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民国最善良的监斩官,迫不得已对女犯人行刑,却救了她的一家老小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3-13)550

民国最善良的监斩官,迫不得已对女犯人行刑,却救了她的一家老小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人都像是被时间的波涛冲击的沙子一样,默默无声地沉没在岁月的河底,与光芒万丈的名人们相比,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也发生着一些温馨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他们身上那一丝人性的光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起义

1907年10月29日,跟历史上的许多时刻一样,只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不过在这一天,一个叫李钟岳的县令,趁着妻子外出自缢身亡了。

去世之前,他嘴里一直念叨着女侠秋瑾就义之前写下的一句诗:秋风秋雨愁杀人。当时他的年龄并不大,才只有52岁,一心赴死只是因为饱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心理折磨。

李忠岳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而秋瑾是浙江绍兴人,两个隔着千山万水的人,本来不会产生任何交集。李钟岳之所以会和秋瑾之间产生瓜葛,是因为他在1898年,也就是戊戌变法的这一年,幸运地考中了进士,之后就被派到浙江衢州府江山县担任县令,成为了清朝末年的一名 *** 官吏。

清代末年革命思想风起云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并不好当,一不小心还可能因此丧命。1906年,李忠岳遇到了他人生更大的危机,同为绍兴老乡的秋瑾和徐锡麟秘密商议举行推翻清 *** 的起义,徐锡麟负责先在安徽发动起义,而秋瑾则负责在浙江发动起义,和徐锡麟遥相呼应。

在革命先驱的身上,最令人敬佩的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牺牲精神。按照计划,起义是由徐锡麟在安徽先发动,然后由秋瑾在浙江响应。但是,早在徐锡麟发动起义之前,消息就已经被泄漏。明知道消息泄漏的徐锡麟,为了唤醒民众,还是坚决起事。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率领学生军发动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4个小时候的激烈战斗后,兵败被捕。7月7日,年仅35岁的徐锡麟被清 *** 在安庆扶院门前杀害,心脏还被用来炒菜,方式极为残忍。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听说了好友徐锡麟牺牲的消息之后,非常悲愤,但此时官府还没有下令搜捕秋瑾所在的绍兴大通学堂,她完全还有多余的时间逃走。

之所以不走,就是因为秋瑾早已下定了为革命赴死的决心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广大民众的革命意识,将革命提前五年。

当时的浙江巡抚是张之洞的侄曾孙张曾杨,徐锡麟被捕的手下供出实情后,张曾杨就急电绍兴知府贵福,让他立刻去绍兴大通学堂拘捕徐锡麟的同党秋瑾。

迫不得已对秋瑾行刑,却救了她的家人

负责具体执行此次抓捕秋瑾任务的,正是当时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是欣喜若狂,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借机向领导邀功的大好机会。

但是李钟岳却是一个非常有良知的好官,虽然和秋瑾所处的立场不一样,但是同为读书人,他却非常欣赏秋瑾的才华和为人。

秋瑾不仅是一个为革命高声疾呼的女侠士,更是一个文采卓绝的才女,尤其是诗歌写得更好。其实秋瑾能够写出来优秀的诗歌并不难理解,诗言志,歌咏言,不管诗歌还是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感情的抒发。

林则徐因为爱国的精神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言,光读一遍就能令人心潮澎湃,而秋瑾虽然是一个女性,但为人光明磊落,忧国忧民,写出的诗歌同样能达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李钟岳最喜欢秋瑾的一句诗就是“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而且他还经常用这句诗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感叹秋瑾作为一个女子都能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歌,真是令自己这些须眉浊物无地自容。

既然李钟岳如此倾慕秋瑾的才华,在接到抓捕秋瑾的命令后,他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策略,一直拖着不去执行抓捕任务,为的就是让秋瑾能够趁着这段时间逃跑。

李钟岳冒着得罪上司的危险,在贵福面前替秋瑾辩护,说绍兴大通学堂一直以来都遵纪守法,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轨行为,不能冒然地使用武力,可以由自己先去暗中调查,先摸清楚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

李钟岳说的也很有道理,秋瑾确实没有什么板上钉钉的罪行,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她犯上作乱。在这段官府还在犹豫的时间里,秋瑾完全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一心想为革命牺牲的秋瑾并没有逃走。

巡抚一再下令,李钟岳却一直拖着不执行命令,贵福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下了死命令,让他率领部队前去,将学校师生全部击毙,否则就要判他勾结乱党的谋逆之罪。

李钟岳没有理由再推脱,只好带着300多人前去执行任务,为了避免手下开枪打伤师生,他让自己的轿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士兵便不敢随便开枪。

