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洪秀全拥有百万劲旅,为何不能将垂危的清王朝送进坟墓?两个字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05)700

前言

晚清时期的腐朽与黑暗,导致农民起义随之而来。其中撼动大清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势如破竹,给予了大清致命的打击。

太平天国最辉煌的时候手中有着几十大军,反观清 *** 手中只有中看不中用的八旗子弟。尤其是最初的时候曾国藩手中军队人数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太平天国依旧不能让清朝覆灭。

其实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而已——内讧,内讧导致了最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一、六位首领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在最初就是由他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开始了反清运动,所以在宣布起义后,洪秀全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领导,也就是当时的 *** 。

在定都天京后按照洪秀全的地位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整个集团的领袖。冯云山在早期就是跟随在洪秀全左右的,当年两人更是在广西创造出了一番天地。

杨秀清与肖朝贵两人的身份很相似,两人都是普通的百姓,在当时连吃饭都困难。韦昌辉就与两人截然不同了,他的家境较为优渥,也因此导致了他的性格,为之后杀杨秀清埋下种子。

石达开也是家境良好,石达开身上有着一种江湖气息,他本人豪爽重情义,并且是少有的有谋略的将领,自此以他们六人为首的集团成型。

二、天京事变

可以说一切事情的苗头都是在定都天京之后产生的,在这后世许多人都表示,若是当年太平天国不这么早的定都是不是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无论什么时候定都都逃脱不了在成事之后人心的变化。

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就开始在宫殿中整日地玩乐,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杨秀清,当然这对于两人来说都是希望出现的画面。

众所周知在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开始建造自己的宫殿,并且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公开选秀,召集女子入宫,可以说当时洪秀全的后宫,比皇子最多的康熙帝后宫人数还多。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洪秀全心中是只有享乐的。

而杨秀清由于在之前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很得洪秀全的信任,在定都后洪秀全就将琐事都交于杨秀清来处理。这对于杨秀清来说也是殷切希望的,毕竟谁又会和权势过不去呢。

不过此时的洪秀全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权力给出去容易,但是收回来就难了。同时权力也是最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

渐渐地大家只能看到杨秀清出面处理事务,但是身为天王的洪秀全却不见踪迹,一时间对于洪秀全究竟如何了在民间也是议论纷纷。在洪秀全的放权之下,杨秀清逐渐在权力中迷失自我,杨秀清变得嚣张跋扈,大有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

在处理政务上也是,对于亲近的自己的人就给予权力,对于违背自己意思的人就肆意地打压。在当时整个朝中提到杨秀清无不是提心吊胆的。杨秀清也成为了太平天国中的权臣。

但无论怎么说,在杨秀清上面还是有一个洪秀全的,洪秀全虽然在定都之后就开始享乐,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不过此时的杨秀清并没有将手伸到自己的利益所及之处,所以洪秀全也并没有多加干预。

这边杨秀清开始了大肆排除异己,对于太平天国中其他的功臣非打即骂。只要是他稍稍不顺心就是肆意地打骂,拿起鞭子就是一顿打,丝毫不给几位王爷的面子。

并且在刑罚方面杨秀清手段的狠厉让人心惊,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之忧。轻则是斩首示众,重则就是五马分尸。甚至一度超过了封建王朝中的刑罚。当然他的举动也引得其他的王爷对他心怀不满。

不过即使是心怀不满也只能是忍着,随后杨秀清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势力,竟然开始对洪秀全出手了。

众所周知一山不容二虎,洪秀全也渐渐对杨秀清心中有了成见。当然事情的导火索就是“封万岁”为了能够拿捏洪秀全,杨秀清将石达开、韦昌辉等人都调离了天京,之后找到洪秀全让他封自己为万岁。

此时的洪秀全除了答应他的要求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就这样杨秀清终于如愿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在洪秀全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就在此时韦昌辉被洪秀全调回,最初的时候洪秀全还没有动杀心,可以说是还在犹豫,但随着听说杨秀清有着谋逆的心,洪秀全也开始动摇了。

就在这个时候韦昌辉直接率兵将东王府给包围了,杨秀清以及其家眷都尽数殒命。在此次行动中一共有两万余人被杀。

三、自掘坟墓

韦昌辉手段之残酷让人心惊,当石达开返回的时候,整个东王府已经是血流成河了。对于韦昌辉的举动石达开十分地不认同。

可以说刚刚见面的两人就爆发了争吵,最后不欢而散。与此同时石达开也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杨秀清被杀后指挥权就空出来了。要是说韦昌辉对这个权利不动心相信没有人会相信。

为了自保,石达开趁着夜色逃出了天京,这边韦昌辉很快就将石达开的家人都杀完了。可以说两人的仇正式结下了。

对于韦昌辉的行动后世有的说是听从洪秀全的命令,也有的表示是两人之间的斗争导致的。

但无论怎么说当前的局面都是很胶着的,随后洪秀全下令诛杀韦昌辉,在韦昌辉与杨秀清接连被杀后,太平天国就格外地需要石达开了。

虽然石达开在带兵打仗上比不上杨秀清,但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是无人可用了。最初的时候石达开是不愿意回去的,但是在洪秀全的多番劝说之下他终于答应回去。

当然这其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巨大的,在石达开的多番操作之下,太平天国的势力终于开始渐渐地回升,就连劣势也出现了转机。

但在这个时候洪秀全多疑心又犯了,在经历了杨秀清的事情后,他开始对于当年并肩作战的兄弟怀疑了起来。

惹得石达开负气单干,并且在面对九江即将沦陷的时候,他麾下坐拥30万大军,但依旧是坐山观虎斗,最后导致九江沦陷。

并且由于韦昌辉的原因,导致整个太平天国内部都对韦俊有意见,其实韦俊也确实是无辜,在韦昌辉滥杀无辜的时候韦俊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韦昌辉逝世后他却要担负起这个罪名。

最后被排挤的韦俊无奈投降,都到了这种程度了,太平天国内部依旧在内斗个不停,在汪海洋诛杀李世贤后将整个太平天国推上了末路。

结语

内部的斗争使得太平天国再无翻身之力,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内部的腐烂都是影响成事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为什么往往农民起义大多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在其中难免就会发生内部冲突,自相残杀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89995.html

“洪秀全拥有百万劲旅,为何不能将垂危的清王朝送进坟墓?两个字” 的相关文章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綝初任偏将军。太平元年(256年),孙綝的从兄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过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上,大凡投降敌国的人,如果故国还在,都不会在故国有什么好的评价,叛臣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例外的情况也有,比如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黄权。他在“夷陵之战”时,因回师蜀汉无望,被迫向战争的第三方曹魏...

崇祯临死前送走三个儿子 他们分别是谁

崇祯临死前送走三个儿子 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自缢前将三个儿子分别送走,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988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老君山被发现,崇祯朱由检的大儿子朱慈烺被发现,人们开始关心崇祯的几个儿子的下场。崇祯皇帝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六个女儿,但他的子女却很多,在李自成入侵...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清朝著名学者,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宁王之乱是明朝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意在夺取皇帝位的叛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守仁只是一介书生,虽然之前他曾经率军平乱。但是平乱结束后,他已经把兵权交回朝廷。也就是说,实际上他手中根本就没有兵。而当时宁王朱宸濠手中有10万大军,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但是,最终王...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刘旦,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被册封为燕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封建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皇帝。每一个皇帝在临终之前,都会选好自己的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长久地延续下去。有的时候,如果在继承人方面,没有明确作出规定的话,那么后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分歧。...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817年~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