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光影|向世界展现真实的延安
1939年,罗曼·卡尔曼在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拍摄的 *** 同志与农民谈话的场景。
与延安相关的电影,最初由一些国外友人来到边区拍摄完成,一定程度上帮助外界认识和了解了边区。
1936年7月至10月,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巨大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来到陕甘宁边区,对“谜一样的西北角”进行采访,同时拍摄了不少照片和电影素材。
1937年2月5日,斯诺从陕甘宁边区回到北平不久,在燕京大学向新闻学会全体会员大会放映了他在陕甘宁边区拍摄的电影素材。影片大约20分钟,记录了 *** 、朱德办公的情景以及周恩来骑马的场景,还包含红军训练、工农剧社的舞蹈等。随后,斯诺将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及 *** *** 人在边区的活动拍成电影公之于外界。
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汉姆1937年春进入陕甘宁边区拍摄电影。当他离开中国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他与纽约一家影片公司合作,编制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还击》,介绍了“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情况,揭露日寇在华的暴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情景。该纪录片还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及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红军战士起床后洗脸、刷牙,上课、开讨论会,唱歌,摆沙盘、操练,等等。该纪录片还拍摄了 *** 和朱德在延安的抗日群众大会发表演说的情景。这部纪录片曾在许多国家上映,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 *** 及其部队的真实情况。斯诺和邓汉姆记录下的陕甘宁边区及红军的活动,是现存的有关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和 *** *** 人的重要资料。
1939年5月,苏联新闻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由重庆来到延安。卡尔曼在延安的采访和拍摄活动由诗人萧三陪同。萧三在《窑洞城》中回忆了卡尔曼在延安的情况。他于1938年10月来到中国,遭遇 *** 顽固派的种种阻挠、限制。他知道,要想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中国抗战的情况,必须记录中国 *** 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英勇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是,他奋力突破封锁阻挠,终于来到延安,拍下了延安各方面的材料。例如,鲁迅艺术学院学生上课作画、生产开荒、开展美术展览会等,桥儿沟工人学校的开学典礼,还有八路军医院、延安儿童保育院等工作、生活画面。卡尔曼还采访了 *** 。在抗日军政大学建校3周年这天,他拍摄了 *** 一天的活动: *** 读书、写作时神情专注;和农民谈话亲切风趣;在建校纪念会上演讲从容不迫;检阅队伍时威武庄严。卡尔曼离开延安后,经西安又去晋东南拍摄了八路军在前线的活动。他将拍摄的丰富资料带回苏联后,编制成两部纪录片:《中国在战斗》和《在中国》,揭露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面貌。
除了曾在延安拍摄过新闻电影素材的埃德加·斯诺、哈利·邓汉姆及罗曼·卡尔曼之外,还有1938年去延安访问的世界学联代表团、1944年美国派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他们分别拍摄了自己在延安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他们把这些素材赠给中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