李钟岳下令不要抓女学生,但秋瑾这个时候却早已换上了男装,带着几个学生拿枪抵抗抓捕,终于寡不敌众被俘。

看到自己一心想放走的秋瑾还在这里,李钟岳的心里大失所望,他没想到秋瑾这么固执。第二天,李钟岳又接到命令去搜捕秋瑾的娘家。

在搜捕中,为了保护秋瑾的家人不受牵连,李钟岳提前打听到了秋瑾的住处,故意不让人去搜查秋瑾的房间,这样秋瑾和革命党往来的大量信件才没被发现,秋瑾的家人也因此没有被牵连,也算是护全了秋瑾一家老小的性命。

在对秋瑾的审问中,李钟岳也不忍对她动用酷刑,只是给了她一把座椅,然后与她面对面地像朋友一样交谈,还给她纸笔,秋瑾有感而发,在上面写了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李钟岳看后大受触动。

这样的审讯,自然结果是什么结果也没有,秋瑾只承认自己只是男女革命、夫妇革命,并没有参与推翻清 *** 的政治革命。

但即便如此,在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清廷依旧下了命令要杀害秋瑾,而且是采用最为残酷的斩首之刑。

李钟岳再次为秋瑾据理力争:既没有供词,也没有证据,怎么能够如此草率的杀人呢?贵福听后勃然大怒:这是巡抚的命令,杀与不杀都在你,请你好自为之!

1907年7月15日凌晨,李钟岳被迫压着秋瑾前往绍兴轩亭口刑场,行刑之前,李钟岳问秋瑾还有什么愿望。

秋瑾提出了三点:一、准许写家书作别;二、不要枭首;三、不要剥去衣服。秋瑾的三个要求体现了她人生中最后的牵挂,一是舍不得自己亲人,想跟亲人告别,二是想保留自己作为女人的最后体面。

但是,李钟岳只答应了秋瑾的后两个要求,没有答应之一个条件,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秋瑾的家人,因为她写给家人的书信很可能被当成作乱的证据。

虽然李钟岳在职责的压迫下,不得不执行了行刑的任务,但是从此之后他就被愧疚的心理折磨。在他心里,秋瑾万万不该死,却偏偏是自己行刑将她处死,对于这一切的发生自己都是无能为力。而秋瑾面对行刑时的大义凛然,更是让李钟岳的灵魂大受冲击。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句子,一直萦绕在李钟岳的耳边,李钟岳也一直处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悔恨中,他多次自杀,跳井自杀被家人救了上来,在树上结绳自杀也被家人给救了下来。

但李钟岳的死意坚决,最终还是趁着家人不注意,在秋瑾死后百天,于家中自缢身亡。而秋瑾的家人因为李钟岳的保护没有被牵连,一直非常感激他的恩德,李家和秋家人也因此成了世交。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西子湖畔建立了秋瑾墓和鉴湖女侠祠,李钟岳的牌位也被摆放在祠中,上面写着:"清山阴知县李钟岳之神位","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李钟岳也因为保护秋瑾的行为和为秋瑾殉道的义举永远被后世之人敬佩和悼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3/586756.html

“民国最善良的监斩官,迫不得已对女犯人行刑,却救了她的一家老小” 的相关文章

吕雉和韩信有什么仇 吕后为何对韩信非杀不可

吕雉和韩信有什么仇 吕后为何对韩信非杀不可

对吕后对韩信有着什么样的仇恨,非杀不可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毒女人心”这话体现在汉朝的高祖吕后吕雉身上最恰当不过了。这位汉朝历史上的女政治家,虽然没有黄袍加身,但是在丈夫高祖刘邦去世后,把持朝政,休养生息,制订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推动了汉初社会的有序发展,...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宰予是什么人?他多次被孔子骂是因为什么?

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祖籍长沙,晚唐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河东军入侵魏博,不仅败于宣武军,连主帅之子李落落都被俘。宣武军把李落落交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处置,以试探其态度。结果罗弘信立即杀死李落落,向朱温表示臣服。此前罗弘信一直在河东与宣武两镇之间左右摇摆,但亲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620年),字号不详,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将领,蜀汉名将姜维后人,北周秦州刺史姜世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姜氏。起家左翊卫府果毅都尉,迁鹰扬郎将,跟随唐国公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晋阳起兵后,授任左统军郎,封永安县公。屡立战功,拜右武卫大将军...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邓愈为...

都是一方霸主 曹操为什么对孙权如此佩服

都是一方霸主 曹操为什么对孙权如此佩服

对曹操为何那么佩服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2年,曹操为报赤壁战败之仇,亲率大军40万与孙权对峙于安徽省濡须口。可是曹操看到孙权兵船上刀枪耀眼,防守森严,士气旺盛,找不出一点儿破绽,于是发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感慨传到了长子曹丕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