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20年前 *** 那段历史,不容扭曲,不能忘却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4-17)540

120年前 *** 那段历史,不容扭曲,不能忘却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 亚东县堆纳乡,曲美辛古抗英纪念碑庄严矗立在草原雪山和蓝天白云之间。清明时节,记者走进曲美辛古抗英遗址,缅怀120年前为抗击英国殖民者入侵、保卫国家领土 *** 而牺牲的英烈们。

遗址前的石碑上,藏、汉、英三种文字记录着一个惨烈而悲壮的日子:1904年3月31日,1400余名藏族军民在此阻击入侵的英军。奸诈的英军假借谈判之名,攻入曲美辛古,凶残杀戮守护国土的藏族同胞。

遗址中一堵饱经风霜的土墙,是当年藏族军民为抵御英军筑起的屏障。带有弹孔的土墙,见证了藏族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民族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就的雪域高原篇章。

远眺江孜宗山古堡(晋美多吉 摄)

抢掠文物竟称“考察收集”

坐落于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是英国更大的国立博物馆之一。据其官方网站介绍,博物馆拥有超过28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历史跨越5000年的各类藏品。

官网检索显示,该馆与 *** 相关的藏品有958件,其中39件清楚标明与1903年至1904年英国侵略者弗朗西斯·爱德华·扬哈斯本上校的“ *** 考察探险之旅”有关。扬哈斯本的中文名是荣赫鹏,是臭名昭著的“雪域屠夫”。

博物馆官网在介绍一件制造于15至17世纪的铁制铠甲的历史背景时写道,其工艺或于元朝统治期间传入 *** ,“系荣赫鹏1903年至1904年 *** 考察探险期间收集而来”,地点是“ *** 南部(江孜县)仲孜寺”;而对一尊16世纪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官网注明“据称是英国1904年赴 *** 考察探险期间收集来的”。

对此, ***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桑旺堆表示,英国这家国立博物馆竟把残酷的侵略屠杀暴行称为“考察探险”,把到别国抢劫文物称作“收集”,显然是在故意歪曲史实、掩盖侵略行径。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俊艳说,把入侵他国说成是“远征探险”,把烧杀抢掠说成是“收集”,这样偷梁换柱,目的是不在文字记载上留下“把柄”。他们想要歪曲历史,抹去侵略战争的真相,但是罪恶不会因此消除,历史不会因为时间久远就被遗忘,那些玷污人类文明的恶行是不可饶恕的。

其实早在2022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埃琳·汤普森——一位研究被掠文物黑市交易、艺术品伪造、博物馆盗窃等领域的学者——就曾在社交媒体发文揭露真相: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内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荣赫鹏上校在 *** 掠夺来的赃物。博物馆随后被迫修改了展出文物的文字说明,但显然其官网上还有很多文字说明未做修改。

如今,被掠去的菩萨像仍静静地站在这家博物馆的展柜里。它头部低垂,双眸微闭,纤细的手指清晰可辨——它是一段侵略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一场野蛮掠夺的受害者。

当时的 *** ,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在制造曲美辛古大屠杀之后,荣赫鹏继续率军北上,攻占江孜城,一路烧杀抢掠,他们烧毁了寺庙,无数珍贵文物在这场浩劫中化为灰烬。

美国历史学教授谭·戈伦夫在《现代 *** 的诞生》一书中记载:英国没有公开承认隶属这次远征军的还有其他一些人,诸如测绘员、地质学家、植物学家、昆虫收集者,以及“一个由经过批准的珍宝古玩搜集者组成的委员会,他们富有胆识和科学的精确性,为大英博物馆搜罗珍宝古玩”。

随军记者埃德蒙·坎德勒这样写道,英军在江孜城抢劫紫金寺时,荣赫鹏下令开炮,寺内近60个佛殿全部坍塌,护寺僧人全部战死。英军抢劫的财物,“用400头骡子才能运走,里面包括罕见的宗教经典、神像,还有很多法器”。无数珍贵的 *** 文物和藏文典籍被荣赫鹏及同伙掠夺后,流向英国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

