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对防空驱逐舰的技术回想(原题:『防空駆逐艦への技術的回想』)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4-06)650

本文出自光人社刊『福井静夫著作集——軍艦七十五年回想記 第五巻 日本駆逐艦物語』,原文发表于月刊「丸」1975年1月号。

————————————————————

因需要而产生的防空舰构想

在二战中,各方都使用了很多防空舰用于对空。其中更具代表性的,首先是英国旧式C级轻巡改造而成的防空巡洋舰,其次是新造的一批有力的防空巡洋舰。1936年,在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大利占领了该地区)爆发之际,地中海局势陷入紧张状态,旧式巡洋舰被改造为防空舰,这种旧式防空舰的成功使用 *** 引起了日本海军的关注。

这些轻巡是在一战末期建造的,并在战争结束后完工。与日本的天龙级(3500吨)和球磨级(5500吨)相比,性能介于两者之间。防空武器方面,具有当时英国海军广泛使用的8门102mm单装高炮和数座射击装置(指挥仪),除了船队的对空护卫外,还用于战列舰编队的对空直卫。

英国海军在改造现有轻巡的同时,着手建造用于防空的中型轻巡,这就是黛朵级,排水量5500吨,采用全新的双联装133mm高炮(炮塔式),前后各形成三段背负式的布局。

这种高炮,用作战列舰的副炮兼高炮,也被采用为航空母舰的主火炮武器,既是高炮,又具有两用炮(DP炮)的性质,因此该舰也适合作为轻巡的许多任务。实际上,在建造时爆发了二战,因此高射炮塔的数量有所减少,增加了很多40mm和30mm机炮。

它们都有鱼雷发射管,既适合作为多用途舰,也适合作为机动舰队中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对空直卫,在可能遭到敌人猛烈空袭的海域作战,比其他巡洋舰要合适的多。首先在地中海方面被使用,接着在太平洋战场也被编入了印度方面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作为改型,数艘在战争中开工,合计完成了16艘。直到大约10年前(1965年前后),这几艘船还经常来日本。战后转交给新西兰皇家海军(OSO),于1968年在日本解体。

美国海军的防空轻巡亚特兰大(CL-51)级模仿了英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与英舰相同,前后也各有三组背负式127mm(38倍),两舷也各有一座,共计8座(16门)。另外,也有鱼雷发射管,可以作为普通的轻巡使用。计划了很多艘,1941年之一艘服役,第二年夏天开始陆续投入东南太平洋的作战,完成了11艘。

本级在战争中也增加了很多机炮,新设了雷达等设备,为了降低重心,取消了侧舷炮,接着降低了背负式上方火炮的位置。

以上是值得一提的外国防空舰,而且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中,它们是最注重防空武器的舰艇。顺便举几个专用防空舰的例子。

二战中期以后,盟军在非洲、意大利、诺曼底等地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建造了大量两栖战舰艇,即LST、LCT、LCIL等。当时,英国海军征用了一部分登陆作战舰艇,将少数中小型高速客轮改造成了特设防空舰。

高炮是与上述防空巡洋舰类似,编入了登陆舰队,担任登陆泊地的防空任务。其中,有一艘装备了强大的早期预警雷达的军舰。另外在各中小型登陆艇中,也有搭载大量防空机炮来作为登陆场防空艇的,以应对登陆时敌机的攻击。

参加二战的许多国家都有将旧式军舰停泊在港口内作为防空炮台使用的例子。

作为典型例子,关于德国所使用的防空舰,使用已经除籍作为Hulk(栈桥船)使用的旧式巡洋舰,以及占领荷兰和挪威的时候缴获的小型战列舰(海防舰)。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下,海上的漂浮炮台可以随时改变位置,而且炮火的射界很广,对减少陆地损失也极为有利。

与此相关的是,它被巧妙地用来预测敌机大编队的夜间袭击。

日本海军在南方缴获的旧舰中,有的没有维修使用的价值,有的严重损伤无法航行,但仍能保持足够浮力,于是在这些舰艇上装备了各种高炮和机炮,作为海上的漂浮防空炮台。

三国竞赛的新型巡洋舰设计

言归正传,我想进一步解释一下防空巡洋舰和防空驱逐舰。

几乎与英美进行防空巡计划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开始构思防空舰,并进行了各种研究。时间大概在1935年到1940年之间。

