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211. 即将出鞘的利剑:1918年3月德军炮兵的战前准备工作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08)690

作者:Kagohl 3。

作者简介:Kagohl 3,新疆人,署名源自1917年空袭伦敦的德军轰炸机部队,热衷科普之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武器,希望能给看官们带点不一样的历史。

1917年9月-10月,德军依靠新锐的“渗透战术”在里加与卡波雷托取得的两场大规模胜利不仅使德国陆军统帅部得以于1917年11月1日开始的四个月时间内撤回56个步兵师增强西线力量,也让鲁登道夫上将看到了在计划的春季反击中打爆英国远征军“弹性防御”阵地的希望。

不久后的1918年2月,为了逼迫新生的苏俄 *** 求和并割让乌克兰地区,同时解放更多部队调回西线,鲁登道夫上将在同月17日命令东线德军参谋长霍夫曼少将集结大量步兵和重型火炮实施“拳击”行动(

Unternehmen Faustschlag

)。

2月18日,53个德奥步兵师在侦察机的指引下再次对俄国人实施殴打,沿途甚至没遇到过什么抵抗,以至于霍夫曼少将在2月22号的日记中很嗨皮的写到:“这是我见过的最滑稽的战争。我们让一群带着机枪和火炮的步兵坐上火车,前往一座又一座的火车站,占领它们,把布尔什维克的成员关起来,带着一大群俘虏去下一站抓人,这样循环下去,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在攻势的之一天,北路德军以16个师,攻下了陶格夫皮尔斯(位于里加东南方230公里处),不久后普斯科夫也宣告沦陷;2月28日,北路德军又攻下了纳尔瓦;中路德军在2月21日占领了明斯克,而南路的德奥联军击溃了苏俄红军在乌克兰的残余力量,于2月24日攻下了日托米尔。3月2日,德军占领了基辅,剑头直指圣彼得堡。到此为止,德军在11天的攻势中已经突破了240公里。由于突破纵深极大再加上德军目标包括基辅、斯摩棱斯克、明斯克等二战军迷耳熟能详的地区,所以拳击行动也被后世军事爱好者称作“一战版巴巴罗萨行动”。

图1:1918年2月,德军对脆弱的苏俄军队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图2:1918年2月,德军士兵用称给苏俄俘虏分配食物

图3:1918年3月2日,心情愉快的德军进入了基辅

列宁同志早在1917年12月的和谈后就建议与德国签订和约退出战争,让群众早日休养生息,然而布尔什维克党对此分歧颇大,比如以布哈林为首的一派坚决要继续战斗,向德国发起所谓的“无产阶级战争”,而托洛茨基则提出“不战亦不和”的策略。不过现在,德军在俄国的大举入侵已经由不得苏俄 *** 继续争论了。在列宁的坚持下,1918年3月3日,苏俄代表团乘坐火车前往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

Brest-Litovsk

,位于今天的白俄罗斯,是该国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与德国军政要员谈判,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和约》,被迫交付60亿马克赔款并割让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思特兰,同时承认乌克兰和芬兰独立。苏俄瞬间没有了1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000万人口,东线彻底失去了对德军的威胁。

图4:1918年3月3日,苏俄代表团乘坐火车来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见德军方面人士

图5:1918年3月3日,苏俄代表签下了耻辱的布列斯特和约

对于德国陆军统帅部来说,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前德军高层认为他们距离胜利原本只有咫尺之遥,却总是苦于兵员、火炮及飞机的数量不足,而现在随着俄国彻底滚蛋,德军在东线的80个步兵师以及他们装备的各类大炮中的绝大部分将很快就能撤回西线战场。陆军元帅、德国陆军统帅部总参谋长保罗冯兴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

)写道,他们三年来苦苦拼搏,终于达成了翘首以盼的目标,“我军已无后顾之忧,可以转向西线大展拳脚;现在的任务是全力备战”。

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德军成功调集超过100万兵力前往西线抗压;到3月中旬,德军西线兵力已经达到了17个集团军共192个步兵师,累计356万人,其中200万人可以随时投入春季攻势。德军也就此算是实现了1914年的梦想,即在西线集结足够的兵力发动宽大正面进攻,给英法两国搞大放血。(1918年1月德国在西线只有230万人,而同期协约国西线兵力高达320万人,但现在德国兵力扩大了126万之多)

图6. 画作:英军在战场上极力推动一门火炮

图7:1918年3月在西线战场集结的德国大军

现在,随着《阵地战中的进攻》一书于1918年1月1日的发表,德国陆军将全面采用渗透战术作为春季攻势破开英国远征军三线防御的有力手段。新的步兵战术则规定,在大炮停止射击之前,突击部队要尽可能接近敌军阵地的之一道防线,并且迅速将其攻破,从而在敌军战线上打开之一道狭长的缺口。

