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上最搞笑的政变:皇子带着十几个宦官,就能成功夺权登基
东汉历史上最搞笑的政变:皇子带着十几个宦官,就能成功夺权登基
公元125年十一月,东汉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十分‘搞笑’的政变。
一个当时年仅十岁的皇子,忽然带着十几个宦官,在宫里拿着刀一同乱砍,砍死了其他一些宦官。然后,这个十岁的孩子,就带着自己手下,跑到了皇宫里的云台阁,宣布自己要登基称帝!
这种事情,不管放在哪个朝代,似乎都显得很离奇。且不说这场政变,看起来就像是过家家。光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带头闹事,这就显得不太靠谱。
但这还不是最离奇的,真正离奇的地方在于,当这个孩子宣布自己是皇帝之后,下面的那些大臣,还真的纷纷前来拜见他。非但如此,在这些大臣们过来的同时,这个孩子还很快控制了京城的军队,迅速掌控住了京城的局面。
与此同时,这个当时年仅十岁的孩子,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之后,忽然下令,对当时把持朝政的阎家开刀。在这一晚之前,阎家权势滔天!当时把持朝政的太后阎氏,就是阎家的人。以这位阎太后为核心,阎家几乎把持了整个汉朝更高权力。
但结果,在这一晚,阎家多年经营出来的权力关系网,脆弱的仿佛一张纸。被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轻易一戳,就直接搅得稀巴烂。
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阎家的几个男人,已经被全部处死。掌权的阎太后,也已经被直接软禁。那枚象征着皇帝权力的传国玉玺,也被这个十岁的孩子,从太后手里抢了过来。
就这样,短短一夜之间,东汉高层风云突变。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了这场政变。
这个孩子,就是东汉的汉顺帝刘保。
而这场如同‘闹剧’一般的政变,后世史书上则是称之为‘西钟政变’。
一个十岁的孩子,带着十几个宦官,就轻易夺取了东汉的更高权力。这事不管怎么看,似乎都让人觉得有点荒谬。但问题是,这事偏偏就发生了,而且史书上记载的特别清楚。
那么,这场西钟政变,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场政变背后,到底都隐藏了哪些内幕?为什么一个十岁的孩子,仅仅带着十几个宦官,就能迅速控制局面?成功发动这场政变呢?
这事,我们其实还得从这场政变发生的几个月之前,汉安帝去世的时候说起。
公元125年三月,东汉的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在外出巡游祭祀的路上,忽然就病重了。
据史书记载,汉安帝的这场病,来的特别快。以至于刚刚发病,汉安帝就说不出话来,甚至连交代一下自己的后事,都很难做到了。
当然,对于汉安帝没机会留遗言这个事,后世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不是汉安帝没有留遗言,而是汉安帝病重之后,他被人给架空。
当时在汉安帝身边,最受汉安帝信任,同时也是最有权力的人,就是他的皇后阎氏。这位阎皇后,不但深得汉安帝的宠爱,而且和宫里的很多掌权宦官,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如果阎氏这时候想要突然搞一场政变,彻底隔绝汉安帝和外界的联系,并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从接下来阎皇后做的那些事来看,她确实有这样做的嫌疑。
总之,因为种种原因,这位汉安帝在外出巡游的路上,突然就病重驾崩了。而接下来,那位阎皇后,则是暂时封锁了消息,然后迅速返回了京城。而回京之后,在阎皇后的安排下,阎皇后的父亲和兄弟们,彻底控制了京城。
直到局面被彻底控制住之后,阎皇后这才宣布了汉安帝的死讯。
而随着汉安帝的死讯公开,接下来,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接下来到底该由谁来接班做皇帝?
