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禁止通婚的姓氏 ,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10)610

前言

古时候非常讲究家族观念,两个家族之间如果关系好,那之后的几代儿女子孙之间很有可能代代都结为姻亲,通过亲上加亲来使两家关系更亲近。

但是如果两家之间有仇的话,那很有长辈会勒令禁止和另几家通婚,这样仇恨就能世世代代保持下去,不让后代忘记先祖受到的欺负。

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这样几对姓氏之间是禁止通婚的,这个惯例甚至延续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直到到了现代社会不再讲究古时候那样世家的概念之后,禁止通婚的规矩才逐渐消失。

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姓氏么?

一、“岳”和“秦”以及“完颜”

相信大家看见这三个姓氏排在一起就能到反应过来了,没错,“岳”姓后代不能与“秦”和“完颜”两姓通婚就是始于南宋时期秦桧和岳飞的那段历史。

南宋朝廷中的官员们大致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之间闹得不可开交,而岳飞和秦桧就分别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秦桧是宋高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朝堂上没有比秦桧权力更大的人了,而他又是金人的奸细,事事向着金国,因此“主和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让本就软弱的宋高宗更加坚定了求和的想法。

于是在外征战的岳飞本来节节胜利,但却被朝廷强行喊了回来,此后不再和金人交战,而是签订和谈契约。

这还不够,秦桧忌惮岳飞的影响力,生怕哪天耳根子软的皇帝又会去听信岳飞的话开始打仗,这样自己的荣华富贵就没有了,于是联合一众大臣一起诬陷岳飞通敌叛国,导致岳飞被害死。

于是两家就此结仇,岳家将不与“秦”姓通婚写进了族规之中。而不与“完颜”姓通婚的原因就简单了,因为金国王族的姓氏就是“完颜”,而完颜氏也是害死岳飞的元凶,因此两个姓氏之间也是有仇的。

二、“孔”和“孟”

当“孔”和“孟”这两个姓氏同时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肯定就会条件反射想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在孔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先贤孟子。

大家想的没有错,因为这禁止通婚的“孔”和“孟”两个姓氏指代的确实就是孔子和孟子两位圣贤人的后代。

可是两家之间又没有结过仇怨,甚至关系还相当亲密,为什么不亲上加亲,反而禁止联姻呢?原因就出在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身上。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后代也从事着孔子的事业,坚守着有教无类,在孔子去世百年之后,孟子在孔子的孙子的一个徒弟门下学习儒学,因此按古时候的人伦纲常来说,孔子和孟子是祖孙的关系。

而儒家又是最重视人伦纲常的,因此,孔孟之间就不能继续通婚了,不然按照古代严格的人伦纲常来说就是 *** ,不论古今都是为人唾弃的行为。

更何况据说先秦早期的时候,“孔”和“孟”这两个姓氏的祖先是相同的,因此即使排除师从的因素来说,两个姓氏之间本来就有血缘关系,这样一来就更不能继续通婚了。

三、“韩”和“萧”

这两个姓氏之间不通婚始于汉朝初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功臣韩信在汉朝建立之后不仅不被感激,反而被刘邦和吕雉联手诛杀,因此被后人称为“兔死狗烹”。

而当时给刘邦和吕雉出主意用什么方式杀掉韩信的正是丞相萧何,他建议刘邦和吕雉用借口将韩信吸引到长乐宫内进行招待,在此之前先在附近埋伏好兵卒,等韩信一中计就将他诛杀在长乐宫内。

于是韩信就这样在应邀赴约吕雉摆的酒宴之后被成功诛杀了,事后,萧何还建议刘邦将韩信想要造反的事情宣扬出去,这样刘邦就能占据舆论的主动权。

但是萧何为什么要这样殷勤地献计杀了韩信呢?当年不正是萧何意识到韩信是个人才,于是通过“月下追韩信”将韩信成功留在了汉军中么?

其实萧何也是为了自保,因为刘邦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乐,因此在汉朝建国之后,刘邦就频频怀疑开国功臣们是不是想要造反,其中功绩卓绝的韩信就是被猜忌最重的一个。

因此萧何当年引荐韩信的功劳此时就变成了会被牵连的隐患,更何况有着大功的萧何自己本身也是被猜忌的人其中之一。

萧何有着急切的需求来为自己进行开脱,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道义了,于是直接通过献计除掉韩信的方式主动示好刘邦,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萧何这种小人行为被后人们所不齿,于是自此之后,“韩”姓和“萧”性之间便结下了仇怨,两姓之间不再通婚。

四、“李”和“朱”

这两个姓氏之间不通婚也是因为结了仇怨,但是和其他结仇的姓氏不同的是,“李”和“朱”不通婚一个递进的过程,每次都更加严格一点。

这个故事涉及到两个王朝的皇室,没错,之一个是唐朝的李家,另一个是明朝的朱家,让我们阶段来进行了解。

唐朝末年的时候藩镇割据现象非常严重,每一个地方军阀都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导致李唐皇室的统治摇摇欲坠,而最终施加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的就是地方军阀朱温。

朱温起兵造反攻进长安之后,先是控制了唐昭宗,随后又担心唐昭宗不好控制于是就将唐昭宗杀了,改立唐哀帝,但是最后还是掩饰不住野心勃勃,于是废了唐哀帝推翻唐朝建立了大梁。

因此,朱家和李家不仅有着弑君之仇,还有着某朝篡位之仇,外加朱家也担心和李家通婚会导致李家复辟,因此两家此后不再通婚。

几百年过后,时间来到了明朝末年,这时候风水轮流转,朱家建立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崇祯帝有心拯救大明,但是明朝积弊已久,早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上下根本不能保持一心,疲弱的明朝军队也完全不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的对手,于是李自成一路顺顺利利地打到了北京。

崇祯此时也知道了大明注定是要在自己手中灭亡了,但是他还有着最后的骨气,不愿在摧毁大明江山的敌人手下收到屈辱,于是果断选择了上吊自尽。

就这样,朱、李两家之间原本就有的旧恨上又添新仇,此后“李”和“朱”两个姓氏之间不通婚的惯例再次被加固,延续了下去。

结语

古时候家族观念非常严格,家族荣誉感也非常强,于是诞生了两姓之间不通婚的这这种习俗,但是事实上,这是非常封建糟粕的,如果说几代之内还有着新鲜的仇恨,那后代自然会自发地不与仇家接近。

但是如果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之后还是严令保持这个管惯例,那就是迂腐了,毕竟几十代之后还是不是原本的那一支血脉都是一个问题,而先祖之间的仇怨也不应该由后代来进行买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6333.html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禁止通婚的姓氏 ,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的相关文章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你真的了解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是第一名,雍正皇帝是65;年纪大了,难免会放松,找几个老友来家中打牌,打到最后一副扑克牌;第二日,王云锦向雍正行礼,雍正从袖中取出王云锦遗失的牌,并表示要带回去继续玩,这可把王云锦惊出一身冷汗。...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商鞅最后受车裂之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归功于“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贯彻到了治国之道上,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但为什么最终他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呢?首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