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执掌朝政的权臣晋王司马昭出兵伐蜀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执掌朝政的权臣晋王司马昭出兵伐蜀,任钟会为镇西将军,率十六万大军分道西征。十月,钟会率领的伐蜀魏军主力被蜀将姜维阻挡于剑阁关,进退失据,因粮运不济而准备撤军。这时征西将军邓艾率万余精兵另辟蹊径,冒险偷渡七百里无人险地阴平道成功,犹如神兵天降般捣入蜀汉腹地,连破江油关、涪城,又在绵竹击溃了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率领的成都羽林军,迅速逼近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开城出降。至此,立国四十二年的蜀汉名实俱亡。
魏廷认为灭蜀之战要数邓艾的功劳更大,于是封他为太尉,增食邑两万户。而西征主帅钟会则被任为司徒,位居邓艾之下,增邑万户。这个结果使钟会妒火中烧,内心对邓艾异常嫉恨。
邓艾立下灭蜀之一功后,加官进爵,赏赐丰厚,一时风头无两。立功受奖后,邓艾有些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在成都擅自处理军政大事,未经禀报朝廷就要把自己的陇右军队和姜维带来的蜀汉降兵留在蜀地煮盐冶铁,打造船只,为下一步灭亡东吴之战事做准备;他还反对把蜀汉亡国之君刘禅押送到京师洛阳,上书朝廷建议封他为扶风王,让他徙居关中。邓艾的意思是善待刘阿斗,给东吴君臣打个样,以免他们有所戒惧,负隅顽抗……邓艾将本该由司马昭做决定的事也给做了,为朝廷的统战工作真是操碎了心。可这就与朝廷的意见产生分歧,甚至严重不合了。
司马昭特地让自己的心腹监军卫瓘告知邓艾,凡事要奏报朝廷,不可自作主张。邓艾却不以为然,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事事上报,蜀中离中原山遥水远,一来一往,黄花菜都凉了。他致信司马昭,信中说:“‘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钟会嫉妒邓艾大功,一直在寻机陷害,忽见有隙可乘,便让亲信在剑阁扣下了邓艾的表章。钟会是三国时期大书法家钟繇的幼子,受老爹影响,其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善于模仿他人的笔迹,惟妙惟肖,几可以假乱真。
钟会拿到邓艾的表章后,仿效邓的笔迹将信的内容全部改写,“令词多悖(逆)傲(慢),多自矜伐”,故意用忤逆狂傲的词句激怒晋公司马昭,以证明(构陷)邓艾怀有谋逆之心。之后,钟会又烧掉司马昭的回复公文,自己仿效司马昭字体写了些让邓艾起疑的信函,极力挑拨是非,促使双方关系变得紧张,矛盾愈发激化。
此外钟会又暗地里向朝廷控告,“密白(邓)艾有反状”,竭力栽赃陷害邓。司马昭原本就对邓艾在成都独断专行不满,在钟会不断提供的“证据”下,遂下决心拘捕邓艾。他授意钟会逮捕邓艾,槛送京师治罪。钟会狡黠,亦或心虚,不愿亲自动手,就让监军卫瓘去执行抓捕邓艾的任务。卫瓘手持司马昭下达的逮捕令,将邓艾父子打入囚车,亲自带兵押返洛阳治罪。半道上,卫瓘将邓氏父子杀害。
钟会由此兼并了邓艾统辖的军队,手握近二十万重兵,还有数万蜀汉降兵,自觉功名盖世,力量强大,无人能敌,于是在姜维的怂恿下准备起兵造反,以夺取曹魏天下。原来,钟繇得曹操大力提携,钟氏父子皆是曹魏忠臣,痛恨司马氏窃夺曹魏政权,擅权揽政,钟会除掉邓艾后,准备兴兵北伐,灭掉司马氏。但是魏军将士父母妻儿皆在洛京,且久战疲惫,思乡心切,不肯协从钟会、姜维作乱,很快激起了兵变,在成都合攻钟会,钟会、姜维皆死于乱军中。
钟会曾两次模仿他人笔迹,都是开始阴谋得逞,获益匪浅,最后却都以失败告终,之一次被人识破后挟怨报复,损失了千万资产,第二次则直接丢掉了性命。