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770年的一个清晨,60岁的和亲王弘昼病床前,气氛沉重而庄严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21)510

在1770年的一个清晨,紫禁城的一角,60岁的和亲王弘昼病床前,气氛显得沉重而庄严。

乾隆皇帝,他的亲哥哥,站在床边,眼神里充满了忧虑和不舍。弘昼的面色苍白,他的生命似乎正缓缓消逝。

自幼,弘昼就被雍正皇帝交给乾隆的生母抚养。这种特殊的童年经历让这对兄弟关系远超一般的深厚。他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几乎无话不谈,无事不共。乾隆在自己的诗文中,多次表达过与弘昼深厚的兄弟情。

雍正皇帝的子嗣众多,但不幸的是,多数早逝。最终只剩下乾隆、弘昼和另外两位兄弟。乾隆深知父亲对家族和睦的期望,这也是他一直纵容弘昼的原因。然而,弘昼的行为却越发荒唐。

《啸亭杂录》中曾记载,弘昼喜欢在家中模拟丧礼,自己扮作死者,让家人和仆人为他哭丧。乾隆虽然在政治上严格控制,但在生活中却总是满足弘昼的各种奇异要求。

此刻,病重的弘昼,已经无法言语,只能用手在头顶上比划,似乎是在提出一个请求。在场的大臣们都不解其意,只有乾隆读懂了弟弟的心思。弘昼是想成为像十三叔那样的铁帽子王,意味着其子孙世代为王。

乾隆既感到哭笑不得,又心生悲悯。他知道,按照宫廷规则和弘昼一生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面对弟弟临终的愿望,他又怎能狠心拒绝?

乾隆深吸一口气,望着弘昼,轻声说道:“行吧,让你体验一回。”他决定破例,让弘昼的嫡长子封为亲王,虽然不能代代相传,但也算是给了弘昼一个满足。

弘昼的脸上虽然显得极度虚弱,但在听到乾隆的回应后,他的眼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几不可见的满意微笑。在这个临终之际,这微弱的笑容似乎凝聚了他所有的心愿和感激。

乾隆默默地注视着弟弟,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在宫廷中引起轩然 *** 。在紫禁城的深宫大院中,消息传播得飞快。乾隆违背常规,破例提升弘昼的儿子为亲王,这个决定很快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焦点。

一些大臣私下议论道:“皇上这是何意?难道皇族的规矩可以随意更改吗?”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示了担忧,认为这是对皇家规矩的破坏。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乾隆的这个决定表示了理解和赞叹。一位年长的大臣叹息道:“皇上真是情深义重,为了弟弟,竟然愿意打破常规。”

乾隆在自己的书房中沉思,他知道这个决定会引起争议,但他更加明白,作为皇帝,有时需要在情感和规则之间做出选择。他轻声自语:“弘昼,你这一生荒唐不羁,但作为你的兄长,我理应在你最后的时刻,给予你更大的安慰。”

那晚,乾隆召见了他的几位亲信大臣,他们在书房中讨论了很久。乾隆淡淡地说道:“我知道,此举可能会引起非议,但作为皇帝,我更要考虑家族之情。弘昼虽然荒唐,但他是我的兄弟,我不能在他最后的时刻让他失望。”

其中一位大臣回应道:“陛下,您的仁心令人敬佩。弘昼王虽然一生行为古怪,但陛下对他的宽容和理解,恐怕是世上难寻的。”

乾隆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对得起我的良心。弘昼是我的兄弟,我不希望他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在这样的夜晚,乾隆的内心充满了情感的挣扎,但他的决定也显示了一个皇帝的人性和情感。对于乾隆来说,满足弘昼的最后愿望,不仅仅是对一个弟弟的关怀,也是对家族情感的一种尊重。在权力的高墙之内,乾隆选择了心中最深沉的兄弟情。

历史长河中,皇室兄弟间的感情复杂多变,但乾隆和弘昼的故事,却显得格外温暖。在权力、规矩与亲情之间,乾隆选择了后者。

这一幕,也许就是雍正所期望的兄弟情深的更好诠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3695.html

“1770年的一个清晨,60岁的和亲王弘昼病床前,气氛沉重而庄严” 的相关文章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吾彦:东吴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彦:东吴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

耿恭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永不叙用是因为什么?

耿恭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永不叙用是因为什么?

耿恭东汉大臣、名将,上谷太守耿况的孙子,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最终率领仅剩的13个将士回到玉门关。可以说,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最能体现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与精神的一次行动。然而,当耿恭于76年回到洛阳,两年...

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办法?

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办法?

乐毅伐齐是战国中后期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打败齐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乐毅率军伐齐,摧枯拉朽地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包括打下齐国的都城临淄,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可是,当齐国最终只剩下莒和即墨的时候,乐毅却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方式,停顿下来,这样一停顿就是三年...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对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嘴含七粒米,死前嘴里含米有何用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到死都还在规划着蜀国的未来,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之死这一段拍的也是非常有神秘色彩,在诸葛亮最后一次讨伐魏国未能顺...

唐朝初年名将李勣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唐朝初年名将李勣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唐朝初年名将李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他都有什么功绩呢,请听我详细道来。简介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