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视角下的美国反恐战争
今年8月,美国终于被迫从阿富汗全面撤军。据媒体报道,在过去20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军共阵亡了2442名士兵,负伤的多达20666名(据估计还有3800名美国私人安保承包商雇员死亡),而北约和美国盟友的军队则阵亡了1144人,美国扶植的阿富汗 *** 军更是有超过66000人阵亡。那么如此代价巨大而又长期的全球军事行动,美国当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反恐战争”真的只是单纯的反恐吗?我们通过地缘战略的视角去分析、判断美国的战略行动往往可以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背景:冷战后独孤求败的北美巨人
1991年12月25日,镰刀铁锤的旗帜从克里姆林宫上最后一次降下,红色帝国最终被历史的激流冲垮。近半个世纪惊心动魄的两极对抗戛然而止,以美国的完胜告终。冷战后,美国人民理所当然的享受起“和平红利”来,国防开支从1993年到1996年连续4年负增长,这是自二战后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可是,没了“北极熊”的威胁,反而“天下大乱”:欧洲闹“独立”,中东“两伊”反美,亚洲的小日本要说“不”,连弱小的菲律宾都把美国人赶了出去——1992年撤出苏比克基地后,美国的军事基地北撤了1000海里。“小猴子们”一个个都起来造反,美国人的指挥棒似乎不灵了。布热津斯基以其一流战略家的警惕性和敏锐性及时发出“预警”——1993年出版《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又名《大失控与大混乱》),认为“世界政治——无论从国际事务方面看,还是从国内社会情况看——完全可能发生剧变而失去控制,引起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和哲学上的混乱。”代表美国知识界思想风向的《大西洋》月刊甚至发表文章:《为什么我们不久就会怀念起冷战来》。不过,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超级大国可不是徒有虚名,经过短短几年的观察和思考后,美国精英阶层很快又找准了方向,标志就是1997年布热津斯基推出了《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翻开《大棋局》的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扉页上的一句话——“献给我的学生——帮助他们造就明天的世界”。超级大国的自信和霸气跃然纸上。
随着“大棋局论”的诞生,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布控和征战。紧握权杖,镇压“造反派”,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收获冷战果实。以北约为“铁锤”,以日美“安保体系”为“砧板”,“由海向陆”,清除外围战场,进一步孤立、围绞陆权大国。于是,北约东扩,“山姆大叔”披挂出征。1999年科索沃战争,零伤亡取胜;2001年阿富汗战争,(在正规战中)轻松打败曾经拖住苏军十年的“帝国坟场”;2003年伊拉克战争,第三机步师沙漠狂奔,直下巴格达,绞死萨达姆。“星条旗”一路高歌猛进,欧洲——中东——中亚,“新十字军东征(2001年9月16日,布什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称,将对“9•11”事件采取报复行动,宣布“将进行十字军远征,向恐怖主义开战”)”。北约战车不断对欧亚大陆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进行冲击,兵锋直指中国西部边境。美国创造各种条件、利用一切机会从“边缘地带”向“心脏地区”挤压,包围整个欧亚大陆。一时间,君临天下,“气吞万里如虎”。不禁让我想起《文明》游戏里的一句话——“给我100个勇士,我会让世界安静下来!”