根据伦敦海军条约,日本的轻巡从天龙级开始将逐渐被新巡洋舰取代。根据该条约,通过减少主炮和采取其他规定内的措施,将5500吨级的几艘初期巡洋舰改为训练巡洋舰,并允许作为限制外舰艇被保留。

关于球磨级的训练舰改造,讨论了数种方案,后来进入无条约时代,进一步考虑了将加古号和古鹰号改造成训练巡洋舰,有必要时恢复作为巡洋舰使用的方案。但实际上,正如读者们所知,实际上建造了一级新的训练巡洋舰——香取级。

这一时期,效仿英国C级巡洋舰,讨论了几个将几艘天龙级和5500吨级的140mm炮全部废除,改为安装几座双联装76mm长身管高炮(在阿贺野级上首次采用)或127mm高炮,并配备所需射击装置的方案。

由于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所有舰艇的性能改善工事已经接近尾声,如果可以的话,打算接着进行改造。

但是,这项改造需要耗费大量工时,特别是为了扩大高炮的射界,有的设计方案甚至改变了舰桥的位置,安装了全新的舰桥。虽然耗费大量工时,但却收效甚微,因此中止了改造。在当时,即使提出了一个可以顺利实施的好方案,但不断有人对其追加各种要求,最终导致这个方案被废弃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在中止防空巡洋舰改造方案的同时,建造新型防空巡洋舰的计划也随即被讨论了。同时,英美也在进行新造防空巡洋舰的设计。巧合的是,日美英三国都在进行有力的防空巡的设计。

日本海军当局的新防空巡洋舰(案),排水量约9000吨(相当于大淀级),装备了12座新式长身管100mm双联装高炮,合计24门,另有4座高射装置,非常气派。但是由于建造费过于昂贵,最终该计划没有实现,仅作为纸上计划告终(参考福井静夫著作集第四卷『 日本巡洋物語』中的『日本海軍の防空巡洋構想』)。

据说英美也曾计划过这种大型防空巡洋舰。

三国的共同点是,搭载了现在使用中或正要采用的、作为制式武器的新式高炮,以双联装炮塔的形式大量搭载,避开了巡洋舰以上采用三联装和四联装的多联装化趋势。而且高炮还被作为对海火炮来使用,具有所谓两用炮的性质。与此同时,炮弹也分为两种,即定时的高射炮弹和对舰用的通常弹。

另外三国的共同点还在于,原则上每三座双联装为一组。其中对于日本的方案,将原本的127mm高炮换成了新型长身管100mm炮,作为巡洋舰的两用炮太小了,这也成了被批判的重点。实际上,后述的月型防空驱逐舰,其火炮威力超过了使用127mm炮的普通驱逐舰,充分显示了两用炮的效果……。

这种长身管的新式高炮初速大,射速也快,因此作为主炮,在对付轻巡以下的舰船时,效果十分显著。

*这里需要注意,虽然秋月级的九八式100mm炮初速高、射速高,但要考虑到水柱大小引起的观瞄问题,以及进而影响的命中率问题,这将对投射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九八式100命中率和毁伤都明显弱于三年式127。8000米距离下九八式100命中率0.21,三年式127命中率0.46。即使考虑射速,九八式100mm炮一分钟命中2.4发,三年式127mm炮一分钟命中2.1发,但100mm炮弹的13kg弹重明显弱于23kg的127mm炮弹,投射量对比为31.2kg对48.3kg,127mm炮在炮战中明显占优。

另外这时进入了无条约时代,完全可以不受拘束地设计各种新型舰船。因此,对于从首舰最上号完成开始,经常被迫进行改造的8500吨级巡洋舰,在纸面上也被考虑改造为防空巡洋舰。

说句题外话,在二战中,相比这些防空舰更能发挥防空威力的是英美的战列舰。特别是新战列舰,以及在修复损伤时强化了对空武器的美国旧战列舰,在战争末期作为航母和登陆部队的直卫,在防空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关于美国海军的防空武器,如果不考虑1943年开始使用的魔法引信(VT引信),也就是带有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127mm炮弹),就毫无意义了。

