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早熟夭折:宋元明三朝的纸币革命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10)730

早熟夭折:宋元明三朝的纸币革命

早熟夭折:宋元明三朝的纸币革命

迄今为止,纸币依然是相当重要的价值标尺,可谓现代经济运作的不可或缺部分。但这种革命性创造,并不源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强调重农抑商的古代中国。

然而,过于早熟的理念注定容易早夭。

宋元明三朝的纸币就经过前后四百年变革,又悄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并没有给文明发展留下深刻印象。原因无他,就是免不了以滥伐贬值收场,至今都值得后人引以为鉴。

宋朝的制度创新

北宋的四川不仅物产发达 还是增援西北前线的大后方

北宋初年的四川,普遍使用铁钱作为交易介质。奈何铁本身的价值太低,每次交易都面临货币超重问题,对贸易、税收都很不方便。

因而到宋真宗时代,川中商人之间开始以纸质的“交子”展开交易。任何人都能用手里的金属货币兑换,转头再到异地兑换回等额份量。只不过在使用早期,多由民间自由发行,与之相关的欺诈案件便层出不穷。

于是,北宋当局负责牵头,授予四川当地16家富户专营权。

由他们联合为纸币提供准备金担保,再统一发行标准面额。每次只需要缴纳30文钱手续费,就可以用票据兑换出1000文钱。至此,交子在四川各地名声大噪,有效缓解了货币份量困境。

早期交子币值稳定 但有流通地区限制

不过,这些主持发行交子的富商很快就学会盗用准备金。

同时是偷偷支取出来进行商业投资,最后因赔本亏空而造成交子无法对付。朝廷便在转运使薛田建议下,建立专门管理纸币发行的“益州交子务”,成为世界上首个国营纸币制度。

当然,这类早期的官营交子只能在川陕两地流通。

为防遭遇欺诈,还严禁民间私自印造。甚至出台防伪措施,规定每三年更换一次样印花式,且每次都必须换回全部旧币。同时,规定发行上限不得超过1256340缗,并以360000缗钱作为保障,使准备金率维持在28%左右。因此,交子在正式发行的几十年间相当稳定。

宋夏战争的超出消耗 让朝廷背负严重的财政赤字

如此有限的纸币发行量,根本不足以喂饱日趋臃肿的军政单位。

尤其是与西夏间的旷日持久战争,几乎随时在会增加财政负担。所以仅仅到宋仁宗年间,交子的发行被用于弥补收支不平衡。后来的宋哲宗继位,滥发纸币造成的问题已非常严重。譬如每年的增发量就高达12435000缗,十倍于最初制定的上限,至于准备金率更是无从谈起。直至宋徽宗时代,发行总量已达2000多万缗,二十倍于当年规定总额。以至于根本对付不除,酿成交子币值的一泻千里。

为解决严重贬值,宋徽宗开始寄出币制改革,将旧的交子改为可全国流通的崭新钱引。

但准备金还没坚挺起来,又迅速陷入相同的滥发+疯狂贬值旋涡。由于增印时往往不置准备金,造成这种新钱一缗只值十几钱。宋廷不得不整肃发行限额制度,用十年时间才币值有所恢复。

清明上河图中 正在搬运货币的工人

南宋时期,更有多种官营纸币同时流通。其中地位较重要的是“会子”,又名“便钱会子”。

起初也是民间发明的一种兑换票据,获得认可后才被朝廷拿去垄断发行。但就和北宋的交子如出一辙,会子只能在刚刚面世时初时较为平稳,越到后来就增发速度越快。公元1168年,规定发行上限为一千万缗。40年后,增发部分已是原额度的10倍。之后又经过25年,发行额竟达原指标的40多倍。

显然,发行额大幅增长,是两宋为解决财政危机一步臭棋。尽管内部稳定且商业发展迅猛,财政上仍常年入不敷出。

足见问题并非出在收入太少,而是 *** 支出过多。

财政压力 让朝廷必须不断印新钱补窟窿

元朝的重走老路

蒙元的全国通行纸币 始于忽必烈时代

南宋灭亡后,其奉行的经济手法被蒙元继承。

例如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前,蒙古帝国的地方 *** 就发行过类似纸币,但均有相应比重的准备金保障。只不过使用时受到地域限制,直到1260年才首次出现可全国通用的新币。

1260年7月,盟友中央开始印制以丝为准备金的交钞。同年10月,又印造出用白银为准备金的中统钞,并且规定每贯能抵同交钞一两,每两贯抵同白银一两。相比于宋人使用的铁钱、铜钱而言,无疑具有更高价值和商业效率。

由于准备金价高 元朝纸币的起点也高于宋朝

此外,元代纸币还在很多方面比两宋更加完备。

首先是以旧换新,废止地方 *** 发行的旧钞。其次,要求民间必须用纸币缴纳赋税。最后,原则上严格限制纸币发行量,无准备金绝不发行新钞。所以,蒙元早期的纸币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货币,可以在庞大的疆域内广泛传播。至少在发行的前十八年里,因币值牢靠而深受欢迎的货币。但作为代价,则是金、银、铜等贵金属被强制要求退出流通领域,也为后来的 *** 埋下隐患。