汉安帝本人,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接下来带着十几个宦官,发动政变的那个小男孩,刘保。从皇位继承权的角度来说,此时刘保当之无愧是之一继承人,似乎根本就没有其他选择,肯定得由他来接班。
但问题是,在汉安帝去世之前,曾经发生了一点前置剧情,让刘保的接班人身份,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事说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十年之前,汉安帝无意之间,临幸了一个宫女。然后机缘巧合之下,就生下了刘保。讽刺的是,除了这个宫女之外,汉安帝后宫里其他的所有嫔妃,包括阎皇后在内,都没有任何人,能再给汉安帝生下一男半女。
如此一来,宫女所生的刘保,自然就成了汉安帝唯一的儿子。等到刘保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刘保自然理所当然就被立为了太子。
但对于这个结果,阎皇后自然很不满意。
阎皇后很清楚,因为刘保不是她生的,所以日后只要刘保做了皇帝,她肯定要失去所有的权势。反倒是那个宫女,以后会一跃成为太后,这让她完全无法接受。
于是接下来,阎皇后就开始对太子刘保出手。阎皇后先是找了个机会,毒死了了刘保的生母,也就是那个宫女。然后,阎皇后又利用汉安帝的乳母,激化矛盾,在朝中搞出了一个‘太子反对党’。
再后来,以汉安帝的这个乳母为首的一群人,不断在汉安帝耳边,说太子的坏话。再加上阎皇后本人,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于是最后,汉安帝一怒之下就上了头,直接下令,废了刘保的太子之位。
在古代历史上,太子被废的事件,发生过很多次。但是像刘保被废的这种情况,就真的很罕见了。因为当时汉安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刘保被废之后,根本就没有其他皇子,能够接下太子的位置。
当然,这个结果,对于阎皇后来说,也算不错。毕竟,在阎皇后看来,接下来她只要找机会,让汉安帝再生一个皇子,然后拉到自己膝下抚养就可以了。或者阎皇后自己可以生育,给汉安帝生一个皇子,那接下来,所有的问题自然都可以解决了。
但阎皇后怎么都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计划,最后却被一个意外给打破了。
公元125年三月,就在刘保刚刚被废不到一年之后,汉安帝忽然驾崩了。
汉安帝的突然驾崩,无疑打乱了阎皇后的所有安排。而且接下来最要命的是,到底要不要立刘保做新皇帝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汉安帝驾崩之前,真的曾经留下遗言,想要重新立刘保做太子,然后让刘保继承皇位。毕竟此时对于汉安帝来说,刘保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但是对于这个结果,阎皇后肯定接受不了。
要知道,经过之前那些事情之后,此时阎皇后和刘保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对于刘保来说,阎皇后不但和他有杀母之仇,而且还让他被废了。所以,只要刘保登基,一定会疯狂报复阎皇后。
这样一来,阎皇后篡改汉安帝遗诏,并且封锁汉安帝的死讯,自然也就说得通了。
当然,正史上肯定没有阎皇后篡改遗诏的记载,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汉安帝临终前,到底有什么安排。反正最后,阎皇后利用自己皇后的位置,先封锁了消息,回到了京城。等到阎皇后的家族,彻底控制住京城的局面之后,这才宣布了汉安帝的死讯。
而接下来,随着汉安帝驾崩的消息传开,大家围绕着下一位皇帝人选的问题,就开始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首先,士族官员那边,肯定更希望刘保接班。虽然这些大臣,不一定是刘保的人,但他们的位置,注定他们只能支持刘保。因为如果不立刘保,换做其他人做新皇帝,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换做其他人做皇帝的话,阎家接下来注定会长时间掌权。
外戚集团独掌大权,这是很多士族官员,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会直接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