关于战列舰的防空能力和防空用火炮,就自舰的对空防御来说,1944年春,武藏号在帕劳附近遭受雷击,在吴工厂修复时,其高炮与大和号一样翻倍。为了进一步强化对空武器,我主动进行了一项研究,试图确定防空武器强化的更大限度。

由于在那之后需要增设大量机炮,所以如果直接装备这么多高炮的话,会对机炮的增设造成影响。总之根据纸面的计划,在完全废除大和级副炮的情况下,可以装备40座双联装127mm高炮(80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从二号炮塔到三号炮塔之间,露天甲板和上层建筑都被高炮挤得严严实实。

当然,这并不是外行的设计案,所以对主炮爆风影响、高炮射界和射击装置都进行了大致的研究。

划时代的直卫舰秋月级

从1939年(会计年度)开始着手的第四次充实计划的秋月级驱逐舰,是二战期间唯一一级以对空为主要任务的驱逐舰。当然,也具备一定作为驱逐舰的功能,但因为它是以防空为重点,所以依然是一级划时代的舰艇。

虽然被称为驱逐舰,但原本是作为完全不同的「直卫舰」这一新舰种被计划的。在战争中,各国的新驱逐舰都具有两用炮,其既可用于防空,又可用于反潜,还可用于雷击,日本的秋月级尤其重视对空。当然船型也因此比以往的驱逐舰更大,排水量与天龙级和夕张级小型轻巡差不多。

对于实际建造的像这样拥有驱逐舰式船型、船体构造、动力的有其他用途的舰船,还有英国的马恩岛人(HMS Manxman)级高速布雷舰。这是战前开始的计划,船型和动力系统出力都和岛风级高速驱逐舰类似。排水量2700吨,航速40节,相当于月级驱逐舰高速化,当然对空武器也得到了强化。本级利用其机动能力和水雷库,最适合在敌制空权下作为高速运输舰突围。

作为同样是驱逐舰型式但用作其他用途的一例,就是日本在战争末期建造的大滨级高速轰炸靶舰。

最初,月级驱逐舰被非正式地称为「直卫舰」。其主要目的是作为机动部队的对空直卫舰,当然也有用作战列舰部队的防空舰。

前面提到的新造防空巡洋舰出于预算考虑,是无法实现的。对于单舰的对空火力,至少要有足够数量。对此,必须装备4座双联装共8门的新式长身管100mm高炮(每组2座4门,前后配置),每组均配备新式高射装置。要求达到与驱逐舰相同的35节高速。

对于新式高炮的双联装炮塔,虽然口径只有100mm,但比之前的双联装127mm驱逐舰炮(两用炮)还要重。而且还要求和大型航母差不多的18节-10000海里的续航力。

可以说「直卫舰」这个新舰种是日本海军独创的防空巡洋舰,船体构造是驱逐舰式的,搭载的是驱逐舰用的蒸汽轮机,即使增加其数量,排水量也只有4000吨左右。

但是由于造价太昂贵,所以采用了与当时的阳炎级驱逐舰数量相同的蒸汽轮机,而且锅炉舱的配置也由一座锅炉一个分舱改为了两座锅炉一个分舱,总长度有所减少,以减小船型。

另外被迫妥协,将航速减少到33节,续航力也减为了18节-8000海里,这就是最终的月级。

在该新舰的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是驱逐舰式的设计,所以考虑将其作为驱逐舰使用,提出了装备鱼雷的要求。装备了8枚九三式鱼雷和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器,这是一般驱逐舰的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器(8具)的半数。

在上述防空巡洋舰的建造过程中,也即是从二战爆发前到战争结束,英美两国建造的轻巡各自都统一了型号,而驱逐舰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改良,但总是建造的单一型号。即使开始建造新设计的舰船,出于设施和材料的考虑,有些造船厂仍会继续建造前一型号。

然而,日本海军同时建造了两种型号的驱逐舰。或者不如说,就算抛开试作的岛风号驱逐舰不谈,如果战况没有恶化,或者好转的话,应该会与丁型(松级)驱逐舰并行建造夕云级及其改型,所以是同时建造三型号。