不过,这一战术和传统战术最重要的区别出现在战斗的第二阶段:按照传统战术,突击部队打开缺口以后要冲向敌军阵地,使缺口扩大;但根据新战术,冲锋部队将冲向第二道防线,突破第二道防线后又立即冲向第三道防线。因此,这种进攻战术又被称为渗透战术。而跟在突击部队后面的普通步兵部队要负责向左右两侧拉大缺口,攻占两侧的敌军阵地;这部分部队携带有迫击炮和重机枪。而最前面的突击部队只携带较轻便的武器。

德军进攻细则要求必须在之一天就要突破敌人的战术防御地幅(纵深约10公里),并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德军步兵师将做双梯队的战斗部署,之一梯队部署2个团遂行进攻,第3个团担任预备队,以下团、营各战术单位都上述战斗队形进行部署,重武器使用权要尽可能的下放给下级单位,以保证突击力。如营直属的机枪连和迫击炮连将直接配属给一线作战连队或者预备队,风暴突击队和工兵单位也加强给先头营,团属的7.7厘米野战炮连也可直接由团长掌握或者加强给各突击营。

在战役层面,德军各步兵师也做梯次配置,第2梯队步兵师在第1梯队步兵师后方2-3公里展开,第3梯队各师在战线后方15-20公里展开(相当于战役预备队)。德军放弃了以往的以第2梯队步兵师替换第1梯队步兵师的轮换方式,这样会造成进攻的停顿,为了达成纵深突破,各第1梯队步兵师必须尽可能的实施进攻,直到力量耗完为止,然后第2梯队步兵师接替继续进攻。

图8:1917年德军部队改革使得每个步兵团能配备12门7.7厘米野战炮

德军炮兵则在突击队行动前按照时间表进行分段轰炸瘫痪敌军阵地,接着改为徐进弹幕掩护步兵前进,目的就是要始终使敌军丧失活动能力,将其赶进防炮掩蔽部,失去反击能力,直到德军步兵抵达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徐进弹幕射击将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跃进射击,每次跃进200-400米,重型火炮要先于轻型火炮火力,以避免向后散落的弹片杀伤己方步兵。

由于战场地形各异,进攻步兵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的速度前进,这样为了保证严密的协同,步兵将使用信号弹来指引炮兵,加快或者放慢弹幕的移动速度。德军还放弃了原来的线式平均部署炮兵的原则,通过在突破地段上编组大量的炮兵群来达成对敌整个战术防御纵深的火力压制。德军要求在突破地段上每公里的火炮数量应达到100门以上,并且力求达成火力的突然性以防止敌军预有准备的增加炮兵力量,炮兵单位应该在夜间隐蔽进去发射阵地 ,并且完全放弃预先的试射行为以避免暴露。

德军炮兵将分为4个炮兵群,分别是师属炮兵群、军属炮兵群、远程重型榴弹炮兵群和集团军属加农炮兵群,师属炮兵群主要用于压制敌步兵阵地,包括轻型榴弹炮和堑壕迫击炮;军属炮兵群则压制对方的炮兵阵地和提供弹幕掩护;远程重炮群则负责压住敌后方的指挥部、兵营、交通枢纽等目标,组织其战术预备队的开进,必要时可以对两翼的敌军阵地进行侧射;集团军炮兵群则用于射击最远的目标。这种集中使用和指挥炮兵的 *** 大大加强了压制的突然性和有效性,为德军步兵进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图9:15厘米重型榴弹炮配属于师属步兵炮兵营,专门充当步兵师的支援火力

图10:21厘米重型榴弹炮将负责锤烂阻挡步兵步伐的敌军工事

然而,这套高效的步炮协同战术极其考验步兵和炮兵之间的默契,步兵要通晓如何跟上炮兵的掩护以在弹幕结束前穿透敌军阵地,而炮兵也要搭上步兵的节奏以有效的支援他们且不会造成误击,所以两者的步伐如何串联起来是一大难题。为此,鲁登道夫上将在1月开始将进攻部队用火车拉到后方接受三周培训,以了解渗透战术的基本操作。

随着西线部队的实力加强以及战术的全面升级,德国陆军统帅部也开始改组西线部队的组织结构。为了确保战术层面的有效突破,在鲁登道夫上将的牵头下,德国陆军开始从法国战区以及从意大利&俄国战区撤回的步兵师中精心选出身心素质强壮且经历过堑壕突击战斗的老兵,单独组建为“突击师”(

