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72年,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阑尾后,不顾劝阻拔掉健康牙齿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08)640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又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医生说:“请拔掉我嘴里所有健康的牙齿…”

陈菊梅在1925年出生在浙江贫困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她自幼对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她在学校里总是佼佼者。

不过因为当年高考的风波意外地阻碍了她的理想之路,但她并未因此而气馁放弃,对医学的热情反而激励她继续向前,在师长的指点下,她终于在1945年踏入了浙江医学院医疗系的门槛,圆了童年的梦。

在大学的岁月里,为了深入了解人体的奥秘,陈菊梅将一具完整的人体骨骼挂于寝室之旁,夜以继日地观察与钻研,直至将206块骨头的名称与位置熟记于心。

学业结束后,她开始在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不久之后,她在1950年凭借过人的才华被转至传染科,担任住院医师。

正是这段经历让她迈进了传染病研究的领域,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传染病致死率居高不下,面对挑战,陈菊梅并未退缩,为了祖国和人民,她远赴苏联深造。

在苏联学习的日子里,她以三年时间完成四年的课程,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悉心钻研各类传染病学问,最终以门门满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回国之后陈菊梅投身军队,在 *** 302医院传染科担当重任,从此献身军事医学,作为传染病研究的专家,陈菊梅对我国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国内流行起了病毒性肝炎,很多病人的身心饱受摧残,因为国内当时并没有治疗这种病情的特效药,而从国外引进又会花费高昂的代价,所以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担就落到了陈菊梅的肩上。

为了研究如何制造特效药,她常常和病人呆在一起,以至于后来她自己同样也得了肺炎,不过这样的遭遇反而为陈菊梅提了个醒。

她当初靠近病人就是为了研究病人身上所遭遇的各种病情,那么现在她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精准的把握住各种数据。

因为扁桃体、阑尾、牙齿等身体的部件可能会在肺炎的影响下产生炎症,为了不影响实验的数据,陈菊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这些器官部件全部从身上摘了下来。

她常在实验室中废寝忘食,进行着无数次的试验、探索与反思,正是这样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果实。

陈菊梅研发出了“肝得安”这款新药物,它的出现显著降低了肝炎致死率,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亦在国际医学界获得了广泛赞誉。

然而她的追求并未就此止步,非典型肺炎肆虐之际,陈菊梅无视于自己的年龄,迅速带领团队编写了《非典型肺炎救治手册》,这无疑为民众健康筑起了防护的堡垒。

她的成功,源于坚定不移的品质与社会责任的深沉之感,陈菊梅教授不仅在医学研究上取得了非凡成就,她的高尚品质与无私精神也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在陈菊梅的职业生涯里,患者的福祉始终摆在首位,她孜孜以求地攻克医疗难题,她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受到好评,其倡导的人本与科学精神更成为后来者效仿的典范。

陈菊梅的成功,是信念的坚守与责任的担当所铸就,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给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

她的贡献不仅是科研成就的体现,更在于对医学精神的传承与光大,正是这样的医学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让中国医学界在全球声名鹊起。

资料来源:《识典百科陈菊梅》 《共青团中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6093.html

“1972年,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阑尾后,不顾劝阻拔掉健康牙齿”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