反恐战争的本质:地缘战略扩张
美国的地缘战略思维,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全球性。那就是始终以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的对立为前提,以夺取全球制海权和制空权为重点,以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为核心,以遏制欧亚大陆陆权国家为目的,以外围军事打击为手段(尽量避免和主要陆权大国正面军事碰撞)的海洋型地缘战略思维。美国所有的对外政策,无不深深烙上地缘战略的印记。按照《大棋局》的设计,美国要想控制世界,就必须控制欧亚大陆。如何控制欧亚大陆, *** 就是左右开弓,东西对进,会师中亚,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欧亚大陆做向心突击。对中俄两个主要潜在对手形成合围之势。因此,北约必须东扩,美日同盟必须加强,并对日本逐渐“松绑”,同时还要积极军事介入中东和中亚地区(美国确实制定过大中东计划和大中亚计划)。可以看出,冷战后的美国地缘战略思维与冷战时期其实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变化,只不过外包装由以前的遏制“红色帝国”换成了以打击 *** 为名义的地缘战略扩张,进攻色彩更浓。
不过进入21世纪后,随着苏联的解体,意识形态的作用已经大为降低,要想把公众都动员起来,必须找一个新的由头,反恐战争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美国可以没有朋友,但却不能没有敌人。如果没有敌人,美国规模、势力都很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美国国会前参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曾明确的指出:“我们的经济已成为军事化的经济”,“暴力已成为美国的骨干工业”,“在我们全球军事卷入的影响下,军事工业联合企业已成为永无休止的军备竞赛的巨大推动力,并从中谋取高额利益。”军事文化早已渗透进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打仗对他来说是个常态。美国学者威廉•恩道尔说,“通过规模巨大、难以想象的社会改造,美国完成了国内社会转型,从根本上把美国变成一个处于永恒战争状态的斯巴达国家”。因此美国必须处于战争状态,只有这样才对那些怪兽一般的军工集团最为有利。“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美国是世界上最擅长制造敌人并利用敌人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国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敌对力量肯定是本国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但对美国却未必如此。某些敌人对美国推进全球战略所起的积极作用甚至比其亲密盟友更大,有时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发动“9•11”袭击的 *** 。从美国的地缘战略角度分析。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美国在欧洲方向已经无仗可打了,北约东扩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俄罗斯“几乎成了 *** 的乞丐”,在这个方向上美国已经没什么可担忧的,东亚方向倒是有一个令人“头痛的地方”——中国。但因为中国是个核大国,和这样一个国家进行一场全面战争显然是下策,更好的 *** 是利用日本、台湾势力钳制中国,并通过金融战、经济战掠夺中国的财富,使其成为第二个“ *** 的乞丐”,从而无力对美国说“不”。纵观整个欧亚大陆,只有中亚地区还是一个地缘真空地带。俄罗斯的关注点在欧洲方向、中国的关注点在台海方向,因此趁两国还未重视中亚之际,迅速填补这个真空、抢占先机就是美国必然的选择。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就把中亚地区称作“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巴尔干”这个词使人联想到种族冲突和大国的地区性争夺。欧亚大陆也有它的“巴尔干”,但欧亚大陆的“巴尔干”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在宗教和种族上的差异也更大。这样的言论明显是在暗示美国可以通过武力介入中亚局势。但是在该地区美国找不到一个合适切入点,没有盟友、没有基地,也没有什么有力的借口可供利用;而且中亚远离海岸线,被俄、中、巴、伊等国包围,这些国家都有相当的实力并对美国心存戒备。可见美国要介入中亚事务绝非易事,特别是很难得到盟友和国内民众的大力支持。就在这一筹莫展之际“9•11”事件恰到好处的发生了,它在时间上与美国的战略推进步骤配合之精确,敌人的位置(中亚的阿富汗)与美国的地缘战略目标之重合,事后美国反应之迅速、果断,让人产生一些负面的怀疑和猜测是很正常的。
中国古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1世纪美国人是“挟反恐战争以令天下”。反恐怖主义不但为美国在世界各地部署军队,取得军事准入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而且还使其占据了一个道德制高点,通过反恐战争整合全球政治资源。果然,到了2003年,美国就以萨达姆和本•拉登有勾结为借口,又发动了伊拉克反恐战争。中亚和中东这两个地缘政治板块被美国以反恐战争的名义联系在了一起,逐步整合。
美国的战略谋划和决策,是整个精英阶层集体智慧的成果,美国总统的作用不过是把这些形成共识的战略决策付诸实施而已。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根在其《天堂与实力:世界新秩序下的美国与欧洲》一书中披露:“布什当选之前,美国的战略思想和五角大楼的策划者们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可能出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伊拉克。在克林顿任期内,国会几乎全体一致通过了一项法案,支持对伊拉克反对派进行军事援助和财政援助。就在 *** 9月11日对美国袭击之前,小布什 *** 还在考虑一项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计划。……假定阿尔•戈尔当选,假定 *** 没有攻击美国,这些针对布什所谓‘邪恶轴心国家’的计划也会照样进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完全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有没有“9•11”,有没有 *** 都一样,战争根本就是深思熟虑并且早已计划好的。
