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挖出孙悟空墓,墓中出土“定海神针”, 那孙悟空真有其人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福建一座墓中出土“定海神针”,孙悟空墓真假如何?
2005年1月12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新闻,在福建顺昌发现了孙悟空的墓。经过挖掘,人们发现这个墓实则是一个被埋藏在地下多年的庙宇,这个庙供奉的是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这一传说中的人物,突然变成了现实真实存在的形象,这一发现让网友们激动的心都沸腾起来。
但福建网友知道庙里供奉的是齐天大圣后,反而表现得兴致缺缺,这是为何?
福建是一个多山、靠海的省份,这里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的猿猴作乱。这些猴子在人类社会如鱼得水,丝毫不害怕人类,性格非常暴虐。
就像今天峨眉山的猴子一样,张牙舞爪,常常出现伤人的事件。当时福建人在碰到这群作乱的猴子后,曾想过给这些猖狂的猴子一点教训。
可这群猴子非常机智,一旦人们想伤害这群猴子,他们就立刻跑到山里,让人们根本抓不到他们。等到人类回去后,报复心极强的狗子们又会追到村民家里,一群猴子围攻一个人。
长此以往,人们更加害怕这群猴子,便将他们供起来,希望通过每日上供新鲜的蔬菜,让这些猴子可以消停一点,让大家过一段安生日子。
福建地理位置特殊,和外界交流不便,生活的地方又多原始森林,神秘莫测,当地的文化习惯也是“闵人好巫”。于是在当地儒家文化传播的并不是特别广泛。
儒家所持有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在当地也并不流行,猿猴自然而然就成了当地居民的信仰崇拜,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很难让人们对猿猴作乱有正确的认知。
在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们的恐慌无处安放,便将猿猴的种种行为神圣化,猿猴最开始便以邪神的姿态出现在福建人的信仰中。
鬼神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几个明显的转变时期,结合福建的猿猴崇拜,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猿猴崇拜,是如何一步步转变为齐天大圣的神灵崇拜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神鬼的形象主要是高深莫测,所选择的神明和鬼怪形象与凡间生活息息相关。
猿是福建的特色,在当地就成了最普遍的一种崇拜对象。这种形象到了唐代以后,就变成了一种人格化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鬼形象。
这段时期里,猿猴渐渐脱离掉人们最开始的不可描述的恐怖,人们开始赋予猿猴人的个性特征,猿猴不再是不可认识的神灵,变成了有人性的恶的神灵。
到了宋朝后,神佛形象开始与人们的市井百态变得息息相关,很多的神灵都是来自民间,日常也是在民间活动。在宋朝,猿猴形象的群体崇拜变为了一个抽象化的特殊崇拜。
在宋朝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时,有一位姓陈的隐士在乌石山洞中养了一只猿猴,后来这个隐士羽化登仙,人们开始祭拜那个被他养在洞里的猿猴,猿猴成了神的代言人。
人们将这个猿猴尊称为丹霞大圣,并且慢慢完善了关于这个猿猴的故事,相传这个猿猴毛色赤红,在福建一带为非作歹。
有一天这个猿猴看上了一位商人的貌美妻子,便化作这个商人的模样和商 *** 子生活在一起。
后来真的商人回来,将这只猿猴告到县太爷处,县太爷惧怕丹霞大圣的法力,便请来福州的保护神——陈靖姑。
陈靖姑和丹霞大圣多次斗法后,收服了这只生性暴躁的猿猴,从此丹霞大圣开始跟着陈靖姑一起降妖除魔,保卫福州平安。
明清时期,吴承恩写下《西游记》,在书中将丹霞大圣的形象进行再创造,构思出了一个更加严谨、讨人喜欢的齐天大圣形象。
至此,随着《西游记》的爆火,人们开始到处建齐天大圣的庙宇,丹霞大圣也开始和齐天大圣的形象融合。
而在这种形象融合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双圣庙”,庙里有“齐天大圣”和“丹霞大圣”的碑,里面还供应有二人的族谱。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古代,孙悟空庙被称为淫祠,不被正统所接受。
那孙悟空庙是如何在这种反叛的环境中,发展到如今的香火旺盛的程度呢?
2
福建挖出孙悟空墓,陪葬品有“定海神针”,难道真有孙悟空?
16世纪,明朝中叶,吴承恩看着自己手里这本顺昌县游记,对丹霞大圣的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看着当地人对陈靖姑的朝拜和敬仰,不由想起道教这么多年来的变化。
随后,他回到家中写下了一本游记。这本游记后来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神魔小说。
那么,吴承恩为何要写下一本幻想中的游记?