为了与当时并行计划的阳炎级和夕云级区别,秋月级被称为乙型,而前两者是甲型。另外,虽然丙型是岛风级,但不过只有一艘试作舰而已。根据情况,预计甲型会全部转入丙型。

开战前,笔者是在横须贺工厂工作的后辈,即造船中~大尉,与月级的计划、设计、建造都毫无关联。但是1943年5月从南方回国后,成为吴工厂的设计负责人,负责巡洋舰、驱逐舰的相关工作,在1943年9月以后,负责吴的月级驱逐舰损伤修复、新设改造工事的制图,我想这是首次接触全体月级。

战后,我留在第二复员局,负责处置四艘用于运送复员军人的舰船,以及停泊在门司等地的几艘无法航行的舰船。月级真是令人怀念的舰船。

舰政本部第四部(造船)负责月级的基本计划主务部员,是我在大学时的恩师松本喜太郎先生。松本部员在战时担任设计第三班班长,是驱逐舰(以及多艘小型舰艇)的详细设计员,兼任第二班(巡洋舰)班长,作为吴厂的一名部员的我,每天都要给他打好几次 *** 。

我的上司是吴厂造船设计主任大园大辅技术中佐(当时),松本先生上任前,是他在舰本负责巡洋舰。在巡洋舰和驱逐舰方面,我得到了这两位前辈莫大的指导。

眼前年轻时的试案

我在1943年之前与月级驱逐舰完全没有任何关联,自首舰秋月号于前一年6月完工以来,就只知道有几艘在南方活跃于之一线,直到1943年5月底从外地返回了吴,我才之一次接触月级。

当时有几艘月级,好像是三艘,停泊在了吴。它们像轻巡一样潇洒的船体,比例匀称而漂亮的单烟囱,以及前后各两座高耸的背负式高炮,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修改过的前桅,21号雷达装备于中段,给人一种新锐而有力的感觉。对于该21号雷达的天线,可能由于横向长度的限制(需要全周旋转),具有高度较大的特点。

这时看到的恐怕是即将完成的新月号和若月号,都还在建造和准备中,另外还有一艘从南方回来修理的。不久,我就成为了改造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再也不能仅呆滞入迷地看了。从那以后,我和月级驱逐舰之间产生了一种既令人痛苦又令人怀念的关系。

我之一次仔细研究月级驱逐舰图纸是在开战前后的1941年12月。在舰政本部绘制的、参考用的第三次补充计划以后的所有舰艇(除军机舰)的概略一般舾装图集中,月级对应的尺寸大概是1/500。

据说这是开战的一项准备,是为了分散保存重要的计划资料,但遗憾的是,在战争结束时,这些资料似乎都被处理掉了,直到战后才被重新发现。在此之前的1940年,我在参观大阪藤永田造船所的时候,一位驱逐舰专业的监督官前辈对我说:

哎呀,吓了我一跳。我们建造的是甲型,后来又建造了新型的乙型,我还以为是小型的呢。明明是驱逐舰,却有轻巡那么大。

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句话。

我自己也对防空舰很感兴趣。我作为 一个年轻人,自然不知道各位在舰政本部的前辈有多辛苦,也不了解军令部和联合舰队的战术思想,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以造船中尉身份在联合舰队司令部附属,实习了半年。这是我生平之一次体验了舰队到行动和舰内生活。每天都充满了兴奋和兴趣,特别是舰载机和陆基航空部队进行的激烈的雷击和轰炸训练,令我感到震撼。

在大学接受恩师平贺让造船中将特授的新时代战列舰概念,面对迅速发展的飞机的威力,我完全是面无表情的(震惊)。

我自作主张地想到了一个新舰种——「防空舰」。当时中央已经完成了月级驱逐舰的设计,我自然一无所知。我以年轻人的分寸,不一会就构思出来一个草案,这个草案至今仍记录在『勤務録』中。考虑到众多读者对舰型感兴趣,我特意在此列出。

这个试案(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漫画)的双联装高炮的座数、总炮数(当时我完全不了解新式的100mm高炮等),以及续航力都与月级一致。

其航速之所以比月级低的多,一是为了减小马力,二是作为外行,认为作为用于为战列舰(25~27节)防空的最小限度是28节。考虑到担任主队前卫并执行索敌,搭载了一架小型水侦和对应的一台弹射器,这也是为了弥补轻巡的不足。就当时之一舰队来说,配属之一战队(战列舰部队)的只有由轻巡组成的一个第八战队,我深切地感受到轻巡兵力上的严重不足。