阿富汗战争,美国犹如神兵天降一般把重兵部署在了中亚地区(至于 *** 和本•拉登是否被消灭根本不重要),这里原本是中国和俄罗斯认为最安全的大后方,一夜之间竟成了前线。中俄两国的战略家做梦也没想到美国的军事力量能如此快速的进入中亚,在欧亚大陆的软腹部打下一根坚实的“木桩”,开辟了遏制中俄的第二战场,同时还可威慑伊朗和印度;通过伊拉克战争,成功占领中东地区的“要害国家”,并且随时准备将中东战区和中亚战区连成一片,同时掐住世界的能源大动脉。对于工业社会来说,油管即血管。所以说这两场所谓的反恐战争其实都是美国的地缘战略扩张,反恐只是由头而已。如果没有 *** ,美国也会找其他理由发动战争的。花招可以不断翻新,借口可以冠冕堂皇,但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缘战略上的考虑。
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世纪之交的时期,美国在冷战后期研制的一系列高新武器系统,由于没有另一个超级大国进行追赶,美军已经取得越来越大的压倒性优势。美军一个营可控制的面积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增加了 50~100 倍,至于海空军的优势就更不用说了。这是自有现代国家以来大国之间相互制衡的局面首次被打破,人类社会首次出现了一个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拥有这样的绝对优势(尤其是军事优势),再加上帝国野心,在国际事务中先发制人、滥用暴力就是必然的。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美国已经拔除了北约东扩的最后一枚“钉子”,在欧洲方向已经无所事事;另一端的东亚方向,由于中国的繁荣和稳定,使得美国暂时无法取得突破。因此,美国只能选择在欧亚大陆的中南部——中俄两国防御最薄弱的中亚地区——进行突破。“抢滩登陆”中亚,在阿富汗建立“滩头阵地”,而后伺机扩张,成了美国全球进攻战略的更佳方案。而“9•11”事件正好给美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和机会。打铁要趁热。美国的军事长矛立即向欧亚大陆腹地猛插,利剑刺软腹,一举成功,其气势犹如在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从军事谋略上看,美军“垂直登陆”阿富汗堪比当年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都是神来之笔。仁川登陆成功,朝鲜战局立刻逆转,迫使中国仓促应战,南北难以兼顾,其影响至今犹存。“9•11”后的出兵阿富汗,可以看作是全球战略版的“仁川登陆”。仁川位于朝鲜半岛的蜂腰部,而阿富汗所在的中亚地区则相当于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的“蜂腰部”。1996年 *** 后,中国就把军事重心转向了东南方向(和半个多世纪前的态势颇为相似)。但美军突进阿富汗,并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玛纳斯空军基地,事实上对中国新疆和 *** 的分裂主义势力形成了接应之势,使得原本安稳的西部迅速变成前线,防不胜防。中亚成了美国从新疆入手瓦解中国的一个基地。我国再次陷入两线甚至三线作战的困境(朝鲜半岛、台湾岛和中亚三个热点地区正好把中国弧形包围),疲于应付。可见美国全球战略的谋划和执行能力之高,真是精道老辣、变化多端。
问题在于阿富汗太小、太落后,无法完全吸收美国的地缘军事能量。超级大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并高速运转起来,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因此美国必定要寻找第二个目标以便其继续释放能量,于是就有了伊拉克战争。但是这场战争使得美欧关系出现裂痕,美国外交资源损耗严重,软实力下降。“美国从被爱变成被恨。”笔者认为这些对美国而言都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美国与欧洲再怎么吵闹,都是内部矛盾,大家始终是一条船上的兄弟,是一个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即使出现裂痕也容易修复。而外交资源的损耗,是美国执行全球战略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一些代价。美国每发动一场战争都攫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哪有一点代价都不用付出的道理。美国在地缘和军事上获得的长远的、巨大的战略利益远大于它暂时的损失。所谓“老欧洲”国家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法国的反对特别强烈),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比美国更有正义感、更善良,而是因为美国的行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中东地区是西欧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西欧各国对中东也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法国在中东和北非曾经拥有大片的殖民地,法国之一颗 *** 就是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沙漠中爆炸的,而且伊拉克还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口了大约100架法国的“幻影”系列战斗机。1981年6月7日被以色列空军炸毁的伊拉克核反应堆就是在法国的援助下建成的,当时在现场的一名法国技术人员被炸死。但一旦美国攻打伊拉克成功,并在该地区长期驻军,那么必然排挤“老欧洲”的影响力,使美国成为该地区唯一的主导性力量,完全控制中东波斯湾油源。更重要的是,伊拉克打算在对外贸易结算中全部用欧元而不用美元(伊拉克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扎维2001年12月24日宣布,伊拉克 *** 决定自2002年初开始正式以欧元取代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这直接挑战了美国最核心的金融利益(但是却更符合“老欧洲”的利益),美国当然要将这样的国家铲除,否则后患无穷。因此,“老欧洲”反对美国不过是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而已,与美国发动的战争是否合法、是否有理、是否正确毫无关系。当然,这些重要盟友的反对在客观上确实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美国为什么会失败