随着忽必烈不断发动大规模远征,以及拉拢各派政治势力,蒙元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

故而为摆脱收支困境,只能重新在纸币供应上做文章。从1276年起,开始将地方上贮存的准备金运往大都挪用。所以到1294年,各地钞库的936950两白银,仅剩下192450两。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收入不够支出就会自动挪用准备金弥补。由此造成钞库日益空虚,金银兑换越发困难,纸币的实际价值自然无法维持。

为笼络各方势力 忽必烈只能开启大规模财政扩表

与此同时,蒙元当局还在疯狂货币。

在王朝中前期,每年增印钞币不过数万锭。多余钞币被存于库中,用于收兑金银和残币。但从1276年开始,每年增印的钞币竟达100完两,较之前翻了数十倍。而且这些增印出来的纸币,多被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直接流入民间交易。因此,市面上的物价腾贵,民间财富在无形中被迅速榨干。

为应对通胀,蒙元从1287年起发行新币--至元钞。这种新币每贯可抵五贯旧中统钞,岂料很快也陷入贬值通道。到1309年又推出“至大银钞”,规定每贯能抵五贯“至元钞”。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这种做法只能营造币值恢复假象,实则无法解决准备金和发行量困境。结果,至大银钞只用一年多就宣告废止。虽然元仁宗上位后严禁挪用准备金,但滥伐纸币充财政的行为却依旧如常。毕竟,财政支出是扩张容易、紧缩难,要节制眼前的开销尚不可能!

至元钞失败 预示着蒙元帝国的最终结局

明朝的自暴自弃

朱元璋立国后不久 便寄出纸币政策

公元1375年,取代蒙元的明朝也开始发行纸币--大明通行宝钞。

从表面上看,明宝钞受之前的纸币制度影响,似乎能吸取宋元两朝的经验教训。实际上却相当粗陋,贬值速度自然远胜过往。

首先就是明朝发型纸币时根本不准备金。朱

元璋在订立钞法时,曾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也不准用宝钞将上缴的贵金属兑回。同时,又不规定发行量上限,致使该币种几乎一问世就疯狂贬值。1390年,每贯宝钞就只值250文,也就是用短短十五年让购买力下降3/4。四年后,东南沿海地区一贯钞只值160文,较之先前还在下跌。无论从角度看,都不像是负责任的经济政策,倒更像是劣绅土流氓的抢劫手段。

大明通行宝钞几乎是一发行就开启贬值

朱棣篡位得手后,宝钞的贬值更加严重。

公元1407年,每贯钞已经只值12文钱,到1426年的明宣宗刚继位时甚至不足1文。为此,先皇帝采取一系列增加赋税、禁印新钞、收兑旧钞的措施来恢复币值,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公元1436年的明英宗继位后,干脆承认民间可以合法使用白银。至此,除明廷利用宝钞强行支付的做法一直持续外,纸币在民间交易中基本绝迹。

当然,允许民间使用贵金属的结果,就是明朝直接掉入通缩循环。

由于资源多为皇室、宗室、官家、卫所等特定结构把持,贵金属非常容易被他们吸纳、贮藏,根本无法有效惠及民间商业领域。这既让朝廷的财政遭遇危机,同时也确保纸币无法被重新搬出来使用。因而在近现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过于早熟的纸币几乎从市面上销声匿迹。

明朝承认白银为货币 也无法扭转经济颓势

总结

宋元明三朝的纸币失败 终究都是财政危机

假如总结这些古代纸币的兴衰历史,不难找出宋元明三朝的共性所在。

在国家财政还相对宽裕阶段,都有过币值相当稳定的黄金期。一旦支出扩张造成财政困境,则纸币发行就会陷于通胀滥发。甚至可以说当时的统治者乐于发行纸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敛财,而官吏们加以运用的初衷则以填补赤字居多。

事实上,通过发行金属货币来制造通胀的古代案例并不罕见。但铸造成本较高,货币成色很容易暴露币值低下,所以并不如纸币来的好用。由于通胀开始时不易被民众察觉,自然演变为统治者的有利剥削工具。

所以,发明纸币不过是降低搜刮民财的运作成本。

通胀问题古已有之 却往往被视作有效手段之一

讽刺的是,古人并非不懂纸币通胀带来的严重经济灾难。奈何没有权力机构能限制他们扩大财政,更没有市场机制能制止滥发行为。这就怪不得在宋元明三朝的纸币皆毁于胀狂潮,最终沉寂于历史记载的小角落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0648.html

“早熟夭折:宋元明三朝的纸币革命” 的相关文章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东吴孙权...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原名重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历史记载看,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中屠戮功臣最狠的帝王。特别是在并称为“胡蓝之狱”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开国功勋们遭到了绝望般的大清洗,牵连人数都是数以万计。由此,朱元...

王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王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秀,东汉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郎是新朝末年到东汉初年割据河北的枭雄,在邯郸自立为帝,一度占据河北大部,对东汉光武帝刘秀产生巨大威胁。但是王郎的政权存在不到一年就迅速被刘秀消灭,那王郎为何会迅速败亡呢一,冒充皇子王郎(本名王昌)出身邯郸的一个平民家庭,早年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