由于航速低,船型和构造就像驱逐舰和轻巡融合。重量分配我记得算过,但笔记本上面没有记录,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位前辈曾批评弹射器的位置太狭窄了,我回答说弹射器和回收起重机都左右反向地设置在靠近船舷的位置。打算以四艘一队,每个战列舰战队都要配备一队。

而且在平时,与巡洋舰、海防舰一样,最适合作为中国方面的警备舰。

最前线的12艘月级

月级驱逐舰在第四次计划中作为第104号舰级,建造了6艘。一号舰秋月号和四号舰初月号由舞鹤工厂建造,其余四艘——即照月号、凉月号、新月号、若月号——则由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按照最初的建造计划,在武藏号(第二号舰)下水后,在大型门式起重机船台同时建造四艘船,但实际上是建造两艘。

在1941年(开战前夕)启动的战时建造计划(通称丸急计划)中,又追加了10艘第360号舰级。其中,霜月号、冬月号、春月号、宵月号、夏月号、花月号六艘在1944年3月到1945年4月完成,总共服役了12艘。

其中最后一艘在1945年初期开工后不久,船台被让予给了快速建造的小型水下高速潜艇,只有一部分船体被放置在船台附近,随后战争就结束了(佐世保)。

实际建造丸急计划舰的有三菱长崎(一艘)、舞鹤(两艘)、佐世保(两艘)、浦贺(一艘)。一开始预定在浦贺和长崎继续进行,但浦贺被改成了舞鹤,长崎改成了佐世保,结果都没开工。

这追加完成的六舰中,在长崎建造中的之一艘霜月号半途改为佐世保,而且在1943年1月,为修复受损的秋月号,将其舰艏装上秋月号,再单独重建新的舰艏。

建造大量同级舰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修复战时损伤。在珍珠港严重受损的两艘美国驱逐舰(同级),将彼此损伤较小的前后部连接在一起,作为一艘船来修复。在以前的一战中有一个著名案例,即以族名作为舰名的英国驱逐舰(部族级)祖鲁号(Zulu)前部和努比亚号(Nubian)后部几乎同时遭到了大破坏,于是选择使用两舰损伤较小的部分作为新的祖比亚号(Zubian)。当然,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祖比亚这个种族的。

在战后的昭和30年代(1955~1965)后期,美国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舰艏受损,于是将附近基地同级舰的舰艏切下来使用。

另外在丸急计划的月级驱逐舰的舰名中,如春月号、宵月号、夏月号、花月号等,这些新舰都是1944年末到1945年初陆续完成的。当时,我的恩人、担任吴工厂造船部先任部员的N技术少佐(当时),曾一度皱着眉头嘀咕着。确实,当时在追加增设机炮,准备工作确实很辛劳。

啧啧,中间的那家伙,净给我起些像等候一样的舰名。

顺带一提,驱逐舰和小舰艇都是由海军大臣命名的,只需通知天皇即可。

中途岛海战后的1942年7月,因这次惨败,从根本上修改了当时内定的第五次计划(不管执行与否,其内容当然会根据战况而变)的内容,变成了以航母为中心的改计划。当时的战况仍然是五五开,于是打算借此进行战时大建舰。

这是以15艘两万吨的云龙级航母、5艘三万吨以上的改大凤级航母为骨干,由众多大小舰艇组成的建造计划,其中包括8艘甲型驱逐舰和3艘乙型驱逐舰。这里的乙型就是秋月级,计划在佐世保和舞鹤两工厂以及浦贺船坞建造。

这些驱逐舰一艘也没开工。到了第二年,被替换为丁型(松级),并开始大量开工。这第五次计划的月级,无名地用了月的名字,要费好大劲才能取云、风、四季的名字。

虽然实际建造的随便两艘月级驱逐舰都是同级舰,但从1945年才开工的改变了舰体材料和型线图,构造极为简化。不过整体来说,性能没什么变化。

另外对于1943年以后开工的,都在一点点地重新设计,力求工事的简易化。也有广泛采用替代材料,特别是在居住方面,与最初的六艘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自之一艘以后,在战斗中也遭受了几次大损伤,在修复时,舾装也被大幅简化了。

