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48年,粟裕靠一份绝密电报说服全体军委,淮海战役爆发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2-28)630

1948年,粟裕一份绝密电报,说服了全体军委,让淮海战役爆发。

在毛主席后来的评价中,是这样说的:“淮海战役粟裕立了之一功”,而之所以毛主席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核心原因就在于,淮海战役实际上就是由他建议的。

也正是这场战役,让我们与在国军的较量中取得了绝对上风,基本断绝了 *** 想要翻盘的可能。

那么当时的粟裕是如何考虑的,又有哪些依据?除此之外,他在淮海战役中,还有哪些功劳呢?

淮海战役的构想

1948年9月24日,一封来自前线的电报被交到了毛主席手中,此时济南战役已经进行到了尾声,但这份电报并非是对前线情况进行报告的,而是为了开启另一场战争。

毛主席在看过这份电报后,眉头紧蹙,他仔细思考粟裕在其中提出的种种建议,认为这件事情似乎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行的。

因此毛主席将中央军委的其他人召集起来,将这份电报展示给大家阅读,并询问大家的意见。

在所有人一一传阅了这份电报后,都不由的点头,认为这份电报中所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也非常关键。

在这份至关重要的电报里,粟裕提出这样一个构想和建议。

此时济南战役已经基本结束,可以考虑进行下一步的战斗计划,也就是淮海战役。而在粟裕的规划中,淮海战役可以分为两部分。

之一部分,以苏北兵力集结,直接对两淮地区进行攻占,并对宝应、高邮等地区进行收复。而另外的全军主力,则安排在宿迁到运河车站的沿线,以此来剿灭可能来源的敌人。

如果敌人买内衣援助,那就马上改道,经过浦口、长江,从扬州地区转道援助北边。

等到这部分结束后,淮海的作战主要目的就基本达成,第二部分,安排对连云港等地进行攻占,以此来结束淮海战役。

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有了淮海战役这个概念。

中央军委在简单商议后,都对粟裕的这个想法予以支持,第二天晚上就给粟裕发去电报,并认为此时我军实力充足,不需要大型休整,淮海战役在10月10日左右就可以准备行动。

至此,一场影响了我国未来走势的重要战役,便被我们定了下来。

而粟裕之所以提出淮海战役的构想,实际上是经过了长期的深思熟虑,才给出的结果。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的兵力基本集中在中原地区进行战斗,得中原者得天下,是当时所有人的认知。

而国军那边,自然也是如此考虑的,因此到了这个时候,我军与国军陷入了一种拉锯战的状态,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优势,中原地区打的非常胶着。

所以在1948年年初的时候,粟裕就已经在考虑相关问题了,他建议华野的3个纵队不要渡江,而是留在中原地区,集结力量打大仗。

他认为,只有在中原地区集结力量狠狠打退国军,才能逐渐逼迫他们在中原地区进行决战,这是对我们有利的。

而随后的一场战斗,也让粟裕的考量得到了证实。

那么,此后的哪场战斗,让粟裕最终完成了对淮海战役的构思呢?淮海战役期间,他还有哪些功绩?

确定战斗方向

1948年,粟裕一份绝密电报,说服了全体军委,淮海战役就此爆发。

早在这一年年初,粟裕就已经对整体战场有了规划和认识,他意识到必须集中力量在中原与国军进行战斗,逼迫国军最终在这里与我们决战。

而在粟裕要求华野3个纵队不渡江,而是留在中原后不久,一场战斗让他彻底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么,这场战斗到底是如何对粟裕的想法进行印证的?他在后来的淮海战役里,还立下了哪些功劳?

这个证实了粟裕想法的战斗,是在1948年6月中旬爆发的豫东战役,这场战役当中,我们 *** 多股力量,直接歼灭国军8.6万。

这样的战果,让他明白,在中原地区集结力量,对国军重兵集团进行剿灭,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

在后来谈到对淮海战役的规划时,粟裕如此评价豫东战役:“豫东战役证明了打大歼灭战的想法符合实际,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必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 ”

在豫东战役结束后,粟裕被中央军委调遣到了山东地区,完成“八九两月攻克济南 ”的任务,也就是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看起来并非是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战斗,但对于他来说,这场战斗也为他的计划进行了佐证。

粟裕这个人是个非常有战略远见的人,他打仗的时候永远不会只看局面上的战斗,而是会思考这场战斗的意义,敌人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判断,我军在战斗结束后应该如何安排。

因此,粟裕在看到济南战役期间,本来预测中应该北上支援济南的邱清泉、李弥、黄百韬三支 *** 队伍,徘徊许久就是不敢北上,粟裕就意识到此时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因为国军并不敢在不利的条件下与我们战斗,说明此时他们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再到处战斗,他们的力量也只能集中在中原地区而不能散开。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中原发起决战,国军就不得不被迫迎战,而这一战一旦胜利,就能让我们锁定胜利。

于是在此之后,粟裕马上写了电报给毛主席,并提出了淮海战役的构想。

中央军委也对这个想法予以肯定,淮海战役就此爆发。

但淮海战役要谁来做主要指挥,由哪些队伍进行,还是需要细致的安排。

此时中原野战军的主力刚好完成了对郑州等地的攻克,因此此次战役被确定为由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毅、 *** 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合力发动战斗。