Angriffsdivisionen

)而挑剩下的那些不适合参与进攻的“老弱病残”则改组为“堑壕师”(

Stellungsdivisionen

),负责把守突击师夺取的阵地。

与堑壕师相比,突击师的大炮和机枪火力更加凶猛,后勤保障也得到了更多照顾,而且在行动中会得到突击营/连的支援以及大量飞机的掩护。突击师组建完毕后,会立刻乘坐火车前往后方的培训基地,由专门的暴风突击队员向他们教授渗透战术的运用(主要就是如何与炮兵有效配合),经历3-4星期的集中特训后再返回前线待命。

从1918年1月到1918年3月,德国陆军统帅部成功将西线192个步兵师中的56个全部改组为突击师,加起来大约有84万人,而其他的姑且还是只适合防御的堑壕师,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在接受改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突击师也是精锐组成的进攻部队,再加上同样强化了轻机枪和轻型步兵支援火炮的装备率,所以一些军事爱好者将其视作暴风突击队的更大化形态。(突击师配有1个野战炮兵团和1个步兵炮兵营,至少拥有36门大口径火炮)

图11:为米迦勒行动进行战前特训的德军突击师官兵

图12:暴风突击队员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训练

眼看精锐部队改组工作顺利,德国陆军统帅部也开始组建新的集团军以准备春季攻势的展开。

1917年12月,在里加战役中首次实践渗透战术重创俄军的奥斯卡.冯.胡蒂尔上将被召回西线,因为德军新组建了第18集团军(Armeeoberkommando 18)在圣康坦地区待命,该集团军下辖第3军、第9军、第17军、第4预备役军以及由四个预备师组成的“盖尔集群”,总计27个师(22个突击师 5个堑壕师)。而在1918年1月,新的第17集团军也在康布雷地区组建完毕,总司令是在卡波雷托战役中指挥德奥联军屠杀意大利人的奥托.冯.毕洛上将(同年2月上任),该集团军下辖第3巴伐利亚军、第1巴伐利亚预备军、第9预备役军、第18军、第6预备役军、第14预备役军、第11军,另还有第23预备役师、第26步兵师和第2警卫预备师作为陆军统帅部直属的预备队,总计25个师(21个突击师 4个堑壕师)。

图13:奥托.冯.毕洛

图14:奥斯卡.冯.胡蒂尔

而早在1914年8月为了应对战争爆发在汉诺威组建的第2集团军也会参与进来,其总司令是在战前担任过骑兵的冯德马德维茨上将,此君从1914年战争爆发后就一直担任该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在法国前线和俄国前线参与过恶战大战(包括马恩河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5年3月就因军功荣获蓝色马克斯勋章,不久前的1917年11月30日还成功反击了康布雷坦克攻势。他的集团军实力相对较弱,只有21个师,其中突击师也才11个,另外10个是9个堑壕师 1个后勤师,所以该集团军的火炮和飞机数量得到了加强。

图15:冯.德.马德维茨

不过,关于德军进攻部队的运用,德国陆军统帅部与A、B集团军群的长官们发生了一些分歧。前面我提到过,德国陆军统帅部于1918年1月21日确定以圣康坦为攻击中心针对英国第3、5集团军实施打击,主攻部队定为第2集团军与第17集团军,但其实这个决定作出的一个星期前,也就是1918年1月16日,德国第18集团军参谋长特劳戈特冯索伯茨威格(

Traugott Martin von Sauberzweig

)向北部战区兼A集团军群司令鲁普雷希特王储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将第18集团军作为主攻力量针对阿拉斯-费拉尔一线南端过于延长的英军阵地左翼实施凶狠的攻击。

执行这个建议需要将主攻部队从第2、17集团 *** 移给第18集团军,但索伯茨威格的观点也相当充分,他指出如果以第2、17集团军作为主攻部队,那么德军会在索姆河以东地区遭遇数量过多的英国人,若是由第18集团军动手,估计只需要1-2天即可杀到索姆-克罗扎伊运河一线,这里是英国防线的薄弱之处,只要取得突破,德军将在针对阿拉斯这一重要港口的战斗中获取更具决定性的战果,英国军队将面临惨烈的失败。

图16: 时任第18集团军参谋长的特劳戈特冯索伯茨威格少将,此君于1917年9月因在里加战役中的杰出策划被授予蓝色马克斯勋章

鲁登道夫上将作为皇帝会战的首席策划自然知晓了这个计划,虽然此人战略眼光差劲,但战术思维确实堪称“大师”,上将仔细考虑后认为索伯茨威格的想法可行,然而鲁普雷希特王储并不认可这个方案,并在三天后再次强调:“第18集团军的进攻目的在于掩护侧翼的两个集团军(2,17),而不是作为主攻”,而A集团军群参谋长赫尔曼.库尔也不赞同这个计划。