但对于阎皇后这边来说,阎皇后肯定不能让刘保接班。但同时,如果不选刘保的话,选择其他人,好像也不太合适。而且因为东汉中期的时候,东汉的几位皇帝,生育能力基本上都不咋地。这直接导致,除了刘保之外,阎皇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继承人。
当时双方到底都进行了哪些斗争,后来史书上,没有太明确的记载。我们只知道,因为当时阎皇后的家族,控制了京城的军队。所以士族官员们的反对,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
于是最后,阎皇后力排众议,以‘刘保被先帝废黜’为由,绕过了刘保,然后去从其他老刘家的亲戚里面,挑选新人来继承皇位。最终,阎皇后选中了汉安帝的堂弟刘懿,做了新皇帝。
皇帝有儿子在世,但是掌权的皇后,却绕过了皇帝的儿子,转而去找皇帝的堂弟接班。这个结果,大家自然无法接受。哪怕在后来的史书上,大家往往也不认为,这个刘懿算是东汉的皇帝,而且他也没有皇帝的谥号。所以后来很多史学家,都直接称呼刘懿被拥立之前的爵位,称他为‘北乡侯’。
而接下来,随着刘懿被拥立称帝,因为刘懿当时年龄比较小,所以阎皇后自然也就可以顺理成章,掌控东汉的更高权力,直接临朝称制。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称其为阎太后了。
此时的汉朝高层,看似已经全部落入到了阎太后的掌控当中。整个京城的驻防军队,也全都被阎家的亲戚们掌管,一切似乎都大局已定了。
但实际上,接下来的情况,却并没有像阎太后想的那么顺利。相反,接下来很多士族官员,依然还是不买她的账。虽然名义上尊她为太后,但是做事的时候,却完全不听使唤!
这主要是因为,阎太后的权力根基,实在是太浅了。
在阎太后之前,东汉也曾经出过多位掌权太后。就比如说阎太后的前任太后邓绥,更是曾经掌权十六年,一度以‘女君’自称。她掌权的时候,下发太后懿旨都直接自称是朕。距离直接称帝,也就只差一线之隔了。在那十多年里,大臣们也认邓绥的地位,愿意听从她的命令。
但是到了阎太后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和当年的邓绥相比,阎太后的段位,实在是差了太多了。
在执政能力或者政治手腕方面,如果说邓太后是大师级别,那阎皇后最多只能算是青铜级别的玩家。偌大的一个东汉,就算把权力交给她,她都不知道怎么管!尤其是在下面那些大臣不买账,消极怠工的情况下,很多政务,阎太后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地方,最要命的地方,其实是在于两者的家世差距!
在东汉的历史上,能够掌权而且长时间掌权的太后,其实有好几位。但这些太后里面,除了这位阎太后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的家族,都是东汉的开国功臣家族。或者在刘秀时代立下了大功,可以和刘秀家族相互通婚。
简单来说,这些太后或者太后亲戚的身上,都有少量刘秀的血脉。
打个比方,如果东汉是一家公司,那么刘秀就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而刘秀家族,则是拥有这家公司的更大股份,可以直接控股。但同时,其他一些开国功臣家族,比如说后来那几位长时间掌权的太后的家族,她们的家族,往往也拥有一部分的公司原始股。
同时,因为她们的家族,长期和刘秀家族通婚,导致她们很难被剥夺股份,然后被彻底踢出局。
而这样一来,这些外戚家族,往往就代表了某一股强大政治力量。再加上多年的繁衍之后,她们的家族,大多枝繁叶茂,族人很多。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某个家族的女子成为太后,并且开始掌权。那么接下来,这个家族的族人,以及大量的亲朋故旧,就能迅速占据东汉绝大多数的关键权力岗位,形成一个完整的权力体系,彻底控制整个国家。
但是阎太后家族不行。
阎太后的祖上,并不是东汉的开国功臣,至少不是比较有名的开国功臣。而阎太后之前能上位,主要是因为她的姑奶奶,当年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汉明帝做妃子,和宫里搭上了一点关系。再后来,到了之前邓绥掌权的时候,邓绥不希望给汉安帝找太强势的皇后,所以才轮到她做皇后。
所以,此时的阎家,看似掌握了更高权力。但实际上,整个阎家,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就算阎太后想要大肆安插自家人手,她家都找不出那么多人!
