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的是“义”,袁崇焕墓有了新守墓人
守护的是“义”,袁崇焕墓有了新守墓人
每年清明时,除了为父母扫墓,焦颖还要去东花市斜街52号的袁崇焕祠墓祭扫。
为袁崇焕扫墓,是从母亲那里传下来的家族传统。焦颖的母亲佘幼芝,是袁崇焕墓的第17代守墓人。
佘氏族人世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从明朝末年袁崇焕蒙难,到2020年佘幼芝去世,整整390年。
袁崇焕是明末抗金名将。佘氏先祖来自广东顺德,跟随袁大将军一路北上抗击后金。广渠门之战,袁崇焕击退后金军的进攻,却因明朝皇帝中了反间计而惨遭杀害。佘氏先祖盗取将军首级,埋藏于自家后院,并留下世代为将军守墓的遗训。自此,佘氏一族在祖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落地生根,不再回到广东。袁崇焕墓一带原名“佘家馆”,就是由此而来。
东花市斜街52号原先是“佘家馆1号”,焦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结婚,女儿也是出生在这里。焦颖之一次知道袁崇焕这个名字,是在上小学时。一年冬天,文物工作队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家里了解情况,母亲讲起了许多关于袁崇焕墓的往事。当时的焦颖在一旁为客人端茶倒水,并没往心里去。长大后,渐渐知道的多了一些。不过,她对这些陈年旧事不感兴趣。由于家里经常周末来人,占据了她的私人空间,焦颖对此还颇有些不满。
“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比守墓更重要!”焦颖说,在母亲眼里,袁崇焕墓的事永远是之一位。为了恢复袁祠,母亲四处奔走,甚至春节还要去别人家里商量事情。
其实,守墓原本也不是母亲的事情。按照旧传统,守墓是“传男不传女”,这本该是男人干的事。到了佘幼芝这一代时,佘家只剩下她和堂兄一家。时代变迁,佘家的果园成了学校,袁祠成了大杂院,袁墓也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一年,堂兄一家不辞而别搬至他处。为了恢复袁祠墓,佘幼芝便把守墓的责任接了过来。焦颖说,因为守墓的事情,父母之间也没少吵架,甚至闹得要分开过。可后来父亲了解到佘家祖先的故事后,他也参与进来,甚至比母亲还要积极。焦颖的父亲焦立江是一名教师,后来成了母亲的“秘书”,恢复袁祠墓的许多材料都是他写的。
翻开老照片,佘幼芝曾留着长长的辫子。焦颖介绍,母亲曾说,袁祠墓不恢复,就一天不剪辫。1992年,袁崇焕墓修复完成。2002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袁崇焕祠墓进行大修,并将其改为纪念馆向社会开放。开放仪式后,佘幼芝剪掉了陪伴自己多年的辫子。
袁崇焕祠墓成了纪念馆,佘幼芝一家也搬到了别处。可即便如此,佘幼芝心里依然放不下,一个礼拜常常要来两三趟,打扫园内卫生、给花花草草浇水。清明节的时候,更是一待就是一天。焦颖回忆,那段时间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可就在此时,弟弟焦平因车祸去世。2003年,喜欢历史的焦平答应到广东东莞袁崇焕纪念园工作,没想到启程前突遭车祸。
焦颖曾经一度认为,家里的所有不幸遭遇,都是和守墓有关。2016年,焦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个时候,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老两口有三个心愿:一是希望能够回去继续守墓,二是希望袁祠墓能够恢复到原有的规模,三是申请非遗。”焦颖说,父亲在临终之际,依然在想着这些事。“没想到父亲一个外姓人,到最后却还在记挂着……”
在母亲最后的四年多时间里,焦颖对母亲的那些不满彻底释怀。她越来越觉得,母亲做了件很伟大的事情。母亲住院前,焦颖有意识地想把家族的故事记录下来。焦颖有时像小孩子一样缠着母亲,让她讲讲守墓的往事,可母亲却说“我不讲,你不爱听”。焦颖明白,母亲此时已经讲不出来了。“其实我录音笔都买好了。”焦颖说,她原本想着让母亲每天讲一点儿,每天讲一点儿,可是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每每想到这些,她心里就特别难过。
2020年8月12日,佘幼芝病逝,享年81岁。从1630年佘义士秘密埋葬袁崇焕,到2020年佘幼芝去世,佘氏族人17代人为袁大将军守墓整整390年。
母亲去世后,焦颖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时常到袁崇焕祠墓祭扫。除了春节、清明节,还有阴历八月十六,这是袁崇焕的忌日。走进大殿,她先是对袁崇焕的画像三鞠躬,然后再到后院的墓区,擦洗墓碑、供桌,为袁大将军和先祖佘义士墓献上鲜花。
让焦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袁崇焕墓园内每天都有人来瞻仰、祭拜,其中有不少是年轻人。
佘家人的守墓跨越几个世纪,至今佘家人还在坚守。有人不理解,认为这是“愚忠”。
佘家与袁大将军没有血缘关系,世代为其守墓,守的是什么?焦颖也曾问过母亲这个问题。母亲回答:守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袁大将军忠于国家,是‘忠’;佘家先祖守护袁墓,是‘义’。这是需要世代延续下去的民族精神。”焦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