在吴承恩生活的那个年代,曾经庇护福建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道教祖先——陈靖姑已经不再是道教子弟推崇的老祖宗。
当时的道教在朝堂之上兴风作浪,权力在手让他们忘记了曾经立志为民除害,不参与政治的初心,权力带来的芳香迷倒了他们的心智。
十几岁的吴承恩就因为文采出众,在当地远负盛名,闲暇之际就爱收集各种志怪书籍。
后来,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总是在想唐三藏取经带回来的东西里,是否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和我们现代的学生一样,吴承恩在书院求学那几年,靠着脑子聪明,文采出众,勉强处于优等生的位置。但他的心思总是从课堂上,飘到那些奇异的志怪传说中。
这样不走心的学习态度让吴承恩多次落榜,连续几次名落孙山,让吴承恩猛然觉醒,自己不能在这样混下去了,必须要开始学习了。
可是,他心里老是想着这些故事,感觉有无数个好奇心在自己的脑子里四处转悠。
终于有一天,吴承恩想着丹霞大圣的故事,心里那个写作的念头开始逐渐成形,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那时他的文采就远超常人,对各类志怪传闻的研习也比旁人要深的多,这样他写出来的游记肯定最让自己满意,由此吴承恩走上了创作《西游记》的道路。
在写作时,吴承恩更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自己常年在家考学,外出游学的次数极少,无法在一本书中写出更多外地的见闻。
想来想去,能将所有的见闻全都放在一本书里,更好的办法便是将南宋流传下来的一个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改写成自己的游记话本。
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可讲的内容,比起佛法高深的唐三藏,吴承恩觉得那些只存在在神话传说中的神猴,神通广大,更能引起他创作的兴趣。
在《大唐三藏取景诗话》里,孙悟空的形象是一个猴子化形的白衣秀才,这也算是一个常规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代,妖精大部分都有化成人形,接近人类的特点。
胸中有无数故事急于宣泄的吴承恩,大胆创新,将孙悟空本来的猴子形象放在了取经队伍里,为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西游记》的初稿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天不怕地不怕,还拥有一副侠肝义胆。可以说,吴承恩把自己笔下所有的对美好人格的追求,都放在了孙悟空的身上。
写下初稿的吴承恩还没有正式踏入官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落榜。
他的念想,他的自傲还没有经过现实的严峻考验,而《西游记》的修撰过程,也正好应对了吴承恩的一生波澜起伏。
那么,曾经神话传说中僵化神秘的孙猴子形象,是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孙大圣的呢?
3
福建孙悟空墓中出土“定海神针”,孙悟空是否确有其人?
嘉靖三十年,吴承恩借酒消愁,他看着自己这个待了几十年的书房,想着自己写的文章,心中郁郁不得志。
他一直在想,自己这一生到底能不能走上仕途,能否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
完成《西游记》初稿后,吴承恩的科举之路也并没有变得更加顺利,他连续八年都未考中。
等到嘉靖二十九年时,吴承恩已不再年轻,中年的他补得一个岁贡生,等待分官,结果又没被选上。
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京,吴承恩愤怒不已,发誓要投笔从戎,在战场上实现自己为国效忠的愿望,但被阻止,也没能参与。
次年,吴承恩家中老母年迈多病,家中也没钱再供他继续读书,吴承恩为养活家中老小,便去了浙江长兴县担任县丞。次年又调到潞安府做通判,但好景不长,被小人陷害,辞官回家。
直到隆庆二年,时隔十年,吴承恩再次踏入官场,他当官的这两年让他看遍世间不公,年轻时立下的志向报效朝廷现在看来,仿佛只是年少时的一场镜花水月。
真实的官场让吴承恩心灰意冷,做官后才发现自己当年多年名落孙山,深夜里怀揣的对自我的怀疑,对未来的悲观。他突然明白,原来并不是文章写得好,就能入仕做官的。
不是有真才实学就能被高官看重,官场上对于一个立志山水风景的闲散官员,都是如此的容不下。
这一次,吴承恩仅仅在官场停留两年,便毅然回乡,贫困交加的他用尽全部精力来完善自己年轻时的那本游记,他心中有太多的不平要诉说,有太多的悲苦要吐露。
他一刻也停不下来,想着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想尽办法试图考中官员,去到朝堂之上,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抱负。
他想为自己当地的百姓陈述冤情,让权力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他在这几十年里见过太多不公,他有过太多的无能为力。
原本他以为老百姓的苦难皇帝是不知情的,可当他真的进到官场后、见到皇帝后,却看到皇帝面色虚浮,却依旧要吃道士练就的丹药。
他还看到那些道士在皇帝身边进谗言,下面无一人敢指出不满。
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于是理想破灭后,他寄托了所有的孙悟空也在这一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圆满故事线。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有了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动弹不得的寂寞和悲苦。
学成归来,清高自傲,敢为了自己徒子徒孙去大闹阎王殿的孙悟空,原来在玉皇大帝的眼中也只配得上弼马温这一个算不上神仙的神仙一职。
原来,他游历世间,走遍千山万水,看到的世间不平和民不聊生,始作俑者竟是这些他们无比畏惧,在京城风花雪月的朝廷宠臣。
西天取经,取来更大的奖励也不过是成佛成圣,成为神仙的一员又能如何,遵守着这些官场规章制度,从此以后,洗净一身反骨的孙悟空却不是当初的“孙悟空”了。
三年后,吴承恩停下了创作的笔,《西游记》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写完后,吴承恩放下手中的笔,看着自己现在所住之处这成百上千的书墙。
他没有再看自己写下的书,转身走出去,为自己打了一壶酒,品着酒的辛辣滋味,口里唱着当地的市井民谣,晃晃悠悠回家去了。
每当有朋友造访,吴承恩便邀请他们看自己的得意之作,看着朋友们的震惊和夸赞,吴承恩眯着眼睛,喝着酒一言不发。
十年后,吴承恩离世,又过了十年,《西游记》有了实体书册。这奇幻的故事情节传到了那个敬猴子为恶神的福建,人们发现这孙悟空居然和丹霞大圣非常相像。
孙悟空的美名越传越远,不知情的人们将福建的丹霞大圣当作是孙悟空来崇拜,无论当地的文人如何解释丹霞大圣不是孙悟空,也没能抵挡住热情的信徒。
曾经代表反叛和自由的两只猴子,都踏上了正统道路,倒也算是成全了他们相隔几百年的血缘亲情。
于是,这位丹霞大圣就与带着“定海神针”的齐天大圣一起,被供奉在福建顺昌的庙里。然后在多年后,被人们挖出一个“合葬墓”。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