当时阎家能用的人,就只有阎太后的四个兄弟:阎显、阎景、阎耀和阎晏。他们分别控制汉朝的更高军事权、皇宫禁卫军、城卫军,以及京城的金吾卫。
因为阎家当时控制了京城的军队,所以短期之内,阎家能暂时控制住局面。但同时,在阎家四兄弟之下,下面那些京城军队的校尉、队长,以及各种中层将领,其实都是各大士族家族的人。
这些中层将领,他们迫于体制问题,暂时要听命于阎家四兄弟的命令。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根本就看不起阎家这几个人。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既然阎家此时已经掌握了大权,那完全可以徐徐图之,拉拢那些士族官员。只要掌权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培养出足够多的门生故旧,然后自然能控制住整个国家。比如说当年的霍光家族,他们家就是这么做的。
而当时的阎家,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是抱着这个打算的。
但问题是,接下来先后发生了三件事,直接打碎了阎家的整个计划。
之一件事,叫做清理盟友。
之前阎太后能够怂恿汉安帝废太子,并且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除了她的皇后位置之外,主要是因为她和当时皇宫里面掌权的宦官,结成了政治盟友。
但结果,等到阎太后掌权之后,阎太后马上就对自己的宦官盟友,挥动了屠刀。当时宦官这边掌权的中常侍樊丰,直接被阎太后下令,抓了起来,而后直接处死。
或许,在阎太后看来,此时自己已经彻底掌握了大权,不需要再有人分去自己的权力,也不再需要这些宦官盟友了。所以,在清理这些宦官的时候,阎太后下手非常狠。只有那些彻底臣服于阎太后,不敢有任何反对的宦官,才被留了下来。
这种反手背刺盟友的行为,虽然在短时间内,让阎太后独掌大权。但同时,这也让阎太后和阎家,失去了很多宦官的支持。这件事,其实直接为接下来的西钟政变,埋下了伏笔。
第二件事,则是拉拢士族不利。
实际上,从掌权的之一天开始,甚至在做皇后的时候,阎太后就一直在极力拉拢下面的士族大臣,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但结果,愿意买阎家面子的士族,寥寥无几。就算偶尔有几个士族,愿意公开站队,马上也会迎来整个士族官员集团的排斥。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士族官员,根本就瞧不起阎家!
打个比方,就比如说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汝南袁氏这时候虽然还没做到‘四世三公’,但是已经做到‘两世三公’了。如果东汉是一家公司,那么汝南袁氏家族,就是所谓的‘高级打工人’。虽然他们家族手上,没有国家的原始股。但是他们家的祖上,已经连续有两代人,当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者首席财务官。
在袁家眼里,阎家的祖上,连高级打工人都不算,最多只能算公司中层。而且,他们家的手里,也没有任何股份。只是因为家里的女子嫁得好,然后这一代的董事长忽然去世了,所以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公司的控制权。
这样的阎家,如果能让汝南袁氏这种家族服气呢?
或许有人会说,在实际利益面前,所谓的士族高傲,根本不值一提。只要阎太后能开出合适的价码,汝南袁氏这种士族家族,肯定会低头。
但问题是,此时的阎太后,能开出足够让袁家心动的价码吗?
作为太后,阎家本身就没有股份,自然也不可能给袁家股份。而更高层的位置,阎家为了掌权,同样也不能给出去。退一万步说,想要打动袁家这种家族,至少要给一个三公级别的位置。但这个价码,阎太后敢随意给吗?
摆平一个袁家,都已经如此困难。那面对东汉各地上百个类似的地方豪强士族,阎太后怎么可能摆得平呢?
顺便说一句,阎太后掌权之后,其实也在这方面动过脑筋。所以在她的安排下,但是东汉的三公,几乎全部换人了。但问题是,这次人事调动,仅仅只安抚了少数几个高层士族官员。大部分的地方士族,还是不买阎家的账。
这件事,直接导致阎家的权力体系,成了无根之水。
对于中下层的官员来说,权力往往来源于上层。只要你上头有人,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但是对于最顶端的阎太后来说,她的权力,反倒是来源于下层。在下面,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支持她,她拿什么去控制国家呢?