冷战结束,失去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制约,美国似乎确实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可以几乎完全按照国内的需要来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了。美国学者乔治•索罗斯在评论“布什主义”时说:“国际关系是权力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权力决定胜利,法律使胜利合法化。美国无可非议地在后冷战世界占据绝对权力地位,因此它可以把它的观点、兴趣和价值观强加给整个世界。”美国人也认为,美国就是全副武装的“山巅之城”,要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全世界传播文明之光。但是我们智慧的先人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完全凭借自己的超强实力,强推反恐战争,无节制地进行全球地缘战略扩张,这种野蛮霸道的做法既会受到现实敌人的长期反抗,也不可能得到全世界大多数人的支持。
对于美国越来越疯狂、越来越不择手段的地缘扩张,连其盟国的一些专家学者都感到愤怒。德国著名学者格尔顿就曾直言不讳的指出,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缘法西斯主义国家。2002年9月28日德国《每日晨报》刊登了对格尔顿的访谈,格尔顿说:“我是有意识地使用这个词汇的。美国是一个地缘法西斯主义国家。它虽然在国内实行民主,但对世界来说却是法西斯。如果认为在国内实行民主的国家就不会产生法西斯,这是一个错误。我理解的法西斯就是使用暴力:为了达到某个政治目的而不惜牺牲人的生命,难道说,还有比人的生命更高贵的吗?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在全世界杀死的人约有1200万到1600万人。美国所有的对外干涉都是为了提高本身的经济利益。”另一位德国学者冯•比洛夫更是痛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大棋局论”的设计者布热津斯基是“一条疯狂的狗”。
美国小布什总统在2001年“9•11”事件后发动的两场大规模反恐战争,因为战事久拖不决,到2008年任期结束时,小布什已是广受批评,国内外学者和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政策。美国与欧洲盟国650位外交官和专家学者于2004年10月12日联名发表 *** 称:美国以伊拉克战争为中心的对外政策是美国自越战以来更大的政策失误。现如今,美国灰溜溜地从阿富汗撤军,重现“西贡时刻”,不过是其内外战略长期错误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历史证明,搞霸权主义,进行全球地缘战略扩张,永远是不得人心的,不管它以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做掩护。
美国的全球战略遭受重大失败,除了自身的原因,来自外部力量的强大挑战也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大国博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具有强烈的残酷性和坚决性,尤其在地缘战略上就更是如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双赢。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和工业化进程更大的意外出现在中国。1999年炸馆事件后,中国人痛定思痛,化压力为动力,重新认识到了军事力量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于是大幅投资国防建设,国防经费以每年两位数的幅度增加,下决心推进军事装备现代化,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这从国庆阅兵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说明通过2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最终把坏事变成了好事。而美国陷入中东和中亚后,长期没能 *** ,国力已经严重受损。中国是有色人种中具有健全工业体系、科研体系、文化体系、历史体系、国防体系和核武体系的大国。而且也是唯一有能力以国家体系与雅利安人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上进行全面抗衡的有色人种大国。如今在高铁技术和超强基建能力的支持下,中国甩开美国独立提出了宏大的“一路一带”倡议,将来有可能在地缘政治上整合整个欧亚大陆,甚至非洲大陆,前景不可 *** ;反观美国这些年,在西线打不赢(叙利亚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微型世界大战,东西方各大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但是美国现在已成强弩之末;对伊朗美国一度跃跃欲试,想把它拿下,现在也已经不敢动了;对土耳其美国试图通过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将其肢解,但阴谋败露,土耳其迅速向俄罗斯靠拢;还有乌克兰局势也已经陷入僵局,按照最初的设想,美国应该在2010年左右吸收乌克兰加入北约,现在已经遥遥无期了,所以说美国在西线已经遭到了全面失败),在东线又不敢打,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和国内制造业的严重萎缩,美国的全球战略现在犹如一个烂尾工程,处处被动,所谓“大棋局”已经成为一场世纪大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