鲁普雷希特和库尔不认可并非出于“嫉贤妒能”,而是长期的西线作战经验告诉他们在狭隘地段突破很容易遭到敌军密集火力的杀伤并陷入两翼被包的险境,此外英国第3、5集团军自1917年11月以来也一直在进行弹性防御战术的操练,阵地坚韧性已然今非昔比。所以库尔参谋长更希望第2、17集团军在宽大战线实施攻击以迫使英军阵地暴露更多弱点,且不能及时增援受攻地段。

鲁登道夫最终选择向鲁普雷希特与库尔让步,继续由第2、17集团军担任主攻,并将第18集团军的攻击目标从克罗扎伊转向阿拉斯与左翼同步,负责牵制性进攻。不过库尔后来在推演中发现第17集团军任务太重,该部队在突破后之一时间还得向南转进并向四周扩大突破口,如果该部力量不足,英国佬很有可能在阿拉斯组织起防线让德军挫败,因此库尔在3月9日要求加强第17集团军兵力,然而鲁登道夫表示拒绝,因为索伯茨威格的计划在他看来可以作为第2、17集团军进攻受挫后的绝佳应急方案,而这就是后来“米迦勒行动”的附属行动:火星。

1918年2月3日,鲁登道夫上将再次来到蒙斯城召开会议,目的在于对米迦勒行动的计划进行修改。作者我之前提到,德国在1918年1月1日的进攻指导意见书中表示炮兵除了负责在进攻开始前破坏敌军阵地外,还要在步兵开始进攻后利用机动工具前移支援,或是转移到前方阵地继续输出,或是直接跟随步兵一起推进,确保敌人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以让己方步兵局面有利。但鲁普雷希特王储反对这个做法,坚持让步兵稳住战线后再安排炮兵前移。

无奈之下,鲁登道夫上将只能继续组织会议商讨这个问题,但上将对鲁普雷希特王储的看法不以为然,继续强调炮兵必须不断的前移支援进攻部队,尤其是能够有效破坏敌军掩体和火炮阵地的重型榴弹炮与重型加农炮。鲁普雷希特王储对此感到愤怒,反驳道:“轻易移动炮兵更容易使漏网之鱼负隅顽抗,或是造成部队混乱产生更严重的步炮脱节,也更容易造成马匹的损耗”。其实结合技术层面就会发现,鲁普雷希特王储所言并非夸大,譬如德军的Mrs.16重型榴弹炮的战斗全重就高达9.22吨,需要12匹军马一起努力才能拉动。

然而这场争论最后以鲁登道夫以权压人胜出,常年在东线搞运动战的他认为鲁普雷希特王储不过是杞人忧天,所以王储最后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安排炮兵前移。但鲁登道夫上将事后还是召来了刚刚在柏林老家结束休假的布吕赫穆勒上校,询问三月份的天气环境是否能让炮兵有效的跟随步兵的行动,布吕赫穆勒上校自然是保持忧虑态度,因为三月份的阴雨和积雪融化势必导致圣康坦前线满地烂泥,再加上一片弹坑和壕沟,重型火炮的推进肯定大受阻碍。不过鲁登道夫上将对米迦勒行动的态度是“一个即将失去一切的赌徒压上了最后一个铜钱,期待一局逆转形势”,所以布吕赫穆勒的警告被他刻意压了下去。

图17:1918年3月伊普尔战区的一角,可以说这种被雨水浸泡过还坑坑洼洼的地形确实不适合重型火炮

经历了一番争论扯皮后,1918年3月10日,德国陆军统帅部下达了最后命令,确定米迦勒行动将于1918年3月21日早晨9:40正式开始,攻击任务由隶属于A集团军群的第2、17集团军与隶属于B集团军群的第18集团军一起执行,总计54个突击师 19个堑壕师,共95万人,其中56个师(共84万人)将担任主攻部队,另外17个师将作为预备队待命,这几乎是德军在西线全部的攻击力量。这些兵力要应对的目标是从康布雷到费拉尔一道宽度120公里的协约国战线,然而协约国在这里的兵力非常可怜,只有26个英国师和7个法国师,加起来才33个,可以说德军此次战役真正实现了“优势在我”。

