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是几品官
御医是几品官
御医是几品官
任锡庚,清代医家,字修如,北京人,曾任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任锡庚二十岁入清内务府太医院,为光、宣两朝御医。
在中国医学史上,任锡庚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人物,而他的特殊性就在于恰好经历了人们最感兴趣的慈禧太后掌权的年月,以及光绪、宣统两任帝王,一直到帝制废除,才离开太医院,而且,他勤奋地用日记的方式,把经历过的许多东西都记录了下来。
根据任锡庚的记述,清朝太医院的原址在今天的东交民巷,占地广阔,大堂内悬挂康熙御笔五言诗:“神圣岂能在,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这首诗,是送给当时的太医院左院判黄升的,后来就成了镇院之宝。大堂之外,还有二堂、三堂,以及诸多的厅房,有的办公,有的则是教学用。清太医院沿用明朝旧制,更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然后是御医,御医为正八品的官。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这就不入流了,但是他们都被统称为太医,可见太医和御医在官阶上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在《太医院志》里,任锡庚详尽地记载了御医的考核和提拔,甚至还把考试卷子都录入其中,这也使人们知道要成为一个御医是多么的困难,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首先,一名医生想进入太医院,必须先成为里面的学员,这就必须通过考试,而要报名参加考试,需有一个六品以上的官员推荐。考试统为面试,由院里资深太医当面出题,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进去后,要读三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采取各种加密措施,譬如,分组抽卷密封等杜绝作弊,考核通不过者留级。三年考核都合格,礼部来考一次,通过了,就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会考补缺,这时间通常是六年,成为院士后,就有机会参加新的考核,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御医,从进入太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十年修炼。
大约在光绪初年,二十岁的任锡庚进了太医院,从更低层熬起,升迁在同僚中算是很快,他在太医院里没有做到院使、院判,据说,当时的院判张仲元很喜欢这个勤奋的年轻人,授予他一个特殊的权力:掌印御医,管着太医院的大印,有点院办主任的味道。
在《太医院志》中,他记录了针灸在清末转衰的原因:道光二年,清 *** 开始禁止御医在皇帝身上行针灸之术,理由是,在御医面前 *** 身体有损皇帝的尊严。此令一出,针灸之术从此衰败。
他还记录了太医院的搬迁,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太医院所在的东交民巷变成了使馆区,太医院所在地变成了俄使馆,于是,太医院只好搬迁,曾借用寺院的房子办公,五年以后才建起了新的院房,但是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清朝末年,最著名的病人是光绪皇帝。光绪的病或可认为心病,因为在囚禁之前,他很少患病,而被囚禁之后的十年光阴,他竟召唤御医诊治九百多次。任锡庚的笔记里也收录了一些给光绪皇帝看病的方子,看上去多数是治疗肾亏的。
给太后和皇帝看病的御医非同小可,常常是院判带队,三到六人共同会诊。诊脉时,一人号左手,一人号右手,号完脉后,两人换手。诊脉后,大家各说各的判断,比较符合病人心意的诊断就会被采纳,然后开具药方,太后或者皇帝自己身边也有懂医术的太监、宫女,有时候,他们还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对药方作一些加减,药每次都煎双倍的量,煎好后,一份送给开药方的太医们去尝药,另一份立即封口盖印,如果尝药无误,就把药送上去。
实际上,西医对中医的冲击,应该从康熙皇帝开始,当时,康熙得了疟疾,用中医治了很久没好,后来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因此很高兴,大力推广这个方子。但是,中国人开始学西医,却要到任锡庚的年代,给光绪看过多次病的力钧,所使用的 *** 也是中西医相结合。
院使张仲元,曾经在光绪三十七年提出在太医院开设西医学科,并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批准,实际上,这时的清廷已是朝不保夕了,由于经费没有落实,这个高瞻远瞩的设想没有能够实现。
任锡庚在离开太医院后,除了继续行医以外,用了大量时间整理他半生的笔记手稿,并分订成二十多册,这就是今天被发现的御医手稿。中医的传承特点就在于,每位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因此,他们也特别希望离世时,能够留下著作以便后人参阅传承,至于它如何被后人当废纸卖掉,那就不是著述的人能控制的了。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