巴桑旺堆曾在2003年初受邀加入一项国际合作学术研究,将英国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 *** 文物藏品及其他藏文馆藏品重新进行信息化处理。

巴桑旺堆表示,他一直关注荣赫鹏及其同伙掠夺的几百部珍贵藏文文献典籍和文物的下落。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丰厚的藏文图书文献中,有464部就是当年英军中负责搜集、掠夺藏文文献的军官沃德尔(又译瓦代尔)所捐赠或卖出的。

“英国的入侵,给中国 *** 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灾难,数千西 *** 民被侵略军屠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文献被掠夺。”巴桑旺堆说。

灾难发生地的每一座遗址、每一座纪念馆、乃至每座村庄里的村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铭记并讲述着这片土地的痛苦往事。

乃宁寺抗英遗址(晋美多吉 摄)

美如仙境却“处处闻哭声”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发动 *** 战争后,英国先后于1888年和1904年两次入侵 *** 。高山深谷也抵挡不住殖民者的觊觎和野心。

1903年底,荣赫鹏率领英军侵入 *** 。据荣赫鹏自己的记述,英军的战斗人员共1150人,包括第8廓尔喀联队的6个连、第23锡克轻工兵团的8个连、诺福克团第1营的马克沁机枪分队等。除了一般的步兵武器之外,英军还配备了2门大炮和4挺马克沁机枪。

1904年3月31日,英国侵略军向日喀则江孜进兵,在曲美辛古遇到驻扎藏军。 *** 代表要求荣赫鹏退回亚东。

荣赫鹏在他的札记《印度与 *** 》中写道,“在这里进行进一步谈判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前进的时刻已经到来,我会给藏军15分钟时间,要求其撤退,时间一到,如果藏军尚不撤退沿途驻军,即以武力强迫”。

在谈判进行之时,藏军已被敌人重重包围。英军谈判代表声称:“既然要议和,为表示诚意,我军先将子弹退出枪膛,也要求贵军指挥官下令将火枪的点火绳熄灭!”

这一看似对等的“诚意”其实暗藏杀机。

据《 *** 通史》记载,英军当时手握世界上更先进的武器,英军的步枪和机枪在退出子弹之后,可以在瞬间重新装入子弹并进行射击,而藏军火绳枪的火绳一旦熄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点燃。

火绳熄灭,等同缴械。

“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英军还诱骗藏军熄灭火绳,一旦开枪,就是 *** 裸的屠杀。”梁俊艳说。

“数秒钟后,我方来复枪和大炮就对藏族军队实施了最致命的密集性摧毁。……几分钟之内,整个战斗便告结束。死去的藏族士兵遍布平原,我军未接到直接命令便自动停火,但实际上每人只射击了13枪。”荣赫鹏记录道。

荣赫鹏在写给其父的家书中更直言不讳:“那纯粹是一场屠杀。那些可怜的家伙被我们像驱赶牲畜一样包围起来,我们的枪口就在几码甚至是几英尺远的距离之外瞄准他们。”

曲美辛古抗英纪念碑旁当年留有英军弹孔的城堡遗址(黄耀漫 摄)

英国学者阿拉斯泰尔·兰姆在《英属印度与 *** (1766-1910年)》一书中写道:“英军与藏族军民发生了首次武装冲突。在这次战斗中,有700多人丧生,毋宁说这是一次对藏族民众的大屠杀……继之几次冲突,藏族军民微弱的火力令英军死亡人数不足10人后,英军即在4月11日抵达江孜。”

乃宁寺位于江孜以南20公里处,是英军运输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英军占领乃宁寺后,抢走寺内的珍贵文物和财产,并将寺庙付之一炬。英军控制年楚河以南地区后,在向江孜宗山发起猛攻的同时,出动五十余骑兵,直插紫金寺。

《 *** 文史资料选辑》记录了这样的画面:英军以密集的炮火摧毁了紫金寺。寺内的文物被侵略军洗劫一空,计有珍贵佛像1000多尊,大者高达4米、小者仅10厘米;唐卡、金粉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各种佛事礼器、大小金银器皿不可胜数。“这伙英国强盗甚至抢走了该寺大殿内僧众坐的长垫,致使幸存下来的僧人到处流浪行乞。”