负责主攻的德国第17集团军的部队集结在康布雷以北的18公里战线待命,他们的任务是在战线东北方向实施“米迦勒1号”行动(

Michael I

),对准阿拉斯大区的小城“巴波姆”(

Bapaume

)实施突破,继而在康布雷突出部将英国第5集团军死死缠住,切断英军在该突出部的残余力量。

战线展开了27公里的第2集团军负责实施“米迦勒2号”行动,沿着

Omignon-Baches

一线以北的左翼推进(

Omignon

就是奥米尼翁河,位于法国上法兰西地区,紧挨着圣康坦运河,是索姆河的右支流),对着佩隆内(

Péronne

,法国上法兰西地区的一座自治市)实施突破。该集团军需要向战线西南方向挺进,从位于北部的康布雷区的小镇马尔科一路杀到南部的圣康坦区自治市

Bellenglise

,接着从勒卡托地区向西面攻击,直取佩隆内。

兵力最强的第18集团军将启动“米迦勒3号”行动,但并不作为主攻力量,而是沿着索姆河南岸实施牵制性攻击以辅助第17集团军的攻势,该部将沿着30公里宽度的战线从奥米尼翁区域挺进到圣康坦两侧,将箭头对准亚眠。第18集团军的任务是通过蓬特鲁特(

Pontruet

,圣康坦区的一个法国社区)推进到位于布里西-哈梅吉库尔(

Hamégicourt

,圣康坦区的一座自治市)附近的瓦兹河(

Oise

,是流经法国北部大区“皮卡第”的河流,属于塞纳河的支流,而圣康坦是该大区的行政中心)。该部队的首要目标是夺取奥米尼翁河与瓦兹河之间的索姆河-克罗扎伊运河,同时阻挠法国陆军依靠罗伊—肖尔内斯(

Roye-Chaulnes

,两处均位于法国索姆省)和蒙迪迪埃-亚眠(

Montdidier-Amines

)一线的铁路网支援圣康坦被攻英军。

从1918年1月中旬开始,德军就为米迦勒行动的顺利实施进行大量准备工作,除了将经历过堑壕突击战的精锐官兵独立组建为突击师并送往后方接受“渗透战术”特训外,德军还组织大批工兵加宽攻击区道路并修建窄轨铁路、弹药仓库、炮兵阵地、兵营、前沿指挥部、信息中转站等,以方便进攻部队筹备食物、储存弹药、部署火炮和下发指令。

德军的保密工作也比较到位,虽然早在1918年1月21日就已获知将在阿拉斯到拉费尔一线发动进攻,但是A和B集团军群指挥部直到2月8日才通知军一级的指挥官员,而2月底,才逐步通知到师一级单位。陆军统帅部专门成立了战地情报机构,在后方侦听各种德军和敌军的通讯状况,并且有权直接逮捕任何有泄露作战计划嫌疑的人。

德军还发布了详细的部队展开计划,规定随着临近开战日,部队逐次从军一级指挥所,到师一级指挥人员,再到炮兵,最后到步兵单位及辅助单位进行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德军架设铁路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方便陆军统帅部直接指挥的列车炮行进。

图18:1918年3月20日,一名德军野战 *** 接线员警惕的看着摄像镜头

图19:1918年3月,德军工兵准备铺设新的窄轨铁路

图20:1918年3月,德军在圣康坦的一个大坑上架设桥梁

图21:这条铁路即将完工

1918年3月,德军部队开始依靠双腿、马车、火车和汽车向圣康坦附近集结,近百万大军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德军王牌飞行员鲁道夫史塔克(

Rudolf Stark

)回忆道:“车声隆隆,人潮汹涌,好似暴风雨将至”。而在皮卡第(Picardy)的村庄里,德军士兵不顾严苛的军规,一边行军,一边唱起了凯旋曲。一个新组建的德军突击师部副官鲁道夫宾丁(

Rudolf Binding

)中尉在家信中解释自己为什么连续两个月没有写信:

“明天就谈不上什么秘密了,战局将会一片混乱……我也明白,那个日子正在无情地逼近,但我避无可避。它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埃斯库罗斯曾说:‘戏剧应当激起希望与恐惧。’而如今这里有一场大戏,幕布还未拉开,各方已经登场开演,在幕布之后唤起了那两种感情。这将会成为一场希腊式的悲剧,命运由人类亲手打造、开辟,并高居一切之上;谁将为此负责,命运便要降临到谁的头上。”

“我们尽可能轻装上阵,上头下令要求非必要的行李一律不得携带;扔掉那些行李,我们并没有感到不甘心,因为最后的希望鼓舞着我们。组织工作确实做得很好,但想想也知道,保密是不可能的。在布鲁塞尔,连小孩儿都知道,进攻的日期是3月21日。”

图22、23、24:即将参与米迦勒行动的德军官兵在向集结地行进

图25:这支结束特训的精锐步兵团在军乐队的带领下离开塞丹的训练学校,为米迦勒行动做准备

图26:1918年3月,一支德军卡车队行驶过内斯勒的小道

第18集团军的一名炮兵中尉在1918年3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面对司令部一丝不苟的工作、巨细无遗的准备,人们只有惊叹不已——毕竟,我们的伟大正来源于此……各种新式装备一应俱全,1914年那会儿可见不到这些。”该部的弹药库于当日建成。到3月16日,攻击部队的56个主攻师向着目的地西进,在乐队的伴奏下,一路高歌:“我别无选择,只能如此。”

