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明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去了哪,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2-03)690

前言

大明灭亡之际,曾号称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究竟去了何处?说出来,你可能会感到匪夷所思,甚至难以置信。这支神秘而强大的军队,曾经宣扬着维护王朝荣耀的信仰,如今却隐匿在历史的角落。

15万锦衣卫的去向成为历史上一个谜团,其神秘程度令人百思不解。是他们在大明灭亡后选择了溜之大吉,尽享余年安逸?亦或他们在乱世中找到了新的归宿,将信仰和誓言延续下去?

创立之初,权力滔天的禁卫军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自立为帝,是为明太祖。作为从底层农民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骨子里对权力极其敏感和独断,他深知要让一个部门为自己所用,必须要让其脱离六部体系,单独存在。于是他将自己的护卫部门直接升格为禁卫军,并取名“锦衣卫”。

锦衣卫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任何部门约束,可以监察官吏犯罪,连六部尚书都要让其三分。在这个时期,锦衣卫办案极为迅速,皇帝需要什么情报,第二天就能呈上御案供其查看。百官被其监控的程度,有传言称朱元璋甚至能一行行地念出某位大臣前一天晚上的所作所为。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成为了朱元璋清除心腹之患的利刃。在他们的配合下,一些异己分子如胡惟庸案中的主角,还有反对朱元璋的勋旧大臣蓝玉,都被秘密处决。可以说,锦衣卫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在晚年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朱标并不能完全掌控锦衣卫这个如同双刃剑的组织。为避免权力外泄,他选择亲自动手,直接废除了锦衣卫。

权力再度膨胀,变本加厉的滥杀滥权

哪知儿子朱棣并不甘心被软禁在藩王的位置上。永乐元年,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造反,最终击败侄子建文帝,夺得大明的江山。

夺权之后,明成祖朱棣马上恢复了锦衣卫制度。在其支持下,锦衣卫重新成为皇权最坚实的后盾。甚至可以说,锦衣卫的地位在朱棣手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皇帝不在京城的日子,锦衣卫统领就代表更高统治者。

于是在这段时期,明成祖外出用兵时,锦衣卫们就肆无忌惮地兴风作浪。最典型的案例要数“狱中死”的解缙。解缙是永乐大典的总编修官,一个顶尖文臣。可就因为得罪了锦衣卫统领纪纲,竟然被投入大牢羁押,苦寒中冻死狱中。

类似的黑幕不胜枚举。锦衣卫权势无边,逮捕杀戮几乎无需理由,朝野之间的斗争也愈加白热化。而他们自己,更是金银财宝收受无度,贪污成性,引发朝野广泛不满。

逐渐沦为东厂附庸,名存实亡

好景不长,到了正德、嘉靖年间,皇帝的信任度已然不再集中在锦衣卫的身上,取而代之的是掌握后宫的东西厂太监。这些出身宫廷的太监们手段强横,很快便抢占了锦衣卫在情报收集方面的权力。

此时的锦衣卫地位已大不如前,甚至要依附东厂等机构才能获得资源,活下去。其队伍结构也在这种环境下逐渐恶化——很多王公贵族子弟凭借家世关系混进编制,形同虚设。而统领们也只会整日吃喝,不再过问建树。

在这种情况下,锦衣卫的队伍迅速膨胀到了15万人之多,然而大部分都只是领着工资的冗员。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得不通过买卖官职来求得生路。甚至就连一些文臣的儿孙也参与其中,企图分一杯羹。

于是这些冒充“锦衣卫”的市井恶棍就四处敲诈勒索百姓,到苏州的时候更是遭到当地人民的痛打。原本令人生畏的禁卫军,如今已然名存实亡,沦落为披着羊皮的一群流氓恶人。

危难关头,四面逃窜一空

至崇祯年间,大明已是满目疮痍。而这时贪生怕死的锦衣卫们,也早已人心涣散。李自成农民大军杀到城下,这15万禁卫军居然毫无反应,任由土地 *** 。

最后一批有骨气者选择跟随南明政权,继续与满清抗争。但他们抱残守缺,很快也在缅甸战死。而那些投降满清的锦衣卫,也都被坑杀,無一生還。当年的一言堂终结在戏剧性的刀光剑影中。

最后的最后,这群不攻自破的锦衣卫们丢盔卸甲,四面逃窜而去。他们的下场就如同大明这个快要覆灭的王朝一样,分崩离析,被历史的长河遗忘。

人心不古,锦衣卫为何从英雄变零

锦衣卫的兴衰成败,折射出一个帝国从鼎盛到衰落的整个过程。它同大明的国运息息相关,最终也难逃一起毁灭的下场。

我们不禁要问,这最初辉煌一时的特务机构,为何在最后关头人心涣散,四面出逃?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心不古。

创立之初他们确立的威严与地位,到后来惰政滋生,龙生龙,凤生凤的局面下,已然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市井无赖,将锦衣卫的金字招牌变成讹诈利益的工具。

而在穷途末路的明末,这群锦衣卫们又岂会有半点忠义可言?当利益归零,性命难保之时,他们自然也只会选择各自逃命,而非舍生取义。

结语

人心难测,兴衰无常。历史和现实都在提醒我们,一个良好的制度或体系,最关键的支柱依然是人这一不稳定因素。一旦人的本性走偏,一切都将活生生坍塌殆尽。不攻自破,正是锦衣卫更好的注脚。

锦衣卫的存在成为历史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他们是明朝灭亡的祸根,因为他们无底线的权谋斗争,直接影响了朝政和国家的稳定。然而,也有相反的声音,认为锦衣卫在一些历史关键时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护了明朝的国家安全。

在大明国运的历史长河中,锦衣卫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他们的存在既是一种安抚权力的工具,又是一把双刃剑,成为历史争议的根源。无论如何,通过审视锦衣卫在历史中的角色,我们或许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以及权谋与忠诚在乱世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2/578834.html

“大明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去了哪,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的相关文章

钟会造反如果不是泄密的话 钟会加上姜维会成功吗

钟会造反如果不是泄密的话 钟会加上姜维会成功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造反,如果不泄密,加上姜维的帮助,有可能成功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

和珅作为臣子为何那么有钱 和珅的钱都是怎么弄来的

和珅作为臣子为何那么有钱 和珅的钱都是怎么弄来的

还不知道:和珅为何那么有钱?来看看他的这些收入都是从哪些方面弄来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去到北京,肯定都会去逛逛和珅的老家——恭王府,这座既有戏楼又有汉白玉整雕门,巨资打造的和珅后花园,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和珅曾经是鼎鼎有名的大贪官,他家中搜出的巨额财富是...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却被灭族 司马家到底得罪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为啥被灭全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剧或小说,一说起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位经典的人物曹操。他有勇有谋,但身边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那就是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之前的祖祖辈辈,...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商鞅最后受车裂之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归功于“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贯彻到了治国之道上,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但为什么最终他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呢?首先...

刘备打仗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刘备打仗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后来北伐,粮食总是不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