住在当地人家的英军 *** 妇女,抢夺财物,撤离时还将羊群赶走。人们随时都能听到受害者凄惨的哭声。当时有歌谣唱道:“江孜地方美如仙境,如今到处哭叫声声;聚宝只为乐享太平,哪料成为镜花水月。”江孜的百姓失去家园,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

江孜宗山古堡上展现当年抗英战斗的雕塑(晋美多吉 摄)

确保“悲剧不会再度上演”

曲美辛古,藏语意为有泉水的平坝。那段历史,从未被当地人遗忘。

今年83岁高龄的尼玛平措老人曾任堆纳乡古汝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曾从乡中老人那里,听闻120年前那场屠杀惨剧。

“怎么能这样胡说呢?”谈及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谓“在 *** 考察时收集而来”的 *** 展品介绍,尼玛平措说,“这场大屠杀我们都记得,也会把真相讲给更多的人听”!

尼玛平措说:“我们当年是败给了落后。冷兵器怎么可能赢得了热武器呢?我现在每天关注着中国和国际的新闻。看到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相信这样的悲剧不会再上演。”

2023年,曲美辛古所在的堆纳乡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乡民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120年前的入侵抢掠在英国博物馆被标注为一场“考察探险”,堆纳乡党委书记平措多吉直斥为荒唐可笑:“从曲美辛古到江孜,那些被侵占的村庄、被烧毁的寺庙、被杀害的村民……一路上的桩桩件件,怎能被轻描淡写地称为‘考察探险’?”

江孜宗山山麓的江孜抗英纪念馆内,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了惨痛的历史。馆内封装着1904年英国《图片报》上连载的图片,图文并茂地吹嘘英军的“英勇事迹”,如今却成为他们残忍侵略行径的铁证。一段图说如此描述:英军“在枪口后面搭起一个掩体……每当一个西 *** 出现,枪口就发射子弹”。

纪念馆讲解员普布次仁质问:“如果文物真是‘收集’而来,那些曾经屹立千年的古老建筑,为什么在炮火下成了废墟?”

120年前那段英勇与屈辱交织的岁月,不容殖民者扭曲,国人更没有理由忘却。

烛照真相的火炬跨越时间,世代相传,永不熄灭。(文/林建杨、刘洲鹏、黄耀漫,参与采写:娄琛、魏冠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1647.html

“120年前 *** 那段历史,不容扭曲,不能忘却” 的相关文章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绯闻那么多 两人真的做过夫妻吗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绯闻那么多 两人真的做过夫妻吗

还不知道:多尔衮和孝庄做过真正夫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与孝庄太后,这是一个在史学界较为熟悉的深宫故事,对于清王朝来说又是顺理成章,不足为奇的。但鉴于许多读者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因此有必要谈谈这个话题。清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的与明朝的一...

胡亥作为一个纨绔子弟 李斯为何帮助胡亥而不是扶苏

胡亥作为一个纨绔子弟 李斯为何帮助胡亥而不是扶苏

对李斯是聪明之人,为何他不帮扶苏,反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种种迹象表明,沙丘之谋最大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李斯,他自然不会帮助扶苏了。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学”,并以此作为其行动准则。所谓“老鼠哲学”,是李斯在楚国做小吏的时候,从老鼠身上总结出的一套经...

吕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吕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字娥姁(xu)。娥:美丽的姿态,美丽的女子;姁:喜悦自得,和悦温和。这个字取得实在很美妙,美丽温和的女子。可是后世往往一提起吕后,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一幅可怕的场景...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从朱元璋刚发迹时就跟随他,更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时开始辅佐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首席文臣。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是在公元1364年,直到小明王...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还不知道: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当看到白起时,赵匡胤为何勃然大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表面上,是赵匡胤斥责白起这个“人屠”不讲武德,实际上他是借此玩了一招儿“敲山震虎”。武安君白起,秦国名将,一生参与大小战役70余场,且未尝有过败绩,尤其是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