1918年3月18日,一批英军飞机渗入到前线附近进行袭扰,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上尉(

Manfred von Richthofen

)指挥的第1战斗机联队将它们驱逐了回去。激烈的混战之中,里希特霍芬击落了一架敌机,那是他个人纪录中的第66架;他的联队当天总计击落了八架。当晚,鲁登道夫上将与兴登堡元帅离开斯帕(

Spa

),来到距离前线更近的地方。他们在阿韦讷(

Avesnes

)设立了一个新的指挥分部。

前些日子晴朗无云的天气,如今变得风狂雨骤,兴登堡注意到,紧张的氛围在他的部下之中弥漫开来。他希望乌云和暴雨能够掩盖最终阶段的准备工作,“不过,敌军难道就没有得到一点风声?我军寄希望于敌军一无所知,这合适吗?”英国人的炮火确实停息了下来,飞机却仍不时盘旋在德军上空。“这些都提供不了多少情报,无法解答我们的疑惑——‘这场袭击,是否能够成功?”

但不管兴登堡元帅如何担心,这场攻势的最后准备工作都是无法停下来的。3月19日晚,德军部队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到达前线附近后,来了一些身披雨衣的向导,带领他们前进。趁着夜色,他们架起了最后一道堑壕里的迫击炮与大炮。午夜过后,乌云散尽,星空初现。

到1918年3月20日,德国第2、17、18集团军的攻击部队已经全部进入阵地待命,三个集团军的56个主攻步兵师将展开75公里宽度实施行动,相当于每公里就有11200人。为了确保凶狠快速的破开英国第3、5集团军的“弹性防御”阵地,德国三个集团军全面采用了布吕赫穆勒上校发明的“中和战术”,不再使用老旧的线式炮兵部署,而是将他们全部集中在一道80公里宽度的阵地上实施“重锤破击”。而德军本次的炮兵规模也是整个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可怕的,三个集团军共有1706个炮兵连,包含3965门野战炮、2643门榴弹炮 攻城炮 加农炮、3534门堑壕迫击炮,总数达到了恐怖的10142门,其中第17集团军持有2234门火炮 1197门堑壕迫击炮(3431门);第2集团军持有1751门火炮 1080门堑壕迫击炮(2831门);第18集团军持有2623门火炮 1257门堑壕迫击炮(3880门)。德国陆军统帅部还额外管辖有1400门重型火炮,其中678门将投入本次攻势。也就是说,德军本次行动的实际火炮出动数量高达10820门,相当于每公里135门,哪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也是不容小觑的炮兵力量。

图27、28:一门在1918年3月开战前夕停留在前线待命的德军260毫米列车炮,它覆盖了一层树枝以防空中观察

图29:1918年3月,德军炮兵在为这门28厘米列车炮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图30:1918年3月,一门克虏伯K.16重型加农炮在火炮牵引车的拖拽下向新阵地转移

图31:这门行进中的斯柯达M.11重型攻城炮隶属于第2集团军,可以看出炮组人员也是奥匈军人

图32:1918年3月,德军炮兵在用力将这门FK.96n/A野战炮拖出凹坑

然而,20日的黎明尚未到来,山谷中却已升起了浓重的雾气,随后爬升至山脊顶端,将第5集团军的整条防线笼罩在内。随着太阳的升起,防线上的雾终于开始消散了,天空却很快地阴沉下来,德军阵地顿时大雨如注。此外,风向也对德军不利。3月20日清晨7:00,陆军统帅部接到炮兵部队的通知,表示3月19日晚上的那场大雨让风向和湿度变得很不利于毒气炮弹效果的发挥,炮兵无法保证在这种气象条件下炮击的效果。鲁登道夫有些担心,因为德军炮击轰炸的威力主要来自毒气弹,而雾气也会影响部队的行进。他此前就表示过自己的忧虑:不利天气可能妨碍“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我军获得应有的回报”。

兴登堡元帅指出,米迦勒行动早晚都要执行,但现在是否动手可以由鲁登道夫自己做决定。鲁登道夫上将决定再等一等。上午11:00,德军炮兵气象学家施毛斯递交了一份新报告,天气情况并不“特别有利,但报告显示攻击存在可行性”:他们认为3月21日有足够风力让毒气扩散。到下午14:00之前,陆军统帅部的军官们都在会议厅里等待鲁登道夫的决断。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中午,没人知道他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大家只知道,等到他出来时,他告诉大家:进攻于3月21日凌晨准时打响。随后通讯部门将发动战役的电文发送了西线的A和B集团军群指挥部,并转发了参战的三个集团军指挥部。“情况已如箭在弦,”鲁登道夫写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更高司令部与各级将士人事已尽,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鲁登道夫迷信天命在己,这一特质在3月20日的午餐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你们知道明天在摩拉维亚弟兄会的书上是什么日子吗?那是选民(

Chosen People

)之日。咱们明天进攻,难道还没有信心不成?”

