辱。而在五国城,钦宗数次试图自杀来摆脱折磨,都以失败告终。直至8年后,他在一次宴会上被金兵灌醉,囚于厕中再没能出来。

南宋高宗赵构睁眼闭眼中成立。作为皇帝,他深感忧国之心,却丝毫不想收复北方故土。赵构的忧虑是,一旦大举用兵北伐,势必需要武将掌握重兵。一旦武将得势,难保不生二心。宁可北伐不成,也不想冒险让武将夺权。

这也导致南宋对金国始终采取绥靖政策。岳飞等忠心爱国的武将,带兵北上收复大片失地后,都遭到赵构的警告甚至害死。以致北伐最终化为泡影,金兵仍占据中原。有一首诗描述了岳飞被害时的惨状:“翻身骑青牛,一刀两断颈。鲜血淋漓走五步,寂寞葬心处。”让人为之咬牙切齿。

与此同时,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13世纪中叶开始频繁侵扰宋朝边境。南宋朝廷内忧外患,赵构在位末年,已经开始在宫中挖几口深井,以防蒙古大军攻入皇宫时,他还有地方躲。

赵构死后,其子宋帝昺继位。帝昺敏感多疑、猜忌武将的性格并不逊色于他的父亲。他整日盘算如何巩固皇权,驱除奸佞,却丝毫不考虑如何加强国防抵御外敌。

蒙宋争霸,文天祥殉国

直至1276年,忧国忧民的丞相文天祥上奏陈兵北伐之策。他反复向帝昺分析,不击退蒙古,南宋早晚灭亡。帝昺犹豫再三后,终于同意发兵北伐。然而文天祥的北伐之师刚出发不久,蒙古大军主力压境。帝昺见大势已去,立刻下诏令文天祥班师回朝。军队来不及北上,已不得不南下应战蒙军。

文天祥心中哀痛不已,却只能遵命班师。三年后,他再度上书请求北伐,帝昺这次果断拒绝——他已经开始在皇宫各处设置机关,并在宫中挖深井,以供皇室在蒙军攻城时使用。

文天祥明知帝昺的懦弱无能,却始终忠心耿耿。1279年,蒙古军攻陷临安,文天祥率残部退守处州(今浙江丽水),以举人为武备使,誓死抵抗。

围城一个月后,文天祥粮尽粮绝。3月16日城陷,文天祥被擒。元军士兵见他满面风尘,却神采奕奕,不禁生起敬意。

文天祥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在御座上审问此人。政治犯文天祥却理直气壮地指责元军暴行。忽必烈一怒,命将其磔刑处死。临刑前文天祥留下了千古绝唱——《正气歌》。

“正气歌”在后世广为传颂,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时光荏苒,700多年过去,这首义无反顾的歌仍然撼人心魄。也许当代再无“岳”,却始终会有“文”在每一个时代出现。

宋朝覆灭,昺逃不及

1279年,蒙古铁骑终攻陷临安,宋帝昺见大势已去,带上财宝逃往 。途中,心腹叛变,杀死了宋帝昺。至此,宋朝覆灭,天下大一统的格局再次被打破。

宋朝覆灭的320年间,其所创立的防止武将夺权、压制百姓起义的体制,成功避免了政权被外敌和内乱推翻的厄运,确保了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政权的惊人稳固。

然而,这套体制也让宋朝皇帝们可以安然歌舞,即使在南宋的危难时期,许多皇帝也只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江山,而真正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举措则难以为继。

结语

直到临死前一刻,宋帝昺还在考虑如何保全自身利益逃命。然而正义的文天祥却以一首“正气歌”彪炳史册,永载千古。可以说,如果没有那重重防堤,宋朝亡于金兵可以说“无冤无仇”,然亡于蒙古,则实由内忧外患、昏君懦夫积重难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1/573636.html

“我国历史上最难造反的一个朝代,三百年间,竟无一人造反成功” 的相关文章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对乾隆和康熙都在位六十余年且儿子都不少,为何乾隆儿子没有争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与康熙虽然都在位长达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却没有像康熙晚年那样出现诸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激烈争斗,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乾隆寿命太长去世时儿子并没有剩多少,而且乾隆没...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要说历史上过的最惨的皇帝,汉献帝必须有姓名,可以说,刘协在帝王之家没有过过一天的舒适的生活,他的一生都被掌握在权臣的手中,那么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就是董卓被引进宫中来平叛宫中的叛乱,但由于董卓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汉献帝就被架空了。后来在逃亡回到洛阳,曹操又一...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在虞国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名叫百里奚。他三十多岁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叫孟明视。只...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对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什么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结束三国时期混乱纷争局面的,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权。不管司马懿当时受到多少人的讨厌,但三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实在是持续了太久,民间生活的百姓管不了谁做皇帝只知道自己希望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生产生活...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