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光耀晚年直言:虽然新加坡是华人国家,但它不会回归祖国

中国历史10个月前 (02-10)660

&34;是很多中国人的概念,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大部分中国人即便漂泊海外,也始终都会牵挂着心里的祖国。但是,这一令人动容的&34;论,在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眼中,却并不值一提李光耀的辉煌

说起李光耀,他身上的标签可不少,大部分都是新加坡的政界大权,因此他也被誉为&34;。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位能搅动新加坡政治风云的&34;,身体里却流淌着中国的血脉。

李光耀的光环

李光耀的祖上是广东人,他于1923出生在新加坡,从小就接受英式教育,他的文化课成绩很好,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读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42年的时候,日本军队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不得不被迫中断了学业。

在李光耀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在新加坡被侵占之处,他并不知道日本士兵要求所有新加坡人在见到日本军的时候都要对90度鞠躬行礼,因此,当李光耀与一个日本人面对面擦肩而过之后,这名日本人恼羞成怒地将他叫回,逼迫他下跪并狠狠地踹他。

李光耀后来在自述表示,日本人的那一脚让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新加坡人要承受这样的命运。后来,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大量逮捕新加坡年轻人,打算对其进行集中屠杀。

李光耀本来也被抓住了,但他急中生智,在将被装上卡车之前编了个理由逃回牢房,奇迹就是在这时出现的,当时正巧当值的日本兵在进行换防,李光耀趁机逃过了屠杀。

后来,随着战争结束,李光耀得以继续学业,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而后赴英留学。

在留学期间,李光耀受导师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加上日本人给他留下的“阴影”,李光耀在思想上开始呈现开始反殖民统治的倾向。

1949年,李光耀从剑桥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从此开始正式步入政界。

毕业后的李光耀没有之一时间回国,而是先在英国参加了一个东南亚团体组织,经过几年的沉淀积累,他在圈子里拥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并在不久后顺利当选立法议院议员,这位李光耀为新加坡争取自治权提供了很大助力。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李光耀成功促成了新加坡自治邦的达成,在他后续的经营下,新加坡的发展日渐繁荣,而他本人也成为了新加坡总理,直到1990年才卸任

在李光耀任职的过程中,新加坡不仅成功独立,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与台湾地区和大陆方面的外交事务上,李光耀也处理得面面俱到。

李光耀的“国父”之名由此而来。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三观正、能力强的总理,却称新加坡虽然是华人国家,但它并不会“回归祖国”。

这是什么原因呢?

坚定的独立

原来,在李光耀的心里,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存在、独立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新加坡境内存在着大量的华人和华人后裔,但新加坡就是新加坡,既不是中国的附属,也和中国没有任何除正常外交之外的关联。

但是,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因此,在面对国内复杂的人口结构时,为了保证各地区百姓都能够适应新加坡的生活,李光耀将新加坡官方语言定为了四种: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

没错,为了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能够和平共处且拥有相同的价值导向,李光耀做出了细致入微的考虑。

李光耀的目光非常长远,新加坡虽然是有着“亚洲四小龙”之称的发达国家,但其国内产业分布范围却只集中在电子、石油、航运等外贸经济上,像是制造业、农业等涉及人们基本生产生活的行业,就是新加坡的弱项了。

所以,在意识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支撑的时候,李光耀就将英语定为了官方语言的首位,确保国内百姓能够有做外贸的基础保障。

毕竟,新加坡虽然富有,但不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国土面积,它都算不上强、大,只是在国际社会中依靠自身地理优势、特色人文换取发展资本的小国而已。

这就导致新加坡必须时刻独善其身。

他们不能与哪个国家过分亲近,当然也不会刻意疏远哪个国家,在国内本就充斥着华人群体的情况下,与中国有意保持距离才是明智的决策。

不然,国民中“含华量”本就容易让外人觉得新加坡天然站队中国,如果在政治立场上与中国过于亲密,只怕要招惹西方国家的无端猜忌。

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民安全,李光耀曾经明确表达过:“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的国家,我们不是谁的附庸,而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没有其他支援,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这番发言既是向全世界表达了自己的“不站队”立场,也让中国知道了新加坡并非刻意疏远,只是为了自我保全而已的初衷。

可以说,李光耀为了新加坡的长久发展,真是做尽了谋划。

他对新加坡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的热爱,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表露无遗。

新加坡的独立是基于自身优缺点考虑下得到的更优发展策略,它不涉及复杂的政治战局,只是李光耀的“赤子之心”的体现,他不希望好不容易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加坡再次因为复杂的国际形势而遭到不测,这种心情很多人都能体谅。

新加坡和中国

中国和新加坡是在1990年建立的外交关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较晚和我过建立外交关系的。

不过,虽然两国建交晚,但多年的外交合作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态势。

两国高层不仅定期会举行交流沟通,还在1995年的时候建立起了磋商机制,即时规划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

在双方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中国顺利成为了新加坡更大的贸易伙伴,主要合作项目遍布金融、科技、人文,双边贸易额也不断增长。

虽然李光耀于2015年逝世了,但他为新加坡打下的良好基础稳定地保障着新加坡的持续繁荣,新加坡现任印度裔总统尚曼达对中国的态度也十分友好。

在尚曼达看来,中国已然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在全球经贸过程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以此表达了他对中国的重视和对中新关系的期待。

不过,说起中国就逃不开美国,在被问到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时,尚达曼也清醒地表示,中美之间不应对抗,而是要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和平沟通增加彼此间互相理解,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谋求互利共赢。

不得不说,比起很多只知道抱美国大腿的国家,尚曼达要理智得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新加坡的发展也能越来越好。

其实,我国不论对哪个国家,都是秉持友好态度的,虽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因此就对中国交付真心,但比起自私自利,团结互助无疑是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

希望世界各国早日凝聚共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以互惠互利的精神造福世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1273.html

“李光耀晚年直言:虽然新加坡是华人国家,但它不会回归祖国” 的相关文章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三国时期,孙权同样多次北伐中原,为何没有效果?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其中,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斩杀了曹魏将领王双,第三次北伐时夺取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至于第四次和第五次,则是迫使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的孙权也曾多次进...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对韩信最后为何会被杀?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被冤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觉得扼腕叹息。可是我要说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诛杀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为刘邦曾经登台拜将的大将,韩信和刘邦之间出现隔阂的一...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丰盛...

程务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程务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明元年(684年),唐朝宰相裴炎因为被人诬陷谋反,遭到逮捕下狱。程务挺为了救好友裴炎,于是上书武则天,声称裴炎是遭人诬陷,绝不可能谋反。但程务挺的上书不仅未能拯救裴炎,反而自己也受到牵连,最后二人都遭武则天处死。...

吕后如此狠心手辣 刘邦那么聪明为何不杀吕后

吕后如此狠心手辣 刘邦那么聪明为何不杀吕后

对吕后如此狠毒,为啥刘邦不会灭了她,省得祸害子孙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不过吕后在史书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原因在于她扮演的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做过许多恶事,被后人诟病很久。因此,很多人都把吕后的“狠毒”归...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