当然,如果只是这两个意外,阎太后倒是也能克服。只要给她足够多的时间,她倒是也能慢慢克服。
可接下来,第三件事的发生,则是让阎太后彻底没辙了。
第三件事,叫做刘懿之死。
简单来说,之前被阎太后拥立的刘懿,仅仅在位八个月之后,同样驾崩了。
刘懿的死,让阎太后和阎家,瞬间方寸大乱。因为刘懿死后,阎太后在掌权的法理上,就存在很大的疑问。再加上此时宫里的宦官,也不是完全支持阎太后。所以就算她想 *** ,也没这个能力。
当然,在刘懿驾崩之后,阎太后还是在之一时间封锁了消息,同时之一时间下令,去地方上调刘氏宗亲的孩子入京,想要尽快挑选出新的继承人。但同时,因为宫里很多宦官,不再支持她,所以刘懿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于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东汉京城这边,就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状态。
因为没有皇帝,皇位暂时就没人继承,阎太后可以继续把持朝政。但同时,阎家没有权力基础,整个阎家就如同一座空中楼阁。
另外,之前被废的太子刘保,此时还在京城。很多士族官员,此时坚定认为,接下来刘保拥有之一继承权!而且他本来就应该继承皇位!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场戏剧性的政变,正式发生了。
之前刘保被废之后,直接被改封为‘济阴王’。因为刘保年龄太小,而且母亲也去世了,所以刘保没办法直接去封王就藩,只能留在京城。而阎太后掌权之后,则是把他软禁在皇宫内的德阳殿西钟楼内。
当时在刘保身边,只有一个乳母服侍,这个乳母,名叫宋娥。
从史书记载来看,宋娥应该不是出身任何世家大族,她只是普通平民,或者出身寒门,然后过来给刘保做乳母。这样一个人,之前其实没有任何人会多注意她,就连那位阎太后,也没多想什么。
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个乳母宋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改变了历史。
当时刘保被软禁,很难直接外出。但是宋娥作为乳母,可以和外界保持联系,所以很快就听说了刘懿驾崩的事情。此后,这位乳母宋娥,果断去联系了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宦官。而这些宦官,清一色都是在之前的清洗当中,侥幸活下来,但是对阎家很不满的宦官。
这其中,为首的一个宦官,便是中常侍孙程。
这位中常侍孙程,当时在后宫里面,地位并不算高。但同时,这个官职很特殊。在当时东汉的后宫管理体制当中,有些中常侍,属于是可以拿武器的宦官武士。他们虽然是宦官,但是可以在皇宫里面,合法持有武器!
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件事。
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孙程,接下来,就算有人愿意支持刘保,他们也很难在宫里找到武器。
而随着孙程的出现,接下来,很快又有十多个宦官,逐渐聚拢了过来。最终,以孙程为首的十九个宦官,在刘保所在的西钟楼下,割下自己的一截衣袖发誓,决定扶持刘保上位。
就这样,在这十九个宦官的保护下,当时年仅十岁的刘保,终于从西钟楼内走了出来。至于原本在西钟楼内,监视刘保的那些宦官,自然就被除掉了。
此后,在这十九个宦官的保护下,刘保迅速向皇宫外杀去。这场政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是如何杀出皇宫。只要能杀出皇宫,见到外面的大臣。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大臣们肯定会之一时间支持刘保登基。如此一来,政变就成功了。
但接下来,刘保如何带着十九个宦官,顺利杀出皇宫,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知道,自从刘懿驾崩之后,阎太后已经直接封锁了皇宫,派军队将整个皇宫严密看守起来。仅凭这十九个宦官,想要对抗军队,无疑是不现实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讽刺的一幕出现了。
简单来说,刘保冲出西钟楼之后,首先带着这些宦官,杀向了阎太后所在的崇德殿。因为当时阎太后没反应过来,下面的军队也没敢轻举妄动。所以,这十九个宦官,之一时间把殿外管事的几个宦官给杀了,镇住了场子。
然后,刘保就带着这群人,大摇大摆冲向了云台宫,同时让人去召集文武百官过来。
而阎太后这边,知道消息之后,刘保已经跑远了。于是接下来,阎太后在自己哥哥的建议下,果断调外面的军队入宫,打算堵截刘保一行人。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两个很关键的人出现了。
之一个人,名叫冯诗。史书上也没记载,这个人到底是干嘛的,这个名字在史书上也只出现了一次。
我们只知道,当时阎太后下令,调军队入宫之后,就是这个冯诗带头的。但结果,这个冯诗接到阎太后的诏令之后,根本没去追击刘保一行人,反倒是刚刚出门,就把阎太后派来的宦官给杀了!