赋予大能力的长身管炮

月级驱逐舰所采用的长身管100mm高炮(双联装)与大淀号巡洋舰、大凤号航母一致。这也被预定装备在即将开工的改大和级战列舰和其他所有航母上,取代127mm高炮。但是月级驱逐舰的是炮塔式的,与航母和巡洋舰用的炮架构造不同。

大正初年,日本海军采用了一般的76mm(40倍)的改良版,后来的120mm炮也是一般型修改得到的高炮。八九式然后以127mm炮为标志,首次出现了纯高炮。

从1932年开始,装备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上,而之一艘装备的航母是龙骧号。这种40倍炮主要是双联装,也有陆基防空炮台用的单装炮架,不过在战争中也出现了单双混装的舰船。其效果非常好,接近半自动装填。

但是随着飞机速度的飞跃性提高,需要射速更快、射高更大的武器。为此,开发了通称为长身管高炮的100mm炮和76mm炮。它们都被命名为九八式,身管长65倍。

注:九八式76mm炮是60倍。

其初速极高,因此射程和射高相当大。特别是射高,比127mm高得多。因为初速大,弹道性能也好得多。但是实际制造很费工夫,而且有炮身内部磨损快的缺点。

高炮需要满足在大仰角能连续快速地射击,这是与大仰角的水平炮(DP炮)更大的区别。为了保证在大仰角能迅速装填,高炮炮身的位置需要够高,相比之下高炮的炮身就比较短了。

注:普通高炮并不考虑对海,而是专职对空。

美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127mm高炮(两用炮)身管长38倍。在此之前,他们所采用的127mm高炮只有25倍,甚至将这种短炮身炮安装在埃塞克斯级上了。

注:埃塞克斯级全是38倍炮。

美国在战时改良开发了身管长54倍的127mm高炮,以单装炮的形式首次装备在中途岛号大型航母上。战后,日本的照月级和村雨级自卫舰都采用了这种炮。

总之如果是长炮身的话,每门的重量会激增。65倍100mm炮比40倍127mm重得多。也就是说,月级驱逐舰是日本驱逐舰中火炮重量更大的。其他驱逐舰用的双联装127mm炮(炮塔式两用炮),每座约为33~34吨,与此相对,月级的双联装100mm炮每座约为39吨,要重得多。

船型大,凌波性也好。续航力也很大。稳性极好,船体振动较小。转向性好,容易操舰,更不用说居住性了,在驱逐舰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总而言之,月级驱逐舰作为轻快的驱逐舰,性能非常优秀。

用作高炮指挥装置的九四式高射装置,带有九七式2米高射测距仪,是已经在很多舰船上使用的更先进的设备。

月级设计时的机炮武器是2座三联装25mm,这表明当时面对飞机还是太轻率了。这也适用于所有舰艇。因此从首舰完成以来,逐渐增加了机炮数量。

首先在中央部增设2座三联装25mm机炮,接着拆除后部射击装置,在此处增设1座三联装25mm机炮。拆除重要的射击装置一举,在战后的美国海军技术调查团看来,似乎是一件非常令人疑惑的事。

实际上,这种射击装置根本来不及生产,而且已装备的也频繁受损,必须更换新的,修理和整备也很费工夫。从1944年春开始,25mm单装机炮步入量产的正轨,于是和其他各舰一样,月级也利用甲板上狭小的空间,大量装备它。

对于1944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战(阿号作战)中损失惨重、返回柱岛水道的机动舰队全体舰船,大幅度增加了对空武器,特别是机炮数量,为接下来的决战——即捷号作战——做准备。在这个时候,也就是从1944年6月末到7月间,增强的结果是,月级驱逐舰的机炮(25mm)数量分别为:秋月号22挺、若月号27挺、霜月29挺等。其中15挺是三联装(5座)。

1945年初,1月20日完成的春月号有39挺。在向冲绳出击前,还在舰桥两侧各增加了1座三联装,并在露天甲板上也增加了许多单装机炮。结果到战争结束时为止,三联装增加到5~7座,单装30挺,合计40~50挺。

至于雷达,如前所述,初期舰是在完成后装备的,而其他舰是从新造时开始装备。最开始是在前桅中段设置了带方形网式大天线的21号雷达。之后到1944年末以后,在后部又装备了13号(简易式对空警戒),因为效果不错,所以在前桅上又设设置了一组。另外在此之前,在前部中段设置了对海警戒用的22号(喇叭式接发器),拆除了21号。

