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21)500

前言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皇权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不过,有时皇帝身边也会有些重臣,来帮助处理政务,他们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到这样的样人,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丞相,这可以说是更高的官职了。但随着古装剧的流行,大家可能会发现,还有宰相这么一说。

而宰相和丞相,大家往往会觉得他们概念相同,应该是一类人,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其中大有深意。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一、丞相的含义

古人常言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是文官的顶点,也是无数古人的终极向往。丞相和大家所理解的一样,它是古代的一个正式官名,也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和势力。“丞相”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们设立了“相国”,以选拔能人志士,来管理领土。而丞相则是相国的一个副手,协助相国处理一些政事。

“相”就指代了“辅助工作的人”,而“丞”也有辅助之意,但一般用于官职。而丞相一词正式出现,还是秦朝建立之后,自权相吕不韦乱政后,相国就空置了,这时丞相就变得愈发重要,手中的权力也在不断变大。秦朝一统中原后,设立了左右丞相。

西汉承袭秦制,也设立了丞相,汉武帝时,丞相就已位列三公,主要负责对皇帝的辅佐,一同治理国家。作为百官之首,丞相是除了皇帝外,权力更大的那个,一般朝堂的事宜,丞相都能参与管理,他可以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当然了,想要坐上这个位置,要没点实力想都别想,丞相可是在品行和计谋上,都受重视的,毕竟,皇帝一有事首先问的就是丞相。

而真正让丞相权倾朝野的,还得是丞相张汤了。他是汉武帝亲封的丞相,可以说,汉武帝对他是非常之信任的,不仅将大量政事交予了他,甚至行幸漕水之事,也让他 *** 了。此时的张汤,手中握有非常大的权力,几乎到了“相权大于皇权”的地步,虽然也有人忧虑他的权力是否太大,但有汉武帝的信任,他的权力只会更多。

不过,对于丞相一职,不同的朝代,也是时设时不设。到了明朝,因为胡惟庸的滥用权力,丞相的官职更是被朱元璋给废除,彻底消失在历史上。可以说从秦朝到明初,丞相的设立断断续续,在历史上并不长久。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二、宰相的制度

宰相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宰相只是一个俗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并且它的范围也比丞相要大,丞相一职可以说涵盖在宰相之中。除此之外还有司马、司空、司徒等等,他们一同推进国家的运转,但这同时也将丞相的权力分散了不少。

历史上,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能是一群人,就比如唐朝的三省长官,甚至是参加会议的官员,都算得上是宰相。宰相制度发展了2000多年,这些年里,宰相承担的政务也开始变得多元起来。他们或是辅佐皇帝,或是分掌一方,又或是以尚书之职主管事务,渗入到了多个环节当中。

但由于宰相权力在身,那么利用权力来图谋或干涉的并不在少数。比如秦朝丞相赵高和李斯,伪造先皇遗旨,逼原本的太子扶苏自杀,拥戴新皇胡亥继位。所以,为了避免宰相权力过大而造成混乱,皇帝一般会转移相权或分割相权,以便皇帝更好地控制局势。唐朝的中书令和尚书令,就掌管宰相三省职权。

三国时期,宰相制度发展长远,蜀汉依旧对丞相进行了沿用,而魏国的宰相则为相国,吴国比较特殊,是将丞相改为了左右丞相。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他上朝临摹国政,下 *** 疾,甚至还能指挥军队,可谓是集政权和兵权于一身,这在刘禅继位后体现得更为突出。

而吴国的丞相,最著名的便是陆逊了,其军事才能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作为丞相,陆逊手握军政大权二十年,要知道,吴国的丞相此前并没有什么权力,这足以看出陆逊在吴国被重视的程度和崇高的地位。

魏国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在魏国相国只有政权,而兵权则交由大司马掌握,二者有着合理的分工。不过也有个别,司马昭作为相国本来只有政权,后再次晋封,便把军权也拿到手中。

总的来说,宰相虽然没有具体的官名,但他们的角色和地位都十分重要,他们享有对国家政务的决策和处理,对国家的发展和安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唐宋间的宰相

南北朝时,王朝偏短的寿命,让宰相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直到隋唐,才逐渐打破了这一对宰相不利的局面。唐代时,主要是由中书令、宰相参知政事以及三公三者合议。其中宰相参知政事,负责向皇帝进言,传达政务动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唐玄宗时期,宰相的任用就多达二十多个,并且多为贤臣,也能减少一些威胁。除此之外,重用官员为宰相,也能稳定局势,避免政权动荡,发生混乱。而对于宰相的任用上,不得不说唐玄宗看人很准。

就比如王缙、张九龄,他们先后担任了30多年的宰相,并且他们在职期间,唐朝国力一度向着鼎盛发展,他们也被称为了“盛世”的代表。可以说宰相制度对唐朝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到了宋代,宰相的制度则越发地成熟了,宋太宗主要推崇文治,他重用寒门出身的官员,比如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出自这个时期。他们都比较注重修身治学,君道人伦等,能在协助皇帝时,顺便将教育事业推动起来。#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可以说,宰相是一个力量很庞大的群体,特定情况下,他们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宰相和丞相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他们的权力不同,角色也不同。丞相是一个官职,而宰相的涉猎就很广泛了。

这种微小的差异,也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3705.html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的相关文章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纪信,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经在洛阳宫殿置酒大宴群臣,历数功臣的功劳,尤以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功劳最高,分别封侯拜相。不知道当时刘邦心中还记不记得曾经有一位将领,在危难之际假扮自己诈降项羽,自己才能够逃得性命,...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辛者库虽然是奴才的意思,可是满清官员在皇帝面前都称奴才,例如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就是满口奴才。辛者库出身的人身份也不是那么低贱。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家奴,佣人。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做...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孙吴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当看到白起时,赵匡胤为何勃然大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表面上,是赵匡胤斥责白起这个“人屠”不讲武德,实际上他是借此玩了一招儿“敲山震虎”。武安君白起,秦国名将,一生参与大小战役70余场,且未尝有过败绩,尤其是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

杜衍:北宋宰相、名臣,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

杜衍:北宋宰相、名臣,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 ),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宋仁宗特召其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历任知审官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