当然,再之后,冯诗也没带兵去保护刘保,而是直接带着军队,回到了军营继续驻扎,两不相帮。这也是后来刘保登基之后,没有奖励他的直接原因。
就这样,冯诗错过了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但同时,他这一撤,却直接扭转了乾坤。
因为冯诗带兵撤了,接下来阎太后只能让自己的另一个兄弟阎景,亲自出宫去调集军队。但这样一来,就给了刘保充足的时间,可以抵达云台宫,见到那些士族大臣。
而接下来,等到刘保跑出来的消息,传开之后,第二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此人名叫郭震,当时正担任尚书一职,手里掌握了一部分羽林军。
关键时刻,就在刘保刚刚抵达云台宫,阎景就带着军队追了过来。而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郭震挺身而出,带着少量羽林军,站到了刘保这边。
此后,郭震指挥手下,在乱战当中,抓住了阎景,暂时解除了危机,并且迅速控制住了云台宫一带。与此同时,那些得到消息的大臣,也迅速过来拜见刘保。
至此,大局已定。
随着大臣们见到刘保,刘保之一时间被拥立为皇帝。至于下面的那些军队,因为京城的中下层军官,基本上都是各大士族的人,根本不买闫家的账。所以很快,刘保就让手下这十九个宦官,迅速接管了整个京城的驻防军队!
等到宫里的阎太后,得到消息的时候,外面早已经彻底变了天。整个京城的军队,已经完全脱离了阎家的控制。而到了这一天后半夜,刘保更是直接下令,让军队入宫抓人,彻底抓住了阎家的几个高层。至于阎太后本人,则是被暂时堵在了宫里,根本出不来了。
等到第二天,阎家的几个男人,基本上都被处死了。然后,汉顺帝则是在大臣们的簇拥下,前往阎太后的宫殿,拿回了天子印绶。至此,汉顺帝彻底控制住了局面。
而阎太后这边,此后则是被转移到了离宫软禁。而阎家的其他人,则是被集体流放到了越南那边。再后来,大概过了不到三个月,阎太后就在宫里,忽然‘去世’了。而阎太后去世之后,刘保很‘孝顺’的把她和汉安帝合葬。而下面的大臣们,也心照不宣的没有去追问太后的死因。
这就是东汉历史上‘西钟政变’的整个过程。
回顾阎家倒台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阎家的倒台,真的太快了。甚至于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事情就结束了。
而这一切,恐怕都要归咎于阎家根基不稳。
如果阎太后不是出身阎家,而是出身其他几个顶级外戚世家,这场政变,绝对不可能以这种形式发生。至少,在刘保冲出来的时候,阎家绝对有能力,调集军队拦住他们。
但遗憾的是,当时京城军队这边,中下层根本就不买闫家的账,阎家根本就指挥不动。
如果阎太后知道,自己辛苦这么多年,最后是这个结果,或许会后悔自己压根就不该这么折腾。有些事情,当年的窦家、邓家可以做,后面的梁家也可以做。但换做阎家,同样的 *** ,却只能给自己招来灭族之祸。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形式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