因此,战争结束时残存的月级大多是1组22号和2组13号。与21号相比,该型的实用性要高得多。另外在出击冲绳前,也有舰船将22号雷达的喇叭式接发器延长约20cm,以增强能力。但是这样的话,必须放弃全周旋转的能力。

在居住方面,1944年末以来进行了大幅简化,但我认为全体舰员都是非常满意的。

实在是太气派了。整个月级只完成了12艘,而且时时刻刻都在损失,同时存在且具备战斗力的只有几艘,没有机会护卫机动部队,真是遗憾。另外驱逐舰也没有进行雷击的机会,在战争末期时,大多将预备鱼雷放回陆地。

反潜武器也是强大且新式的。战争中期以后,装备了三式主动声呐,被动声呐也有九五式和零式。增加了深水炸弹数量,是极为有力的反潜舰。

另外在月级基本计划的1937、38年时,作为航母机动部队的直卫舰,考虑在甲板上搭载一两座能远距离投射深弹的深弹发射器。但当时的主动声呐性能还不稳定,好不容易研制的远距离发射器也没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被迫中止。这种深弹发射器是昭和初期从英国维克斯公司购买的,安装在严岛号敷设舰上进行实验,射程约1500米。

在地狱中浴火重生的历战舰

以秋月号为首的月级在沉没前都经历了近乎致命伤的严重损伤,很多都是经过艰苦奋斗并成功返航后得到修复。众所周知,为大和号护航的凉月号虽在1945年4月7日受到严重损伤,但仍然倒退航行,进入了佐世保港。

霜月号和冬月号在战争中也受到了多次的雷击损伤。1944年,其中一艘在丰后水道外遭到美国潜艇的雷击,丢掉了舰艏。在吴工厂入坞后,迅速修复,虽说这是新造舰艏的大工程。

好不容易修好了,于是利用这次机会,根据战训进行了许多修正和新设工事,稍加休整便再次出击,但在同一海面上又丢了舰艏。我们很失望,舰员们也一定很痛苦吧。之后再次重新建造了舰艏。

像这样在战争结束时残存下来的月级,其舰艏大多是简易化的战时样式。关于前面提到的凉月号,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其在1944年时受到的严重损伤。1944年1月16日,当本舰在丰后水道外海,具体是在北纬32度15分、东经132度29分的位置时,美国潜艇发射了三枚鱼雷。这就在足摺岬南方。结果非常惨烈。

由于舰体前部被命中一发,一号双联装高炮被震到完全仰起来,严重受损。二号高炮和舰桥也被严重损坏。同时还有一枚鱼雷命中了舰艉,后甲板被撕裂。

虽然是大损伤,但几乎同时被一前一后的两枚鱼雷命中,反而拯救了本舰的生命。当然,这也是因为本舰的横向主隔壁做得很好,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

随后立即被拖到佐伯湾进行排水和应急处理,然后返回吴。由于吃水很深、失去了全舰四成的部分,本舰就像一块钢材碎块,向右倾斜了好几度。舰内还有很多进水区域,受自由液面的影响非常明显,几乎没有稳定性。右中央的干舷只有60cm左右。它没有沉下去真是奇迹。

我作为造船设计负责部员,立即前往该舰,在作为舾装工厂先任部员的堀元美技术少佐(当时)的指导下,检查是否有修复损伤的可能性。乍一看十分茫然:到底是将本舰修好,还是将其当成废品,并重新使用其武器、装备品、动力辅机呢?

但是在详细调查后,主务部员认为残存的舰体还很健全,火炮盒动力部分都可以修理。于是立即绘制修复图,并进行了防水工事,暂时出坞,一两个月后再正式入坞进行修理。

实际仅三周之后就入坞了,再经过大约两个月,也就是总共四个月后,本舰就复活了。总之,只要不沉下去,大部分损伤都能修复。既然能修好,那就比重新建造船体、武器、动力经济得多,也能很快地修复。

凉月号在吴工厂的锚地系留的之一晚上,也就是晚上10点左右,我被造船部作业主任西岛亮二技术中佐(当时)叫了过去。

喂,虽然现在很安静,但如果今晚上起风了,凉月号将会怎样?总之要确保万无一失。

本舰的损伤如此严重,稳性也很差,GM值接近为零。

和堀元美前辈见面的那个白天,我在调查本舰的时候,走到毁坏严重的二号高炮附近一看,发现从严重损伤的船体内露出来死者的一只胳膊。仔细一看,附近还有很多尸体的肉块。我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的英灵祈祷冥福。