此时粟裕这里集结了总计16个纵队的力量,而中原野战军则在此前挺近大别山作战当中损失相当大,因此此时只有4个纵队能够集结作战。

再加上粟裕又是淮海战役的提出者,怎么看都应该是粟裕总领这次作战,但粟裕不这样认为。

他深思熟虑之后,给中央军委发去了电报,要求此次战斗由陈毅和 *** 进行指挥。

这样顾全大局而不考虑私利的态度,让中央军委非常认可,对于这个建议,军委进行研究后决定同意,本来应该很让人头疼的统一指挥问题,就这样顺利结局。

我们的战力集结自然是不可能完全瞒得过国军的,因此国军也在战斗之前进行了整合与商议,但可笑的是,国军各队伍之间却陷入了对于总指挥官为谁的争议当中。

这场明争暗斗花费了20多天,直到淮海战役已经开始4天后,才被勉强平息。

不论是从战略战术的水平上看,还是内部的团结性来看,国军在全方位依然落后于我们,淮海战役我们已经有了胜机。

那么,淮海战役的过程中,粟裕又给出了什么样的建议?这场战役对我们解放全中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胜利的淮海战役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我军的之所以发起这次战斗,正是粟裕的建议。

他不仅完成了此次战役的构建,甚至让出了指挥权,可谓是只顾大局而不看自身利益的典范。

而反观国军,他们为了一个指挥权甚至吵了20多天,到战役开始后才勉强稳定。

那么,这场淮海战役当中,粟裕还做出了那些贡献?淮海战役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呢?

淮海战役的之一场战斗,被中央军委定位对黄百韬军队进行围剿,就在粟裕准备对黄百韬的军队进行进攻的时候,黄百韬那边却更早一步行动了起来。

黄百韬接到了徐州剿总会议的命令,要求他立刻撤退,而粟裕在发现黄百韬队伍即将撤退后,冒着违背军令的风险,给中央发出电报,希望能够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

这是在我国的战斗历史上,少有的由下级向上级提出修改总攻时间的案例,但粟裕独到的眼光,让中央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因此中央不仅同意了这个建议,还表明,不需要事事请示,可以独断专行!

也正好,准备撤退的黄百韬军团因事耽误了两天时间,没能及时撤离,粟裕抓住此次机会悍然出击,对黄百韬进行追击。

为了防止黄百韬军团逃离,粟裕还与其他队伍联系,要求尽可能拦截黄百韬的脚步,黄百韬顿时陷入了我军的包围。

其实,此时黄百韬还是有机会冲出重围的,蒋介石安排了李弥、邱清泉二人,让他们对黄百韬部进行援助,如果三部能够及时汇合,内外冲击下,说不定还真能就得下黄百韬。

可惜的是,李弥、邱清泉与黄百韬不和,虽然并没有完全放弃去援助黄百韬,但两人并没有以之一时间进行援助,致使黄百韬彻底被我们包围。

最终,在经过多天的追击后,我军终于将黄百韬部击破,而黄百韬本人则在绝望中饮弹自尽。

这一战,为淮海战役开了个很好的头,随着后来其他队伍的配合作战,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淮海战役的之一阶段目标。

随后,为了保证中原野战军与黄维的战斗顺利进行,粟裕安排队伍拖住了杜聿明部。

中原野战军这边,黄维依靠有利地形,和比我们更加先进的炮火,在战斗初期压制住了我们。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因为一旦黄维拖住我们,杜聿明部再全面突围,两面夹击下,对我们的战斗非常不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毅专门给粟裕打去 *** ,了解了他是如何围剿黄百韬的办法,粟裕告诉陈毅,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再进行运动战了,应该打打村落攻坚战、城市攻坚战!

陈毅思考后也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方式,随后我军改变了战斗策略,围绕黄维的驻地进行了大范围的隧道作业,让黄维的重型火力失去了优势。

这样一来,黄维10万人马被我们围困在小小的地方,最终被歼灭。

这个消息传来后,粟裕直接昏倒过去,为了防止黄维与杜聿明前后夹击,他已经7天没有怎么合眼了!

黄维被歼灭后,淮海战役基本已经锁定胜局,在全面完成对杜聿明的围剿后,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以我方的大获全胜为结局而结束。

这场战役历时66天,歼灭敌军55.5万余人,我方参战约60万人,国军参战80万人,这也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以少胜多的战斗,堪称传奇!

而提出此次战役构想的粟裕,也是当之无愧的淮海战役之一功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84784.html

“1948年,粟裕靠一份绝密电报说服全体军委,淮海战役爆发” 的相关文章

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

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不废刘禅,这三点注定他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对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怎么也没抓住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南京沦陷,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于是他凭着朱元璋曾留给他的剃刀和僧袍成功逃脱而出,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而制造了自焚的假象?朱棣并不相信这一事实,于是他派遣人员去搜...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交战双方,关羽取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于禁所督七军三万多人全军覆没。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问题是,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于禁不会统兵打仗吗?...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对和珅被处死,他儿子丰绅殷德为何能平安无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的清朝,被历史学家称为满清政府,它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案例之一,其也是掌权时间相对比较久的朝代,在这个时期是满、汉、蒙三个民族融合的开始,从这方面来说,清朝对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还是...

夏侯渊死后曹操是什么表现?他为何会哭?

夏侯渊死后曹操是什么表现?他为何会哭?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夏侯渊是汉末三国名将,也是曹魏宗族大将,夏侯渊武艺高强,善于统兵,为曹操平定西部地区立下汗马功劳,曾追着马超打,虎步关右。然而,定军山一战,夏侯渊因为轻敌,中了法正之计,被黄忠斩杀。曹操听说夏侯渊战死,为何放声大哭?夏侯渊对曹操意味着什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