德军中尉宾利在家书中写道,己方部队的准备工作“巨细无遗,令人叹为观止。部队部署极其紧密,先头部队就位已有十天之久。一到夜里,运输队就源源不断地送来弹药,已经持续了几个星期,大炮周围现在被弹药堆得如小丘一般;再过四个小时,弹雨就会倾泻在敌人的头上”。鲁登道夫上将为每个参与攻击的步兵师配备了上等战马:“实在想不通,鲁登道夫从哪里搞到这么多好马。我们这个师还缺200匹马,他会在行军路上或作战途中给我们补齐。当然了,这些靠的都是铁路运输,他们日夜不休地在忙活。我们每个人都在忍受煎熬般地等待着数以千计的列车,为我们运来兵员、马匹、大炮、车辆、弹药、工具、口粮、架桥材料,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物资。”

图33、34、35、36:军马队伍也在不分昼夜的为参战部队运输补给

图37、38:1918年3月,德军官兵在从到站的火车那里领取食物和酒水

由于参战火炮数量太大,所以德国陆军统帅部在本次行动中没有设立独掌大权的炮兵总指挥,布吕赫穆勒上校在战役中也仅担任第18集团军炮兵主任,再一次和胡蒂尔上将组成拍档,他们在去年秋天让俄国人付出了血的代价,现在也会让英国人蒙受弹雨的洗礼。不过鲁登道夫上将深知“渗透战术”主要还是仰仗炮兵的高密度轰炸砸开英军防御阵地,再加上布吕赫穆勒的炮兵天赋让他深有体会,所以本次炮兵的战术策划依然全权交由布吕赫穆勒上校负责。

布吕赫穆勒上校的计划自然是按照他引以为傲的“中和战术”制定,炮击将于1918年3月21日凌晨4:40正式开始,早晨9:40结束,接着炮兵将会利用军马和火炮牵引车前移支援突击部队。10820门德军火炮的预备轰炸只有五个小时,但却划分了七个阶段。之一阶段于4:40开始,用时120分钟,炮兵以4:1的比例向英军全力发射毒气炮弹与高爆炮弹,毒气弹负责压制炮兵,而高爆弹负责针对指挥所、观测所和通讯站,迫使他们丧失正常功能,至于执行反步兵任务的堑壕迫击炮需要在该阶段的前二十分钟以缓慢的射速对英军堑壕实施轰炸;第二阶段于清晨6:40开始,持续10分钟,反步兵炮火(

IKa

)将弹道转移到英军二线防御阵地,而其余炮兵继续针对之一阶段目标实施打击;第三阶段于清晨6:50开始,也只持续10分钟,过程与第二阶段相同,不过反步兵炮火(

IKa

)会把目标改为英军一线防御阵地后方设施。

第四阶段于清晨7:00开始,持续10分钟,重复第二、三阶段过程,但反步兵炮火会把目标转移为英军防御阵地中心区域;到了清晨7:10就是更加凶恶的第五阶段炮击,持续时间高达70分钟,德军的反炮兵火力(

Aka

)、长射程纵深炮兵火力(

Feka

)、重型平射炮兵火力(

Schwefla

)继续针对英军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地、交通线枢纽、纵深指挥所、桥梁等后方重要目标实施猛烈轰炸,而反步兵火力(

Ika

)则把弹道集中到英军堑壕上面去,全力对准一线防御阵地实施破坏。

同样凶恶的第六阶段炮击于早晨8:20正式开始,持续75分钟,重复第五阶段的过程,仅是目标略有变化;到早晨9:35,德军将启动收尾式的第七阶段炮击,所有普通大炮和堑壕迫击炮均以更高射速对准英军前沿步兵阵地实施饱和式轰炸,五分钟后,也就是早上9:40结束,德军突击师官兵将在暴风突击营的领头下渗透进英军阵地薄弱点进行攻击。