有创新的小兵「松级」

1944年以来迅速建造的小型的松级驱逐舰,也是战时建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虽然是28节低速、约1300吨排水量的小型驱逐舰,但船体等方面实现了彻底的简易化,对空和对潜武器都是最出色的。另外,动力部分也率先采用了日本海军最早的「锅炉—轮机—锅炉—轮机」的交错配置,具有极强的抗弹和抗近失弹损伤的能力。

但是丁型并不是专门的防空舰,而是对空、对潜兼用的护卫用驱逐舰,而且虽然小型,但和月级一样拥有鱼雷武器。在莱特湾的夜战中,也有击沉美国新式大型驱逐舰。

自大正末期计划、昭和初期完成的吹雪级(特型)开始,各国驱逐舰的100~120mm炮逐渐拥有了两用炮的性质。但是对于特型采用的双联装炮塔,初期型仰角45°,中期型是75°,在驱逐舰对空能力上,可以说日本海军领先其他国家一步。

但驱逐舰的主炮很难命中目标,更何况还要面对高速敌机。这种程度的两用炮很难得到有效命中,因此接下来的驱逐舰将仰角减小到55°。

当然,它们也是两用炮。这是具有高射性能的对海炮,以大仰角发射时,由于大仰角下的射速很低,所以要先减小仰角再装填。与此相对,月级(以及丁型)采用了真正的高炮,使其成为了两用炮。

最后稍微写一点驱逐舰以外具有防空舰性质的舰艇。在战争中建造的海防舰,主要用于反潜和对空,以船队护卫为目的,其对空能力相当出色。

另外关于英国海军英国海军的巡逻炮舰(sloop),我觉得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一战末期,英国海军比其他国家更早地完成了声纳(英国称为asdic),大正末期实现了实用化。作为条约限制外的舰艇,每年建造了很多巡逻炮舰。

1000吨左右,17节前后,装备2门炮。英国称它们是用来保护众多殖民地的,但实际上它们以声呐为主要武器,在战时被用来反潜护航,旨在进行船队护航和港口防御。

1932~33年以来,又将巡逻炮舰分为多种,每年各建造几艘。大体上可以分为反潜护航型、扫雷兼用型、对空护卫型。战争期间,它们与轻巡航舰(corvette)和巡航舰(frigate)一起建造。

其中,对空型以岛名来命名,排水量1200~1400吨(后期舰有增重),拥有3~4座双联装102mm高炮(6~8门)。自1938年以来,完成了很多,在战争中表现出很大的威力。从后期舰开始,4座高炮(初期)被减少为3座,这是为了增加30/40mm等机炮。

另外关于英美德等国在战争中完成的驱逐舰,它们作为驱逐舰的雷击等多用途的初衷自不必说,还大量装备了大仰角两用炮作为主炮,或者使用高炮作为两用炮。关于这个,我想有别的机会再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0039.html

“对防空驱逐舰的技术回想(原题:『防空駆逐艦への技術的回想』)”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真心匡扶汉室的人只有四个 刘备和诸葛亮不在其中

三国时期真心匡扶汉室的人只有四个 刘备和诸葛亮不在其中

对三国中真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只有4个人,刘备、诸葛亮并不在其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有人打起了篡汉自立的主意,比如董卓,比如袁术;也有人割据一方,过自己的小日子,比如刘璋,比如刘表;也有人真心想要匡扶汉室,但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刘备和诸葛亮并不在其中...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从大将军被贬为杭州将军,这是属于什么级别?有多大权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三年(1725年)名将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失和,被从抚远大将军和陕甘总督的职务上改任为杭州将军,因此都认为年羹尧属于被雍正贬官了,其实年羹尧出任的杭州将军从官级上来说...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清朝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看大清历史,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叶赫部第二大美女苏泰太后为何甘心做皇太极的一颗棋子,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古老的叶赫河浪花翻卷着故事,映出叶赫家族女性的风采,可以说,在女真人中,叶赫部世出美女且闻名...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