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继位当晚,十七阿哥为何突然前来求见?为了逼杀军师邬思道
雍正帝继位当晚,十七阿哥为何突然前来求见?为了逼杀军师邬思道
若论千古一帝都有谁,雍正必定榜上有名。他敢想敢做勇于创新,承接了康熙时期的繁荣,开辟了乾隆时期的另一传奇,是“康乾盛世”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枢纽。
但是雍正成为帝王之前,在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中经过了惨烈厮杀,才成功走向至尊之位。这并不稀奇,毕竟大多数帝王都是双手沾满鲜血、双脚踏着失败者的身体过来的,他们的样子狰狞可怖,令人恐惧。
为了洗刷自己的残暴嗜血的形象,雍正像所有帝王一样开始清除看见自己罪行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谋臣邬思道,所谓“兔死狗烹”的速度也不过如此吧!
雍正夺嫡
康熙共有35个儿子,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后父子不和,废黜胤礽太子之位。太子之位空悬,众位皇子跃跃欲试,明争暗斗,也就是历史上的浩浩荡荡的“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阵势之大,涉及皇子之多,党派分为大爷党、 *** 、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十四爷党,混战一通。大阿哥胤褆不受皇帝待见,自知无缘帝位,转而支持八阿哥胤禩。
胤禩自幼养在大阿哥母妃惠妃膝下,兄弟二人感情甚笃。只是,胤褆智商不高,哪壶不开提哪壶,在康熙面前力荐八阿哥,说“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而且还说他会替父杀掉胤礽。
这一番话让猜疑心重的康熙怒不可遏,当即训斥胤褆,内心也对八阿哥抵触排斥,并提防他篡位。可是,大阿哥经此一事,仍然不长记性。
不久,三阿哥胤祉告发大阿哥在宫中大行魇镇之术,欲加害废太子胤礽,康熙听闻大怒,将大阿哥圈禁。八阿哥一向与胤褆私交甚好,于是他再一次被牵连,康熙连同八阿哥一同收押。
虽然后来又将其释放,但是自此以后,八阿哥一直为皇帝所厌弃,夺嫡也没有希望了。于是,八阿哥转而支持四阿哥的同母胞弟十四阿哥,原先支持八阿哥的九阿哥、十阿哥也跟随八哥的选择,转向十四阿哥阵营。
此时,这一阵营最为声势浩大。四阿哥则行事谨小慎微,起初他支持 *** ,当太子胤礽两次被废之后,他深知太子复立之事已毫无希望,索性自立一派,暗中结党营私,拉拢朝中势力。
此时,主要是两大阵营,八阿哥附庸的十四阿哥一党和表面“势单力薄”的四阿哥一党。而康熙最讨厌拉帮结派的行径,对于冒头的八阿哥一党十分不喜,多次打压批评。
1722年,康熙驾崩,皇子们蠢蠢欲动。依照惯例,皇子们需进宫听诏,宫中危机重重,四阿哥一时没了主意,邬思道一个计策安抚了四阿哥,助四阿哥顺利继承皇位。
邬思道谋划
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早年多次参加科举不中,但是渴望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心丝毫没有动摇;于是,他另辟蹊径,在各位达官贵人的府上做入幕之宾,等待一个机会。
后来,胤禛弃 *** 自立一派,逐渐冒出头。邬思道注意到了此人谋略无双,先前蛰伏在太子身边,借他人势力壮大自己,后来即使自立一派也暗藏锋芒,行事谨慎稳妥,属实大才。
良禽择木而栖。邬思道决定以谋臣的身份辅佐四阿哥,为他出谋划策夺取帝位。如果夺嫡成功,他在朝中必定前途无限,亦或者名垂青史。
邬思道原本是田文镜的师爷,据说,邬思道每每为田文镜执笔之前,必须要先将五十两的银元宝放在面前方可,而田文镜对邬思道的所有要求全部照办。
后来,邬思道在田府的待遇被雍正知晓,在田文镜死后,邬思道被请入雍 *** 邸办事。雍正和邬思道彼此欣赏,互相信任,共同谋划夺嫡之事。
在邬思道的辅助下,雍正韬光养晦、悄悄扩大势力,得重臣大将年羹尧与隆科多的支持,处理政务的能力深受康熙认可。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
当晚,人心惶惶,对于进宫之行,四阿哥十分担忧,唯恐八阿哥对他下手,不敢前去。邬思道则让他放心前去,此时若是不去,八阿哥必然会篡改遗诏,到时我们只能任人宰割。
若是届时不回来,我们一定带兵前去救您。于是,雍正将兵权交给邬思道,自己只身前去。由于十四阿哥不在京城,八阿哥无计可施,最终四阿哥成功夺得皇位。
但是皇帝即位之后历来是“飞鸟尽,良弓藏”,一切见不得光的东西悉数被覆灭。邬思道也是这样的结局。
雍正在稳住大局之后,对往日之事思虑良多,当天他吩咐十七阿哥听自己号令解决掉知道他们太多过往的邬思道。
兔死狗烹
话说,雍正继位当晚,邀邬思道在屋中畅饮攀谈。邬思道深知雍正的意图,毕竟他为雍正谋划那么多年,对于他的秉性再清楚不过,他的帝位不允许有灰尘,故而往日腌臜的人和事必须抹去。
邬思道战战兢兢,言语间提醒雍正此时已不是昔日的皇子,是如今“光明磊落”的天子,行事不可像以前一样,不然即位之初便名声垂册,属实不好看。
雍正听了此番话,犹豫之后,更加坚定了除掉邬思道的想法,没有了他,自己的经历就是干净的。看到雍正眼中浓烈的杀意,邬思道不再委婉劝说,直接向皇帝暗示门外的兵马。
若是自己哪天遭遇不测,自然会有消息遍布天下,雍正心中骇然、不敢动作。门外的十七阿哥见雍正迟迟不给信号,请求拜见,邬思道明白十七阿哥一旦进来,自己的性命也就休矣。
于是,邬思道向皇帝承诺,隐退朝堂不再从政,这才保住了性命。此后,邬思道销声匿迹,安于平凡。邬思道此举非常明智,本来追逐荣华富贵,结果帝王功成名就之后卸磨杀驴。
此时,他不再执着于名利,宁愿放弃所有求得一命。如果当初邬思道没有辅佐君主,只是做一般官员的谋臣,凭借他的才能想必也能大富大贵、史册有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