布吕赫穆勒还会在七大阶段炮击中插入几个小段。“1a”小段于之一、二阶段炮击之间的凌晨5:30开始,持续10分钟,德军堑壕迫击炮和常规火炮要突然将火力转移到英军堑壕,同时暂停攻击英军炮兵,高爆弹在此期间全力覆盖一线阵地,毒气弹则覆盖二线阵地。而在第五、六阶段之间的清晨7:40会插入“5a”、“5b”、“5c”三个小段,它们在7:40统一开始,由第2、17、18集团军的反步兵火力一起执行。其中5a小段持续15分钟,由榴弹炮在一线防御阵地的各个堑壕线之间进行清扫式轰炸;5b小段持续10分钟,依靠榴弹炮射弹软化英军弹性防御阵地的优势;5c小段也只持续10分钟,利用野战炮的射速优势大量发射毒气弹把英军的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之间阻隔开来。这几个短时间的小阶段炮击的主要目标在于让英军误以为德军部队马上就要发起攻击,让他们将步兵集中在前沿阵地待命,这样德军炮兵就可以瞬间加大火力杀伤他们。

鲁登道夫上将确保进攻步兵和炮兵有足够的飞机可用。到1918年3月进攻前夕,德意志帝国空勤队为三个参战集团军派遣了1070架军用飞机,这也是德国在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飞机单次出动数量之最。除了执行拦截、轰炸、近距离支援任务的飞机中队外,德国集团军和步兵军还普遍配置了“野战飞行分遣队”和“炮兵飞行分遣队”,这两个都是装备有6架双翼飞机的侦察机部队,早在1918年2月就开始针对英国第3、5集团军防线的各个要地进行空中拍摄,使得接到这些信息的德军炮兵得以事先把英国人的据点全部标记在地图上,待到开战后就依照这些情报屠杀英国佬。这些空中煞星分摊下去的数量也不算少:第2集团军持有340架军用飞机,第17集团军持有380架军用飞机,第18集团军持有350架军用飞机。

除此之外,德军暴风突击部队和喷火工兵部队也从1918年2月开始针对英法军队防线实施了多次小规模突袭行动,目的在于武装侦察,刺探出敌军阵地的可利用薄弱点。

图39:这架汉诺威CL.II型飞机隶属于德军第298炮兵飞行分遣队。CL型飞机是为保护C型侦察机而生的双座护航战斗机,本是编入护航中队或侦察机分队当作“保镖”,但它们强大的多功能性使得它们也被德军飞行员积极用于对地支援,譬如照片里这架序列号C.9303/17的飞机就携带了照相机执行炮兵侦查任务

图40:1918年2月18日,德军第60预备役步兵团的暴风突击队员们与他们俘虏的英军“舌头”留下了这张合影

到了1918年3月20日晚上,德军部队全部在攻击地段集结完毕,步兵和他们的马车隐藏在村庄之中,炮兵则在阵地上保持沉默,而飞机也都关闭引擎停在野战机场上待命。整个德军战区都在黑暗和浓雾中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3月21日凌晨00:00,英国的随军牧师来到第5集团军战线为信奉天主教的将士们豁免罪孽和提供圣餐。仪式结束后,第5集团军司令部下发了代表“各就各位”的暗号:喧闹(

Bustle

),于是,数万英军悄然无声地离开营寨,向着前方阵地匍匐而行,继续忍受着苦闷的堑壕生活。但他们不知道的是,4小时40分钟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血与火的华尔兹”将会降临在他们身上......

图41、42:1918年3月19日,德军部队集结在圣康坦的废墟中

图43:德军突击步兵们窝在壕沟里准备行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0276.html

“1211. 即将出鞘的利剑:1918年3月德军炮兵的战前准备工作” 的相关文章

如果是关羽前去攻取成都,刘璋会怎么做?

如果是关羽前去攻取成都,刘璋会怎么做?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益州牧。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刘备取益州的时候,马超来投降,然后,刘备让马超去攻取成都,马超率兵到了成都城下,刘璋害怕了,立即投降。试想,如果换成关羽率兵攻取成都,刘璋会立即投降吗?刘备攻取益州,虽然带着大将黄忠和魏延,但是还是遇到了不少阻碍,先是...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947年一月,辽国灭后晋,亲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率部进入后晋国都大梁(即开封)。战胜者拥有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将之当成战利品,并任意分配占有。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吕后当年真正是称得上权倾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她抗衡的。说吕后权倾天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吕后可以随便欺负刘邦的儿子们,没有任何人有反抗之力。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刘肥、刘...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即,蜀汉的北伐行动终止,大军撤退。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经过一系列上层权力调整,以及恢复国力,隔了好几年才又开始兵...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最突出的人是谁,命运如何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最突出的人是谁,命运如何

对曹操一生子嗣众多,最为突出的是哪几位?他们的命运又有何不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社会时期会出现一个男子有若干妻妾的情况,他们拥有这么多女子,往往会诞下众多子嗣。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以权利和地位论英雄,如果谁权势越高,那么他在择偶方面的特权也就越大。曹操作...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